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風箏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精心、希望、依然、飛舞、拼命、奔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尋找、垂頭喪氣、磨坊、繼續(xù)”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nèi)容,找出文中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體會秋天里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4、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教學重點、難點
1、“村”、“喪”的字形,“磨”、“坊”的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4、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大的快樂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2、導入學習: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出示課題。帶著感情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指名讀,一人讀一個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后自己讀一讀這些句子,結(jié)合語境理解“大驚失色、千呼萬喚”等詞的意思。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復朗讀。
5、引導發(fā)現(xiàn)、生疑:讀后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什么疑問,與大家交流交流。(交流要點:一是讀中發(fā)現(xiàn)“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時是充滿期待、向往的,放風箏時非常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二是讀中產(chǎn)生的疑問,如:我們的心情為什么回起這樣大的變化?)
三、細讀深究,體悟情感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讀一讀:激勵學生主動起來讀。
。2)說一說:讀了這一段,你知道寫了些什么嗎?
。3)想一想:角色轉(zhuǎn)換想象,如果是你在做風箏,你心中會想些什么呢?
。4)找一找:同學們所想象的可以用這段課文中的哪幾個詞語來表示?(適時理解“憧憬”。)
。5)賞一賞: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悅),朗讀這一段。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轉(zhuǎn)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想干什么?
。2)創(chuàng)立情境: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播放可課件,展示放風箏畫面。
(3)引導表達: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與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轉(zhuǎn)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里產(chǎn)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5)品味課文:用心朗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6)深入賞讀: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全段課文。
四、課堂練習
1、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1)出示生字,指名讀字、組詞。
(2)觀察要求會寫的字,交流寫字經(jīng)驗。
。3)練習書寫生字。
2、抄寫詞語表中本課的詞語。
五、課外延伸
上網(wǎng)搜索或查閱書刊,搜集有關(guān)風箏的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放到班級園地里展示。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反饋,復習鞏固
1、出示生字新詞卡片,抽讀檢查。
2、聽寫部分詞語。
誦讀回味,表現(xiàn)情感
選擇第一自然段至第三自然段中你喜愛的一段讀給大家聽,表達出感情。
二、細讀深究,體悟感情
1、學習第四自然段。
。1)讀一讀:用心讀讀第四自然段,能發(fā)現(xiàn)“我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2)說一說:說說你讀后的發(fā)現(xiàn)。
。3)試一試:能不能用讀,表現(xiàn)出不同的心情來?(可采用多次讀、比較讀的方式進行)
。4)評一評:你們覺得這些同學讀的怎么樣?從哪些詞語的朗讀上能感受到“我們”的快樂或難受?
2、學習第五至八自然段。
。1)師問:假如你高高飛著的風箏斷了,飄走了,你會怎樣呢?
。2)師引: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們是怎么做的,請讀讀第五至八自然段。
。3)生讀:讓學生在讀中逐漸表現(xiàn)出孩子們難過而不甘心的心情來。
。4)體驗: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們難過而又不甘心的情感的?
三、回顧課文,暢談感受
1、放風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著急,為什么還說放風箏是快樂的呢?你有過這種生活體驗嗎?
2、學生交流。
四、實踐活動,親身體驗
1、親自動手做一做自己喜歡的風箏,到田野、到操場、到廣場去放一放風箏,感受一下做風箏、放風箏的快樂。
2、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教學反思:
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告訴學生:老師和他們是平等的對話關(guān)系,講臺并非是老師專有的陣地,老師要常常把講臺讓給學生,讓他們也神采飛揚站在這里施展自己才能,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讓每顆種子都感受到春天的陽光。
【篇二】
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會寫“促、深、憶”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這兩首古詩。
3、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習古詩的興趣,要懂得熱愛家鄉(xiāng),珍惜親情。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古詩,體會其中的意境。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夜書所見》
交流資料,了解背景
1、學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2、教師引述: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xiāng),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他寫了什么嗎?
3、看圖說話:(出示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放聲朗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這首詩讀通、讀正確。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自學古詩。借助課后注釋或結(jié)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5、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三、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xiàn)畫面:詩歌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2、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3、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xiāng)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是怎樣的心情?
4、感情朗讀。帶著你體會到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四、圖文結(jié)合,熟讀成誦
根據(jù)詩意,參照插圖,熟讀課文,練習背誦。
五、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讓學生觀察范字,交流識字寫字經(jīng)驗。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六、拓展活動
你還讀過哪些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1、指名背誦《夜書所見》。
2、出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提問:你了解這首詩的作者王維嗎?
二、小組合作,討論自學
1、根據(jù)學習《夜書所見》的方法,小組討論怎么學習這一首古詩。自學基本步驟:
(1)自讀:讀準字音,并借助注釋或工具書理解詞義。
。2)自思: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并提出自瀆中產(chǎn)生的疑惑。
(3)交流:讀讀、說說、問問。
(4)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2、學生按自己小組議定的方法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三、師生交流,解決疑難
1、每組說說讀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組學習時所產(chǎn)生的問題及討論的結(jié)果。
2、其他組的同學與老師參與其中,或討論解決或補充己見。
四、感情朗讀,啟發(fā)想象
1、指名朗讀詩文。提問:你們覺得這首詩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2、引導以情促讀。提問:你能用讀來表達這種思想感情嗎?3、
3、引導以讀啟發(fā)想象。提問:同學們在朗讀時頭腦中形成了怎樣的畫面,能交流一下嗎?
4、學生交流想象的景象,并再次練習有感情朗讀。
五、熟讀成誦,品賞文字
1、自由朗讀,練習背誦。
2、品賞文字,述說感覺。問:你覺得這首詩中,哪些在用得特別好?
六、練寫生字,當堂展評
1、出示生字:促、憶、異、逢、佳、倍、遙、遍、插,讀記、組詞。
2、說說要求會寫的字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3、練寫生字,同桌互相評點或當堂展評。
七、拓展活動
1、你還讀過哪些描寫秋景的詩,背給同學聽聽。
2、有機會到公園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點,想想自己心中產(chǎn)生了怎樣的感受。
教學反思:
古詩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種特殊的的課文,古詩教學教師要創(chuàng)設(shè)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以朗讀、吟誦為主,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fā)古詩詞的生命力和人文精神。
【篇三】
語文園地二
教學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培養(yǎng)良好習慣。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力。
2、通過引導學生追憶生活,重溫往事,點燃真情,引發(fā)學生的傾吐*,培養(yǎng)寫作興趣。熟練運用“用一件事表達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的寫法,并初步學會用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顯露特點,體現(xiàn)個性。
3、自主發(fā)現(xiàn)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4、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培養(yǎng)學生的積累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溫往事,點燃真情,引發(fā)學生的傾吐*,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力。
教學時間:
五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培養(yǎng)良好習慣。
2、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
3、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力。
教學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jié)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二、分組舉行
1.調(diào)整座位,各小組圍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組內(nèi)展示自己所畫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
三、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教師頒獎。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給全班同學講?
四、暢談感想
1.聽了組內(nèi)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自主發(fā)現(xiàn)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3、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培養(yǎng)學生的積累能力。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輕輕讀讀本題中的三個句子,相互比較,這些句子有何異同。
2.出示抄有本題內(nèi)容的小黑板或?qū)嵨锿队皟x顯示,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
3.齊讀句子、體會。
4.到學過的課文中再找找相應的例子,并說明屬于哪一類形式。
二、讀讀背背
1.我們讀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動的事跡,而名人們說過的一些話也閃耀著思想的光芒,多積累一些名人名言,時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獲得啟迪,從中汲取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
2.請各人輕聲讀書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3.指名朗讀交流。教師相機正音指導。
4.想想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試著放聲讀出感情。
5.指名再讀,師生評價。
6.齊讀鞏固。
7.交流各自課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三、總結(jié):你有什么收獲?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nèi)容。
3、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過程:
1、我們漢語中有很多成語都是從歷史故事演變來的,一個成語背后包含著一個故事,了解這樣的一些故事會使你獲得知識,獲得教益。今天就來學一個成語故事——《聞雞起舞》。
2、各自輕聲讀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借助注音認真拼讀,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讀。
5、同桌間試講。把故事講給同桌聽,相互學習、指正。
6、了解了這個故事,以后我們一看到“聞雞起舞”這個成語就會想到聽到雞叫就起床練武習藝的祖逖、劉琨。以后說話寫作,你想表示珍惜時間、發(fā)奮努力這個意思時,就可以用上“聞雞起舞”這個成語。
7、總結(jié):你有什么收獲?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追憶生活,重溫往事,點燃真情,引發(fā)學生的傾吐*,培養(yǎng)寫作興趣。
2、熟練運用“用一件事表達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的寫法,并初步學會用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來顯露特點,體現(xiàn)個性。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前天,我們在《思品與社會》課中舉行“我來夸夸他(她)的活動”,了解很多自己喜歡和熟悉的人的特點。他們個性不同,有的熱心助人,愛管“閑事”;有的天真頑皮,活潑可愛;還有的倔強,愛哭、愛鬧;有的溫柔體貼,善解人意;有的勇敢正直;有的勤勞簡樸;有的幽默風趣……今天,老師給大家提供一個機會,寫篇文章來表達你的真情實感。
二、交代任務(wù),選材構(gòu)思
1、出示要求
◎?qū)懶』锇榈囊粋特點;
◎用一件事來寫;
◎?qū)懭宋镎Z言、動作、神態(tài),要能體現(xiàn)人物的特點。
寫的人是你身邊的人,選擇其中一件事來寫,這件事必須真實,不能憑空捏造,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點,要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語句要通順。
2、小組討論
◎想寫誰?讓你印象深的特點是什么?準備選擇什么事例?
3、大組交流
◎教師隨學生回答相應作評議和引導,有的學生不能準確概括人物特點,可以幫助孩子歸納,也可以板書學生所說的特點。
◎如何把事情寫清楚: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在寫人物時要多寫神情、動作、語言、心里描寫。要大膽地想象。
三、提供范例,打開思路
1、朗讀學生地的優(yōu)秀日記《我的爸爸》
讓學生邊看聽思考:
1、寫誰?人物有什么特點?
2、什么事表現(xiàn)了這一特點和品質(zhì)?
3、哪些細節(jié)描寫生動地體現(xiàn)來這一特點?
2、交流歸納
四、自擬題目,下筆成文
1、根據(jù)剛才的學習討論,大家可以更好地條理自己的“構(gòu)思”。題目自擬,但要認真給自己的作文起個題目,老師也提供一些題目,但僅供參考。(《他使全校轟動》《我心中的偶像》《任性的表妹》)
2、動草起筆。教師巡回指導。
五、修改謄寫。
1、寫好后自行修改。
2、教師面批后,謄寫習作。
第五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佳作。
評議,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二、修改問題較多的習作1篇。
1、投影展示習作。
2、評議:
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如:格式、標點、詞語的運用、句子是否通順、選擇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敘述是否清楚……
三、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謄寫1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