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秋宮系統(tǒng)共有六十六官,大司寇是其長,小司寇是大司寇的副手。按照《敘官》的說法,秋官是“刑官”,即掌刑法之官,此說大體不誤。如大司寇的主要職責就是掌刑法,其中包括懲治違法諸侯的三典,懲治違法之民的五刑。用圜土(獄城)聚教不良之民,用“兩造”之法防禁訴訟不實之辭。用罰坐“嘉石”和服役之法懲罰不良之民。用立“肺石”之法使窮民的冤情得以上達,定期宣布刑法,掌評斷諸侯以至庶民獄訟的邦典、邦法和邦成,監(jiān)視對違令將士行刑,等等,皆屬掌刑法之職。小司寇協(xié)助大司寇工作,其主要職責也是掌刑法。但此外小司寇還掌詢?nèi)f民和群臣,又掌大校比時登記民數(shù)上報天府,以及孟冬獻民數(shù)于王等職,則似與秋官的性質(zhì)不類。大小司寇之下的六十四屬官,其審掌察,掌貨賄,都則,都士,家士待五官職文佚缺,其他五十九官,職掌則較復雜,第一類是掌刑法獄訟的官,有士師、鄉(xiāng)士、遂士、縣方士、訝士、司刑、司刺、司厲、司圜、掌囚、掌戮、布憲、禁殺戮、禁暴氏等,凡十六職。第二類是掌各種禁令的官,有雍氏[掌溝瀆之禁]、萍氏[掌水禁]、司寐氏[掌宵禁]、司烜氏[掌火禁]、野廬氏[掌路禁]、修閭氏(掌國中路禁)。、銜枚氏[禁喧嘩]等,凡七職。蓋禁令近于刑法,故屬之司寇。第三類是掌隸民的官司,有司隸、蠻隸、閩隸、夷隸、貉隸等,凡六職。案隸民罪犯(罪隸)和少數(shù)民族戰(zhàn)俘,把他們當作奴隸加以監(jiān)管役使,有執(zhí)法性質(zhì),故此類職官亦屬之司寇。第四類是掌司盟約的官,有司約、司盟二職。盟約有類似法律的約束力,故此二官亦屬之司寇。第五類是掌接待四方賓客以及與諸侯和蠻夷交往的官,有大行人、小行人、司儀、行夫、環(huán)人(與夏官之環(huán)人官名同而職異)、象胥、掌客、掌訝、掌交等,凡九職。第六類是掌辟除的官,包括除去腐尸以及攻捕鳥獸蟲怪等,有蠟氏、冥氏、庶氏、穴氏、跫氏、薙蔟氏、翦氏、赤發(fā)氏、蟈氏、壺涿氏、庭氏等,凡十一職。還有負責統(tǒng)計民數(shù)的司民,掌為王和公侯伯子男出巡時“執(zhí)鞭以趨辟”的條狼氏,掌有關(guān)礦物開采的職金,掌除草木造田的柞氏、薤氏,掌供祭祀之杖和杖函的伊耆氏,掌供犬牲的犬人,等等,皆可自成一類?梢娝究艿膶俟俪菩谭ㄍ,還有許多與刑法無關(guān)的職事,其中有些似當屬之他官而雜入此官。如第五類官主要職責是掌賓禮,當屬之春官;掌統(tǒng)計民數(shù)的司民,掌除草木造田的柞氏、薤氏,以及掌礦物的職金等,則當屬之地官。又第六類諸職以及伊耆氏所掌,皆屬雜事,不知緣何屬之司寇。又第六類職官的職掌至微,而分工至細,如同樣是掌捕獸,既有攻捕猛獸的冥氏,又有掌捕蟄獸的穴氏;同樣是掌除蟲,既有摯除毒蠱的庶氏,又有掌除蠹蟲的翦氏,還有掌除墻中蟲豸的赤發(fā)氏,苡及掌除水蟲的壺涿氏;同樣掌除鳥,既有掌攻猛鳥的翼氏,又有掌覆妖鳥巢的誓蔟氏,還有掌射妖鳥的庭氏。又僅因蛙類的叫聲吵人而亦特設蟈氏一職,專掌除蛙類,真可謂不厭其煩,一故亦頗為后世舉者所譏。
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jīng)野,設官分職,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乃立秋官司寇,使帥其屬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國。刑官之屬:
大司寇,卿一人。小司寇,中大夫二人。士師,下大夫四人。鄉(xiāng)士,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遂士,中士十有二人、府主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縣士,中士三十有二人、府八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方士,中士十有六人、府八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訝士,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朝士,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司民,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三人、徒三十人。
司刑,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剌,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四人。
司約,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司盟,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職金,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司厲,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犬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賈四人、徒十有六人。
司圜,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掌囚,下士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掌戮,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司隸,中士二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五人、史十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
罪隸,百有二十人。
蠻隸,百有二十人。
閩隸,百有二十人。
夷隸,百有二十人。
貉隸,百有二十人。
布憲,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禁殺戮,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禁暴氏,下士六人、史三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野廬氏,下士六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蠟氏,下士四人、徒四十人。
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司寤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司烜氏,下士六人、徒十有二人。
條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修閭氏,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冥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庶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穴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翨氏,下士八人、徒二十人。
柞氏,下士二人、徒二十人。
薙蔟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翦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赤犮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蟈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壺涿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庭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銜枚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伊耆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大行人,中大夫二人。
小行人,下大夫四人。
司儀,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
行夫,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環(huán)人,中士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象胥,每翟,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徒二十人。
掌客,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掌訝,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掌交,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三十有二人。
掌察,四方中士八人、史四人、徒十有六人。
掌貨賄,下士十有六人、史四人、徒三十有二人。
朝大夫,每國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庶子八人、徒二十人。
都則,中士一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庶子四人、徒八十人。
都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家士亦如之。
【譯文】
王建立國都,辨別方向并確定[宗廟和朝廷的]位置,劃分都城與郊野的界限。分設官職,用作民眾的榜樣。于是設立秋官司寇,讓他率領(lǐng)下屬,掌管天下的禁令,以輔佐王懲罰違法的諸侯國。
刑官的屬官有:大司寇,由卿一人擔任;小看]寇,由中大夫二人擔任;士師,由下大夫四人擔任;鄉(xiāng)師,由上士八人擔任;(還配有]中士十六人,眾下士三十二人,府六人,史十二人,胥十二人,徒一百二十人。
遂士,由中士十二人擔任,[還配有]府六人,史十二人,胥十二人,徒一百二十人。
縣士,由中士三十二人擔任,[還配有]府八人,史十六人,胥十六人,徒一百六十人。
方士,由中士十六人擔任,[還配有]府八人,史十六人,胥十六人,徒一百六十人。
訝士,由中士八人擔任,[還配有]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朝土,由中士六人擔任,[還配有]府三人,史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司民,由中士六人擔任,[還配有]府三人,史六人,胥三人,徒三十人。
司刑,由中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刺,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司約,由下土二人擔任,[還配有]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司盟,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職金,由上士二人擔任,下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司厲,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犬人,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府一人,史二人,賈四人,徒十六人。
司圜,由中士六人擔任,下士十二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三人,史六人,胥十六人,徒一百六十人。
掌囚,由下士十二人擔任,[還配有]府六人,史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掌戮,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史一人,徒十二人。
司隸,由中士二人擔任,下士十二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五人,史十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
罪隸,一百二十人。
蠻隸,一百二十人。
閩隸,一百二十人。
夷隸,一百二十人。
貉隸,一百二十人。
布憲,由中士二人擔任,下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禁殺戮,由下土二人擔任,[還配有]史一人,徒十二人。
禁暴氏,由下士六人擔任,[還配有]史三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野廬氏,由下士六人擔任,[還配有]胥十二人,徒一百二十人。
蠟氏,由下士四人擔任,[還配有]徒四十人。
雍氏,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徒八人。
萍氏,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徒八人。
司寤氏,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徒八人。
司烜氏,由下士六人擔任,[還配有]徒十六人。
條狼氏,由下士六(八)人擔任,[還配有]胥六人,徒六十人。
修閭氏,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史一人,徒十二人。
冥氏,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徒八人。
庶氏,由下士一人擔任,[還配有]徒四人。
穴氏,由下士一人擔任,[還配有]徒四人。
翨氏,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徒八人。
柞氏,由下士八人擔任,(還配有]徒二十人。
薙氏,由下士,[還配有]徒二十人。
薙蔟氏,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徒二人。
翦氏,由下士一人擔任,[還配有]徒二人。
赤犮氏,由下士一人擔任,[還配有]徒二人。
蟈氏,由下士一人擔任,[還配有]徒二人。
壺涿氏,由下士一人擔任,[還配有]徒二人。
庭氏,由下士一人擔任,[還配有]徒二人。
銜枚氏,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徒八人。
伊耆氏,由下士一人擔任,[還配有]徒二人。
大行人,由中大夫二人擔任;小行人,由下大夫四人擔任;司儀,由上土八人擔任,中士十六人為副手;行夫,由下士三十二人擔任;[還配有]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環(huán)人.由中士四人擔任,呸配有]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象胥,每一少數(shù)民族設上士一人擔任,中士二人為副手,[還配有]下士八人,徒二十人。
掌客,由上士二人擔任,下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三(二)十人。
掌訝,由中土八人擔任,[還配有]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掌交,由中士八人擔任,[還配有]府二人,史四人,徒三十二人。
掌察,四方共由中士八人擔任,[還配有]史四人,徒十六人。
掌貨賄,由下士十六人擔任,[還配有]史四人,徒三十二人。
朝大夫,每采邑[由王派]上士二人擔任,下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一人,史二人,庶子八人,徒二十人。
都則,[每采邑]由中士一人擔任,下士二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一人,史二人,庶子四人,徒八十人。
都士,(每都]由中士二人擔任,下士四人為副手,[還配有]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家土的編制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