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練# #詩經(jīng)《國風·唐風·鴇羽》原文及譯文#】這是一首描述徭役沉重、民不聊生之苦的詩歌。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分享的詩經(jīng)《國風·唐風·鴇羽》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參考!
《國風·唐風·鴇羽》
先秦:佚名
肅肅鴇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
肅肅鴇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肅肅鴇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嘗?悠悠蒼天,曷其有常?
【譯文】
大鴇撲棱棱地振動著翅膀,成群棲息在叢生的柞樹上。王侯家的徭役無止又無休,我不能回家耕種五谷雜糧。我可憐的父母靠什么養(yǎng)活?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爺在上,我何時才能返回我的家鄉(xiāng)?
大鴇撲棱棱地扇動著翅膀,成群落在叢生的酸棗樹上。王侯家的徭役無休亦無止,我不能回家耕種五谷雜糧?蓱z的父母有什么吃的啊?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爺在上,什么時候我才能不再奔忙?
大鴇撲棱棱地飛動著翅膀,成群棲息在叢生的桑樹上。王侯家的徭役從來沒有頭,我不能回家耕種稻谷高粱?蓱z的父母吃什么活著?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爺在上,苦命的日子何時恢復正常?
擴展閱讀:《詩經(jīng)》名稱由來
《詩經(jīng)》約成書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稱,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罢b《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司馬遷記載的也是這一名稱,如:“《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因為后來*的版本中共記載有311首,為了敘述方便,就稱作“詩三百”。之所以改稱《詩經(jīng)》,是由于漢武帝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jīng)的緣故。
擴展閱讀:詩經(jīng)名句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江漢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來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