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觀察日記(一)
幼兒觀察記錄:幫忙幼兒快速適應學習環(huán)境
觀察幼兒:龍曉鳳
觀察時間:20xx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目的:幫忙幼兒快速適應幼兒園的學習環(huán)境
觀察過程:
龍曉鳳是我們班新來的一位小朋友,性格很內向,在幼兒園很少和老師小朋友說話。開學已經一周了,我拿出已學的字寶寶讓小朋友來認,我先出示一張字卡對小朋友說,看哪位小朋友還認識這個字寶寶?”我一說完小朋友都很踴躍的把自我的小手舉起來了,龍曉鳳只是看了看我手上的字寶寶,我看著她說:“龍曉鳳,你能告訴老師這個字寶寶怎樣讀嗎?她緩緩地站起來,小眼睛一眨一眨地看著我不說話,我微笑地對她說:“不要怕,老師明白你是棒的!”只見她小聲地讀:“蜜,小蜜蜂的蜜”我讓小朋友為她鼓掌,表揚了她。
措施:
1、創(chuàng)造條件,讓她多開口說話。
2、多鼓勵她,并多開設一些談話活動。
3、平時在班里我們老師也就應多和她交流主動接近她。
效果:
經過這一個月的觀察,龍曉鳳的性格活潑活潑開朗了許多,發(fā)現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時候還能看見她高興的笑容,有時候點她回答問題,也不會向以前那么小聲地回答我,和老師小朋友交流比以前明顯多。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會更加多對她引導,讓她快樂成長!
幼兒園中班觀察日記(二)
培養(yǎng)幼兒用心的學習態(tài)度
觀察對象:銳銳
觀察時間:20xx年12月1日
觀察環(huán)境:教室
觀察目的:培養(yǎng)幼兒用心的學習態(tài)度
觀察實錄:銳銳是一個比較調皮的小男孩,每一天都能看見他和同伴開心的嬉戲,小嘴巴也總說個不停,聲音也大,群眾游戲時就更加活躍了。但一到上課時間卻總是無精打采的,一動也不動的坐著,小手插在口袋里,嘴巴也不張,不愿同老師學習知識,老師批評了他,可他仍然不愿張嘴巴,這讓老師很著急。
分析:幼兒對于學習的興趣不濃厚,上課很懶散,還經常坐不住小板凳,沒有其他小朋友上課時的活躍與激情。
措施:
1,與家長溝通,共同教育
2,運用不一樣的游戲激發(fā)幼兒對學習的興趣
3,慢慢培養(yǎng)幼兒上課時的良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觀察日記(三)
幼兒處理的方法不恰當
觀察時間:20xx年12月28日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對象:恒恒和寒寒
觀察記錄:
本學期,幼兒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躍了許多,孩子們在班里經常跑來跑去,或者學奧特曼互相打著玩。
恒恒就是這些孩子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他喜歡幫老師做事,但是他經常會與周圍小朋友發(fā)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來向老師告狀,說寒寒打了他等等之類的話。
在我觀察了寒寒之后發(fā)現,其實并不是寒寒愛打人,而是他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恰當。例如:早上活動時寒寒在玩搭積木,他搭了一個個性漂亮的游樂場,而這時恒恒正巧跑到寒寒搭的建筑物旁,不留意把他的建筑物弄倒了,于是寒寒就大聲地說‘你干嘛啊’,恒恒哭著向我告狀說寒寒打他了。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過去把寒寒叫了過來,對他說:“你對他怎樣了啊?”寒寒說:“恒恒把我的積木弄倒了,我沒有罵他”我又問他:“你知不明白他為什么哭呢?”寒寒搖搖頭,我又告訴他:“你想想,如果你用很重的口氣對他說話,那他以為你就生氣了,不和他玩了,那他就會哭。對嗎?”寒寒想了想,對我說:“我明白了,我此刻就去和他一齊玩。”我笑了,摸著他的頭說:“對,你是棒的!”
反思:中班幼兒的行為問題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兒社會交往潛力的缺乏。作為老師,要不斷觀察幼兒的社會交往狀況,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使幼兒的社會交往技能不斷改善,從而減少行為沖突問題發(fā)生,保證幼兒順利進入“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