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線描畫中的黑白對比知識和形式美法則,運用點、線、面的疏密組合完成黑白對比的作品。
技能目標:以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能用線的粗細、長短、聚散等表現(xiàn)方法,畫一幅具有黑白對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目標:增強對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以及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運用點、線、面的疏密組合,展示豐富的黑白對比效果。
難點:巧妙運用黑白對比,使作品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特點。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激趣入境,導入新課
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欣賞《大自然中的黑與白》。我們常說,大自然是五彩繽紛的。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大自然中的黑白美感。你們看,它們在色彩上有什么特點?黑白對比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視覺感受?
學生觀賞后回答:沒有繽紛的色彩,只有簡單的黑與白;對比強烈、簡潔、裝飾感強……
教師小結(jié):正是由黑與白兩種顏色產(chǎn)生的對比,帶給我們這種強烈的視覺感受,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走進《線描畫中的黑白對比》。
環(huán)節(jié)二:圖片欣賞,探究新知
(一)認識黑白對比的美
出示年畫《門神》,在這張線描畫中有豐富的線條語言,請你找一找,這幅畫中都運用了哪些線條?
學生觀察回答:直線、曲線,粗線、細線,長線、短線,交叉線等。
在這張畫中,作者又是如何運用線條的對比變化,表現(xiàn)黑、白、灰三者之間的關系?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小結(jié):線條的疏密、粗細、長短、曲直等不同的組織形式,產(chǎn)生豐富的變化,形成了畫面中的黑白對比。
引導學生繼續(xù)觀察并提問:找一找,在這件作品中哪個地方黑白對比強烈?哪個地方黑、白、灰層次豐富?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學生觀察回答:門神的臉部、鞋子黑白對比強烈。門神的盔甲黑、白、灰層次很豐富……
(二)欣賞黑白對比作品的美
師生一起欣賞線描畫中的黑白對比。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思考:黑、白、灰是指色彩的黑、白、灰嗎?嘗試找出畫面中的黑、白、灰。
學生小組討論并回答:畫面中深的地方就是黑,淺的地方是白,中間深淺不同的地方是灰,有的用點表現(xiàn),有的用線排列。
環(huán)節(jié)三:實踐練習,展示評價
(一)表現(xiàn)黑白對比的美
布置作業(yè):請你用線的粗細、長短、聚散等表現(xiàn)方法,畫一幅具有黑白對比效果的作品,并能體現(xiàn)黑白對比的美感。
(二)展示評價
1.學生自愿展示作品。
2.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展示評價活動,學生相互學習,發(fā)現(xiàn)優(yōu)勢,檢驗不足,提高評述能力。
環(huán)節(jié)四:課堂小結(jié),拓展延伸
(一)課堂小結(jié)
成功的黑白對比可以給人一種純粹、和諧、高雅之美。這種和諧美正是黑與白的魅力所在。
(二)拓展延伸
出示線描作品《八十七神仙卷》(局部),請學生欣賞。
四、板書設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