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中國戲曲特別是京劇的文化歷史和藝術特色,掌握臉譜的譜式以及各種臉譜顏色代表的性格和品質,能根據(jù)人物的特征進行制作臉譜,能大膽準確地表達自己對戲曲人物的理解。
技能目標:通過欣賞、討論、探究、表演等多種方式,感受傳統(tǒng)京劇的藝術特征,根據(jù)戲曲中的人物角色制作他們的臉譜、頭飾和道具,增強審美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關心、熱愛中國臉譜藝術的情感,了解中國戲曲藝術獨特的美。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中國戲曲人物及臉譜藝術的基礎知識,學會制作臉譜,感受傳統(tǒng)戲曲魅力。
難點:根據(jù)所要表演的人物進行設計,表演能突出人物的個性特征。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激趣導入
多媒體導入,播放歌曲《說唱臉譜》,提問學生:從歌曲中聽到哪些人物?學生回答:藍臉的竇爾敦、紅臉的關公、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老師繼續(xù)提問:還想了解更多精彩的戲曲人物嗎?順勢導出課題《精彩的戲曲》。
環(huán)節(jié)二:描述分析
1.出示京劇中不同角色卡片,學生觀察思考:這些卡片應該和京劇中什么行當對應?學生觀察并分析,師生共同總結:生、旦、凈、丑。
2.教師提出問題:京劇有哪些臉譜的譜式?這些臉譜的紋樣有什么特征?師生總結:三塊瓦臉、十字門臉、碎花臉、整臉。三塊瓦臉:夸張眉、眼和鼻窩,額部和兩頰三塊主色,馬謖。十字門臉:用抽象的手法減去兩頰主色,自鼻端至腦門的色條表示面部主色。碎花臉:正額主色,各個部位復雜的紋理,人物性格的復雜性。整臉:臉部一種顏色為主,關羽、曹操。
京劇臉譜的色彩非常豐富,主色一般象征某個人物的品質、性格、氣度。綜合性、虛擬性、程式化是中國戲曲的藝術特征。
3.出示紅色、藍色、黑色、白色、黃 色等顏色為主的臉譜,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這些臉譜分別代表哪些京劇人物?這些臉譜呈現(xiàn)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和品質?學生小組代表回答,師生總結:關羽、竇爾敦、包公、曹操、宇文成都。紅色表現(xiàn)忠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關羽。藍色表現(xiàn)剛強、驍勇,有心計的人物性格,如:竇爾敦。黑色表現(xiàn)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代表陰險、疑詐、飛揚、肅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臉譜的不同顏色和紋樣代表不同的人物和不同的性格品質。
環(huán)節(jié)三:示范講解
教師結合學生的想法示范臉譜的制作步驟:
1.在硬紙板上畫出兩眼的位置和臉形的輪廓;
2.剪出兩個眼睛,沿著輪廓線剪下臉形;
3.臉形上下兩側各剪一個口,釘好或粘好;
4.選擇臉譜譜式,起稿,著色。
在共同示范中,指導學生重點注意著色要細膩、平整。學生通過與教師合作方式,感受臉譜制作過程。
環(huán)節(jié)四:實踐展評
1.布置活動練習: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選編家鄉(xiāng)地方“小戲”。根據(jù)戲曲中的人物的角色分別制作他們的臉譜、頭飾與道具,完成后與同學們排練并進行表演。教師巡視輔導,輔導要點:臉譜制作精美,體現(xiàn)人物性格、戲曲表演精彩。
2.組織學生小組為單位進行戲曲表演,展示各組成果。學生闡述戲曲人物特征,并進行小組表演精彩“小戲”,對學生的展示進行評價。
環(huán)節(jié)五:小結作業(yè)
1.總結重點知識,并升華情感,引導學生學習祖國傳統(tǒng)文化,感受戲曲藝術魅力,并結合現(xiàn)實生活,創(chuàng)造出更美好的東西,美化我們的生活。
2.課后請學生和父母一起欣賞一部戲曲作品。
四、板書設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