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英語聽力提高實用技巧
1、采取范聽模式的練習
在剛開始訓練的時候,可以采取范聽的模式,然后將自己聽出來的內(nèi)容寫出來,然后對照材料看一遍,看看自己聽的理解程度。
2、對照英語材料練習
經(jīng)過一遍的范聽練習之后,自己可以對照英文材料練習,了解內(nèi)容的同時,還去聽聽更多內(nèi)容的發(fā)音。
3、聽力跟讀練習
如果很多人對于聽力還是不敏感,這個時候可以通過跟讀內(nèi)容練習,通過自己發(fā)音與聽力的發(fā)音對比,這樣對于自己的聽力也是有好處的。
4、堅持聽懂的原則
在練習英語聽力的時候,不管聽多少遍,一定要讓自己弄懂材料的大意,堅持聽懂才能夠讓自己在一遍遍的練習中成長更快。
5、堅持每天聽力訓練
學語言這種東西,一定要堅持每天的訓練,通過每日的練習才能夠讓自己的聽力進步更快,也才能夠讓自己的聽力提高更加明顯。
語言的進步在于日復一日的積累,只有不厭其煩的學習,才能夠讓自己的聽力有所提升,并不是一招就能夠?qū)W會整個要領,真正需要做的事不斷堅持,然后才能夠有更高的成效。
2.英語聽力無法提高的原因分析
原因一:單詞不熟練或詞匯量太少。
有時候我們聽音非常清晰,但要么不能很快辨別出單詞的意思,要么根本就不知道所說的是什么意思。這原因就是單詞不熟練或詞匯量太少。如果我們對單詞的讀音都熟悉到像good-bye, how do you do? thank you! 一樣,那聽力肯定會大為提高,怎么辦?自制‘單詞聽力磁帶’吧。
原因二:發(fā)音不準確。
假設我們的發(fā)音能做到和外國人的發(fā)音完全一樣,你能聽懂自己的發(fā)音,就一定能夠聽懂外國人的聲音。English speaker一般是用‘底氣’發(fā)音,而多數(shù)中國人只用口腔發(fā)音,說出來的話味道差別很大。因此,找一盤發(fā)音純正的英語磁帶吧,反復、認真地模仿,每天訓練1-2小時,2到3周內(nèi)聲音條件會有大的變化。
原因三:英語有不同的口音與方言。
首先是說英語的國家眾多,比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等,它們的口音有一定差別;其次是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qū)也存在不同的方言。為能聽懂英語,我們必須要在精聽的基礎上廣泛地聽,聽各種口音與方言的音帶,適應一段時間就能聽懂了。
原因四:對自己的聽力信心不夠。
信心不夠往往會在辨音時產(chǎn)生緊張情緒,結果本來能聽懂的內(nèi)容也沒有聽懂;另外信心不夠還會產(chǎn)生沮喪情緒,導致注意力不能集中到聽力材料本身上去。對此一方面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不要想‘一口吃個胖子’;另一方面要做多種英語實踐活動并努力使自己獲得成就感,比方和外國人聊天,精心準備并參加英語口語比賽等,以此來激發(fā)自己的信心。
原因五:對連音和略音缺乏了解。
有些單個的單詞在句子中由于受到其它單詞發(fā)音的影響,和它的單個單詞的發(fā)音并不完全相同,以至于造成了我們在聽音時出現(xiàn)困難。解決的辦法一是了解有關發(fā)音知識與規(guī)律,而是多進行含有連音和略音句子的操練,常此以往,自然會運用并能聽懂。
例如:This is an apple. 中就兩處連音;Father and mother are both teachers. 中and 就只讀/n/ 音,屬于略讀。
3.高一英語聽力訓練要素
一、聽力速度訓練
聽力速度直接關系到聽力測試的成敗,而且是影響考生測試心理的一個重要因素。測試中因為一道題沒跟上而頓時慌亂,接連丟失幾題的情況并不罕見。
如何訓練聽力速度?一種方法是“循序漸進法”,即由慢速到快速,逐步提高。這種方法可使初學者逐漸適應有聲信息的接受方式,樹立起聽的信心。
但是,人為地將大腦對語速的適應過程分成幾個階段,由慢到快地幾經(jīng)調(diào)整,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tài)。而且,如果信息傳播的速度過于緩慢,反而會拉長記憶的距離,造成遺忘,久而久之,大腦的反應速度也就變得遲鈍了。
為使大腦盡早適應這種語速,宜從一開始就以這種速度進行訓練。初期階段會出現(xiàn)“坐飛機”的現(xiàn)象,但不必擔憂,因為在這種語速的不斷“轟擊”下,耳朵會逐漸敏銳,從開始只能抓住只言片語到能接受一個完整句子,直至大腦完全適應了這種語速,接下來便是行使其記憶與判斷的功能了。
在聽力速度訓練中,要抓住速度這個主要矛盾,采用語法及詞匯比較淺顯,但語速屬于正常的有聲材料。
二、聽力素質(zhì)培養(yǎng)
聽力的最終目的在于理解,而達到理解境界離不開良好的聽力素質(zhì)。所謂聽力素質(zhì)是指對英語語音基本知識的掌握,如音素識別、連讀等。
1.識別音素很重要
語言信息的表達是通過元音和輔音字母有規(guī)律的組合來實現(xiàn)的。如果說閱讀是憑借字母的組合形式去判斷詞義的話,那么聽力則主要依靠聲音去確定詞的意思。因此,元音的長、短,輔音的清濁,都對判斷有直接影響。
聽力測試第一部分除了檢測考生對各類英語句子結構的理解能力之外,還檢測考生的音素識別能力。在每道單句聽力試題的四個選項中都設置一種與原文某些關鍵詞在發(fā)音上相同或相近的“混淆音”。
2.連讀與辨音
了解連讀的一些基本規(guī)律,有利于聽力測試中抓“準”詞句,準確理解。助動詞縮略式連讀在聽力中最普遍,熟悉這種連讀對于正確判斷試題的語氣和時態(tài)十分有用。
三、聽力記憶訓練
聽力記憶是聽力測試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尤其是第三部分的短文和長段對話,不僅要跟上、聽懂,而且還要把信息儲存在記憶中,以供回答問題時使用。
從信息的輸入到選出正確答案,其間不過一分多鐘。往往有這樣的情形:短文或?qū)υ挾悸牰,但到回答問題時,腦子里竟然一片“空白”。這種現(xiàn)象被稱之為“聽力遺忘”。
克服“聽力遺忘”的方法就是以人為的力量,延長信息在“短暫記憶”中停留的時間,并為信息創(chuàng)造“重播”的機會。這種記憶能力要*系統(tǒng)的、長期的訓練才能逐步形成。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訓練:
第一階段──填空
這一階段的任務是訓練大腦抓關鍵詞的能力。空出句中的關鍵詞,如主語、部分謂語動詞、表示時間或地點的名詞、否定副詞等,聽完錄音后將該詞填上。
第二階段──聽寫
這一階段的任務是訓練大腦在無任何文字信息的情況下,直接從聽錄音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實踐證明,聽寫是訓練記憶的有效方法。聽寫時不必拘泥于拼寫或句子完整,只要記錄關鍵詞,甚至可用自己所理解的速記符號記錄。
第三階段──復誦
這一階段的任務是:聽完一個句子或一個段落后,立即在大腦里復誦所獲得的信息。復誦中常有遺忘,但不必中途返回重聽,這樣會增加“短暫記憶”的負擔,反而會造成更多的遺忘。
在強制回憶后仍有遺忘時,可在聽第二遍時集中注意力去獲取。復誦初始的速度可能很慢,但堅持下去,反應的速度就會加快,遺忘也會逐漸減少。
四、聽力理解訓練
在聽力過程中,語言信息通過考生具備的聽力速度、聽力素質(zhì)及記憶力,及時、準確、完整地傳遞到大腦。大腦對語言信息進行分撿、提煉,揭示出其表層和深層的意思,然后通過文字再現(xiàn)出來,這個過程就是聽力理解。
理解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答案的選擇。從聽力測試的內(nèi)容、問題設計和四個選擇項的表現(xiàn)形式看,理解主要在兩個水平上:一是對語言信息表層意思的理解;二是對語言信息深層含義的理解。
表層意思的理解取決于對信息表達形式的理解,屬于思維的初級活動。深層含義的理解則需要對信息進行分析和提煉方能實現(xiàn),屬高級思維活動。聽力測試的三個部分同時包含著這兩種思維活動。
以上,就是高一英語聽力訓練中的四大要素。找對方法,多聽多練,提高聽力其實并沒有那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