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緊張而忙碌的新學(xué)期開始了,而有趣的主題活動也步入了孩子們的生活中,今學(xué)期的第一個主題是《開飯了》。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學(xué)習(xí)興趣,我們把有趣的內(nèi)容命名成孩子們的隊名。我把全班幼兒分成三個隊,隨著主題活動的開展,有趣的的隊名就出現(xiàn)了:雞翅隊——紅燒肉隊——涮羊肉隊。瞧!自從取了隊名,孩子們經(jīng)常討論各種肉類,喜歡吃什么肉?在家和媽媽做什么樣的肉湯,說得津津有味。又步入蔬菜的活動了,芹菜隊——油菜隊——西紅柿隊,隨著隊名的更換,孩子們也由對肉類的討論轉(zhuǎn)化到蔬菜的討論。我們先分隊討論喜歡吃什么菜,每種菜的營養(yǎng)成分,如何搭配,能不能偏食?通過午餐明顯看出孩子們的改變?!今天中午吃的是茄子炒肉,平時孩子不太愛吃,可今天吃得有滋有味。對名在更換活動的過程中變化著。聽!我們的隊名多好聽,紅豆隊——黃豆隊——綠豆隊、蠶豆隊——黑豆隊——豌豆隊、面條隊——面包隊——米飯隊。隨著隊名的更換,《開飯了》的主題活動結(jié)束了,孩子們從快樂中增長了知識和樂趣。
通過開展有趣的隊名活動,我深刻的體會到,在主題活動中,只要我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點,從孩子興趣點出發(fā),孩子學(xué)習(xí)的興趣超乎我們的想像,孩子們在活動中的樂趣時常讓我感動,真希望我永遠都能捕捉到孩子的興趣點,和孩子一起沉浸在快樂有趣的每一天!
【篇二】
多給孩子解決問題的空間
今天下午,在孩子們進各個區(qū)角活動的時候,幾個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會就傳來孩子們爭吵的聲音:“我當爸爸,我先來的!”“不行!我也要當爸爸,我從沒當過爸爸!”原來是馬志宏和張子旋為了當爸爸爭得面紅耳赤。只見張子旋一手抓著圍裙,一手緊拿著小鍋,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讓誰!看著看著我萌發(fā)了看看他們?nèi)绾谓鉀Q問題的方法。于是,我躲到不遠處觀察。不一會當媽媽的欣宜也過來了,她想了想說:“你們倆個一人當一會吧?”這時馬志宏也想出了辦法:“要不今天你先當爸爸,明天我再來當爸爸,好不好?”其實,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難題,孩子之間也難免發(fā)生爭執(zhí),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繞過這些煩惱,并努力為孩子鋪平前進的道路。然而我們卻忽略了,恰恰就是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碰到的問題,給了孩子寶貴的發(fā)展機會,使他們學(xué)會處理與同伴交往中出現(xiàn)的問題,學(xué)會了交往技巧。
因此,不妨再發(fā)生問題的時候多一份耐心,多一點等待,多給孩子一點解決問題的空間。
【篇三】
隨機教育的重要性
任奕冰小朋友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男孩,但是有一個令人頭疼的“毛病”:愛插嘴。有時,我剛說個開頭,他接過去嘰里呱啦說個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著叫。在課堂上,有時根本不聽我的話。
這一天,我剛說:“小朋友喝水!彼憬校骸耙唤M、二組別去!笨墒侨嘈∨笥巡⒉宦犓模积R涌到了水杯架跟前。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先讓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現(xiàn)在請任奕冰來當小老師。孩子們見狀都覺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團仁奕冰大聲喊:“一組去喝水。”絲毫沒有用處,我趁機會對他說:“你一個人的聲音怎么能比他們那么多人的聲音大呢?老師上課的時候,你老講話,別人還聽的見嗎?”他紅著臉搖了搖頭。這件事后,他的“毛病”改了許多。
針對各個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說教要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