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聽力的教學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聽力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好的老師。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欲望!币虼藢W習興趣十分重要。興趣可以加強學習動機,增強記憶,因而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比绱罅康挠⑽亩淘,沒有過多的生詞,又配有悅耳的音樂,給人以美感,朗讀起來朗朗上口。淺顯易懂的英國兒童錄音一般難不倒中學生,他們會爭先恐后地盡量照原文復述,努力表現(xiàn)出自己“聽懂了”。這樣就大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也增強了他們對聽懂英語的自信心。
2.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對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有巨大的影響。在聽力訓練時,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首先,在訓練時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所選材料可以由詞到句,再到文章,讓學生覺得輕松,不會產(chǎn)生畏難心理。其次,要有的放矢地制訂聽力訓練計劃,讓學生在心理上有足夠的準備,滿懷信心,這樣再遇到聽不懂或沒有聽到的內(nèi)容時,可以果斷處理,不至于影響后面答題。
3.排除語言障礙
在影響英語聽力理解的諸多因素中,語言知識是聽力理解的基礎和關鍵,而對語言知識的掌握需要依靠大量的語言基本功訓練。在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語音、語調(diào)的習慣,讓學生多模仿真實語境中的有聲材料,使其在自然的語流中形成語感,適應英語聽音。
4.拓寬文化背景知識
除了學生自己課外對文化背景知識的補充外,教師在選擇聽力材料的時候,也應有的放矢地注重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選擇聽力材料時,可選擇內(nèi)容涵蓋面較廣的材料,如涉及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科學、體育等多領域,但同時又要注意不能過于專業(yè)化。應選擇學生聽解水平相當
或略高的聽力材料,且要注重其涵蓋信息的廣泛性、新穎性、趣味性、實效性、真實性等特點。這樣的聽力材料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對聽力理解的興趣,同時也對拓寬聽力視野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5.創(chuàng)造一定的聽、說環(huán)境
聽、說是一種語言交流,沒有一個外語環(huán)境或一定的聽、說條件,只靠單槍匹馬很難收效。當然,現(xiàn)代科學為我們提供了錄音機這一工具,我們可以把課文,對話和中外成品磁帶錄制下來反復聽和模仿。還可以把自己的口頭作文和復述錄下來,仔細審聽,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但是,在自然條件下,聽與說是不能分的。一個人聽的過程實際是另一個人說的過程。如果有條件的話,好能把自學的伙伴組織起來,定期開展會話活動,或利用社會上、公園中、學校里提供的“英語角”等條件,既練了說,又練了聽,在實際的語言環(huán)境中練習,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
6.加強聽力技能的培養(yǎng)
在聽力訓練前,可以通過提問相關的問題或介紹背景知識,啟發(fā)學生思維,讓學生帶著問題和任務,積極主動地投入聽力訓練中。
在聽力訓練中,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聽力材料的大意,抓關鍵詞,作簡要的記錄。記錄可采用數(shù)字代號、縮略語、頭字語或一些其它符號來代替。甚至有時還可以畫簡圖和簡表來記錄語篇意義。如果遇到難的詞句,立刻跳過,不要死纏不放,影響后面的內(nèi)容理解。其實,對段落文章的理解,有時候并不在于某一個句子或某一個詞,因此而影響整體的理解,實在是因小失大。
在聽力訓練后,對還沒有做出選擇的題目,迅速進行回憶整理。根據(jù)當時對該部分的印象,結合試題,大膽做出選擇。
要想把英語聽力水平提高上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語聽力能力提高的過程是一個漸進而復雜的過程。要想提高英語聽力教學水平和聽力技能,學校、教師和學生都必須共同克服這些制約聽力的負面因素,拆卸掉心理障礙,合理安排聽力訓練,自覺充實和擴大語言文化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學習習慣,在久而久之的多聽多練中,英語聽力水平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擴展閱讀:
【聽力教學的現(xiàn)狀】
在英語聽力學習中,存在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多數(shù)學生怕聽力。面對極其簡單的聽力題仍束手無策,速度跟不上,致使教師在教學中也很難順利有效地完成聽的教學。聽力教學的現(xiàn)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就多數(shù)學生而言,學習英語不是為了用它交際,而只是簡單的應付考試。甚至有少部分學生對英語失去學習的興趣,沒有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許多學生上初中以后,在英語的學習中,由于詞匯、句型及語法知識的貧乏直接影響了他們聽力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缺少英語聽力的氛圍,英語聽力實踐的機會少,勢必造成學生聽力水平跟不上,對聽力產(chǎn)生焦慮和畏難情緒。
就教師來說,為了提高學生的筆試成績,他們將大量的時間放在閱讀教學和語法知識的講解訓練上,這使學生聽到英語的機會就變的更少了,人為造成聽力訓練的缺乏,使學生長期缺乏聽的體驗。視覺系統(tǒng)成為學生獲取語言知識的渠道,學生看得懂的東西并不一定聽得懂。而是只在臨近考試時,才突擊訓練一下聽力,心理上有個安慰。
就學校方面,雖然隨著地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農(nóng)村中小學的辦學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學校缺乏必要的教學設備,如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等。缺少語言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多數(shù)學校可能也從未舉辦過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英文歌曲大賽等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之類的活動。別外,中學缺少系統(tǒng)的聽力訓練教材,這也制約了學生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