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三十晚上洗被褥―不尷(干)不尬(蓋)
三十晚上燒袼褙―沒指(紙)兒啦
三十晚上,熬菜湯一沒有(肉)
三十年開花,三十年結(jié)果―老哥哥
三十年的紡織娘―老油(蚰)嘴
三十年的螞蚱―老油(蚰)子
三九天―動(dòng)(凍)手動(dòng)(凍)腳
三九天生的孩子―愣(冷)娃
三九天穿單衣―威(畏)風(fēng)
三九天穿裙子―美麗動(dòng)(凍)人
三九天光腦袋―大動(dòng)(凍)腦筋
三個(gè)錢買個(gè)牛肚子―盡吵(草)
三個(gè)銅元買脯腿一無批(皮)
三升米粑粑一難處(杵)
三分錢的豆腐腦―現(xiàn)成(盛)
三尺長的梯子一答(搭)不上言(檐)
三日不漲潮―死講(港)
三毛加一毛―時(shí)髦(四毛)
三月里的芥菜―起了心(芯)
三月里的菜苔―不論(嫩)
【篇二】
三月的楊柳―分外親(青)
三月的鴨蛋―盡閑(咸)
三仙姑講道情―盡是閑(仙)話
三節(jié)棍上天―*謗(飛棒)
三百斤的烏龜―賽闊(殼)
三百斤黃魚曬白謄―呆想(謄)頭
三年不種花―道(稻)地
三合面沾起了面起子―發(fā)笑(酵)了
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時(shí))人
三兩銀子放帳―事(息)少
三條腿的蛤蟆―假饞(蟾)
三間房屋不開門―怪物(屋)
三斧頭砍不人的臉―太后(厚)
三鈿買個(gè)搖銅鼓―不懂不懂(撲通撲通)
三堂會(huì)審―要飯(犯)
三朝的牛痘―溜(瘤)起來了
【篇三】
豁牙咬牛筋→難嚼難咽
豁牙騾子賣了個(gè)驢價(jià)錢→壞在嘴頭上
鞭桿子當(dāng)?shù)汛怠鷽]心眼
鞭炮店失火→恭維自己
鞭炮插在泥里放→有氣響不出
藕絲炒韭菜→清清白白
藕炒黃豆芽→勾勾搭搭
藕斷絲不斷→離不開
鷺鴛飛過養(yǎng)魚池→眼飽肚中饑
鷺鴛吞鳥→難下喉
鷺鴛穿草鞋→身輕腳重
罐子里栽花→活不長
罐子里養(yǎng)王八→不大
罐子里無油→空熬
罐子里搗蒜→一錘子買賣
罐子里擲般子→沒有跑的
罐子里裝扁食→飯桶
罐子沒鼻兒→別提啦
翻起麻稈找油→尋事做
翻穿皮襖喝燒酒→里外發(fā)燒
癲丫頭揩面→一趟光爽
癲子當(dāng)和尚→不費(fèi)手續(xù)
癲子長腳板瘡→上下都有問題
癲蛤蟆上蒸籠→氣鼓氣脹
癲蛤蟆上葡萄樹→粗人吃細(xì)糧
癲蛤蟆下蝎子→一窩更比一窩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