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過年的來歷》
相傳: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
"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今年的除夕,鄉(xiāng)親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
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發(fā)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qū)走。
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
當"年"獸象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白發(fā)老人然響的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栗,再也不敢向前湊了。
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nèi)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會到村里時,發(fā)現(xiàn)村里安然無恙。
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發(fā)老人是幫助大家驅(qū)逐"年"獸的神仙。
人們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了白發(fā)老人驅(qū)逐"年"獸的三件法寶。
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lián),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
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過年"。
【篇二】
《獅子與黑羚羊》
秋天的傍晚,夕陽染紅了西天。在一片寬闊的草地上,幾只黑斑羚悠閑自在地走來走去。然而此時,距離它們不到一百米的草叢中正有一只成年雄獅緊緊地盯著它們。對即將到來的災難,黑斑羚卻渾然不知。
獅子觀察了一會兒,找準目標,突然發(fā)起攻擊,像離弦的箭一般沖了出去。龐大的身軀卷動蒿草呼呼生風。黑斑羚呢,在這種弱肉強食的惡劣環(huán)境中顯然也練就了敏感的識別能力。獅子一沖出來,黑斑羚已然驚覺,迅速四蹄騰空,飛奔起來。
獅子的奔跑速度明顯勝過黑斑羚,它們之間的距離越拉越近。就在這時,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了,黑斑羚竟放慢了速度,并且蹦跳騰越,姿勢優(yōu)雅,還不時回過頭來看看身后追趕的獅子,顯得從容淡定。
獅子大吃一驚,倏地慢下了腳步。然后悻悻地看著黑斑羚,又追了二三十米,最終放棄了這次獵殺。
動物學家解釋說:因為黑斑羚自知跑不過獅子,它緩下腳步彈跳前行,只是想給獅子造成一種強大的心理暗示——我并不怕你,不過是在與你嬉戲玩耍罷了。當獅子的潛意識里感覺到黑斑羚的無所畏懼時,所有的攻擊野心與自信便瞬間崩潰。
【篇三】
《怕疼的小白兔》
從前有只小白兔,它的尾巴跟松鼠的尾巴一樣漂亮。
有一次,小白兔的尾巴上長了個膿瘡,膿瘡一天天長大,它那尾巴上的毛一根根地往下掉。
媽媽叫馬大夫給它治病。馬大夫說:“要動手術!
可小白兔怕疼,就讓馬大夫明天再來。
大夫剛走不久,小白兔就在地上打了個洞,鉆到里面躲了起來。
大夫第二天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小白兔不在,就走了。
小白兔就這樣每天躲著大夫,后來它尾巴上的膿瘡越來越大,它的尾巴就爛了一大截。
后來它不得不去找馬大夫了,馬大夫說:“你這拖的太久了,如果早點來,還有的治。”
馬大夫只好用手術刀剪去小白兔那爛了一大截的尾巴。
從那以后,小白兔就只有一丁點兒短尾巴了。小白兔整天躲在一個角落,用手捂住眼睛,哭呀哭,哭得可傷心了!
幾個月過去了,他那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就哭得紅彤彤的了。
從此以后,小白兔的眼睛總是紅紅的,尾巴也就成現(xiàn)在一樣短了。
故事中的小白兔如果早日接受馬醫(yī)生的治療,那么,它漂亮的尾巴一定能保住。延誤了治療的時機,小兔子的尾巴的膿瘡越來越嚴重,已經(jīng)爛掉一大截,只能做手術剪掉。結(jié)果,小白兔就只有一丁點兒短尾巴了。這故事告訴我們:有病就要盡快治,不能拖延時間,否則吃虧的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