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 #妙趣橫生的手指游戲集錦【十則】#】隨著手指活動的不斷深入研究和發(fā)展,在人的一生中,特別是幼兒時期開展手指活動對幼兒早期教育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兒口念兒歌,手做動作,腦想故事情節(jié),在心情愉快的手指游戲中學到了知識。以下是®無憂考網為您分享的十則妙趣橫生的手指游戲集錦,歡迎大家的關注。
1、“五個好娃娃”
記住手指名稱,鍛煉精細動作,使小孩子在游戲中記住五個手指的名稱,并通過扳手指鍛練手指精細動作,促進手部小肌肉的發(fā)育;早上做還能促使賴床寶寶按時起床。
玩法:左手握拳,念兒歌:“五個好娃娃,乖乖睡著啦,公雞喔喔啼,叫醒五娃娃,拇指姐姐起床了,食指哥哥起床了,中指哥哥起床了,四指弟弟起床了,五指妹妹起床了!睆摹澳粗附憬闫鸫擦恕遍_始,一邊念一邊用右手把左手的五個手指依次扳起,媽媽先做,然后幫孩子扳手指,熟練后讓孩子自己做一遍。這個游戲玩熟了以后,孩子會自得其樂玩很多遍。
2、小妞妞爬高坡
認識身體部位,感受身體,這個游戲教會孩子認識五官和其他身體的部位,讓她增強自己的身體意識。
玩法:媽媽一面念:“小妞妞爬呀爬呀爬高坡”,一面用食指和中指模仿一個人走路的姿勢,從孩子的胳膊一步步“走”到肩膀,然后念:“耳朵聽聽”,捏捏孩子的耳朵;“眼睛看看”,點點孩子的眼睛;“鼻子聞聞”,點點孩子的鼻子;“嘴巴嘗嘗”,點點孩子的嘴巴;“咯吱一下”,突然把手伸到孩子的胳肢窩處,咯吱一下,以后每次孩子都會驚喜地等待這一刻。玩熟了以后也可以讓孩子唱“小妞妞爬高坡”,在媽媽身上做這些動作。
3、五個兄弟上山
初步數(shù)字概念,讓孩子初步了解數(shù)字概念。同時這個游戲還可以增加親子間的肌膚接觸,滿足孩子的皮膚饑渴。
玩法:媽媽一面念:“一個手指點點點”,一面伸出食指輕點孩子;“兩個手指敲敲敲”,一面伸出食指和中指在孩子身上輕敲;“三個手指捏捏捏”,伸出拇指、食指和中指在孩子身上輕捏;“四個手指撓撓撓”,伸出除小指外的四只手指在孩子身上輕撓;“五個兄弟爬上山”,五指從孩子的下身做爬山狀;“嘰哩咕嚕滾下來”,在寶寶身上從上往下?lián)稀5韧媸旌,孩子邊唱邊在媽媽身上做動作,母女倆通常可以玩很久。
4、手指童話故事
口語表達,精細動作,游戲的參與性極強,有利于發(fā)展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想象能力,同時使手指的精細動作得到跨越式發(fā)展。
玩法:可以去商店買最近很流行的指套,和孩子來個角色扮演吧。如果沒有指套可買,爸爸媽媽也可先在孩子的十個手指上畫上動物、人物的形象,如白雪公主、七個小矮人、王后和獵人;再如大灰狼和小羊,再如龜兔賽跑,其他動物喊加油或去推醒大意貪睡的兔子;由十個能屈能伸、能搖頭晃腦的手指分別上場,可使故事變得生動有趣。稍大的孩子,可以自行分派小貓、小狗、小兔等角色,然后編出不同內容的故事,借由手指邊唱邊跳地來表演。
5、白色小精靈
啟發(fā)想象力,浪漫情懷,這是一個啟發(fā)孩子想象力的游戲,很空靈,很美,可以觸發(fā)孩子的浪漫情愫。
玩法:拿一張餐巾紙包住孩子的食指,用線在手指第一關節(jié)處纏上一圈,用筆在餐巾紙上畫上眼睛和嘴巴,這樣就扮成了一個穿白袍的小精靈。教孩子手指如何在空中移動,假裝小精靈在飛舞,隨便編個兒歌都可以,比如:“一個白色的小精靈,在空中飛行;飛啊飛啊,飛得好高;碰到了星星,碰到了月亮,然后飛下來,落到寶寶的頭上!”念最后一句話時,孩子往往很驚喜。要是孩子看過宮崎駿的動畫片,也可以用手指來扮演片中的精靈角色。
6、手指變變變
細心觀察,通過對某些動物的動作與特征的模擬,教會孩子細心觀察動物的運動特征,并用手指來靈活表達這種特征。
玩法:媽媽教孩子一起一面唱一面做,“一個手指變呀變,變成毛毛蟲爬呀爬”,食指在桌上做一拱一拱的爬行動作;“兩個手指變呀變,變成小兔跳呀跳”,兩手放頭頂,伸出拇指食指,其他手指握拳,一面做蹦跳動作;“三個手指變呀變,變成小貓喵喵”,兩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放在腮邊做貓胡子;“四個手指變呀變,變成螃蟹爬呀爬”,雙手除大拇指外的四指,在桌上做螃蟹的八條腿橫行的動作;“五個手指變呀變,變成小鳥飛呀飛”,雙手手掌向外,大拇指靠攏交叉,雙手四指一同扇動。
7、手指頂鍋
更敏捷,增加親子聯(lián)系,該游戲可以訓練孩子反應的靈敏性。同時還可以增加親子間的肌膚接觸,滿足孩子的皮膚饑渴。
玩法:媽媽伸出一只手,掌心向下,孩子伸出右手食指,頂在媽媽手心中,大家齊聲說:“手指頂鍋,淘米下鍋,一把抓住哪一個?”媽媽單獨說三聲“嗨!”當說完第三個“嗨”時,孩子迅速把手抽回,如抽得慢就被媽媽夾住,游戲重新開始。也可以由孩子來扮演那個會夾人的“鍋”。玩這個游子可以讓孩子情緒高漲,沒被夾住得意洋洋,被夾住了笑個不停。
8、翻花繩
手指靈活性,協(xié)作能力,鍛煉了孩子手指和手臂動作的靈活性,和他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及與搭檔交往合作能力。
玩法:媽媽先將3尺來長的繩線系成環(huán)形繃套繩,然后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將套挽幾下繃起來,孩子解繃時,也用4個手指,插到繃繩內往上翻。雙人挑需要搭檔緊密配合,你挑一回,我挑一回,幾個回合下來,或纏或繞,或穿或挑,最后經過一個脫胎換骨般的關鍵性翻轉,把纏繞于雙手的線繩在手指間繃出降落傘、飛機、拉鋸、魚網、花瓶、小魚、松緊帶、剪刀、小汽車等花樣來。要是你留心《哆啦A夢》的漫畫故事,會發(fā)現(xiàn)日本兒童也愛玩這游戲。
9、照手影
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手影游戲可使孩子想象更豐富,創(chuàng)造力強。在晚上做手影游戲還可讓孩子不再看到燈光投影就害怕。
玩法:在陽光或者燈光的照射下,媽媽將單手或雙手的影像投射在后面的背景上,就會出現(xiàn)小動物惟妙惟肖的形象。可以在教會孩子用手變出手影后,引導孩子邊表演手影邊編唱兒歌,如:“我在墻壁前,表演一雙手。/變小鹿,跳跳跳,/變小狗,啃骨頭,/變小貓,喵喵喵。”
10、會變的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拍兩下)
變成星星閃呀閃(握拳打開合上)
變成風車轉呀轉(手腕從左到右轉動)
變成蝴蝶飛呀飛(大拇指重疊,四指并攏飛)
我有十個手指頭(手轉動)
變成小鼓咚咚咚(食指上下敲鼓狀)
變成小雞嘰嘰嘰(做小雞)
變成小狗汪汪汪(做小狗)
我有一雙小小手(拍兩下)
又靈巧來又能干(左右手輪流伸出大拇指)
我有十個手指頭(手轉動)
相親相愛不分手(雙手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