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古時候有個大官,叫曹操,人家送他一頭象。曹操很高興,帶著他的兒子和官員們一同去看象。
這頭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墻,腿像四根柱子。官員們一邊看一邊議論:象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問:“誰有辦法把這頭大象稱一稱?”有的說:“得造一桿大秤,砍一棵大樹做秤桿!庇械恼f:“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誰有那么大的力氣提得起這桿大秤呢?”也有的說:“辦法倒有一個,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塊一塊的再稱!辈懿俾犃酥睋u頭。
曹操的兒子曹沖才七歲,他站出來說:“我有個辦法。把大象趕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了多少,就沿著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再把大象趕上岸,往船里裝石頭,等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稱一稱船上的石頭。石頭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點頭微笑。他叫人照曹沖說的方法去做,果然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教學設計一】
1、認識“稱、象”等13個生字,會寫“再、象”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對話表達的意思。能用“一邊……一邊……”說話。
3、喜愛曹沖這位愛動腦筋的想辦法的小朋友,能從他稱象的故事中受到啟發(fā)。
4、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表達能力,愿意主動給家人講《稱象》的故事。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啟發(fā)談話:同學們,你們見過別人稱東西嗎?那你們見過稱大象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稱象的故事。(板書:稱象)認識生字“稱、象”
2、板題質疑:板書課題,讀課題,認識生字“稱、象”圍繞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誰稱象?為什么稱象?怎么稱的?)
。ㄓ烧n題的出示,引發(fā)學生思考質疑,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輕聲自讀課文,要求畫出生字,讀準字音,不丟字,不掉字。
2、指名讀課文。強調重點字的讀音:如“稱、造、秤、得、倒”等字的讀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間互相指認生字,適當用生字練習組詞或說話,共同識記。
。ㄒ龑W生充分自學,發(fā)揮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習慣。)
4、小組合作,討論交流:通過自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
。ㄕZ文學習的過程就是師生、生生交流互動的過程,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師應善于在這種交流中捕捉信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
5、朗讀
1)、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段指讀課文,組織學生評價朗讀,相互促進,教師適時范讀指導。
2)、抓住“一邊……一邊……”的句子,認真體會,練習說話。
3)、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組內的同學聽。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再、象、像、做”四個字,組織學生認讀觀察。
2、說說哪幾個字比較難寫,應注意些什么。師范寫。
3、學生自由練寫,組織展示評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2、誰能把這個故事簡單地給大家講一講。
二、朗讀感悟1——3節(jié)
1、自由讀1----3自然段。思考:曹操聽了大臣們稱象的方法為什么“直搖頭”?
2、小組討論,交流意見,陳述理由。
3、分角色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加上適當?shù)膭幼骱捅砬椋w會當時的情景。
(圍繞核心問題,讀書討論,避免了繁瑣的分析理解,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語文思維,促進學生合作及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三、朗讀感悟4——5節(jié)
1、自由讀4、5自然段,看看曹沖用什么辦法稱象的。
2、師生、生生合作,邊敘述邊利用投影片進行演示,曹沖稱象的全過程,進而體會曹沖的聰慧。
師生合作(甲方敘述乙方演示)——分組合作——小組展示比賽;引導評議(從語言表達,操作等方面)。
3、朗讀課文,引導評議:稱象的方法聽得清楚嗎?即抓住表示稱象順序的詞語體會用詞的準確。
。ǔ浞掷脤W生愛動手、愛觀察、愛表現(xiàn)的特點,將演示與讀文結合,培養(yǎng)合作能力,實踐操作,語言表達能力,在實踐活動中鞏固學生的認識,從中受到啟發(fā),激起對曹沖的喜愛。)
四、擴展
1、引導學生思考課后問題: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稱象呢?(可以啟發(fā)他們從當時的情況和現(xiàn)代社會兩個方面進行思考。)
2、組織學生討論,發(fā)表各自見解,進行互相評價。
。ぐl(fā)學生積極參與,大膽想像,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五、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點、照”,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字的特點。
2、指導書寫,強調“四點底”書寫時的注意事項,并范寫。
3、自由練寫,展示評價。
【教學設計二】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曹沖稱象的辦法
3,練習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4,通過讀讀比比,初步領會在句子中恰當?shù)丶由弦恍┰~語,可以把話說得更加具體、明確、有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教學難點:通過讀、思、述、議、演示、觀察等學習活動,感悟曹沖稱象辦法的巧妙
【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模擬稱象的演示道具,如裝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蓋、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塊等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課題,質疑課題,激發(fā)閱讀興趣
1,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見過別人稱東西嗎?都用什么稱呀?(出示秤稱實物畫面)那,大家見過有人稱大象嗎?(出示大象畫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樣稱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們學習一個古代故事《曹沖稱象》(板書課題),看看人們是怎樣稱大象的
2,圍繞課題質疑
看到這個課題,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學生可能會提出“曹沖為什么要稱象”“曹沖想用什么方法稱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問題對于學生的質疑,教師在肯定之后,要告訴學生“曹沖中想用什么方法稱象”是我們要讀懂的重要問題)
二、自讀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2~3遍提醒學生把句子讀通順,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指名不同層次的學生朗讀,檢查自讀效果如果有的學生還沒有讀順,再提醒他們自讀相應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學生能把課文讀通讀順
3,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然后按“誰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頭填空:
課文講了——的故事
(學生填“曹中稱象”正確,填“曹中想出好辦法稱象”更好,應給予充分肯定)
三、自主識字,有針對性地指導
1,給課文中要求會認的11個生字畫上圓圈,自己讀讀字音,想辦法記憶字形
2,學生交流記憶字形的方法
3,在學生自主識字的基礎上,教師作有針對性的指導
4,教師出示生字組成詞語的卡片,讓學生認讀詞語,鞏固識字
5,學生再次自讀課文,強化識字效果
第二課時
一、分步細讀,讀懂各段意思,重點感悟曹沖稱象辦法的巧妙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1)指名朗讀
(2)學生畫出寫大象又高又大的語句,互相交流再出示“這頭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墻,腿像四根柱子”這個句子,指導朗讀,體會大象“又高又大”
(3)激發(fā)想象,發(fā)展思維和語言:
大象的身子像(—堵墻)
大象的身子還像()
腿像(四根柱子)
腿還像()
(4)指導朗讀,提示學生讀出驚奇、疑問的語氣
3,學習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員們的稱象辦法
(1)四個同學一組,分角色練習朗讀,再互換角色朗讀
(2)思考、討論:官員們提出了什么稱象辦法?他們的辦法好嗎?為什么?
板書:官員們
造大秤
宰大象
4,學習第四自然段,感悟曹中稱象辦法的巧妙
(1)自由朗讀,要求讀熟
(2)教師出示“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關系的詞語,讓同桌之間互相說說曹沖稱象的辦法再指名學生說,師生共同評價,看是否把曹沖稱象的辦法說清楚了
(3)實驗演示指名學生上講臺,一邊說一邊通過道具實驗演示曹沖的稱象辦法教師提醒全班學生認真觀察
板書:曹沖趕象上船畫一條線
趕象上岸裝上石頭
稱石頭
(4)思考、討論:曹沖的稱象辦法好嗎?為什么?
(通過討論,使學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決了提不動的難題;用石頭代替大象,解決不能把大象宰割成一塊一塊稱的問題,從而認識到曹沖稱象辦法的巧妙)
5,指導朗讀后一段,注意“微笑著”“果然”這兩侖詞的語氣
二、升華認識,拓展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1,一頭大象,官員們想不出好辦法稱它的重量,小曹沖怎么會想出這么個好辦法呢?
(絕大多數(shù)學生會說曹沖善于觀察、肯動腦筋,這也正確深層次探究曹沖怎么會想出這么個好辦法,則緣于他善于聯(lián)想秤提不動大象,曹沖想到船載得起;宰大象秤重量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大象呢?曹沖又聯(lián)想到石頭,石頭可以代替大象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曹沖善于聯(lián)想的特點)
2,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司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今天又學了曹沖想出好辦法稱象的故事,有的同學還知道比利時的小英雄撒尿澆滅導火索的故事那么在生活中,你們遇到過什么難題,想了什么辦法解決呢?還有什么難題,現(xiàn)在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說出來吧,大家?guī)湍阆朕k法,好嗎?
三、完成課后第3題
1,自由朗讀句子,再指名朗讀,教師指導學生讀出正確的語氣
2,說說每組的后一個句子好在哪里
四、指導書寫8個字
1,仔細觀察要求會寫的8個字看看左右結構的5個字、上下結構的2個字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想想“造”字怎樣寫才美觀
2,學生在課本上描描寫寫,教師巡視指導
五、布置課外作業(yè)
1,把《曹沖稱象》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2,閱讀《語文同步讀本》(二年級下冊)中的《找駱駝》和《蜜蜂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