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 #2018幼兒園中班觀察日記集合【三篇】#】幼兒園的觀察日記主要是有目的地獲取兒童行為中的信息,并將這些信息給予新的意義,進而促進和提升孩子的整體素質(zhì)。下面©無憂考網(wǎng)為您總結(jié)了2018幼兒園中班觀察日記集合【三篇】,歡迎各位教師品讀借鑒。
【范文一】
觀察背景:
紫涵小朋友各方面非常優(yōu)秀:聰明、活潑、懂禮貌,好奇心強,無論對什么活動總有創(chuàng)新精神,喜歡表現(xiàn)自己。為此,經(jīng)常受到老師的稱贊和表揚,是每個老師心目中的最愛。在家呢,獨生女,家庭條件優(yōu)越,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任其擺布,從而造成了孩子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和唯我獨尊的不良品質(zhì)。在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學(xué)會謙讓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謙讓是我們幼兒園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項內(nèi)容,對孩子今后取的成功相當重要。
觀察實錄:
今天的操作活動是用橡皮泥裝飾《漂亮的男孩女孩》,活動開始,我先給孩子展示了示范畫及制作過程,激起孩子興趣后,便給每個小組發(fā)下材料進行操作,當發(fā)到第三組時(紫涵那組),操作盒剛放到桌子上,紫涵‘唰’的就把橡皮泥里的操作工具抓在了手里。
孩子們認真的操作著,都忙著為自己設(shè)計的男孩女孩穿漂亮的衣服,裝飾眼睛、鼻子、嘴巴、扎麻花辮子等。這時,三組的書展告訴我:“老師,我們這組的黑色橡皮泥不夠用,”“為什么?”“紫涵自己都拿著,不給我們用,”三組的孩子齊聲回答。黑色橡皮泥就一塊大的,我一再強調(diào)要輪流用的。當我問紫涵時,她竟然認真的說:我還沒用完。
實施措施與效果:
面對紫涵的行為,我先是采用了說服教育,講道理:讓她了解集體與個人的關(guān)系,把自己從“我”的概念中擺脫出來,讓她懂得,大家生活在一起,你需要的別人同樣也需要,同樣有享有的權(quán)利,不能一人獨占,要想著別人。就像操作中的工具、黑色橡皮泥本來就不多,如果輪流用是完全可以的,你要裝飾眼睛、頭發(fā)等,但別的小朋友也要裝飾啊,假如別人也這樣都自己拿起來的話,你怎么用啊?接著又給孩子們講了《孔融讓梨的故事》。我的一番話,紫涵好像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對,便拿過操作工具(塑料小刀),從手里的大橡皮泥上切下了一小塊,然后把大的一塊放到了操作盒里,并且說:“我們每人切一小塊一起用吧!”看著孩子們愉快的操作著,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現(xiàn)在多數(shù)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所有的都給予孩子。無論孩子的什么要求,家長都盡可能的滿足孩子。因為是一個,也不會有人去和孩子爭搶,但就是因為這樣的環(huán)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從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謙讓。
所以孩子良好品質(zhì)的形成,是家園共育的結(jié)果,其中家庭教育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作為家長,首相要以身作則,當孩子有謙讓行為時,應(yīng)及時給予鼓勵,通過家長的言語強化,讓孩子懂得怎么做是對的,怎么做是不受歡迎的;作為老師,我們應(yīng)將培養(yǎng)孩子的謙讓行為,貫穿于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及時引導(dǎo)。我相信,只要我們多注意這方面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是最棒的!
【范文二】
我的分析:
今天我的游戲觀察要點是:營業(yè)員是否有接待顧客的意識。
我們知道小班幼兒主要處于平行游戲階段,滿足于操縱、擺弄物品。而小班下期幼兒又處于從平行游戲到合作游戲的過渡階段。在裝扮活動中開始以對應(yīng)性的角色表現(xiàn)出玩伴之間的簡單合作行為。因此,商店、超市、理發(fā)店等與幼兒最熟悉的生活經(jīng)驗相關(guān)主題的產(chǎn)生,為這個過渡階段提供了適宜的游戲場所和機會。
其實,當玩具商店的主題產(chǎn)生后,我們已經(jīng)通過游戲和分享明確了營業(yè)員應(yīng)該接待顧客。但是,小班幼兒的言行有著較大的反復(fù)性和不確定性。加之,今天商店里的顧客不多,于是吸引力的玩具使營業(yè)員忘記了自己的角色身份。分享交流中,我以情景再現(xiàn)、情景模擬的回應(yīng)方式,來加強游戲行為與角色原型的行為、職責的一致性程度。
我的調(diào)整:
分享交流的最后我提出了:“營業(yè)員除了可以說這些好聽的話,還能說什么話呢?下一次游戲的時候你可以試一試!边@一話題,就可以作為我下次游戲的觀察重點,以使本次分享交流的熱點在下次的游戲中得以更好地延續(xù)。這也更有利于幼兒游戲水平的發(fā)展和提升。
【范文三】
午睡的時候,孩子們睡得香香的。我在看書,偶而抬起頭,看著孩子們睡得香香的臉蛋,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愉悅。
這時方老師來找我,她說:“我在校門口碰到一個熟人。他們家親戚的一個孩子在你班里,孩子的名字叫童非,有這個孩子嗎?”我說:“有,怎么?他原來是在南京上的幼兒園,這學(xué)期才轉(zhuǎn)到我們班!”“孩子說你很兇,生氣的時候還皺著眉頭!薄坝羞@樣的事?”我吃驚地問。
方老師走后我的心情一下子低落得很,我不停地在反思,回憶自己什么時候給孩子留下了這個印象。我拿出手機給童非的爸爸發(fā)了條短信,除了說聲對不起,最重要的是想讓家長不要把我當外人,有什么盡管說。如果方老師不告訴我,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在哪兒,根本不了解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什么樣的。
說句真心話。平時我比較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心情最不好時都叮囑自己:要耐心一點,小要把情緒帶到工作中來?稍谑裁磿r候孩子對我有了這樣的看法呢?
午睡起床,我來到帝非身邊對他輕輕地說:“我們可以談?wù)剢?”孩子說:“好啊!”
我說:“老師真的很兇嗎?”
“對,昨天在操場上你說再不排好隊就要生氣了,而且你還皺著眉頭!
我輕輕地摸摸他的頭說:“邵你還喜歡老師嗎?”
他露出一個甜甜的笑臉說:“喜歡!
“我那么兇了,你還喜歡我啊!”
“我就是喜歡!”
看到他真摯的表情,聽著他急切的回答,我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慚愧。孩子多么天真,自己隨意的話語,一個不經(jīng)意的神態(tài)卻在孩子心中一個陰影。
“老師,你太兇了,!”我將把這句話牢牢地記住心里,它會時刻提醒我,教師的一言一行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