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 #初中生小年日記(精選15篇)#】小年,似一首悠揚(yáng)序曲,奏響春節(jié)的前奏。對于初中生而言,它不再只是簡單節(jié)慶,更蘊(yùn)含對傳統(tǒng)的思索。掃塵的傳承、祭灶的講究,皆引人探尋。讓我們翻開日記,在文字中捕捉小年的獨(dú)特韻味,感悟成長中的節(jié)日情懷。以下是由©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小年日記(精選15篇),歡迎大家閱讀。
1.初中生小年日記 篇一
小年,即每年農(nóng)歷臘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爺?shù)墓?jié)日。它是整個春節(jié)慶;顒拥拈_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xiàng):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xí)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那個時候小年是不分兩天的。所以臘月二十四的小年習(xí)俗歷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時候發(fā)生了變化呢?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jié)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后王族、貝勒隨之效仿,于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jù)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bào)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禁、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x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guān)東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爺?shù)淖焐。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xí)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
祭灶,是一項(xiàng)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xí)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shè)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fù)責(zé)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hù)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shè)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shù)纳裣。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歷,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jiān)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lián),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2.初中生小年日記 篇二
今天是小年,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家家都要放鞭炮慶節(jié)日,當(dāng)然,我家也不例外。
晚上吃過飯后,我們開始祭灶,奶奶端來兩個干凈的盤子,里面放滿了祭灶用的供品,有燒餅,水果,花生。爺爺端來了一碗沙子,拿來香,把香插在沙子里點(diǎn)著。我問爺爺:“這天為什么要祭灶呢?”,爺爺說,我們準(zhǔn)備的這些東西是為了送灶王爺上天,讓他在玉皇大帝那里多說我們家的好事。我才知道準(zhǔn)備這些東西是有說法的',隨后奶奶又拿來了紙錢燒掉。
周圍鄰居的鞭炮聲噼噼啪啪響個不停,非常熱鬧。這時,爺爺也從樓上拿來煙花,我高興地歡呼起來,迫不及待的點(diǎn)燃香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將香火靠近禮花的芯子,雖然是禮花,但是心里還是很緊張的,我一手捂著耳朵,一手點(diǎn)燃芯子,“呲呲!”芯子被我點(diǎn)燃了。“嗵!”一個禮花彈沖天而起,接著在空中炸開,緊接著,第二個,第三個。哇!太美了!五顏六色的花環(huán)照亮了天空,像天女散花一樣,好看極了,遠(yuǎn)處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真沒想到,小年的夜晚是如此豐富多彩。嗬,小年可真有趣啊!
在這一天,我做了許多有趣的事,也讓我懂得了更多的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
3.初中生小年日記 篇三
今天是傳統(tǒng)的小年,小年之所以被稱為小年,是因?yàn)樵诖竽瓿跻坏那耙恢艿囊惶煲龊眠^年的準(zhǔn)備啦!大多數(shù)人們都要買好春聯(lián),準(zhǔn)備年貨,要干干凈凈過個好年。
今年,我在信陽過年,2月x日,我早早地起了床,走到陽臺,只見大街上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年味”愈加濃重,媽媽帶著我來到商業(yè)中心區(qū)域,只見商業(yè)中心“人頭攢動”、“車水馬龍”,街道兩側(cè)隨處可見迎新春標(biāo)語,市民們紛紛進(jìn)入商場、超市購買年貨。信陽整個城市洋溢在一派喜慶氣氛中。
逛了半天的街,我們在街邊攤上買了一些過年必需品,聽媽媽說好像是把灶王的.的嘴黏上,讓他只說好話,不說壞話。聽義取意,灶糖是一種很黏的糖,我打開袋子,拿出一根,由于信陽現(xiàn)在很冷,所以灶糖變得很脆,我一咬:“咔嘣”!灶糖進(jìn)入了嘴里,馬上融合了,變得很黏,而且甜極了。
回到家,爸爸已經(jīng)做好了一桌子讓人垂涎的飯菜,我們打開電視,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一家人其樂融融。
今天,真是個不眠之夜,既幸福又開心的日子!
4.初中生小年日記 篇四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小年,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家家戶戶都要燃放鞭炮進(jìn)行慶祝,當(dāng)然,我們家也不例外。
下午,我和爸爸開著車去南街買鞭炮,爸爸買了一些啄木鳥鞭炮,我也買了許多摔炮和擦炮,還有好多煙火。
回到濟(jì)水苑剛把車停好,我便迫不及待的拿起鞭炮飛奔回家,“哇!”家家戶戶都已經(jīng)開始放炮了。我拿了一個沖天炮到院子里放了起來,由于害怕,點(diǎn)了幾次火都沒點(diǎn)著,這時候爸爸在旁邊鼓勵我大膽一些,我再次鼓起勇氣一下子點(diǎn)著了,只聽“嘭”的一聲,一個炮飛上了天空,我的小心臟也被嚇得砰砰直跳。我往天空一看,許多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夜色的天空中顯得格外絢麗多彩。過了一會兒,小區(qū)里越來越多的鞭炮聲噼里啪啦的響了起來。爸爸也拿出了一掛火鞭在單元門口放了起來,爸爸點(diǎn)著了火連忙跑了回來,鞭炮噼噼啪啪的.像一條火龍一樣,不一會兒就響完了。
看到爸爸這樣勇敢,我也自信起來,又拿出一個沖天炮大膽的點(diǎn)著了火,“咚”的一聲,我又放了一個擦炮,膽子也越發(fā)的大了起來,又連續(xù)放了幾個炮,玩得非常非常開心!
啊,小年真是太有趣了,x年春節(jié)也就在鞭炮聲中到了,我開心的就要跳了起來。
5.初中生小年日記 篇五
今天是小年,從今天開始,鞭炮開禁。窗外炮竹聲依稀不斷,雖說和三十晚上的“電閃雷鳴”無法相提并論,但也提醒著人們,鼠年馬上就要到來了!
農(nóng)歷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墒牵覅s一點(diǎn)也沒有感覺到過年的氣氛。還是一樣要早起上班,看看臺歷才想起今天是小年。我們大連這邊的風(fēng)俗是要在這天吃灶糖,記得以前看過一篇作文,寫的就是過小年要吃灶糖的故事。我記得好像是說要在家里的灶上放糖,這樣灶王爺吃過灶糖后嘴會變得很甜,所以在玉皇大帝面前就不會說這家人一年中做過的錯事。還真是蠻有趣的'故事。
最近的工作基本結(jié)束了,就等著放假了,日子還真是難熬。尤其在晚上,這兩天晚上總睡不著覺,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估計(jì)是要到11點(diǎn)才迷迷糊糊睡去。這樣好痛苦!
天氣也不象前些天那么冷了,四九好像是過完了。在過幾天就立春了。立春也就預(yù)示著春天的到來,然后就是我喜歡的夏天了。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給人們帶來幸福和歡樂。
6.初中生小年日記 篇六
今年是臘月二十三,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區(qū)今年是“過小年”的日子,有句俗話說道:“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家家戶戶都在準(zhǔn)備過年的物品,直到三十晚上。
今天也是祭祀灶王爺?shù)娜兆樱谶@一送灶神上天言好事,祭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間進(jìn)行的。膠東地區(qū)灶神畫像貼在正屋東面的鍋灶墻上,兩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對聯(lián),橫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時,擺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湯,然后燒香叩頭,把舊灶神揭下燒掉,這就是送灶王爺上天了。燒時要加一些谷草和雜糧,好給灶王喂馬。過去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山東通常都由男人致祭,但在恩縣、博平等地卻是婦女率兒童焚香拜奠祀灶。舊灶王燒了以后,有的'把新灶王當(dāng)時貼上,有的則到除夕再貼,所以對聯(lián)又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來”的詞句。
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人在過小年時祭灶了,將祭灶習(xí)俗介紹給同學(xué)們,希望同學(xué)們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更加了解。
7.初中生小年日記 篇七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小年,每家每戶都要放鞭炮慶小年。當(dāng)然,我家也不例外。
當(dāng)千家萬戶的鞭炮聲響起的時候,我也拿好鞭炮,把鞭炮掛在一個棍子上。要點(diǎn)火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好緊張呀。當(dāng)火已經(jīng)接近鞭炮的捻時,我的手已經(jīng)哆嗦起來了,眼睛不住地盯著火苗。
“哧”已經(jīng)點(diǎn)著了,我連忙把鞭炮扔下去,“噼里啪啦”我家的'鞭炮也加入了鞭炮們震耳欲聾的聲音中了。
在夜色中,鞭炮的亮點(diǎn)顯得分外明顯。這亮點(diǎn)一直在往上溜,我把竿子伸得更長了。啪的一聲,鞭炮炸到了竿子和鞭炮連接的地方,鞭炮立即掉了下去。炸了一會兒后,鞭炮滅了。
我摸摸額頭,啊,嚇出了一頭冷汗。
過了一會兒,又有鞭炮噼里啪啦地響起來;天空中,朵朵煙花綻開了,煙花是那么的美麗。你看那個,黃色的“花心”,綠色和紅色交替的花瓣;東邊的那個,多像一串燈籠啊,悠悠地上了高空,最后消失了;瞧那個,像不像一條魚?......
嗬,小年可真有趣呀!
8.初中生小年日記 篇八
今天是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一大早,老媽就告訴我,今天是小年。我說:“小年是不是小小的年的意思?”老媽笑著說:“不是這樣的',小年代表新年就要開始了,人們都要開始準(zhǔn)備年貨了。今天我們就要去外婆家?guī)兔ψ鋈馔琛!?/p>
我們來到外婆家,只見外婆準(zhǔn)備了好多食材:有瘦肉、豆腐、蔥、生姜,等······外婆把生姜和蔥切得很細(xì),把這些食材放到一個大盆里,再放上面粉、胡椒,然后一邊往盆里加水,一邊用手?jǐn)嚢琛5人拥牟畈欢嗔,外婆就用手和面。和呀和,終于和好了,我們就開始做丸子。
老媽在碗里放了一些水,然后往水里加油,只見油都浮在水面上,老媽沾了一點(diǎn)油抹在手心,然后拿了一點(diǎn)和好的食材放在手心搓了幾下,就成了一個丸子,我也照著老媽的樣子做卻沒有老媽做的那樣圓,練習(xí)了幾個后,我也做的強(qiáng)多了。我們齊心協(xié)力把丸子做完了,外婆把做好的丸子一炸,炸好后我最先嘗了一下,啊!真香!
過小年,大人是忙碌的,小孩們是快樂的。
9.初中生小年日記 篇九
今天就是小年了,我記得前幾天喝臘八粥的時候,媽媽教我背了一首童謠,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媽媽說,小年就是二十三,要吃糖瓜啦。
我問媽媽,糖瓜是什么瓜,甜嗎。
糖瓜不是瓜,是一種糖,它很甜哦,但是它很粘很粘,還會把小孩兒的嘴巴粘住,你就不能說話了。媽媽告訴我。
啊,我嘿嘿嘿地笑了,我可不想把嘴巴粘住,那樣怎么吃好吃的.,怎么和大家說話。
我跟媽媽說,我想嘗一嘗糖瓜的味道。媽媽卻說還不行,要等灶王爺吃了以后我才能吃。
灶王爺又是誰呢?原來,他是管廚房的神仙,灶王爺吃了粘粘的,甜甜的糖瓜,就把嘴巴粘住了,而且嘴巴會變得特別甜,上了天就只說好話,不說壞話了。我把糖瓜盤放在了廚房,還給灶王爺磕了頭。灶王爺爺,你上了天要說我們家的好話喲。
等灶王爺吃完糖瓜,就該我吃了。我拿起糖瓜放在嘴里,脆脆的,香香的,只有一點(diǎn)點(diǎn)粘。嘻嘻,這下我放心了,我的嘴巴不會粘住了。
10.初中生小年日記 篇十
今天,我們一家人起了個大早。媽媽說今天是小年,要大掃除。
媽媽已經(jīng)忙起來了,用溫水浸泡被子打上肥皂,用手使勁搓,將被子洗好晾好。洗完被子,媽媽又開始洗沙發(fā)套。媽媽告訴我洗完這些,還得洗窗簾、桌布、地墊……要洗的東西可真多呀!
我來到廚房看看爸爸在干什么,爸爸把好久沒用過的餐具全拿出來洗了一遍,洗完還把廚房擦得閃閃發(fā)亮。
奶奶正在用掃把掃庭院,清理了雞舍里的'糞便。奶奶還用竹枝編了一把掃帚,這把掃帚特別長,是用來掃房頂?shù)闹┲刖W(wǎng)。
我問媽媽我干什么呢?媽媽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一會兒擦擦桌子,一會兒用抹布擦擦花盆,我也忙得不亦樂乎。
“媽媽,過小年為什么要大掃除?”媽媽告訴我:“農(nóng)歷臘月二十四是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每逢春節(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會大掃除!痹瓉硇∧暌彩菕邏m日,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習(xí)俗呀!
11.初中生小年日記 篇十一
今天是臘月二十四——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掛起紅燈籠。十分熱鬧。
中午,婆婆精心準(zhǔn)備了一大桌好菜,有紅燒鯽魚,竹筍雞湯,鹵豬耳朵,炒花生等,大家象一只只饑餓的獅子一樣狼吞虎咽地吃起來,連九個月的妹妹也在媽媽懷里饞得口水直流。
吃完午飯,我看見婆婆拿著生好火的爐子、瓢、打好的蛋、豬油和肉渣子走向陽臺,我好奇地想:“婆婆要做什么呢?”于是便跟著她走向陽臺。只見婆婆熟練地把瓢放在爐子上,抹了點(diǎn)豬油,接著把蛋倒在瓢上,蛋立刻變成蛋皮子。然后把肉渣子放在蛋皮子上面,包好,一個漂亮的蛋餃子就做好了!芭,原來婆婆在做蛋餃子呀!”我煥然大悟。于是,我也拿起了個瓢做起蛋餃子。不知道是我運(yùn)氣好還是蛋餃子喜歡我,我做的蛋餃子居然最漂亮。
今天真快樂啊!
12.初中生小年日記 篇十二
今天是農(nóng)歷的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一大早,就有人在自家的樓下、院子里噼噼啪啪地放起了鞭炮。
我問奶奶:“為什么要過小年呢?”奶奶說:“今天是灶王爺上天給玉皇大帝匯報(bào)的日子,匯報(bào)一年來這一家做了多少好事,多少壞事。為了讓灶王爺多說好事,家家戶戶都會買麻糖,甜住灶王爺?shù)腵嘴。小年過后,人們就開始打掃房屋,準(zhǔn)備迎接新年了!
接著,奶奶又教了我一首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我覺得這首童謠既好聽又順口,不一會我就會背了,并且這首童謠從臘八開始一直說到過年,把人們準(zhǔn)備年貨的順序和興奮的心情都生動地說了出來,過年真有意思呀!
13.初中生小年日記 篇十三
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民間有諺語道: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福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割大肉,二十七殺小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對聯(lián)貼門口,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過了今夜,大年的喜慶氣息如宣紙潑墨,一下子洇散開來,大街小巷都張燈掛彩,忙碌地籌備除夕夜。
傍晚,和孩子外出散步。街道一切如常,與小時候過小年的氣氛截然不同。來來往往的還是為生計(jì)奔波的行人,沒有因?yàn)榻裉焓切∧甓艿浇z毫的影響;叵胱约旱腵童年,這時候滿大街的都是出售對聯(lián)門神鞭炮的,隨處可聽的鞭炮聲,一直延續(xù)到深夜。而如今,仿佛一切都還沒有準(zhǔn)備好,年味兒也來遲了不少。對于孩子來說,過年意味著什么?好像所有我們小時候期待的種種都不足以滿足他們對“年”的理解,這種傳承如果緊靠書本的講述,沒有了親身的感悟,會顯得多么遜色啊。
明天早起,離“年”就更近一點(diǎn)吧,年味兒會越來越濃吧!
14.初中生小年日記 篇十四
農(nóng)歷二十四一大早,媽媽就把我從被窩里拽了出來,說:“今天過小年,我們要干很多事,你也起來搭把手!蔽覄偞┖靡路陀幸魂囯娮觴火噼里啪啦傳進(jìn)了我的耳朵里。往外看,路上人們都喜氣洋洋,提著大包小包去商場辦年貨……當(dāng)然也少不了節(jié)日有趣的事兒。
過小年我們家少不了包餃子,今天我們?nèi)页鰟影觑溩。我先看奶奶和媽媽怎么包,然后自己再學(xué)著包。我拿了幾張餃子皮,試著包了幾個餃子?晌业娘溩硬皇瞧け晃夷笃屏,就是餡露出來了,而且坐都坐不穩(wěn)。媽媽看到我的杰作,哈哈大笑起來,最后還是媽媽再幫我重捏了一次。
我們邊忙活邊說笑,很快餃子就包好了,要準(zhǔn)備的菜品也弄好了。看著眼前這一道道美食,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有紅燒肉、紅燒魚、紅燒茄子……現(xiàn)在只等它們下鍋?zhàn)兪焓沉恕?/p>
對于年的感想,我覺得:把普通的每天都當(dāng)作特殊的節(jié)日,讓每天都由平凡變得快樂,你就會找到幸福和家庭的定義。
15.初中生小年日記 篇十五
小年來了!小年來了!全家都高高興興的慶小年。今年我們都去外婆家過小年。
小年可熱鬧了,去的人有很多:媽媽、爸爸、阿姨、哥哥…… 今天的天氣還不錯,我和媽媽一大早就去外婆家了,上午哥哥還沒來的時候我就跟小妹妹玩,她長得可愛極了!我們一起放碟子看動畫片《小牛向前沖》,內(nèi)容可精彩了,我們看啊看,不知不覺已經(jīng)快到吃飯的時間,可我見哥哥還沒來,就坐在那等他,過了一會兒,哥哥終于來了,我們開心極了,一起玩游戲,快樂的時光過得真快,轉(zhuǎn)眼就到了晚上,我和哥哥、妹妹嘴饞,就到餐桌上看看菜好了沒有,過去一看,果然有一盤我們喜歡吃的菜,就你一塊我一塊的吃起來,啊,真香!這時被媽媽看見了,她說:“你們真是一群小饞貓!蔽覀冋{(diào)皮地笑了。
這個小年我過得很開心!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