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孩子為什么不愛搭理人,性格變得孤僻呢?
1.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
7歲的孩子已經由幼兒園學前班的孩子轉變?yōu)橐荒昙壍男W生,無論從環(huán)境上還是學業(yè)上都需要重新適應。陌生的環(huán)境和漸難的學習都會給他們帶來壓力。由于這些心理壓力,導致孩子少言寡語。
2.注意力發(fā)展限制
陌生的環(huán)境也給孩子帶來了無限的好奇和新鮮感,每一樣都在吸引著他們的注意力,而他們在同一時間段內只能專注于一件事情,不能很好的分配和轉移注意力,也不能在聽到你的話后迅速做出回應。
3.父母是否做好了榜樣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家長就要審視自己,是否面對孩子的呼喚時也只顧玩手機,敷衍應付,或者責罵孩子沒事找事。
家長對孩子的呼喚沒有答復,孩子會模仿,對家長的呼喚也不會有及時的應答。
4.過度為孩子包辦生活
就父母的態(tài)度和家庭環(huán)境而言,過度包辦孩子的生活,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強烈的依賴感,也會讓孩子無需溝通的沉浸于自己封閉的世界。
了解到孩子性格孤僻的原因后,家長該如何解決?
1.關愛是增進親子感情的紐帶
越是內向的、性格孤僻的孩子越需要父母涓涓細流的關愛。家長細微溫暖的關愛會漸漸流進孩子的心田,在感受愛的同時會漸漸轉變孤僻的性格。
2.面對面溝通
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坐下或蹲下與孩子同樣的高度,面對面的溝通。不要在ta正專注于某件事情同時跟ta說話。
3.以身作則,及時應答
孩子對你說話時放下手上的東西專注聽ta說話,家長之間也要做到及時應答,做好孩子的榜樣。
4.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鼓勵孩子與同齡小孩一起玩耍,有助于克服孩子的孤獨感,較快的適應外界環(huán)境,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
5.加強體育鍛煉
曾有心理學家實驗表明,運動刺激會對兒童心理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健身的同時鍛煉意志,豁達情懷,培養(yǎng)孩子樂觀的性格。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個性的發(fā)展和社會化過程的實現,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讓孩子學會關心別人,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體驗人和人之間的正常關系,有利于良好個性的形成,更有利于克服孤僻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