1.小學(xué)五年級不定方程奧數(shù)練習(xí)題 篇一
1、六年級某班同學(xué)48人到公園里去劃船,如果每只小船可坐3人,每只大船可坐5人,那么需要小船和大船各幾只?(大船小船都有)答案:小船x大船y列方程:3x+5y=48x,y都是正整數(shù)
解得:x=1,y=9
x=6,y=6
x=11,y=3
2、裝水瓶的盒子有大小兩種,大的能裝7個,小的能裝4個,要把41個水瓶裝入盒內(nèi)。問需大、小盒子個多少個?
答案:設(shè)大的x個,小的y個,有:7x+4y=41
根據(jù)奇偶關(guān)系知道:x只能取奇數(shù)
x=1,y=8.5舍去
x=3,y=5滿足
x=5,y=1.5舍去
2.小學(xué)五年級不定方程奧數(shù)練習(xí)題 篇二
一天,小強在家里做數(shù)學(xué)作業(yè)時,遇到了一題難題,這道題目是:有一次,小紅問小軍的生日,小軍說:“把我的月份數(shù)乘以18,日期數(shù)乘以12的和只要等于108就行了。試用最單的方法算出小軍的生日是幾月幾日?解:
設(shè)小軍的生日月份為x,月份的日期y
18x+12y=108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小強的心里想:在方程式里,怎么會出現(xiàn)一個式子里就有兩個未知數(shù)呢?突然間小強明白了這道題的方法:原來這是一道不定方程。
小強問媽媽:什么是不定方程呢?媽媽說:在一個等式里未知數(shù)個數(shù)多于方程個數(shù)的方程叫做不定方程。例如:剛才你思考的題目中所列出的方程,就是屬于不定方程。
小強聽了媽媽的講解方法,終于解出了那道不定方程,他的解法是:將18x+12y=108,變形后得:y=(108-18x)÷12,即y=9-1。5x,因為x,y均為整數(shù),且1≤x≤12,1≤y≤31,根據(jù)該方程,2≤x≤4,當(dāng)x=2時,y=6;當(dāng)x=4時,y=3。
3.小學(xué)五年級流水行船問題奧數(shù)練習(xí)題 篇三
1、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每小時15千米,水流的速度為每小時2千米,船從甲港順流而下到達乙港用了13小時,從乙港返回甲港需要多少小時?分析:船速+水速=順?biāo)俣,可知順(biāo)俣葹?7千米/時。順?biāo)旭倳r間為13小時,可以求出甲乙兩港的路程。返回時是逆水航行,通過:船速-水速=逆水速度,求出逆水速度為13千米/時,由于順流、逆流的路程相等,用路程除以逆水速度可以求出返回時的時間。
解:(15+2)×13=221(千米)
221÷(15-2)=17(小時)
答:從乙港返回甲港需要17小時。
2、一艘船往返于一段長240千米的兩個港口之間,逆水而行15小時,順?biāo)?2小時,求船在靜水中航行的速度與水速各是多少?
分析:用路程除以逆水而行的時間,求出逆水速度;用路程除以順?biāo)械臅r間,求出順?biāo)俣。船速=(順(biāo)俣龋嫠俣龋?,水速=順?biāo)俣龋佟?/p>
解:逆水速度:240÷15=16(千米/時)
順?biāo)俣龋?40÷12=20(千米/時)
船速:(16+20)÷2=18(千米/時)
水速:20-18=2(千米/時)
答:船在靜水中航行的速度為18千米/時,水速是2千米/時。
4.小學(xué)五年級流水行船問題奧數(shù)練習(xí)題 篇四
1、河水的流速是1.5千米/時,某船在河中順?biāo)?小時行了36千米。此船在靜水中每小時行多少千米?簡析:
順?biāo)?路程÷順?biāo)畷r間
V順=36÷3=12千米/時
靜水速=順?biāo)?水流速度
12-1.5=10.5千米/時。
答: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10.5千米/時。
2、A、B碼頭相距120千米,甲船逆流而上用了10小時,順流而下用時了6小時,求水流速流度和船在靜水中的速度。
簡析:
逆水速=路程÷逆水所用時間
V逆=120÷10=12千米/時
順?biāo)?路程÷順?biāo)脮r間
V順=120÷6=20千米/時
靜水速=(順?biāo)?逆水速)÷2
V靜=(12+20)÷2=16千米/時
V水=16-12=4千米/時。
答:水流速為4千米/時,靜水速為1千米/時!
5.小學(xué)五年級流水行船問題奧數(shù)練習(xí)題 篇五
1、有A、B兩碼頭間河流長為200千米,甲、乙兩船分別從A、B碼頭同時啟航。如果相向而行5小時相遇,如果同向而行甲船55小時追上乙船。求兩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分析】兩船相向而行,兩船速度和=甲在靜水中的速度+水速+乙在靜水中的速度-水速=甲在靜水中的速度+乙在靜水中的速度
兩船同向而行,兩船速度差=(甲在靜水中的速度+水速)-(乙在靜水中的速度+水速)=甲在靜水中的速度-乙在靜水中的速度
根據(jù)距離=速度*時間,可計算求出兩船在靜水中的速度
【解】甲在靜水中的速度+乙在靜水中的速度=220÷5=44(千米/小時)
甲在靜水中的速度-乙在靜水中的速度=220÷55=4(千米/小時)
甲在靜水中的速度=(44+4)÷2=24(千米/小時)
乙在靜水中的速度=(44-4)÷2=20(千米/小時)
【答】甲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24千米/小時,乙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20千米/小時
2、有甲、乙兩船,甲船和漂流物同時由河西向東而行,乙船也同時從河?xùn)|向西而行。甲船行4小時后與漂流物相距100千米,乙船行12小時后與漂流物相遇,兩船的劃速相同,河長多少千米?
【分析】由于漂流物是只能依靠水速順流而行,因此由河西向東為順流(甲船和漂流物),由河?xùn)|向河西為逆流(乙船)
各物體的行駛速度為
甲船速度=船在靜水的速度+水速
乙船速度=船在靜水的速度-水速
漂流物速度=水速
由于甲船行駛4小時候與漂流物相距100千米,有路程差=(甲船速度-漂流物速度)*時間,100=(船在靜水的速度+水速-水速)*時間,得出船在靜水的速度=100÷4=25(千米/小時)
又乙船行駛12小時與漂流物相遇,有路程和=(乙船速度+漂流物速度)*時間,路程和=(船在靜水的速度-水速+水速)*時間,得出路程和=25*12=300(千米),即為河長
【解】船在靜水的速度=100÷4=25(千米/小時),河長=25*12=300(千米)
【答】河長為3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