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貢問于孔子曰:“賜倦于學,困于道矣,愿息而事君,可乎?”孔子曰:“《詩》①云:‘溫恭朝夕②,執(zhí)事有、邸!戮y也,焉可息哉!”
曰:“然則賜愿息而事親。”孔子曰:“《詩》④云:‘孝子不匱⑤,永錫爾類⑥!掠H之難也,焉可以息哉!”
曰:“然則賜請息于妻子!笨鬃釉唬骸啊对姟发咴疲骸逃诠哑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⑨!拮又y也,焉可以息哉!”
曰:“然則賜愿息于朋友!笨鬃釉唬骸啊对姟发庠疲骸笥沿鼣z,攝以威儀!笥阎y也,焉可以息哉!”
曰:“然則賜愿息于耕矣!笨鬃釉唬骸啊对姟吩疲骸畷儬栍诿,宵爾索絢,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y也,焉可以息哉!”
曰:“然則賜將無所息者也?”孔子曰:“有焉。自望其廣,則睪如也;視其高,則填如也;察其從,則隔如也。此其所以息也矣!
子貢曰:“大哉乎死也!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大哉乎死也!”
【注釋】
、佟对姟罚捍酥浮对娊洝ど添灐つ恰。
②溫恭朝夕:成天都要溫和恭敬。
、蹐(zhí)事有恪:行事要恭敬謹慎。
④《詩》:此指《詩經·大雅·既醉》。
、菪⒆硬粎T:孝子的孝心永不竭。
、抻厘a爾類:孝的法則永遠傳遞。舊注:“匱,竭也。類,善也。孝子之道不匱竭者,能以類相傳,長錫爾以善道也!
、摺对姟罚捍酥浮对娊洝ご笱拧に箭R》。
、嘈逃诠哑蓿航o妻子做出典范。刑:典范。寡妻:指嫡妻。舊注:“刑,法也。寡,適(嫡)也。御,正也。文王以正法接其寡妻,至于同姓兄弟,以正治天下之國家者矣。”
、嵋杂诩野睿阂源藖碇卫韲。御:治理。家邦:國家。
⑩《詩》:此指《詩經·大雅·既醉》。
朋友攸攝:朋友要互相幫助。攸:語助詞。攝:佐助。
攝以威儀:使禮儀合度。
《詩》:此指《詩經·豳風·七月》。
晝爾于茅:白天去割茅草。爾:語助詞。于,。阂隇楦。
宵爾索絢:晚上搓繩。
亟(jí)其乘屋:急急忙忙蓋屋頂。
廣:通“壙”,墳墓。
睪(g。铮┤纾焊吒叩臉幼。
填:填塞充實。舊注:“填,塞實貌也。冢雖高而塞實也!
隔:隔開。舊注:“言其隔而不得復相從也!
【譯文】
子貢向孔子問道:“我對學習已經厭倦了,對于道又感到困惑不解,想去侍奉君主以得到休息,可以嗎?”孔子說:“《詩經》里說:‘侍奉君王從早到晚都要溫文恭敬,做事要恭謹小心!谭罹魇呛茈y的事情,怎么可以休息呢?”
子貢說:“那么我希望去侍奉父母以得到休息!笨鬃诱f:“《詩經》里講:‘孝子的孝心永不竭,孝的法則要永遠傳遞。’侍奉父母也是很難的事,怎么可以休息呢?”
子貢說:“我希望在妻子兒女那里得到休息!笨鬃诱f:“《詩經》里說:‘要給妻子做出典范,進而至于兄弟,推而治理宗族國家。’與妻子兒女相處也是很難的事,哪能夠得到休息呢?”
子貢說:“我希望在朋友那里得到休息!笨鬃诱f:“《詩經》里說:‘朋友之間互相幫助,使彼此舉止符合威儀!团笥严嗵幰彩呛茈y的,哪能夠得到休息呢?”
子貢說:“我希望去種莊稼來得到休息!笨鬃诱f:“《詩經》里說:‘白天割茅草,晚上把繩搓,趕快修屋子,又要開始去播谷!N莊稼也是很難的事,哪能夠得到休息呢?”
子貢說:“那我就沒有可休息的地方了嗎?”孔子說:“有的。你從這里看那個墳墓,樣子高高的;看它高高的樣子,又填得實實的;從側面看,又是一個個隔開的。這就是休息的地方了!
子貢說:“死的事是這樣重大啊,君子在這里休息,小人也在這里休息。死的事是這樣重大!”
【原文】
孔子自衛(wèi)將入晉,至河①,聞趙簡子殺竇犨鳴犢及舜華②,乃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
子貢趨而進曰:“敢問何謂也?”
孔子曰:“竇犨鳴犢、舜華,晉之賢大夫也。趙簡子未得志之時,須此二人而后從政。及其已得志也,而殺之。丘聞之刳胎殺夭③,則麒麟不至其郊;竭澤而漁,則蛟龍不處其淵;覆巢破卵④,則凰凰不翔其邑。何則?君子違傷其類者也。鳥獸之于不義,尚知避之,況于人乎?”
遂還,息于鄒⑤,作《槃操⑥》以哀之。
【注釋】
、僦梁樱旱搅它S河。
、诟]犨(chōu)鳴犢:竇犨:字鳴犢,晉國賢大夫。舜華:晉大夫,亦有賢名。二人均被趙簡子所殺。趙簡子,即趙鞅,晉定公時為卿,卒謚“簡”。
、圬谔⒇玻浩矢谷√ァX冢浩书_。夭:正在成長的幼小生命。
、芨渤财坡眩号B巢打破卵。
、萼u:地名!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纷鳌摆睢薄T诮裆綎|曲阜東南。
⑥槃操:琴曲名。
【譯文】
孔子將要從衛(wèi)國進入晉國,來到黃河邊,聽到晉國的趙簡子殺了竇犨鳴犢和舜華的消息,就面對黃河嘆息著說:“黃河的水這樣的美啊,浩浩蕩蕩地流淌!我不能渡過這條河,是命中注定的吧!”
子貢快步走向前問道:“請問老師您這話是什么意思?”
孔子說:“竇犨鳴犢、舜華都是晉國的賢大夫啊,趙簡子未得志的時候,依仗他們二人才得以從政。到他得志以后,卻把他們殺了。我聽說,如果對牲畜有剖腹取胎的殘忍行為,那么麒麟就不會來到這個國家的郊外;如果有竭澤而漁的行為,蛟龍就不會在這個國家的水中居;捅破了鳥巢打破了鳥卵,鳳凰就不會在這個國家的上空飛翔。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君子也害怕受到同樣的傷害!鳥獸對于不仁義的事尚且知道躲避,何況是人呢?”
于是返了回來,回到鄒地休息,作了《槃操》一曲來哀悼他們。
【原文】
子路問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興夜寐①,耕蕓樹藝②,手足胼胝③,以養(yǎng)其親。然而名不稱孝,何也?”
孔子曰:“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順與?色不悅與?古之人有言曰:‘人與己與不汝欺④!癖M力養(yǎng)親,而無三者之闕⑤,何謂無孝之名乎?”
孔子曰:“由,汝志之,吾語汝:雖有國士之力,而不能自舉其身,非力之少,勢不可矣。夫內行不修,身之罪也;行修而名不彰,友之罪也。行修而名自立。故君子入則篤行,出則交賢,何謂無孝名乎?”
【注釋】
、儋砼d夜寐:早起晚睡。
、诟|樹藝:耕地鋤草種莊稼。
、凼肿汶蓦眨菏帜_長趼。
、懿蝗昶郏翰黄垓_你。
、蓐I:缺點。
【譯文】
子路問孔子說:“這里有一個人,早起晚睡,耕種莊稼,手掌和腳底都磨出了趼子,以此來養(yǎng)活父母。然而卻沒有得到孝子的名聲,這是為什么呢?”
孔子說:“想來自身有不敬的行為吧?說話的言辭不夠恭順吧?臉色不溫和吧?古人有句話說:‘別人的心與你自己的心是一樣的,是不會欺騙你的!F(xiàn)在這個人盡力養(yǎng)親,如果沒有上面講的三種過錯,怎么能沒有孝子的名聲呢?”
孔子又說:“仲由啊,你記住,我告訴你:一個人即使有全國勇士那么大的力量,也不能把自己舉起來,這不是力量不夠,而是情勢上做不到。一個人不很好地修養(yǎng)自身的道德,這是他自己的錯誤;自身道德修養(yǎng)好了而名聲沒有彰顯,這就是朋友的過錯。品行修養(yǎng)好了自然會有名聲。所以君子在家行為要淳厚樸實,出外要結交賢能的人。這樣怎會沒有孝子的名聲呢?”
【評析】
此篇都是講遇到困境如何對待!白迂晢栍诳鬃印闭,孔子引詩說明事君、事親、處家、交友、耕田都是很難的事,人只有死后才能得到休息。“孔子自衛(wèi)入晉”章,孔子譴責趙簡子殺害賢人!白勇穯栍诳鬃印闭拢鬃又v不怕賢名不彰,“行修而名自立”,交賢而名自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