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練# #詩經(jīng)《國風·唐風·有杕之杜》原文譯文及賞析#】《詩經(jīng)》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最早的記錄為西周初年,最遲產(chǎn)生的作品為春秋時期,上下跨度約五六百年。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分享的詩經(jīng)《國風·唐風·有杕之杜》原文譯文及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國風·唐風·有杕之杜》
先秦:佚名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適我?中心好之,曷飲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來游?中心好之,曷飲食之?
【譯文】
那棵杜梨真孤獨,長在路左偏僻處。那君子啊有風度,可愿屈就來訪吾?愛賢盼友欲傾訴,何不請來喝一壺?
那棵杜梨真孤獨,長在路右偏僻處。那君子啊有風度,可愿屈就來看吾?愛賢盼友欲傾訴,何不請來喝一壺?
【注釋】
杕(dì地):樹木孤生獨特貌。杜:杜梨,又名棠梨。
道左:道路左邊,古人以東為左。
噬(shì是):發(fā)語詞。一說何,曷。適:到,往。
曷:同“盍”,何不。飲食(yìnsì印四):喝酒吃飯。一說滿足情愛之欲。
周:右的假借。
游:來看。
【鑒賞】
關(guān)于此篇詩旨,歷來有多種看法:一、刺晉武公說(《毛詩序》等),二、好賢說(朱熹《詩集傳》、何楷《詩經(jīng)世本古義》等),三、迎賓短歌說(高亨《詩經(jīng)今注》),四、思念征夫說(藍菊蓀《詩經(jīng)國風今譯》等),五、流浪乞食說(陳子展《國風選譯》等),六、情歌說(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等),七、孤獨盼友說(朱守亮《詩經(jīng)評釋》等)。
以上幾說,當以孤獨盼友說貼近詩旨。
古往今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不可缺少的。此詩就是描寫一個孤獨者切盼友人來訪,共飲談心,以解孤獨寂寞之苦。
人類都有一種“共生欲望”,而這種“共生欲望”又是以人們的相互幫助、彼此交流為基礎(chǔ)的。一旦得不到滿足或有所缺憾時,就會產(chǎn)生孤獨感。當“共生欲望”得以滿足時,孤獨感也就隨之消除。看來,詩中的“我”,似乎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與外界隔了一堵“墻”,失去了和朋友的交往,深感孤獨,為了擺脫這種孤獨感,獲得精神上的慰藉或寄托,他力圖改變與世隔絕的處境,渴望有良友來訪,彼此建立友誼,交流感情。
全詩以“我”的心理活動為主線,以期待的眼光,誠摯的態(tài)度,殷勤款待的方式,頻頻召喚“君子”來訪做客!拔摇睆淖约簭娏业膶び言竿霭l(fā),步步設(shè)想雙方的心態(tài)和行為!拔摇睂Α熬印薄爸行暮弥,然而他“噬肯適我”、“噬肯來游”嗎?只恐“求之不得”的心理活動躍然紙上!翱稀致涔P妙,心冀其來,然未敢期其中心肯之而必來也。”(朱守亮《詩經(jīng)評釋》)從全詩看,“中心好之”是關(guān)鍵句子,不可輕易讀過!拔摇睂Α熬印庇泻酶校信闻c之交往,但用何種方法進行呢?思之再三,何不請“君子”來家做客,端上美酒佳肴,殷勤待之。借此機會,一則表明自己好客的誠意,二則可以交流情感,加深友誼;蛟S這就是此詩兩章末句均用“曷飲食之”的用意所在。再細細玩味,“曷”字似有“畫外之音”——試探的心理;或如牛運震所說:“‘曷’字有欲言不盡之妙也!保ā对娭尽罚
至于“我”的盼友愿望是否實現(xiàn),詩中沒有交代,這里姑且不論。不過有一點則是可以肯定的,即原先“我”的孤獨感,通過詩歌已有所宣泄,得到一定緩解。
讀完這首短詩,眼前呈現(xiàn)出一幅生動的畫面:荒野古道旁,立著一株孤零零的杜梨樹,盼友者站在那里翹首苦盼“君子”來訪的神態(tài),殷勤款待“君子”時的情景,歷歷在目。(此為“我”的想像)
此詩章法結(jié)構(gòu)帶有民歌反覆詠唱的特點。各章的句數(shù)、字數(shù)相同。要說有變化,僅在第二章的二、四句末換了三個字,即第一章的“左”改為“周”,“適我’’改為“來游”。換字又與換韻有關(guān),第一章的“左”與“我”隔句押韻,第二章的“周”與“游”隔句押韻。
擴展閱讀:詩經(jīng)創(chuàng)作者
相傳周代設(shè)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周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這些沒有記錄姓名的民間作者的作品,占據(jù)詩經(jīng)的多數(shù)部分,如十五國風。
周代貴族文人的作品構(gòu)成了詩經(jīng)的另一部分!渡袝酚涊d,《豳風·鴟鸮》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的一批戰(zhàn)國竹簡(清華簡)中的《耆夜》篇中,敘述武王等在戰(zhàn)勝黎國后慶功飲酒,其間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詩《蟋蟀》,內(nèi)容與現(xiàn)存《詩經(jīng)·唐風》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關(guān)系。
擴展閱讀:詩經(jīng)名句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遠,曷云能來?
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
習谷風,以陰以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思須與漕,我心悠悠。駕言出游,以寫我憂。
出自北門,憂心殷殷。終窶且貧,莫知我艱。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魚網(wǎng)之設(shè),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養(yǎng)養(yǎng)!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