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換位法,暫時站在學生的角度方面去教育。佛家說,事物總有它的因果關(guān)系的,事情的產(chǎn)生也總有先有因,然后才會有這個果。案例中是由于此時他們感覺到如此辛苦的把書捧書到那里卻不見門開,心中有一種受騙的感覺,再加上往日對該老師的高壓做法的不滿,自然就*辱罵了。做班主任的應該了解學生的這種心情,有時老師的對他們的偏見行為你要對他們看法的表示認同,使學生與你產(chǎn)生思想上的共鳴,沒有思想上的共鳴,我們就無法真正的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即使我們對他們當場桳嚇,只是控制一時的場面平靜,我們沒辦法做到明天學生會心平氣和的改變他們粗魯*的語言行為。
利用課本課堂和時勢資源進行教育。對學生的文明禮貌教育不應只限于專門的班會課或政治專題課和特定的場所,對學生的文明禮貌行為的教育我們老師特別是班主任可利用我們課本課堂的資源來進行。
堅持不懈的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因為文明禮貌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人長期的生活學習教育的過程,他的行為準則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即使我們對學生強調(diào)過,但是人腦不是簡單的儲存信息的容器,它有存在遺忘的特性,學生也是一樣也存在著水過鴨背的現(xiàn)象,在不經(jīng)意中就綻露出不文明禮貌的行為,這是每個人都不能避免的,關(guān)鍵是我們?nèi)绾稳p少避免不文明禮貌現(xiàn)象的發(fā)生,那么就要長期的提醒自己、教育自己。一個人要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貌的習慣,就要從小抓起,從學生抓起。對于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文明禮貌,我們也更要時時抓,常抓不放,常抓不懈。做事情要取得成功貴在堅持,貴在有恒,對學生的文明禮貌教育也如此。當然,對學生文明禮貌的培養(yǎng),還需要學校領(lǐng)導、各科任老師的通力合作,相關(guān)的規(guī)章制度的配合,才能使學生真正的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良好習慣,使之形成氣候,而且是學校范圍內(nèi)的大氣候,講文明禮貌才蔚然成風,才能成為該校的人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