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8個生字,會寫“長、興、蟲、當”4個生字。學習新筆畫“豎提”。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感受樹葉給樹枝、小蟲、魚兒、小鳥帶來的快樂,養(yǎng)成敢于想像的習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樂學新知。
1、秋天又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這天,大樹媽媽為它的孩子們——樹葉,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聚會(在黑板上貼上大樹媽媽),大家都紛紛趕來參加。(將書上插圖改造為動畫,并配上音樂。)瞧,誰來了?(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分別貼上小蟲、魚兒、鳥兒。)多熱鬧呀,同學們想?yún)⒓訂幔孔,讓我們也一起來參加吧?/p>
2、揭示課題。
。▌(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童話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使學生急切地想學習文本。)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書,遇到不認識的字停下來,借助拼音多讀幾次,并劃出會認字和會寫字,再與同桌互讀、互相糾正讀音。
2、出示帶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認讀,去掉拼音認讀,通過開火車讀。
3、小組合作,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
4、交流識字方法。
(給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生字的空間和時間,引導學生互幫互學,形成生生互動,讓他們自己突破生字難關。)
5、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讀錯字。
6、四人小組輪著每人讀一遍課文,互相評一評,讀得好不好,還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
7、賽讀,評評誰讀得好。
(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體現(xiàn)學生的主動性和競爭意識。)
三、情趣交融,品讀課文。
1、品讀課文后一句:樹葉說:“大家都喜歡我,我真高興!
。1)師問:大樹媽媽開的聚會,誰受大家的歡迎?你從哪句知道?
。2)樹葉說的“大家”和“我”各指的是誰?
。3)小組合作朗讀,把樹葉的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4)指名讀,全班評議。
過渡;樹葉能得到大家的喜愛,確實是一件高興的事,你能找出說明大家喜歡樹葉的句子嗎?
2、多媒體課件出示句子第1—4句,理解“長”、“落”、“飄”、“飛”的用法。
。1)樹葉和誰都交上了朋友?讓四名學生上黑板在樹枝和小動物旁邊貼上樹葉,要貼在恰當?shù)奈恢蒙稀?/p>
(2)教師逐個問貼畫的學生:樹葉是怎樣來和它交朋友的,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課件分別演示樹葉的“長”、“落”、“飄”、“飛”)能換別的詞嗎?從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訌妼W生對詞語的理解,促進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品讀句子“長在樹上,樹枝拿它當扇子!
師:大樹媽媽有許多的孩子——樹葉,當秋風吹來時,樹葉便輕輕地擺動。(課件演示,秋風一吹,樹葉擺動。)
。1)你覺得樹葉像什么?讓學生暢所欲言。
。2)書上怎么說?你覺得像嗎?
(3)指導朗讀。師:樹枝把長在樹上的樹葉當扇子,用它扇起陣陣輕風,多么愜意呀!同學們自由讀讀這句,讀出你的感受
學生自由讀,分男女生讀。
4、品讀課文2—4句。
師:樹枝和樹葉做了好朋友,小蟲、魚兒、小鳥也想和它做朋友。
。1)它們?nèi)齻,你喜歡誰呢。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來讀,再把句子讀給朋友聽。
(2)朋友之間說說你把樹葉當作了什么?它給你帶來了什么好處?
。3)請幾位小蟲、魚兒、小鳥上臺來說說與樹葉交上朋友的感受。如:
小蟲:和樹葉交上朋友,我就有被子蓋了,多暖和呀!
(4)再讀句子,讓小蟲們、魚兒們、小鳥們讀出自己的心情。
。ㄗ寣W生改變角色,走進教材,充當教材中的主人公,不僅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也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從而真切感受到了文本中所蘊涵的情感,再通過朗讀將自己的體會表達出來。)
四、認識省略號,拓展思維。
1、師:除了小蟲、魚兒、小鳥外,其實還有許多別的小伙伴與樹葉交上了朋友,作者沒寫完呢!因此用了個省略號。
2、到底還有誰與樹葉交上朋友呢,你能仿照課文說說嗎?小組討論,再集體交流。
出示:樹葉落在地上,
樹葉漂在河里,
(發(fā)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充分練習說話,尊重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的情感體驗。)
五、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1、大樹媽媽的這次聚會,讓樹葉與大家交上了朋友,給大家?guī)砹嗽S多快樂與方便,也給美麗的秋天增添了許多生機與美麗。
2、讓我們再來讀讀這篇課文,把秋天里樹葉的美記在心里。
3、出示動畫課件,學生隨課件背誦全文。
六、引導拓展,情趣升華。
結束語: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感受了秋天里樹葉的美。其實,秋天除了樹葉之外,還有許多的美景。課后,讓我們走進大自然,走進書本中去與它們交朋友吧!
。ㄓ烧n內(nèi)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廣闊的天地里學習語文。)
【篇二】
1、認識“長、它、當”等九個字,學會一個新筆畫——豎提,會正確書寫“長、蟲、興、當”四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樹枝拿它當扇子、小蟲拿它當被子、魚兒拿它當花傘、小鳥拿它當風箏”。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掛圖和本課的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一課時。
【設計流程】
一、猜謎導入新課
師:有一種東西,樹木是它的媽媽,樹枝拿它當扇子,小蟲拿它當被子,魚兒拿它當花傘,小鳥拿它當風箏,你們說它是什么?
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并標出生字詞。
2、聽課文錄音,注意聽清楚不會讀的生字詞。
3、認讀生字卡片。先出示帶拼音生字卡片認讀,再去掉拼音認讀。
4、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學生當小老師聽,如果發(fā)現(xiàn)讀錯,以“請你跟我讀”的形式幫助糾正讀音。
5、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邊讀邊想。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悟
1、再聽老師或錄音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自由讀,一邊讀,一邊標出有幾句。
3、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復練習朗讀,并想想讀了這句話知道了什么。
4、小組合作學習:先把自己讀得好的句子讀給同學聽,再說說自己明白了什么。
5、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板書:
樹上樹枝扇子
地上小蟲被子
河里魚兒花傘
天上小鳥風箏
6、師生合作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
7、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
師:大家想一想,樹葉還會去哪里,被誰當成什么呢?通過“樹葉來到_____,____拿它當_____。”的句式進行說話訓練。
四、合作識字,指導書寫
1、讓學生去找自己的伙伴,互相認讀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記字,并給生字組好詞,老師在旁巡視,并加以指導。
2、讓學生自薦上講臺當小老師,教同學識字。
例:我喜歡這個“河”字,我把它分成兩部分來記,左邊是“氵”,右邊是“可”字,合起來是“河”字。請大家跟我讀!昂印笨梢越M成很多詞,誰來試一試?
3、指導正確書寫“長、蟲、興、當”,認識筆畫豎提,完成課后第三題描描寫寫。
五、表演朗讀,背誦課文
1、同桌之間互相朗讀,并自由配上動作。
2、請想表演、朗讀的同學都走出座位,一邊朗讀,一邊配上動作。
3、看著板書,背誦全文,完成課后練習第一題。
六、作業(yè)與課外活動
1、在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寫在花籃上。
2、撿幾片樹葉,互相說說它們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