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觀察地點:小一班
觀察對象:姝霖(能干、活潑、同伴關(guān)系好)
然然(內(nèi)向、膽小)
觀察目的:姝霖為什么躲著好朋友?
觀察過程:
近,我發(fā)現(xiàn)姝霖在玩游戲時總是躲躲閃閃的,連去廁所好像也偷偷摸摸的。于是,我注意觀察她,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她并不是在躲著老師,而是在躲著她的好朋友,我悄悄地問她為什么總躲著然然,姝霖終于說出緣由:原來然然總是跟著自己,不論游戲還是其他活動,姝霖覺得沒有自由,所以總躲著然然。
分析原因:
然然是個內(nèi)向膽小的小姑娘,跟著姝霖進步很多,我們覺得挺好的,認為然然的性格可能會活潑些,可我們忽略了姝霖的內(nèi)心感受。
采取措施:
1.告訴姝霖拒絕的方法,可以主動將自己的感受告訴然然。
2.引導然然多交朋友,多與其他小朋友交往,并學會一些交朋友的方法。
3.與家長交換意見,讓她多交朋友。
4.鼓勵其他小朋友與她交往,做她的好朋友。
效果:
然然剛開始有點不適應,還是處于被動等待狀態(tài)。一個星期后,然然和座位邊的四個小朋友交往多了,游戲時,也能和他們一起玩了。姝霖也很開心,也交到了新朋友。
【篇二】
行為記錄:
觀察實錄一:午睡后,幼兒從睡眠室穿好衣服后,正準備回坐位,我發(fā)現(xiàn)計承的鞋穿反了,我提醒他:“計承,看看你的鞋怎么了?”他馬上意識到便回座位進行更換。豆豆走到我面前問我:“老師,我的鞋對了嗎?”我說:“你自己看看啊”。ㄆ鋵,豆豆穿的是對的)她聽后便走開了,可沒想到她回座位后,竟然把鞋換成了反的。很明顯,他們對鞋子的正反根本分不清。
觀察實錄二:今天區(qū)域活動后,“娃娃家”“圖書區(qū)”“建構(gòu)區(qū)”的小朋友們像往常一樣穿好鞋子回到座位,這時,我發(fā)現(xiàn)剛從“圖書區(qū)”出來的果果小朋友鞋子穿反了,連忙告訴他。只見他把兩只鞋都脫下來,在那比劃半天,可穿到腳上,卻還是反著。
分析原因:
1.小班幼兒認知能力較差,在分辨鞋子正反的問題上確實有困難。
2.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忙于工作。爺爺奶奶愛孩子過渡,都是包辦代替,也是致使幼兒自理能力較差的重要一面。
采取措施:
1.首先,小班幼兒對通俗易懂的兒歌更容易接受,于是,我通過《鞋寶寶》這首兒歌,以及對鞋子的示意圖進行講解區(qū)分,讓幼兒當場進行了演示,一邊念兒歌一邊看:“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興頭碰頭,穿反了,生氣背對背。”讓幼兒相互進行檢查,看看鞋寶寶是高興還是生氣。
2.鼓勵幼兒多自己動手穿鞋子,無論在家還是在園里都要自己穿,每隔一段時間進行穿鞋比賽,這不僅能分清鞋子的正反,還大大提高了穿鞋的速度。
【篇三】
今天,我們做紙工《香香的被子》。我在講解示范后,孩子們都開始自主操作了,辰辰拿起他面前的材料和剪刀,比劃了一下,欲哭,對我喊道:“老師,我不會。”我起先是有一點疑惑,辰辰明明早上剪輪胎剪得很好呀,這個是簡單地直線條剪,他怎么會不會?我鼓勵他,“辰辰,和剪輪胎剪呀!像這樣,剪下去!蔽椅罩匠降氖,剪了一下,然后讓辰辰自己去剪,我就去別的地方指導了。繞了一圈回來,辰辰居然一動都沒動,他還是哭著說“不會”。我就奇怪了,我問辰辰:“你早上剪輪胎不是剪得很好嗎?這個怎么不會剪了?”“我怕!”辰辰哭道。我好想一下子明白了什么,于是握著辰辰的手和他一起剪,剪了一會,我放手,辰辰自己剪,他好像不太害怕了,剪得很順。
辰辰的這種情況是受他的心理影響,他的性格是比較膽小的,做任何事情都畏畏縮縮,生怕做錯事情,所以他猶豫不決,不敢剪下去。但我知道,辰辰使用剪刀還是比較熟練的,剪出來的東西也很光滑平整,因此我要做的是幫助他克服心理障礙。所以,我?guī)е匠揭黄鸺,讓他感受到新的東西也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可怕,即使剪壞了也沒有關(guān)系,在他逐漸適應了之后,我馬上收手,他也能自己剪下去。
辰辰缺乏的是自信,只要我們多給他一點鼓勵,平時也逐步讓他嘗試一些新鮮的事物,來增強他對新事物的適應能力,同時,也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共同來幫助辰辰增強自信心,克服恐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