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 #小年日記600字三篇#】小年并非專指一個節(jié)日,由于各地風(fēng)俗,被稱為小年的節(jié)日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lián),掃塵,祭灶等。®無憂考網(wǎng)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閱讀!
篇一
小年那天,我去奶奶家玩。到了那兒,我發(fā)現(xiàn)昨晚住在奶奶家的弟弟還沒起,妹妹也沒去,我便獨自看起了電視。過了會兒,我身后“啊”的一聲,嚇了我一大跳,一看,是弟弟。我捂著肚子(捂錯地方了)說“啊,心臟病發(fā)作了。”弟弟說“你捂成肚子了。哈哈......”不一會兒,妹妹來了,我們玩起電腦。
弟弟說“我們玩‘桌上彈球吧’。”我和妹妹都說“好啊 !痹谕鏁r,弟弟一直戴著耳機模仿彈球聲,模仿得惟妙惟肖“嗖(其它擬聲詞表示不出來了)!弊詈,弟弟排行第一,我第二,妹妹最后。
午飯時,我們吃了“滿漢全席”——有飲料、雞肉、魚肉......大人們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我們?nèi)齻小孩是大口撕肉,大口喝雪碧,是滿嘴流著油和雪碧(畫外音:有點夸張。)
“滿漢全席”過后,我和弟弟開始放爆竹。我倆一人點了一根香,把那種很大的爆竹拆成一小個一小個的,開始點。爺爺見了,說:“這樣放,一千年都放不完!蔽页稹耙驗樵谝磺暌院,世界早已沒有我,無法手拿著根香,點燃這爆竹!痹凇罢J真”看書的妹妹說:“真好聽呀!钡艿鼙г沟溃骸耙怯醒┚秃昧耍驯癫逶谘├镌俜!蔽覀z又搞了些四連響,五連響,還把爆竹扔進缸里,聲音像悶雷。奶奶說我倆:“無惡不作、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篇二
前幾天是臘月二十三——小年,家家都要放鞭炮慶小年。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當千家萬戶的鞭炮聲響起的時候,我也拿好鞭炮,把鞭炮掛在一個棍子上。要點火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好緊張呀。當火已經(jīng)接近鞭炮的捻時,我的手已經(jīng)哆嗦起來了,眼睛不住地盯著火苗。
“哧”已經(jīng)點著了,我連忙把鞭炮扔下去,“噼里啪啦”我家的鞭炮也加入了鞭炮們震耳欲聾的聲音中了。
在夜色中,鞭炮的亮點顯得分外明顯。這亮點一直在往上溜,我把竿子伸得更長了。啪的一聲,鞭炮炸到了竿子和鞭炮連接的地方,鞭炮立即掉了下去。炸了一會兒后,鞭炮滅了。
我摸摸額頭,啊,嚇出了一頭冷汗。
過了一會兒,又有鞭炮噼里啪啦地響起來;天空中,朵朵煙花綻開了,那么美麗。你看那個,黃色的“花心”,綠色和紅色交替的花瓣;東邊的那個,多像一串燈籠啊,悠悠地上了高空,最后消失了;瞧那個,像不像一條魚?
嗬,小年可真有趣呀!
篇三
今天是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民間稱“小年”。“過小年”是進入春節(jié)的一個重要標志,在這一天,我國民間有送灶、祭祖、掃塵等習(xí)俗。
據(jù)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做“送灶”或“辭灶”。送灶時,有的用灶糖敬他,好把灶王爺?shù)难例X粘住,使他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
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小年這天把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墻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我國民間還有在小年“掃塵”的習(xí)俗,就是將所有房間徹底清掃,用干凈、整潔、亮堂來迎接新年的到來。掃塵既有驅(qū)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含義。
祭灶日除了給灶王爺預(yù)備好吃的,民間百姓的飲食風(fēng)俗也是豐富多彩。
篇一
小年那天,我去奶奶家玩。到了那兒,我發(fā)現(xiàn)昨晚住在奶奶家的弟弟還沒起,妹妹也沒去,我便獨自看起了電視。過了會兒,我身后“啊”的一聲,嚇了我一大跳,一看,是弟弟。我捂著肚子(捂錯地方了)說“啊,心臟病發(fā)作了。”弟弟說“你捂成肚子了。哈哈......”不一會兒,妹妹來了,我們玩起電腦。
弟弟說“我們玩‘桌上彈球吧’。”我和妹妹都說“好啊 !痹谕鏁r,弟弟一直戴著耳機模仿彈球聲,模仿得惟妙惟肖“嗖(其它擬聲詞表示不出來了)!弊詈,弟弟排行第一,我第二,妹妹最后。
午飯時,我們吃了“滿漢全席”——有飲料、雞肉、魚肉......大人們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我們?nèi)齻小孩是大口撕肉,大口喝雪碧,是滿嘴流著油和雪碧(畫外音:有點夸張。)
“滿漢全席”過后,我和弟弟開始放爆竹。我倆一人點了一根香,把那種很大的爆竹拆成一小個一小個的,開始點。爺爺見了,說:“這樣放,一千年都放不完!蔽页稹耙驗樵谝磺暌院,世界早已沒有我,無法手拿著根香,點燃這爆竹!痹凇罢J真”看書的妹妹說:“真好聽呀!钡艿鼙г沟溃骸耙怯醒┚秃昧耍驯癫逶谘├镌俜!蔽覀z又搞了些四連響,五連響,還把爆竹扔進缸里,聲音像悶雷。奶奶說我倆:“無惡不作、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篇二
前幾天是臘月二十三——小年,家家都要放鞭炮慶小年。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當千家萬戶的鞭炮聲響起的時候,我也拿好鞭炮,把鞭炮掛在一個棍子上。要點火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好緊張呀。當火已經(jīng)接近鞭炮的捻時,我的手已經(jīng)哆嗦起來了,眼睛不住地盯著火苗。
“哧”已經(jīng)點著了,我連忙把鞭炮扔下去,“噼里啪啦”我家的鞭炮也加入了鞭炮們震耳欲聾的聲音中了。
在夜色中,鞭炮的亮點顯得分外明顯。這亮點一直在往上溜,我把竿子伸得更長了。啪的一聲,鞭炮炸到了竿子和鞭炮連接的地方,鞭炮立即掉了下去。炸了一會兒后,鞭炮滅了。
我摸摸額頭,啊,嚇出了一頭冷汗。
過了一會兒,又有鞭炮噼里啪啦地響起來;天空中,朵朵煙花綻開了,那么美麗。你看那個,黃色的“花心”,綠色和紅色交替的花瓣;東邊的那個,多像一串燈籠啊,悠悠地上了高空,最后消失了;瞧那個,像不像一條魚?
嗬,小年可真有趣呀!
篇三
今天是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民間稱“小年”。“過小年”是進入春節(jié)的一個重要標志,在這一天,我國民間有送灶、祭祖、掃塵等習(xí)俗。
據(jù)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做“送灶”或“辭灶”。送灶時,有的用灶糖敬他,好把灶王爺?shù)难例X粘住,使他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
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小年這天把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墻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我國民間還有在小年“掃塵”的習(xí)俗,就是將所有房間徹底清掃,用干凈、整潔、亮堂來迎接新年的到來。掃塵既有驅(qū)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含義。
祭灶日除了給灶王爺預(yù)備好吃的,民間百姓的飲食風(fēng)俗也是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