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凜歲云暮》
【原文】
凜凜歲云暮①,螻蛄夕鳴悲②,
涼風率已厲③,游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
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④。
良人惟古歡⑤,枉駕惠前綏⑥,
愿得常巧笑⑦,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⑧,又不處重闈⑨;
亮無晨風翼⑩,焉能凌風飛?
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睎。
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注釋】
、賱C凜:言寒氣之甚。②螻蛄:害蟲,夜喜就燈光飛鳴。③率:大概的意思。厲:猛烈。④“獨宿”兩句:由于長期的獨宿,所以分外感到夜長。累,積累,增加。容輝,猶言容顏,指下句的“良人”。⑤良人:古代婦女對丈夫的尊稱。惟古歡:猶言念舊情。惟,思也。古,故也。歡,指歡愛的情感。⑥枉駕:是說不惜委屈自己駕車而來。枉,屈也;荩嘿n予的意思。綏:挽人上車的繩索。⑦常:一作“長”。巧笑:是婦女美的一種姿態(tài),出自《詩經(jīng)·衛(wèi)風》,這里是對丈夫親昵的表示。⑧來:指“良人”的入夢。不須臾:沒有一會兒。須臾,極短的時間。敘夢境的短暫。⑨重闈:猶言深閨。闈,閨門。寫醒后的悲哀,仍然是單身獨宿,“良人”并不在“重闈”之中。⑩亮:信也。晨風:鳥名,飛得最為迅疾,最初見于《毛詩》,而《十九首》亦屢見。眄睞(miǎnlài):斜視,斜睨。適意:猶言遺懷。適,寬慰的意思。引領遙相睎:既然沒有晨風的健翮,飛到她所思念的人的身旁,在無可奈何的心情中,只有遠望寄意,聊以自遣。引領,伸長脖子,凝神遠望的形象。徙倚:低回也。當然是倚門而立,低回而無所見,內(nèi)心感傷。沾:濡濕。扉:門扇。斜倚門扉望不到想念的人,“垂涕”自然就“沾雙扉”了。
【譯文】
寒冷的歲末,百蟲非死即藏,那螻蛄徹夜鳴叫而悲聲不斷。
冷風皆已吹得凜厲刺人,遙想那游子居旅外地而無寒衣。
結婚定情后不久,良人便經(jīng)商求仕遠離家鄉(xiāng)。
獨宿而長夜漫漫,夢想見到親愛的容顏。
夢中的夫君還是殷殷眷戀著往日的歡愛,夢中見到他依稀還是初來迎娶的樣子。
但愿此后長遠過著歡樂的日子,生生世世攜手共度此生。
好夢不長,良人歸來既沒有停留多久,更未在深閨中同自己親熱一番,一剎那便失其所在。
只恨自己沒有晨風一樣的雙翼,不能凌風飛去,飛到良人的身邊。
在無可奈何的心情中,只有伸長脖子遠望寄意,聊以自遣。
只有依門而倚立,低回而無所見,內(nèi)心的感傷,不禁得垂淚而流滿雙頰了。
【賞析】
這首詩,是寒冬深夜里夢境的描寫,反映出一種因相思而墜入迷離恍惚中的悵惘心情。
詩中問題在于:一、“游子”與“良人”是一是二?二、詩中抒情主人公,即“同袍與我違”的“我”,究竟是男是女?三、這是否是一首怨詩?答曰:一、上文的“游子”即下文之“良人”,古今論者殆無異辭,自是一而非二。二、從全詩口吻看,抒情主人公顯為閨中思婦,是女性無疑。但第三個問題卻有待斟酌。蓋從“游子無寒衣”句看,主人公對“游子”是同情的;因“思”極而成“夢”,更多的是“感傷”之情。當然,怨與傷相去不遠,傷極亦即成怨。漢代文人詩已接受“詩都”熏陶,此詩尤得溫柔敦厚之旨,故以為詩意雖憂傷之至而終不及于怨。這在《古詩十九首》中確是出類拔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