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訓練# #《中庸》:第二十一章至二十四章原文翻譯#】由真誠而自然明白道理,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誠,這叫做人為的教育。真誠也就會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會做到真誠。下面是©無憂考網分享的《中庸》:第二十一章至二十四章原文翻譯。歡迎閱讀參考!
【中庸:第二十一章】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解釋翻譯】
由真誠而自然明白道理,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誠,這叫做人為的教育。真誠也就會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也就會做到真誠。
【注釋】
(1)自:從,由。明:明白。
。2)則:即,就。
【中庸:第二十二章】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梢再澨斓刂,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解釋翻譯】
只有天下極端真誠的人能充分發(fā)揮他的本性;能充分發(fā)揮他的本性,就能充分發(fā)揮眾人的本性;能充分發(fā)揮眾人的本性,就能充分發(fā)揮萬物的本性;能充分發(fā)揮萬物的本性,就可以幫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幫助大地培育生命,就可以與天地并列為三了。
【注釋】
。1)盡其性:充分發(fā)揮本性。
。2)贊:贊助;夯宛B(yǎng)育。
。3)參天地:與天地并列力三。參,并列。
【中庸:第二十三章】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解釋翻譯】
比圣人次一等的賢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誠。做到了真誠就會表現出來,表現出來就會逐漸顯著,顯著了就會發(fā)揚光大,發(fā)揚光大就會感動他人,感動他人就會引起轉變,引起轉變就能化育萬物。只有天下最真誠的人能化育萬物。
【注釋】
。1)其次:次一等的人,即次于”自誠明”的圣人的人,也就是賢人。致曲:致力于某一方面。曲,偏。
(2)形:顯露,表現。
。3)著:顯著。
。4)明:光明。
(5)化:即化育。
【中庸:第二十四章】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解釋翻譯】
極端真誠可以預知未來的事。國家將要興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國家將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現象。呈現在著草龜甲上,表現在手腳動作上。禍福將要來臨時,是?梢灶A先知道,是禍也可以預先知道。所以極端真誠就像神靈一樣微妙。
【注釋】
(1)前知:預知未來。
(2)禎祥:吉祥的預兆。
(3)妖孽:物類反常的現象。草木之類稱妖,蟲豸之類稱孽。
(4)見(xian):呈現。蓍(shi)龜:蓍草和龜甲,用來占卜。
(5)四體,手足,指動作儀態(tài)。
(6)如神:如神一樣微妙,不可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