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西伯戡黎
自作孽,不可活
【原文】
西伯既勘黎,祖伊恐,奔告于王。
曰:“天子!天既訖我殷命(2)。格人元龜(3),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④,惟王*戲用自絕。故天棄我,不有康食⑤。不虞天性(6),不迪率典(7)。今我民罔弗欲喪,曰:‘天易不降威?’大命不摯(8),今王其如臺(tái)?”
王曰:“嗚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祖伊反曰:“嗚呼!乃罪多,參在上(9),乃能責(zé)命于天(10)。殷之即喪,指乃功(11),不無戮于爾邦(12)!”
【注釋】
①西伯指周文王?(kan)的意思是戰(zhàn)勝。黎是殷王朝的屬國,在今天山西長治境內(nèi)、全篇記述周文王戰(zhàn)勝黎國之后,殷朝賢臣祖伊為殷朝安危擔(dān)憂,向殷紂王進(jìn)諫,規(guī)勸他改弦更張.但遭到了紂王的拒絕。②既;其恐怕。訖終止。(3)格人:能知天地吉兇的人.元龜大龜,用于占卜(4)相:幫助,輔佐。⑤康食;安居飲食。(6)虞:度,猜測。(7)迪:遵循。率典;常法.(8)摯:至,到來。(9)參:到。上:上天。(10)乃:難道。責(zé):祈求。(11)指:示,看。乃:你的。功:事,政事(12)戮(lu):殺,消滅。爾邦:指周國。
【譯文】
周文王戰(zhàn)勝黎國之后,祖伊非?只,急忙跑來告訴殷紂王。
祖伊說:“天子啊,上天恐怕要斷絕我們殷商的國運(yùn)了!那善知天命的人用大龜來占卜,覺察不到一點(diǎn)吉兆。這不是先王不力助我們這些后人,而是因?yàn)榇笸?蕩嬉戲自絕于天。因此,上天拋棄了我們,不讓我們安居飲食、大王不測度天性,不遵循常法現(xiàn)在我們的臣民沒有誰不希望殷國滅亡,他們說:‘上天為什么還不降下威罰呢?’天命不再屬于我們了,大王現(xiàn)在打算怎么辦呢?”
紂王說:“!我的命運(yùn)難道不是早就由上天決定了嗎?”祖伊反問道:“啊!您的過錯(cuò)太多,上天已有所知,難道還能祈求上天的福佑嗎?殷商行將滅亡,從您的所作所為就看得出來,您的國家能不被周國消滅嗎!”
祖伊反問道:“啊!您的過錯(cuò)太多,上天已有所知,難道還能祈求上天的福佑嗎?殷商行將滅亡,從您的所作所為就看得出來,您的國家能不被周國消滅嗎!”
【讀解】
殷紂王是中國歷有記載的、繼二架之后的第二個(gè)有名的暴君。殷商從高祖成湯開國算起,歷經(jīng)30世、600余年,傳到了紂王,殷商的江山就在他的手上的換了主人。
據(jù)說紂王本來并不是個(gè)等閑之輩,自幼便才思敏捷,能言善辯,而且體格魁梧,力大無比,可以把九頭牛拉著向后退,單手托住宮殿大梁讓人從客換掉梁柱而面不改色。他登上王位之時(shí),也有過風(fēng)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臣服的好風(fēng)光,曾號(hào)令天下八百諸侯。他的弱點(diǎn)在于好色、奢侈、殘暴。他在寵妃妲己的慫恿下,制造了刑具“炮烙”,筑“酒池肉林”取樂,造鹿臺(tái)笙歌宴舞,以“蠆盆”懲罰異己分子。妲己最后被周武王斬首轅門,紂王在鹿臺(tái)點(diǎn)火*,死前曾說“天亡我也”。
其實(shí),這是咎由自取,罪有應(yīng)得。古人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紂王用民脂民膏建造的鹿臺(tái),恰好成了他的葬身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