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班教育筆記樣例精選【一】
早晨,小班孩子陸陸續(xù)續(xù)開始了自主游戲。只見吉吉東張張西望望,忽然他的眼睛一亮,朝著櫥柜走去。原來,櫥柜上放著可以發(fā)聲的玩具,有沙球、鈴鼓、小鼓和鼓棰。他走上前去,用鼓棰敲敲小鼓——“咚!咚!”拿沙球搖搖——“沙!沙!”他快樂地享受著聲音帶來的刺激!凹,沙球借我玩玩!”這是寶寶的聲音,吉吉大方地同意了。接著,吉吉只好拿著鼓棰來到走廊上,敲擊著鐵欄桿,“!!,鐵欄桿居然發(fā)出了好聽的聲音,真美妙呀!寶寶被這聲音吸引過來了,她學著用兩根鼓棰敲起了“爵士鼓”。見寶寶這樣敲,吉吉也用鼓棰敲擊著鐵欄桿的各個部位。一時,走廊上的鐵欄桿成了他們的“打擊樂器”。這時,我只在一旁靜靜地觀察。過了一會兒又有幾個孩子參與進來了。孩子們有的用鼓棰敲擊貼著瓷磚的墻壁,有的敲起了水泥地,有的甚至直接用手拍打身邊的物品……
過了一陣子,見孩子們有點敲累了,我便來到他們身邊,用手敲擊著陽臺上的瓷磚,發(fā)出“撲!撲!撲”的聲音!安粚!不對!”寶寶馬上提醒我要用鼓棰敲。她拉著我的手,硬是把鼓棰塞給我:“只有用鼓棰敲才會發(fā)出好聽的聲音來!”“是我想出來的!”吉吉急匆匆地沖過來,“只有敲會發(fā)亮的東西(金屬)才會發(fā)出好聽的聲音!”我連忙說:“是這樣嗎?大家再試試!甭犃宋业脑,大家一下子對會發(fā)亮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吉吉便敲起了桌上的金屬小罐,寶寶則看上了另一個小朋友的金屬皮鞋扣,心心敲著自己的金屬制的小汽車……
在這過程中,我雖然沒有進行顯性的指導,但不等于沒有指導,我恰恰是給予孩子們互相學習的機會,給他們充分的操作時間,體驗敲擊不同材質會發(fā)出不同聲音,這對提高他們的探索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但孩子的經驗畢竟是零散的,這就需要教師適時點撥,所以,后來等孩子們玩得差不多的時侯;我就加入到孩子的游戲中,引導他們把自己的經驗說出來。
有人說過,當一個人在樹林散步的時候,他能夠長久地深思,他能夠浪漫地聯想,在這個時候如果遠處傳來鐘聲的話,那么他的這種感覺會更好。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就是當孩子在樹林散步時的那個敲鐘人。
短篇小班教育筆記樣例精選【二】
小班幼兒人園已快兩周了,陽陽仍舊每天大哭著來到幼兒園。我上去抱他:“陽陽,別哭了,我們去玩積木吧!”陽陽卻哭得更大聲了。
從入園第一天起,陽陽每天來園就大哭大鬧,似乎對我們組織的任何活動都不感興趣,我們與家長溝通得知,陽陽在家里也經常大哭大鬧,父母也束手無策。
一天,我給孩子們講了《拔蘿卜》的故事,本來坐在椅子上大聲哭鬧的陽陽看到視頻里老公公和老奶奶唱“嘿喲嘿喲拔蘿卜”,竟然拍起手來,還帶著哭腔輕聲哼著:“拔蘿卜,拔蘿卜,嘿喲嘿喲拔蘿卜……”觀察到陽陽這一可喜的轉變,我想陽陽對于拔蘿卜的動作感興趣,也許這是轉移他注意力的契機。于是我特意請陽陽做拔蘿卜的動作,陽陽就將兩只手前后擺動著做拔蘿卜狀,我和全班孩子一起為陽陽鼓掌。陽陽竟然就不哭了,過了一會兒,他便自然而然地和其他孩子一起邊做拔蘿卜的動作邊念著“拔蘿卜拔蘿卜,嘿喲嘿喲拔蘿卜”,似乎從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適度緩解了焦慮情緒。
為了繼續(xù)保持陽陽對表演的興趣,我在班級小舞臺投放了《拔蘿卜》的音樂、頭飾、相關道具及輔助材料。幾天來,陽陽雖然早上依舊哭著來幼兒園,但每當聽到《拔蘿卜》的音樂聲,他都會停止哭鬧跑到小舞臺去表演。
一天,“小舞臺”又開演了,小演員們都穿戴好了服飾,準備表演了。這時陽陽依舊哭著走進活動室,他邊哭邊喊:“拔蘿卜,我也要拔蘿卜!”嘟嘟說:“我們人都滿了!你明天再來表演吧!”陽陽聽了,邊哭邊跺腳:“老師,拔蘿卜,拔蘿卜!”怡怡在邊上說:“哭的人我們不要的!”這時,我上前對陽陽說:“陽陽,這樣吧,你先和老師一起看他們表演,等你不哭了再表演,好嗎?”“好的,我不哭!闭f著,陽陽擦干眼淚坐到觀眾席上去了。
第二天,陽陽比平時早來園了,他跑進活動室探頭看著我,說:“老師,你看,我沒哭。”我立即豎起大拇指:“陽陽真棒,臉上笑瞇瞇的可真好看呀!”他便沖我微微一笑,自言自語道:“我要拔蘿卜!”邊說邊做起了拔蘿卜的動作。我對陽陽說:“你快去吧,小舞臺還缺人呢!标栮柵苓^去對小朋友們說:“我來當老爺爺,好不好?”“好!”同伴們欣然接受了陽陽的請求。陽陽和其他朋友一起表演著《拔蘿卜》。過了一會兒,陽陽開心地跑來和我說:“老師,你看,我們把蘿卜拔出來了!”我一把抱住陽陽,我們都開心極了。
在觀察中,我驚喜地發(fā)現原本每天哭鬧的陽陽通過欣賞和表演故事,情緒逐漸好轉,已慢慢能轉移注意力,并漸漸學會了與人交往,我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使他在體驗成功的同時緩解了焦慮的情緒。
短篇小班教育筆記樣例精選【三】
董**是班里比較調皮的孩子,平時總是閑不下來,喜歡去建構區(qū)推倒小朋友剛剛搭建起來的城堡,去美工區(qū)畫畫的小朋友哪里搗搗亂,去娃娃家弄亂小女孩們剛做好的菜,區(qū)域活動的時間總是會聽到小朋友們不停地告董**的狀,這令我頭疼不已,因為每次在小朋友告狀后我都會語重心長的找他談一談,而這時他總是一副好委屈的樣子,一天下午區(qū)域活動時間我決定觀察一下他,他站在建構區(qū)里看著幾個小男孩在搭建高樓他很著急想和他們一起玩,可是不知道怎么融入進去于是他直接拿了一個盒子扔在搭建到一半的高樓上想加一層結果一瞬間高樓全塌了,幾個小男孩很生氣把他趕了出來又向我告了狀,我看了他一眼示意他在選一個區(qū)去玩吧,他選擇了娃娃家,娃娃的小女孩正在玩招待客人,董**看到小睿和小冉碰杯很好玩于是他也想和小睿碰杯可小睿并沒有理他,他很著急一把抓過小睿的手里的杯子逼著小睿和自己碰杯,這下小?蘖似饋聿⑾蛭腋媪藸。
經過一下午的觀察我終于明白為什么董**總是被告狀,董**的爸爸媽媽平時工作很忙很少帶董**出去玩更不用說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董**的年齡較小語言表達能力比別的孩子稍微能差一些導致他很想和小伙伴一起玩卻不知怎樣融入和與伙伴交往,而別的孩子也并不明白他的意思只覺得他是個搗蛋鬼不愿和他一起玩,但是看得出董**一直都沒有放棄尋找玩伴的愿望,他雖然不能正確的向大家表達他的意愿:“我想和你玩”但他的神態(tài)和動作已經告訴大家了。想想之前我總是怕他和小朋友起沖突所以做游戲時我總是領著他,其實我們應告訴他正確的相處方式讓他去實踐他更渴望的是玩伴,所以在這之后我們便有意無意的創(chuàng)造機會告訴他友好的和小朋友相處別人才能和你一起玩,在手工課上請臨近的小朋友和董**一起合作完成彩泥作品,在戶外活動時讓董**參與簡單的角色,在董**有點滴進步時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找到方法的董**小伙伴越來越多,笑容也常掛在小家伙臉上,他也漸漸融入了大家的活動了。
每個孩子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難題,需要我們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去觀察孩子的心理需求、情感變化及時的發(fā)現才能及時引導和解決,讓孩子的心理和身體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