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觀察筆記:吃飯
觀察時間:201x年xx月xx日
觀察地點:小班教室
觀察對象:石詠希
觀察目的:通過觀察分析來了解幼兒不愿吃飯的原因,并用合適的方式來鼓勵幼兒吃飯,養(yǎng)成良好的吃飯習慣。
觀察實錄:小班幼兒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幼兒園生活,很多方面都慢慢的適應了,但是在吃飯方面我們班的幼兒還是需要加強。石詠希小朋友在我們班上是吃飯還可以的,但是近發(fā)現(xiàn)他吃飯時很愛發(fā)呆,還時不時地告訴我:"老師,我不想吃了。"每次問他原因,他都不說。,無意見聽到他說飯?zhí)嗔,他吃不完。了解這個情況后,我告訴他:"以后吃飯你能吃多少就盡量吃多少,但是不能騙老師,老師給你盛多少飯老師是知道你能吃完這些的,知道嗎?""我知道了。"現(xiàn)在他吃飯都會給我看碗里還有多少飯,每次表揚他后,都會很快的吃完。
分析措施:
1、不愛吃飯的原因可能是遇到自己不愛吃的菜,或者不是很餓,甚至是覺得碗里的飯?zhí)啵幸环N膽怯的心理。
2、針對這一情況我鼓勵他吃飯,同時也會經(jīng)常在他座位附近看著他吃飯。
觀察效果:
幼兒是需要經(jīng)常鼓勵的,這樣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是很棒的。近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他吃飯時發(fā)呆的次數(shù)少了,盡管吃的很慢,但還是很有進步了。
【篇二】
今天卞許諾媽媽抱著許諾進教室后,媽媽和許諾坐好后插積木,一進門當我看到她時我就擔心,因為許諾不但年齡小而且又是一個很文靜的小姑娘?墒俏蚁氩坏降氖,當媽媽說和許諾再見的時候,許諾沒有什么變化,直到媽媽走許諾沒哭一聲,我表揚了許諾,告訴她是棒的寶寶。中午吃飯、睡覺都很好。正當我竊喜的時候,第二天許諾就表現(xiàn)的情緒很不穩(wěn)定,并且時?,吃飯、睡覺也是等哭完了再去做,在我們的安慰下,第四天她雖然偶然想起情緒不好,但是過后開始和小朋友玩了,并且和我們說的話也多了。
觀察分析
像許諾這樣的孩子第一天入園時沒有哭鬧,因為家長之前可能對許諾說過幼兒園的很多好處,使得許諾對幼兒園的向往才會出現(xiàn)第一天上幼兒園就表現(xiàn)和別的幼兒不同(不哭不鬧),不過這個現(xiàn)象只是暫時的,畢竟幼兒園和家里不一樣,都有一定的時間約束,比如按時上課、游戲、吃飯、睡覺等,在這些約束下
許諾對幼兒園的印象可能就沒有像家長講的那么好,再過后的幾天就會像別的幼兒一樣需要一段的適應期。像景皓這樣的孩子雖然哭聲不大,但是他不玩玩具、不和老師做游戲等,不參加幼兒園的任何活動,并且哭聲不大,有時情緒很好,有時暗自流淚,總是在抽泣。
我們往往對這樣的孩子無能為力,說什么他也不接受,他們哭鬧的時間可能長一點。但是每個幼兒的適應能力都不一樣,有的長有的短,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多多配合,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做孩子喜歡的人,這樣幼兒就會比較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以幼兒第上幼兒園產(chǎn)生的哭鬧現(xiàn)象是很正常的,家長不必太過擔心。
采取的措施:針對以上孩子出現(xiàn)的入園哭鬧現(xiàn)象,我們應該采取針對性的教育
1、讓家長明白"無論什么情況,都要堅持送她到園,放下她就走,逗留只會增加她對家長的依賴感,哭得更厲害。
2、近段時間不必對孩子提起一些影響孩子情緒的話。比如:小朋友有沒有欺負你?老師批評你了嗎?或是說"不聽話把你送到幼兒園,讓老師管你","不聽話就不來接你",這無形中讓孩子感到幼兒園是一個不好的地方,加重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
3、對膽小內向的孩子,我們在園應多去安慰她,可以抱抱他們,摸摸他們的頭,拍拍他們的肩,蹲下來同他們輕聲說,甚至親親他們,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可親可愛,感受到在幼兒園的快樂。
4、請幼兒帶自己喜歡的玩具來幼兒園,讓孩子在精神上有一個依托,減少孩子的孤獨感和恐懼感得到緩解。
5、為幼兒準備好品種多、數(shù)量多已消毒好的適合小班幼兒的玩具、圖書,讓幼兒一來幼兒園就能盡情地玩,產(chǎn)生喜歡幼兒園的情感。
6、另外還要準備一些小紅花或是漂亮的小貼畫,便于獎勵那些表現(xiàn)好的幼兒,鼓勵他們天天上幼兒園。7、活動時應多采取一些順口的兒歌引導孩子,比如:手指歌。
孩子們的入園情況雖然不同,但是只要我們多給他們一點愛,多去關注、多去關心,我想他們會慢慢適應,會慢慢讓你越來越喜歡。
【篇三】
注意:
早上來到幼兒園,今天的第一名是我們的王皓軒小朋友,他一來到班里就問道:“老師,今天能不能去操場玩?”在得知因為霧霾晨間活動變成區(qū)域活動后,他整理完自己的衣物進入到圖書區(qū)去拿了一本昨天講過的《乖乖小惡魔》,拿到書后,王皓軒小朋友坐到旁邊的桌子上開始進行閱讀,剛看完封面把書打開,張耘睿小朋友也收拾完了問到:“王皓軒,你看到什么啊?”王皓軒回答道:“我看的昨天老師講的小惡魔,那邊還有一本,你可以拿了咱倆一起看!睆堅蓬P∨笥崖牭街缶娃D身去區(qū)域圖書柜上找書去了。
識別
通過觀察幼兒的一系列行為,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
1.大班的小朋友已經(jīng)有了比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服務意識,參與區(qū)域活動的兩個小朋友都能自己獨立自主進行穿*物。
2.王皓軒小朋友在整理完后自行拿區(qū)域卡進入到閱讀區(qū)選擇自己想要看的書進行閱讀,可見他對區(qū)域活動的規(guī)則已經(jīng)非常熟悉,并且能夠內化為自己的具體行為。
3.活動全程王皓軒小朋友自主進行圖書的選擇到進入座位坐姿和翻閱圖書的手法都很正確,可見王皓軒小朋友有著較好的閱讀習慣。
4.張耘睿小朋友在看到王皓軒小朋友看的書后表示出了較大的興趣,王皓軒小朋友也能友好地告訴張耘睿小朋友書架中還有一樣的書。我們看到了兩個小朋友間的友好相處。
5.幼兒的行為方式都是互相模仿的結果,張耘睿小朋友在今天的區(qū)域活動中選擇了自己平日很少進入的圖書區(qū),這與看到王皓軒小朋友的活動也有著很大的關系。
回應:
針對幼兒的一系列行為表現(xiàn),參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我作出回應如下:
1.集體活動中,為幼兒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閱讀內容,提升幼兒對閱讀活動的興趣。
2.區(qū)域活動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更好的閱讀區(qū)域環(huán)境,讓幼兒更愿意去選擇圖書區(qū)進行活動,促進班內小朋友更多地參與到圖書閱讀活動中來。
3.日常活動中,注意班內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在日常中強調閱讀時要專注、愛護圖書等良好閱讀習慣。
4.家園共育中,鼓勵家長和幼兒進行更多的親子共讀活動,幫助幼兒養(yǎng)成日常閱讀的習慣,促進幼兒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和閱讀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