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篇一
《種樹》: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春天種樹的歡快,了解種樹對保護環(huán)境、美化生活的意義。
3、喜歡讀兒歌,有主動讀兒歌的愿望。
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與音樂、美術教師聯(lián)系,指導學生課前認識音符和歌譜,畫一畫小樹。
學生:動手制作生字卡片,觀察、了解種樹有什么好處。
師生合作: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植樹活動。
教學設計參考
一、讀題激趣,感知大意
1、讀課題,說說你想到了什么。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說說這首小詩主要寫了什么。
二、自主識字,交流評議
1、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勾畫生字詞,借助拼音多讀一讀,把不明白的詞句做上記號。
2、交流識字情況。學生相互提醒,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教師提醒學生讀準“種樹”的“種”等字的音。
3、學生質疑,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三、朗讀課文,自主解疑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邊讀邊想:種樹會給我們的生活來什么?
2、朗讀自己喜歡的詩句,說說自己學了這課知道了些什么。
四、誦讀課文,體會情感
1、采取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或背誦,積累語言,進一步體會種樹的快樂。
五、擴展活動
1、把課文描繪的畫面用彩筆畫一畫,或唱一首種樹、護樹的歌,或朗誦一首兒歌,或講一個人們愛護小樹的故事。
2、說說你想為小樹做點什么。
2.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篇二
《種樹》:設計理念
這一課的設計注重目中有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目中有學情,根據(jù)學生的學情進行設計,以學定教。切合學生實際,尊重學生個性,倡導在自己的閱讀中去體會,讓學生自學、自讀、自悟、自得;平等對話交流,鼓勵發(fā)表個人見解,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體現(xiàn)語文課潛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點,將知識與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融入方法習慣之中,體現(xiàn)文道關系。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課后的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培養(yǎng)學生閱讀兒歌的興趣,讓學生有主動讀兒歌的愿望。體會到種樹的快樂,種樹的種種好處。
3、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聯(lián)系實際邊讀邊想邊問。
教學重點
認寫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聯(lián)系實際邊讀邊想邊問。
教學準備
教師:
1、制作生字卡片、準備教學掛圖(簡單課件)。
2、與音樂老師聯(lián)系,讓學生認識音符和歌譜;與美術老師聯(lián)系,畫一畫樹。
學生:觀察樹木,了解種樹帶來的種種好處。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讀題激趣,感知兒歌大意
1、齊讀課題,說說: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看看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二、自主識字,交流評議
1、自由、輕聲地朗讀兒歌,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熟悉的字多練讀幾遍。
。2)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試著記住字形。
。3)勾畫生字詞,把兒歌中不明白的詞語或句子做上問號。
2、交流自主識字情況。
(1)學生相互提醒音難讀、形難記的字。
。2)用生字擴詞語,選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學生個別質疑問難,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討論,仍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入下一環(huán)節(jié)解決。例如:“綠色音符”、“綠色歌譜”、“種下歌聲”、“種下幸!钡鹊取
三、自讀自悟,邊讀邊悟,自主解疑
1、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提示:要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已有的知識經驗,邊讀邊想。
音樂常常與快樂相伴,一個個音符,就像一個個快樂的因素,它將構成快樂的歌譜。兒歌中的這兩個比喻可謂意味深長,筆者認為可從這一角度去理解,為理解后文“種下歌聲”、“種下幸!钡於ɑA。
“音符”是什么?(樂譜中表示音長或音高的符號,這里用來比喻一棵小樹。)
“歌譜”是用來干什么的?(歌曲的樂譜、譜子,人們唱歌時用的。這里用來比喻一行小樹。)
2、樹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
環(huán)境得到美化,生活更加快樂,人與動物、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3、讀讀自己喜歡的詩句。
四、進一步誦讀課文,體會情感
1、采取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或背誦,積累語言,進一步體會種樹的快樂,感受樹木的作用。
五、語言積累活動
結合課后第二題,積累詞語,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六、書寫練習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
學生提出難寫的字、筆畫筆順不清楚的字,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
“興”字集體書空筆順;“唱”、“!弊笥医Y構,左窄右寬,指導書寫。
2、交流展示、展評,激發(fā)寫好字,主動練字的積極性。
3、寫寫你想寫的字或詞語、句子。
七、拓展
1、說說你準備為小樹做點什么。
2、根據(jù)你對兒歌的理解給兒歌配畫。
3、試著仿照兒歌的樣子當小詩人說一說。
3.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篇三
《頑皮的陽光》:教學目標:
1.能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12個生字,正確、工整地書寫6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的內容,聯(lián)系自己平時的觀察,感受陽光的美麗和頑皮,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認識12個字,會寫6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陽光的頑皮、大自然的美麗。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教師:組織學生觀察春天的陽光,看看陽光灑滿大地時,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學生:制作生字卡片;找找或畫一幅光照耀房屋、花園、小河的圖畫。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1.教師問:小朋友,你見過陽光嗎?有什么感覺?
2.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提問說說自己的感受。
3.教師告訴學生:我們一年四季都沐浴著陽光,陽光給我們帶來了溫暖,他是我們的好伙伴。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寫陽光的課文,想自己讀讀嗎?
二、自讀課文,感知大意
1.標出課文的自然段,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什么,或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自主識字,交流評議
1.借助拼音認讀生字。邊讀課文邊用筆勾出生字,把難讀的字音多讀幾遍,不理解的字詞做上記號。
2.交流學習生字的情況,互相提醒,讀準生字。提出不明白的地方,一般問題同學幫助解答。教師相機出示課文中長句子,指導學生讀正確、通順。
3.識記字形,書寫生字,教師重點指導不易寫好的字。
四、學習課文,體會情感
1.朗讀喜歡的句子,體會詞語、句子的意思。教師相機指導學生不明白的問題。(如:為什么說陽光是個頑皮的小男孩?陽光是怎樣頑皮的?)
2.指導朗讀,讀好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句子,體會陽光的可愛和頑皮。
3.教師范讀,學生想象,進一步體會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讀。
五、感情朗讀,拓展認識
1.男、女學生比賽朗讀課文。
2.想一想:陽光還會去哪里?畫一幅陽光照耀大自然的圖畫,說說圖畫內容。鼓勵學生寫一兩句話,給畫面配話。
4.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篇四
《頑皮的陽光》:設計理念
本設計立足“以讀為本”的教學思想,通過抽讀、分段指名讀、分組賽讀、戴頭飾演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質疑、讀中識字、讀中體會,結合想一想、說一說、議一議、演一演、畫一畫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陽光的頑皮,激發(fā)識字興趣,培養(yǎng)語感,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認識本課生字,正確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陽光的頑皮,大自然的美好。
3、聯(lián)系生活,大膽想象,說說陽光還會去哪里。
教學準備
教師:1、《七色光》歌曲。
2、準備陽光照在不同地方景色的圖片。
學生:觀察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陽光下的景色,把自己喜愛的景色畫下來。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填空揭題,引入新課
1、板書:頑皮的()。你知道頑皮的意思嗎?我們可以填進哪些詞語呢?板書:陽光?吹竭@個課題,你想問什么問題?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意見進行總結,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了解大意
1、教師朗讀或請班里朗讀能力較強的同學朗讀課文,想一想:陽光都去了哪些地方?
2、學生練習讀課文,勾出生字詞,將生字反復讀熟。
3、自讀匯報。
。1)自讀、開火車讀生字。提醒讀音:聲母易錯的字有“窗”、“著”、“誰”、“睡”;韻母易錯的字有“進”(認識生字詞還可采用闖關、當小老師等形式)。
。2)本文一共有幾段?指名分段讀課文,集體評議正音。
。3)課文中,陽光都去了哪些地方?板書:“窗臺”、“花園”、“小河”。
三、感悟內容,朗讀課文
1、指讀第一段,你讀懂了什么?
2、自讀自悟課文2~4段。
想一想,說一說,議一議: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陽光的頑皮?
演一演:陽光在窗臺上、花園中、小河里頑皮的樣子。
讀一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看誰的朗讀能讓大家感受到陽光的頑皮?指讀評議,齊讀(還可采用戴頭飾表演讀、全班分組賽讀等形式)。
3、辨析語言。
。1)他爬上樹梢,跳上窗臺。
。2)他又溜進花園。
。3)他還鉆進小河里。
把帶點的詞換成“照進”好不好?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語言拓展
1、讓我們跟著陽光一起去旅行吧。課件展示陽光圖片(或出示掛圖,陽光照耀下的不同景色),背景音樂《七色光》。
2、結合你看到的和你的畫,說說陽光還會去哪里,鼓勵學生模仿課文練習說話。
五、識記生字,練習寫字
1、認讀去拼音后的生字。
2、你是用哪些方法記住這些字的?(放手讓學生說,重點指導:窗、睡)用開火車、猜一猜等方法鞏固生字。認讀課后第二題中的生詞。
3、寫字。
老師邊范寫邊講述要領。
(1)重點指導寫“進”和“跳”。帶走之的字,要先寫中間部分,再寫走之。寫中間部分時,要寫得窄一點,寫在格子中間靠右的地方;寫走之時,“橫折折撇”要從橫中線起筆,寫得直而短,后一捺要寫得平平的,托起中間部分。寫“跳”先寫“”,強調“”是由“足”變形而來,后一畫是“提”。
。2)學生書寫“進”和“跳”,老師巡視指導。
(3)學生讀帖,描紅、摹寫其他字。
重點指導觀察左右結構的字哪邊窄,哪邊寬。描紅、臨寫。
六、實踐活動
了解有關太陽的知識。
5.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篇五
《老人與蘋果樹》: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自主識字,認識本課生字,正確、工整地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老人的美好心靈。
3、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能用重點詞語口頭造句。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
2、在朗讀的基礎上,體會老人美好的心靈。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的生字卡片、朗讀帶。
學生:動手制作蘋果圖形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直接揭題
1、教師板書課題。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題
3、出示“蘋”、“果”生字卡片,指名讀一讀。
4、指名讀課題。
5、齊讀課題。
6、教師設置懸念:小朋友們,老人和蘋果樹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課文《老人與蘋果樹》。
二、自學生字
1、出示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2、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3、教學學生無法自己拼讀的生字。
三、熟讀課文,感知理解。
1、教師播放課文錄音朗讀,學生認真傾聽。
2、再次播放,學生跟著輕聲讀一讀。
3、學生試著讀一讀課文。
4、同學之間互相讀一讀。
5、指名讀,其他評議。
6、大家一起讀一讀。
四、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指名反饋:課文講了老人和蘋果樹間的什么故事?(盡可能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教師出示老人的圖片: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學生看圖說一說)
3、教師:你們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現(xiàn)在他們年紀大了,平時都做些什么呢?
4、教師:是呀,爺爺奶奶去世了,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也該好好休息了,可是這篇課文中的老人年紀也不小了,可是他卻在干什么呢?(出示老人種樹的圖片)
5、指名反饋。
6、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要問的嗎?(學生根據(jù)畫面的內容質疑)
7、教師導:是呀,這個老爺爺都這么老了,他種樹干什么呢?人家是怎么問他的?
8、指名反饋,老師出示文中的句子。
“你種這么多蘋果樹干什么呀?要等好久好久,這些樹才會結出蘋果呢,恐怕你吃不著它們的蘋果啦!”
9、理解上面的話。
。1)出示“著”,指導正確讀,區(qū)別多音字“著”。
。2)大家一起讀一讀這句話。
(3)指名說一說“好久好久”以及“恐怕”的意思。
。4)人家覺得老爺爺不該去種樹,這是為什么呢?(學生結合句子中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指導有感情朗讀這幾句話。
10、讀文,了解老人種樹的原因。
。1)指名讀課文后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老爺爺是怎么回答的?
(2)指名反饋。
(3)集體讀一讀。
。4)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老爺爺為什么要種蘋果樹?
(5)教師小結,大家一起讀課文后一段。
五、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分角色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卡片。
2、學生用生字組詞,復習詞語。
3、請小朋友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引導想象,總結全文
1、教師導言,引導想象:一年一年地過去了,蘋果樹長大了,樹上結滿了一個個又紅又大的蘋果。小朋友們,如果你吃到了這又紅又大的蘋果,會想什么?說什么呢?
2、教師:是呀,我們假設爺爺現(xiàn)在就在我們的身邊,你們想跟爺爺說什么呢?
3、教師:想一想這位種蘋果樹的老人聽到大家剛才說的話心情怎樣?(高興)
4、教師小結:是呀,看到大家吃上自己種的蘋果,看到大家吃得那么開心,老人也開心極了,他也感到高興。
5、引導體會:小朋友們,學了這篇課文,看到老人為大家做的這件事,你們有什么收獲或是感想呢?
6、學生自由發(fā)揮,教師小結,教育學生。
三、指導寫字
1、出示今天要寫的字卡片,學生認讀,并進行組詞練習。
2、引導學生觀察其他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3、教師強調書寫的注意點和要點及寫字雙姿。
4、學生練習寫字,老師巡視輔導。
5、集體反饋,評析。
6.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篇六
《老人與蘋果樹》:設計理念
“識字”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本課設計利用學生自制的蘋果形生字詞卡片,開展合作學習,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識記字形,積累識字方法,感受識字樂趣,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培養(yǎng)主動識字的好習慣。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到讀懂意思、讀出感情,體現(xiàn)讀的層次性、拓展性,讓學生更好地接受語言美、人性美的熏陶。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自主認識本課生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道理,明白做人不能只為自己,要為他人著想,要有奉獻精神。
教學重難點
正確識記本課生字,體會課文中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課文插圖。
學生:動手制作蘋果形生字詞卡片,蘋果實物。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題質疑,引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學習第4課,請小朋友們齊讀課題:《老人與蘋果樹》?戳诉@個課題,你會想到什么?或者想問什么呢?
預設問題:老人和蘋果樹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蘋果樹是老人種的嗎?老人為什么要種蘋果樹?
師:孩子們真愛動腦筋,真會提問題。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進入課文的學習,在課文中去找找答案。
二、自主識字,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一邊讀課文,一邊勾出課文中的生字,再自由地讀課文,遇到難讀的生字多讀幾遍。
2、學生用自制的生字卡片,當小老師教讀。
3、讀了這些生字,你有沒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讀音?
通過同學們的提醒,相信我們這次會讀得更好,更準確,全班一起來試試吧。全班齊讀。
師:剛才同學們把字音讀得可真標準,你們闖過了讀音關,還能闖過字形關嗎?
4、分小組討論記字形?梢圆捎脤W過的方法記,也可以用多種方法記一個字。
提出討論的要求:在別人發(fā)言的時候認真聽取別人的記字方法;自己發(fā)言的時候聲音洪亮;選出小組代表在全班匯報你們這組的記字情況。
5、全班匯報交流記字的情況。
6、課堂及時檢測。
出示不帶拼音的生詞卡片(蘋果形狀的卡片),抽讀,讀得好的就贈送蘋果形的生詞卡片。
7.同學們真聰明,不僅讀音正確還記住了字形,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記住很多的字,成為生活的有心人。
三、朗讀課文,體會老人話中的意思
1、自讀課文。要把課文讀好,首先要把字音讀準,再把句子讀通。給小朋友們3分鐘時間,看誰讀得又快又好。讀后分段抽讀,正音。
2、讀了課文,誰能告訴大家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3、老師也想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老人,在自己家門前的小路旁邊種了許多小樹苗。他每天都給樹苗澆水,施肥。等到老人去世的時候,樹苗已經長成了小樹。老人的兒子在父親去世之后仍然細心地照顧那一排小樹。兒子去世了,老人的孫子又照顧小樹。小樹終于長成了參天的大樹,茂密的枝葉就像一把撐開的大雨傘。人們路過這里總喜歡在樹下停留,休息,說說笑笑。老人的孫子看到這樣的情景說,爺爺栽種的不僅是給后人乘涼的樹,也給大家?guī)砹藲g樂!
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你想說些什么?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進行順勢小結:這位老人栽種的樹讓大家乘涼休息,給大家?guī)砹藲g笑,老人自己卻沒有享受到大樹帶來的好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4、回到課文當中,同樣是個老人,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1)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三段吧。說說你們讀懂了什么。
(2)我們的小朋友很聰明,知道老大爺是為了大家能吃上蘋果才種蘋果樹的,但是有的人就不明白老大爺為什么要這樣做,她是怎么說的呢?
(3)抽同學讀第二段。
老師指導朗讀:您種這么多蘋果樹干什么呀?(讀出疑問的語氣,問號表疑問。)要等好久好久,這些樹才會結出蘋果來呢(讀出擔憂的語氣),恐怕您吃不著它們的蘋果啦!(讀出驚嘆、遺憾的語氣,這里的感嘆號表驚嘆。)
。4)你認為老大爺會不會因為吃不到蘋果而難過呢?為什么?全班齊讀后一段。
。5)你喜歡老大爺嗎?為什么?
5、老師講的故事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你覺得課文的故事和老師講的故事有沒有相同的地方?說說你的看法。
四、文本對話,升華情感
1、出示句子補充完整。
老大爺種了。
高興地吃蘋果。
2、當你吃著老大爺種的蘋果時,你想對老大爺說點什么呢?
五、聯(lián)系實際,拓展學習
在你的身上或者你的周圍有沒有發(fā)生過幫助他人、為他人做奉獻的事呢?
小組討論交流,全班匯報。
六、寫字練習
1、請學生先描紅一個字,然后觀察這個字的結構,觀察字與橫豎中線的位置關系,請同學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體會。
2、請同學找出你認為這個字應該注意的關鍵筆畫。
3、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范寫。
4、學生動筆練習寫字。
5、老師輔導,點評,指正。
7.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篇七
《夏天的夜晚》: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北菊n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教師以談話、圖文結合、配樂朗讀、表演讀等情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學會自讀自悟,在讀中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學生在讀中欣賞美、感受美,情感得到熏陶,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靈性、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服務。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夏天夜晚獨特的風光美,激發(fā)學生對夏夜、對大自然的喜愛、贊美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重點指導“跳”、“熱”的書寫。
2、理解課文,朗讀課文,讀中感受夏天夜晚獨特的風光美,受到大自然的陶冶。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觀察夏天的夜晚。
2、課文插圖、柔美的音樂、大自然風光圖(CAI課件)。
3、動物圖片、動物頭飾。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1、教師:孩子們,老師昨天布置你們回家觀察夜晚的景色,現(xiàn)在你們能告訴老師在晚上你們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嗎?
(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以及充分的聯(lián)想,讓學生自由反饋自己觀察的結果,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題。
二、復習生字、詞,指導書寫
1、以游戲的方式復習生字、詞——摘星星:孩子們瞧,多漂亮的星星!想得到它嗎?只要你能闖過生字關,把星星上的漢字娃娃讀準、讀好,并能組一個詞語,你就能摘下它。
。ù谁h(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在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復習鞏固生字,小朋友樂學、愿學,并為后面讀文、學文打下基礎。)
2、指導書寫。
、俪鍪尽疤焙汀盁帷,重點指導:啟發(fā)學生說出寫好這兩個字要注意什么。
、诮處煼秾,強調“四點底”的正確寫法。
、蹖W生描紅、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朗讀課文,感知內容
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把課文讀通讀順了,現(xiàn)在老師想考考大家,能否把課文讀懂。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個人讀,和小伙伴一起讀)自由讀課文。
2、讀完課文,課文給你們留下了怎樣的感受?(充分尊重學生的讀書體驗、獨特的感受。)
學生1:夏夜的天空真美,我真想把它畫下來。
學生2:夏夜的大地多熱鬧,我真想去看看動物們的表演。
學生3:夏天的夜晚真迷人!
3、圖文結合,感知內容。
、俪鍪菊n文插圖,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說出夏夜的哪些地方美。(天空美、大地美)
、诤屯赖男』锇樵僮屑氂^察,齊心協(xié)力,開動腦筋,用一句話夸夸景物的美麗。
學生1:亮晶晶的星星真像閃亮的珍珠。
學生2:螢火蟲的燈籠好像大地上的星星。
。ù谁h(huán)節(jié)以學生閱讀為主,圖文結合,放手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充分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感悟
1、充分尊重學生意愿,讓學生自由選擇優(yōu)美段落讀。
教師:孩子們,夏夜的天空美、大地美,你喜歡哪一段,就帶著你的體會、感受讀讀吧,比比誰能把課文讀美。
2、感悟天空美。
①配上優(yōu)美、舒緩的音樂,讓學生自由朗讀第1段。
②看圖描述夏夜的天空美。
、圩x了第1自然段,讓我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以前學過的兒歌《小小的船》,你能背一背嗎?
。ò岩郧皩W過的知識與現(xiàn)在學習的內容巧妙地結合起來,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
④啟發(fā)思維。夏夜的天空除了有星星、月亮,還可能有些什么?
(夜晚的飛機、云姐姐……)
、菖錁房磮D朗讀第1自然段。
(為學生創(chuàng)設視覺、聽覺上的美感,借助音美、畫美,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讀中充分感悟天空的美、靜。)
3、感悟大地的熱鬧。
、賹W生自由讀、質疑:為什么夏夜的大地像熱鬧的舞臺?
、诟形驘狒[。
教師:孩子們,你們覺得什么時候很熱鬧?
學生1:趕集的時候很熱鬧。
學生2:學校文藝演出的時候很熱鬧。
教師:是的,那學校文藝演出的時候,老師同學們都在舞臺上表演什么?
學生:彈琴、唱歌、跳舞……
教師:那在夏夜的大地這個熱鬧的舞臺上,又有誰在為我們表演?
學生自由發(fā)言。
老師讓學生拿出相應的動物圖片,幫助老師完成板書。
、壑笇в懈星槔首x,讀出大地的熱鬧。
。ㄗ寣W生帶上動物頭飾,鼓勵學生帶著一定的表情,配上相應的動作表演讀,讀出大地的熱鬧。)
4、教師小結,指導背誦課文。
夏夜的太空,像深藍的大!
夏夜的大地,像熱鬧的舞臺……
教師:難怪作者不禁發(fā)出這樣的贊嘆:“夏天的夜晚真迷人!”(出示句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教師:讀了課文,你還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夸夸夏天的夜晚嗎?(完成課后練習2)
學生1:夏天的夜晚,多么美麗啊!
學生2:夏天的夜晚,我真喜歡你!
學生3:夏天的夜晚,我真希望你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ù谁h(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多種途徑,努力創(chuàng)設開放、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讀文的興趣,更進一步美讀課文。)
五、拓展延伸
1、出示優(yōu)美的詞語(如:深藍的大海、美麗的浪花、提燈籠的螢火蟲……),讓學生張貼在課文插圖中的適當位置。
。ㄅ囵B(yǎng)學生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
2、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如:晴朗的天空美、冬夜下雪的美景……)
。ㄒ越滩臑檩椛潼c,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對美好生活的熱愛,陶冶學生的情操。)
六、課后作業(yè)——畫一畫夏天的夜晚
樹立大語文觀,促進學科整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8.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篇八
《夏天的夜晚》:教學目標:
1、能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的生字,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2、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經驗,理解詞語,積累好詞佳句。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激發(fā)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識認生字。
教學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欣賞夏夜的美景,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激發(fā)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磁帶。
教學過程:
。ㄒ唬⿲搿⒔翌}
春姑娘的腳步走遠了,夏天來了。天更藍了,更亮了;花兒更香了;更艷了;樹葉更綠了,更茂盛,小朋友們也穿得越來越漂亮了;就連夏天的夜晚啊,也變得獨特了,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這個——夏天的夜晚(齊讀課文)
1、打開書第13課,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
。ㄆ匆黄、問一問、猜一猜、聽一聽)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圈出文中帶小紅帽的生字。
3、把圈出的生字讀給你的同桌聽聽,互相檢查檢查。
4、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檢查識字情況。
5、現(xiàn)在,老師把生字娃娃的帽子摘掉,你還認識它嗎?(出示生字,抽讀、齊讀、搶讀)
6、大家都認識了文中的生字,會寫嗎?“夏”字怎么寫?
。ǘ┳x中感悟,理解課文
1、孩子們,想去夏天的夜晚看一看瞧一瞧嗎?出示夏夜圖,播放課文朗讀。(注意邊聽邊看邊想)
2、你覺得夏夜的景色怎么樣?請同學們美美地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邊讀邊用“——”標出你覺得美的地方。
、倌阌X得夏天的夜晚哪些地方美?誰能找出文中描寫它的句子,美美地讀一讀?(讀得怎樣?感覺美嗎?抽生評價。教師指導朗讀,學生練習朗讀,齊讀。)
、谟辛肆辆ЬУ男切恰潖澋脑铝链,夏夜的天空更美了,像深藍的大海一樣,多美的景色哪!請選擇你喜歡的句子再讀一讀吧!
、勰銈兡馨堰@些優(yōu)美的句子背下來嗎?一邊看圖一邊背誦課文第1自然段,可加上自己想做的動作。(伴音樂)
3、夏夜的天空生動、美麗,夏夜的大地又怎樣?一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
、傧囊沟拇蟮卦鯓?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出示夏夜大地圖。你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事?
蛐蛐——彈琴(誰來學一學?)
青蛙——唱歌(誰來表演一下?)
螢火蟲——跳舞(“忽閃忽閃”可換成哪個詞語?誰愿意來表演表演?)
、诜纸M比賽,男同學為一組,女同學為一組,男同學讀女同學表演,女同學讀男同學表演,看看哪一組表現(xiàn)好一些?
、圻@么美的夏夜,還有哪些小動物會出來?怎么玩耍呢?分組討論、討論。
4、夏夜的天空美麗、迷人,夏夜的大地又是那樣的熱鬧,我們都為之感嘆:夏天的夜晚真迷人!
(三)拓展思維
你見過的夏夜是怎樣的?小組內交流交流。想畫下來的,可以畫一畫。
9.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篇九
《積累與運用(二)》: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說好普通話。
2.區(qū)別形近字、同音字,在語言環(huán)境中感知漢字豐富的意義。
3.主動積累詞語,發(fā)展思維,提高識字和表達能力,激發(fā)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
鞏固生字,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激發(fā)閱讀興趣。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教師:詞語卡片(一、二題),太陽、星星、月亮等圖片。
學生:提前學習,認一認,讀一讀詞語和句子。
教學過程:
一、教師談話,明確學習任務
1.讀完課文,我們又進入了“快樂實踐”積累與運用的學習。我們要開展“看誰能干”的活動,希望大家主動學習,大膽發(fā)言,出色表演。
2.學生自己讀書,說說本次快樂實踐的學習任務。
二、練讀詞語,辨析漢字,正確發(fā)音,運用語言
1.完成第一題。
。1)自讀詞語,借助拼音讀正確。
。2)生生互讀,矯正讀音。
。3)拓展練習:對比方言與普通話發(fā)音,感受說好普通話的重要。
2.完成第三題。
(1)自讀辨析,組成詞語,寫下來。
。2)交流學習,豐富詞語。
(3)引導發(fā)現(xiàn):從三組字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教師小結:漢字字形、讀音不同,表達的意義不同。讓學生感知語言文字的豐富意義。
三、鞏固生字,練讀詞串
1.教師導入:把學過的漢字進行恰當?shù)慕M合,我們能感受到更加豐富的語言。
2.自由讀詞串。生生互讀,比賽讀,齊讀。
3.引導想象:仿佛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4.拿出畫筆,描繪景象;自由練習打著節(jié)拍朗讀或背誦。
四、自主識字,學習評價
1.鼓勵自主學習更多的字。
2.自主認字,自我評價。
3.小組互查,相互教認。
4.用字說話,發(fā)展語言。(選作)
五、回憶課文,讀背古詩
1.回憶并背誦課文描寫春光美好,時間寶貴的句子。
2.練習讀《惜時》:自讀,互讀,抽讀,對讀,齊讀。
3.把自己讀懂的內容講給大家聽。教師根據(jù)學生發(fā)言適當解釋,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時間的寶貴。
4.交流自己知道的寫珍惜時間的句子、詞語。
六、看實物,練說話,發(fā)展思維
1.出示圖片:太陽、星星、月亮。
2.觀察圖片,說說它們像什么。
3.讀句子,感悟表達的方法。
4.展開想象,說說太陽、星星、月亮還像什么。
5.拓展:觀察生活中的樹葉、花朵、草坪等,說說它們像什么。
七、評一評,夸一夸
評出在“快樂實踐“中表現(xiàn)出色的小朋友,給予鼓勵。(可自薦,互評)
10.西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篇十
《積累與運用(二)》:設計理念
本設計圍繞“春天”這一主題,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學習活動的熱情,在自主合作體驗、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讀、思、說、想象等語文學習能力,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引導學生留心觀察,感受語文大課堂的魅力。
教學目標
1、在復習學過的生字詞中,鞏固漢語拼音,說好普通話,區(qū)別形近字。
2、在朗讀詞語、背誦古詩中,積累優(yōu)美詞句,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
3、發(fā)揮想象,練習說話,發(fā)展思維。
4、在自主識字中,激發(fā)識字興趣,培養(yǎng)識字能力。
教學重難點
鞏固漢語拼音;積累語言;發(fā)展思維,運用語言。
教學準備
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誦諺語,引入新課引背本單元《諺語三則》。
師:春色多么美好,時光多么寶貴,讓我們在這美好的時光中去積累與運用吧!
二、掌握字音,積累詞語
1、完成第一題。
。1)自讀詞語。
小兔子給我們帶來了春天的禮物,你能讀準這些詞語嗎?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2)同桌互讀,“試當播音員”。
“播音”要求:聲音洪亮,字音準確,態(tài)度大方、自然。
(3)匯報檢查,“現(xiàn)場播音”。
播音員們毛遂自薦,評出佳播音員。
2、完成第二題。
。1)自讀詞語。
春天總會有新的變化,瞧,生字朋友走到一起又組成了新的詞語,趕緊去和它們打打招呼!不會讀的請教老師、同學。
。2)男女生分讀詞語。
。3)齊讀。
3、完成第三題。
(1)辨析字形。
看看下面的幾組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口頭組詞語。
。3)自由填寫。
把你喜歡的詞語漂亮地填寫在書上。
三、說話練習,激活思維
1、齊讀句子。
亮晶晶的星星像珍珠。
2、抽生回答,感悟體會。
亮晶晶的星星為什么像珍珠?
師總結:因為它們之間有相似的特點。
3、拓展想象。
。1)抓住月亮的特點,說說你觀察到的月亮像什么。填寫:彎彎的月亮像。
。2)你還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像什么?照樣子說一說,細心的你一定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說一說:像。
四、讀背古詩,積累語言
1、自讀古詩。
春天的腳步匆匆,它給我們帶來一首古詩《惜時》。自己借助拼音讀讀古詩,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感知大意。
讀給你的同桌聽聽,說說古詩告訴了我們什么。
3、全班交流。
4、練習背誦,開展“背誦擂臺”活動。
五、自主識字,培養(yǎng)識字興趣
1、自主識字讀字。
看啊,美麗的蝴蝶也趕來了,為美麗的春天增添了不少的色彩,讓我們一起去跟蝴蝶玩耍,看看你能和多少只蝴蝶交上朋友。
2、小組內互讀。
展示你的才能,把你認識的字跟小組同學分享,在交流中學會更多的生字。
3、介紹方法,鼓勵自主識字。
小組內推薦識字多的同學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和途徑。
師總結: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做個留心生活的孩子,就會有更多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