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某次數(shù)學(xué)考試考五道題,全班52人參加,共做對(duì)181道題,已知每人至少做對(duì)1道題,做對(duì)1道的有7人,5道全對(duì)的有6人,做對(duì)2道和3道的人數(shù)一樣多,那么做對(duì)4道的人數(shù)有多少人?
解:對(duì)2道、3道、4道題的人共有
52-7-6=39(人).
他們共做對(duì)
181-1×7-5×6=144(道).
由于對(duì)2道和3道題的人數(shù)一樣多,我們就可以把他們看作是對(duì)2.5道題的人((2+3)÷2=2.5).這樣
兔腳數(shù)=4,雞腳數(shù)=2.5,
總腳數(shù)=144,總頭數(shù)=39.
對(duì)4道題的有
。144-2.5×39)÷(4-1.5)=31(人).
答:做對(duì)4道題的有31人.
【第二篇】
蜘蛛有8條腿,蜻蜓有6條腿和2對(duì)翅膀,蟬有6條腿和1對(duì)翅膀.現(xiàn)在這三種小蟲(chóng)共18只,有118條腿和20對(duì)翅膀.每種小蟲(chóng)各幾只?
解:因?yàn)轵唑押拖s都有6條腿,所以從腿的數(shù)目來(lái)考慮,可以把小蟲(chóng)分成“8條腿”與“6條腿”兩種.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8條腿的
蜘蛛數(shù)=(118-6×18)÷(8-6)
=5(只).
因此就知道6條腿的小蟲(chóng)共
18-5=13(只).
也就是蜻蜓和蟬共有13只,它們共有20對(duì)翅膀.再利用一次公式
蟬數(shù)=(13×2-20)÷(2-1)=6(只).
因此蜻蜓數(shù)是13-6=7(只).
答:有5只蜘蛛,7只蜻蜓,6只蟬.
【第三篇】
今年是1998年,父母年齡(整數(shù))和是78歲,兄弟的年齡和是17歲.四年后(2002年)父的年齡是弟的年齡的4倍,母的年齡是兄的年齡的3倍.那么當(dāng)父的年齡是兄的年齡的3倍時(shí),是公元哪一年?
解:4年后,兩人年齡和都要加8.此時(shí)兄弟年齡之和是17+8=25,父母年齡之和是78+8=86.我們可以把兄的年齡看作“雞”頭數(shù),弟的年齡看作“兔”頭數(shù).25是“總頭數(shù)”.86是“總腳數(shù)”.根據(jù)公式,兄的年齡是
(25×4-86)÷(4-3)=14(歲).
1998年,兄年齡是
14-4=10(歲).
父年齡是
。25-14)×4-4=40(歲).
因此,當(dāng)父的年齡是兄的年齡的3倍時(shí),兄的年齡是
。40-10)÷(3-1)=15(歲).
這是2003年.
答:公元2003年時(shí),父年齡是兄年齡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