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寒假過后,小朋友們陸續(xù)回到了幼兒園,這個學期,除了去年的“老生”之外,小二班還來了一位小新生——尚子鈺,小家伙長著挺挺的鼻子,小小的嘴巴,用一雙黑黝黝的眼睛不停的觀察著身邊這陌生的環(huán)境。
子鈺對幼兒園的適應遠比我們想象中快,小家伙在來園的第一天就可以獨立進餐、午睡;在我們發(fā)評價練習時,不停的嚷著:“我也要!”;加午點時早早吃完自己的一份,又跑來說:“還吃!”;每當你滿足她的要求時,她會不停說:“謝謝”;她還會跟著我喊自己“小可愛”……小家伙從家里帶來了一個巧虎玩具和一塊枕巾,她寸步不離的抱著這兩件寶貝,似乎這些會使她感到安全。只有在玩得很開心的時候,才肯將寶貝叫我保管,一會兒,玩夠了,又會想起自己的寶貝,吵著要巧虎。
子鈺的到來給我們小二班增添了許多生趣。我們在不影響活動進行的同時,根據(jù)她的喜好調整了部分活動安排,比如滑滑梯、看巧虎動畫片等。小二班的小朋友也深深的喜歡上了這位比他們整整矮了半頭的小可愛。戶外活動時,王雨婷輕輕的拉著她的小手,保護并陪伴她一起滑滑梯,張申川也加入了,她拉起小妹妹的另一只手。一向以熱情著稱的趙一凡也好想照顧小妹妹呀!小伙子拉起了妹妹的帽子,在老師們的勸阻下,才肯放開……愛是需要體驗的。光有認識,沒有體驗,不可能產生真愛。大多數(shù)孩子缺乏關愛它人的實踐和體驗,只知道被愛,不知道會報。小子鈺可愛而嬌小,稍有不慎她可能會摔跤,這對照顧她的小班小朋友來說具有很大的挑戰(zhàn)性。班里的其他幼兒也紛紛自覺加入到照顧小妹妹的活動中來:陪她上廁所,幫她接水喝,送她小玩具……
短短的三天過去了,小托班于今天開班了,子鈺也在奶奶的陪同下去了她的班級,那里有三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和一群和她一般大的小伙伴等著她。小二班又恢復了原來的平靜。今天晚餐時,蔡老師說:“這看看還真有感情了,挺想小可愛的,托班放學時,她還來我們門口轉了呢!”
是啊!小可愛,感謝你的友情客串,讓小二班的小朋友得到了一次愛的體驗,過了一把當哥哥姐姐的癮!愿我的孩子們快快長大!
【篇二】
一、情況記錄
經(jīng)過上一次的體育游戲“木頭人”記,軒軒對參加體育活動有了一些興趣,但是在玩游戲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種情況:故意違反游戲規(guī)則。比如在玩“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時候,故意跑得很慢讓老狼抓住,玩“木頭人”的時候故意晃來晃去,今天下午的體育游戲《找雞媽媽》,其他幼兒都在老師的引導下蹲下低頭抱膝,變成了圓溜溜的小雞蛋,等待媽媽的呼喚,然后破殼而出。而軒軒故意在地上爬來爬去,或者干脆蹲在地上來回晃動。當我邀請幼兒來當雞媽媽時,我看到他也舉起了小手,很想?yún)⒓印?/p>
二、分析
軒軒是個機靈的孩子,他很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當老師在表揚其他幼兒時,他很想吸引老師的注意力,于是就想到了“故意犯規(guī)”這種方式,如果這時老師把他請到上面,他的“目的”就達到了,他會覺得這種方法非常管用,并且以后都一直用此方法引老師“上鉤”。
三、措施
一開始,我選擇了冷處理的方法,旁敲側擊的對他周圍的小朋友進行指導,希望能看到他認真的進行游戲,并抓住機會進行表揚,但是這個方法并不管用,他發(fā)現(xiàn)老師沒有關注到他的“犯規(guī)”后,便在一旁自己玩起來。于是,我走過去,問:“你想不想來做雞媽媽?”他微微地點了點頭,“如果你能連續(xù)三次都變成“健康的”(能按要求做出雞蛋造型)雞蛋寶寶,遵守游戲規(guī)則,就請你來做雞媽媽,好嗎?”他開心地說:“好!”游戲開始后,他果然不再“犯規(guī)”,非常好的完成了三遍游戲,我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諾,并請他做雞媽媽,找出“健康的”雞蛋寶寶,并把它孵出來。在檢查別人動作的時候,他也鞏固了相關經(jīng)驗,并且明白了,用“犯規(guī)”的方法是不但不能吸引老師注意,而且不能盡情地玩游戲,感受游戲的快樂。
【篇三】
實錄:渺渺是一名小班幼兒,活潑好動,性格開朗,平時很喜歡幫老師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當老師和小朋友指出他犯的錯誤時,他總是有理由去辯解,不肯認錯。
分析:
渺渺在班上屬于各個方面發(fā)展都還好的孩子,在孩子群體中有一種惟我獨尊的驕傲感,從未覺得自己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另外,他在家中也有著特殊的地位:爺爺奶奶及父母都對他都寵愛有加。即使他做錯了事,也沒有人對他說任何不是。長期以來,他不容任何人指出他所犯的錯誤,即使指出來,他也不承認。
教育措施:
1、換位思考,移情訓練
2、家園互補,共同糾錯
通過以上“懲罰”、鼓勵、批評、講道理等方法,在家園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渺渺不愿認錯的不良行為得到了明顯的改正,F(xiàn)在,她不但自己勇于承認錯誤,而且還監(jiān)督其他小朋友,不允許有類似的情況發(fā)生。同時,她凡事自以為是的自負感也漸漸克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