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 #六年級小年日記(精選15篇)#】在六年級孩子眼中,小年是春節(jié)序曲中重要的音符。此時,他們對傳統(tǒng)習(xí)俗已有更多認(rèn)知,小年的掃塵、祭灶等活動,不僅充滿趣味,更承載文化意義。這篇日記,將以六年級視角,記錄小年故事,帶我們感受別樣的年節(jié)氛圍。以下是由®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小年日記(精選15篇),歡迎大家閱讀。
1.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一
臘月二十三到了,是中國傳統(tǒng)的小年,要吃餃子,吃麻糖。
一大早,爸爸和媽媽帶我去奶奶家過小年,去的時候我們給爺爺和奶奶買了好多好多的吃的,還有鞭炮。
吃過中午飯,我們開始包餃子,奶奶和面搟皮,爸爸和媽媽包餃子,后來,我也和爸爸媽媽一起包餃子,媽媽告訴我包餃子要先拿一個x皮在手上,再用勺子挖一點餡放到皮的.中間,再把兩邊的皮捏到一起。包完餃子,奶奶準(zhǔn)備下餃子,在快要下好的時候,爸爸放了鞭炮,聽著鞭炮劈了啪了,才感覺新年越來越近了。
這一天我玩的可開心了!
2.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二
今天是小年,媽媽說得吃餃子。
我和往常一樣和媽媽去上班,媽媽辦公室的`大媽們說今天在單位集體包餃子過小年。等我寫完作業(yè),幫他們打起了下手,付大媽負(fù)責(zé)和面搟面劑子,徐大媽、郄大媽和小楊叔叔負(fù)責(zé)包餃子,媽媽負(fù)責(zé)做菜,我負(fù)責(zé)幫他們遞x皮,我們忙的不亦樂乎。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我們把所有的餃子和菜都做好了,真是眾人拾柴火焰高。
等人到齊,我們都開始聚餐了,大家有說有笑,人多吃飯感覺更香了。
3.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三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祭灶節(jié),也就是小年。在今天人們要吃餃子、送灶爺。
媽媽要包餃子,是韭菜肉餃子。我來洗果盤和水果。果盤里放了蘋果、桔子、糖、瓜子和花生。蘋果代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桔子代表富貴,這些東西都是讓灶爺帶去祈福的。
吃餃子時我們要給灶爺盛一碗,放鞭炮,送灶爺x天過年。
4.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四
臘月二十三,今天過小年。
聽姥爺講,掌管廚房的大官灶王爺在今天要到天上去,向上天說說一年來家里發(fā)生的事情。按照風(fēng)俗,家家戶戶在今天烙發(fā)面餅,供奉灶王爺,讓灶王爺?shù)教焐隙嗾f好事,而不說壞事。灶王爺在大年初一又回到家里,在新的一年里照顧一家人。姥爺還說,農(nóng)村的廚房供奉灶王爺會有這樣一幅對聯(lián):“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在夸獎灶王爺呢!
傍晚的時候,四周爆竹聲響起來,這是在歡送灶王爺吧!我不知道有沒有灶王爺,也許這不過是人們的一種美好愿望吧!
5.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五
今天是傳統(tǒng)的小年,小年之所以被稱為小年,是因為在大年初一的前一周的一天要做好過年的準(zhǔn)備啦!大多數(shù)人們都要買好春聯(lián),準(zhǔn)備年貨,要干干凈凈過個好年。
今年,我在信陽過年,2月xx日,我早早地起了床,走到陽臺,只見大街上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年味”愈加濃重,媽媽帶著我來到商業(yè)中心區(qū)域,只見商業(yè)中心“人頭攢動”、“車水馬龍”,街道兩側(cè)隨處可見迎新春標(biāo)語,市民們紛紛進入商場、超市購買年貨。信陽整個城市洋溢在一派喜慶氣氛中。
逛了半天的街,我們在街邊攤上買了一些過年必需品,聽媽媽說好像是把灶王的.的嘴黏上,讓他只說好話,不說壞話。聽義取意,灶糖是一種很黏的糖,我打開袋子,拿出一根,由于信陽現(xiàn)在很冷,所以灶糖變得很脆,我一咬:“咔嘣”!灶糖進入了嘴里,馬上融合了,變得很黏,而且甜極了。
回到家,爸爸已經(jīng)做好了一桌子讓人垂涎的飯菜,我們打開電視,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一家人其樂融融。
今天,真是個不眠之夜,既幸福又開心的日子!
6.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六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小年,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家家戶戶都要燃放鞭炮進行慶祝,當(dāng)然,我們家也不例外。
下午,我和爸爸開著車去南街買鞭炮,爸爸買了一些啄木鳥鞭炮,我也買了許多摔炮和擦炮,還有好多煙火。
回到濟水苑剛把車停好,我便迫不及待的拿起鞭炮飛奔回家,“哇!”家家戶戶都已經(jīng)開始放炮了。我拿了一個沖天炮到院子里放了起來,由于害怕,點了幾次火都沒點著,這時候爸爸在旁邊鼓勵我大膽一些,我再次鼓起勇氣一下子點著了,只聽“嘭”的一聲,一個炮飛上了天空,我的小心臟也被嚇得砰砰直跳。我往天空一看,許多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夜色的天空中顯得格外絢麗多彩。過了一會兒,小區(qū)里越來越多的鞭炮聲噼里啪啦的響了起來。爸爸也拿出了一掛火鞭在單元門口放了起來,爸爸點著了火連忙跑了回來,鞭炮噼噼啪啪的.像一條火龍一樣,不一會兒就響完了。
看到爸爸這樣勇敢,我也自信起來,又拿出一個沖天炮大膽的點著了火,“咚”的一聲,我又放了一個擦炮,膽子也越發(fā)的大了起來,又連續(xù)放了幾個炮,玩得非常非常開心!
啊,小年真是太有趣了,羊年春節(jié)也就在鞭炮聲中到了了,我開心的就要跳了起來。
7.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七
今天就是小年了,我記得前幾天喝臘八粥的時候,媽媽教我背了一首童謠,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媽媽說,小年就是二十三,要吃糖瓜啦。
我問媽媽,糖瓜是什么瓜,甜嗎。
糖瓜不是瓜,是一種糖,它很甜哦,但是它很粘很粘,還會把小孩兒的嘴巴粘住,你就不能說話了。媽媽告訴我。
啊,我嘿嘿嘿地笑了,我可不想把嘴巴粘住,那樣怎么吃好吃的,怎么和大家說話。
我跟媽媽說,我想嘗一嘗糖瓜的味道。媽媽卻說還不行,要等灶王爺吃了以后我才能吃。
灶王爺又是誰呢?原來,他是管廚房的神仙,灶王爺吃了粘粘的,甜甜的'糖瓜,就把嘴巴粘住了,而且嘴巴會變得特別甜,上了天就只說好話,不說壞話了。我把糖瓜盤放在了廚房,還給灶王爺磕了頭。灶王爺爺,你上了天要說我們家的好話喲。
等灶王爺吃完糖瓜,就該我吃了。我拿起糖瓜放在嘴里,脆脆的,香香的,只有一點點粘。嘻嘻,這下我放心了,我的嘴巴不會粘住了。
8.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八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說是灶王爺上天匯報情況的日子。因為馬上要過年了,我們一家人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大掃除,和過年前的準(zhǔn)備,新年要有新氣象哦!
“媽媽負(fù)責(zé)拖地、擦窗戶;爸爸負(fù)責(zé)掃地、倒垃圾、整理書房;我呢負(fù)責(zé)整理房間、擦桌子、倒茶、準(zhǔn)備糖和瓜子;爺爺負(fù)責(zé)去老家灌山水;奶奶負(fù)責(zé)接待客人;表弟負(fù)責(zé)當(dāng)拉拉隊,唱歌跳舞”,我一口氣說完了大掃除的計劃。媽媽對我們說:“大掃除正式開始,請你們各就各位。”這時表弟用玩具槍向天上打了一下,“砰”。大掃除開始了,只聽見哐嘰哐嘰,叮當(dāng)叮當(dāng),呼呼呼呼,槍槍槍槍,聲音各種各樣,有的強,有的弱,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刺耳,有的悅耳,有的'吵鬧……,我們一個個都干的很起勁,甚至都到了已經(jīng)停不下來的階段了,再往旁邊一看是正在唱皮卡丘多多的《你和我》的表弟,他還在邊唱邊跳呢,樣子看起來真搞笑。過了幾個鐘頭,我們大家馬不停蹄的把工作干完了,經(jīng)過大家的努力家里已經(jīng)變得窗明幾凈,一塵不染,整整齊齊了。雖然大家都累的不行,都躺在了沙發(fā)上。但看著這豐碩的勞動果實,心里還是美滋滋的!
我們都覺得勞動的人最美麗!
9.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九
農(nóng)歷臘月二十四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據(jù)說,每年臘月二十四,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這天人們都有祭灶的風(fēng)俗,為的`是讓灶王爺上天后只說好話,不說壞話。
另外,農(nóng)歷臘月二十四日這天家家戶戶都在認(rèn)真徹底地進行清掃房間,叫作掃塵,掃塵是為了除舊迎新,拔除不祥,準(zhǔn)備過大年。
今天,爺爺奶奶家也進行了大掃除,我也來幫忙。我們一會兒擦桌子,一會兒掃地,一會兒拖地,一會兒擦電腦桌,一會兒擦電視機,一會兒擦臺燈,忙個不停。我們忙了一整天,把屋間打掃的干凈干凈,過年的氣氛一下濃了起來。
10.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
臘月二十三就是要過小年啦,過了小年就要買年貨,臘月二十三還有一些而傳統(tǒng)風(fēng)俗呢。
臘月二十三不僅要是過小年,還要祭灶,祭灶的當(dāng)天晚上要吃餃子,還要吃灶糖,這灶糖要先供灶王爺,灶王爺一家之主,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把這一家這年里所做的.事情稟告給玉皇大帝,如果好了就給予獎勵,如果做了壞事這一家一年里就不得安生了。這供灶糖還有一種說法是,讓灶王爺吃了這灶糖以后粘住了灶王爺?shù)淖彀,讓他上天不要胡亂說,免得遭罪,還要放鞭炮,在我認(rèn)為這個過小年要放鞭炮是為了驅(qū)出魔鬼,因為過大年是為了去除魔鬼,過小年也驅(qū)除魔鬼。
不管是過小年還是過大年都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祝家快快樂樂。
11.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一
今天是小年,一大清早就響起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媽媽不放假,我和媽媽早早梳洗完畢后,就和媽媽上班了。
一路上我看見街上高高掛起了紅燈籠,人們都非常的忙碌,我問媽媽為什么要過小年,媽媽說;‘是因為在大年初一的前一周要做好過年的準(zhǔn)備啦!大多數(shù)人們都要準(zhǔn)備年貨了要干干凈凈的過大年。
還有一個傳說“灶王爺”上天去匯報一年的事情。為了讓“灶王爺”只言好事,這天人們都選麻糖作為供品想讓“灶王爺”嘴變的甜一點多說點好事。
當(dāng)然我們也得吃一頓好的,中午我?guī)蛬寢屇箫溩,雖然只捏了一個外貌很丑陋的.餃子,但是我的喜悅之心都在里面,吃起來應(yīng)該會美滋滋的。
12.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二
今天是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俗稱“祭灶”,也叫“過小年”。
媽媽一下班回到家就開始忙起來,和面、倒油、切蔥花,準(zhǔn)備著烙祭灶火燒。媽媽一邊烙饃,一邊給我講著祭灶的來歷,還說“十八干糧有數(shù)事”,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給灶王爺準(zhǔn)備十八個火燒,有咸的,有甜的,還有灶糖,送給灶王爺上天路上的干糧,灶王爺吃了灶糖,就會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讓玉帝對人間充滿希望,保平安。其實,這一切都是人們的美好愿望,希望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等媽媽烙好饃,爸爸放起了鞭炮,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媽媽把灶王像點燃了,灶王爺上天稟報玉帝了。俗話說“過了祭灶,新年就要到”,送走了灶王爺,新的一年馬上就要來到了。
13.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三
臘月二十三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小年。
晚上吃完晚飯后,我們開始辭灶。媽媽拿來兩個干凈的盤子,里面放滿了辭灶用的供品。有杏仁、牛皮糖、水果等,每一樣都非常精致。爸爸端來了一碗米、一碗水,拿來香,把香插進米里。爸爸說,糖是給灶王爺吃的,吃了之后嘴會甜,就會在玉皇大帝那里多說我們家里的好事;米和水是為灶王爺?shù)鸟R準(zhǔn)備的,好讓馬吃了有力氣帶灶王爺上天。我這才知道,準(zhǔn)備這些東西都是有說法的。然后,爸爸拿來紙錢,燒掉之后,爸爸、媽媽輪流磕了頭,媽媽還一邊說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我也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虔誠地磕了幾個頭,心里想著希望我們的愿望能夠?qū)崿F(xiàn)。
周圍鄰居家辭灶的鞭炮聲噼噼啪啪地響個不停,非常熱鬧。我家沒買鞭炮。爸爸提議:“我們放沒有危險的煙花吧!”“好的。”我一邊高興地回答,一邊拿出了爸爸從上海給我買得奇幻玩具燈。提前做好分工:爸爸點火,媽媽配音,我來照出各種各樣的燈火圖案。只聽點火!嗤-----,碰!美麗的煙花不停地變化著,有的像星星一樣在閃爍,有的像小毛蟲一樣在蠕動,有的像美麗的彩帶在飄舞,漂亮極了!我們又連續(xù)放了好多“煙花”,都那么壯觀。
在這一天,我做了許多有趣的事,讓我懂得了更多的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
14.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四
今天要“過小年”了,我們真高興!過小年吃餃子,我們準(zhǔn)備了菜餡、肉餡、面……,今天我們要吃個夠。
下午同學(xué)們都早早地來到學(xué)校,老師把我們分成八個小組。我們組分工明確,有搟皮的、拌餡的,我和肖婉雪兩個人負(fù)責(zé)包餃子,看大家各忙各的連喘氣的工夫也沒有。各組包的餃子那可是五花八門、各式各樣:范長瑞組是“大大大門派”、王奕人他們組是“湯圓門派”……“大大大門派”包的餃子是超級大、非常大,胃口小的兩三個餃子就可以打發(fā)了。湯圓門派的餃子可真像湯圓啊!
餃子終于出鍋啦!香香的餃子,讓我直流口水,我馬上拿出碗和筷子,迫不及待地的放進嘴里。艾鑫是我們組公認(rèn)的吃餃子冠軍,我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可真是高興啊。
要是年年都能像今天這樣過小年該多好啊!
15.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五
前幾天是臘月二十三——小年,家家都要放鞭炮慶小年。當(dāng)然,我家也不例外。
當(dāng)千家萬戶的鞭炮聲響起的時候,我也拿好鞭炮,把鞭炮掛在一個棍子上。要點火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好緊張呀。當(dāng)火已經(jīng)接近鞭炮的捻時,我的手已經(jīng)哆嗦起來了,眼睛不住地盯著火苗。
“哧”已經(jīng)點著了,我連忙把鞭炮扔下去,“噼里啪啦”我家的鞭炮也加入了鞭炮們震耳欲聾的聲音中了。
在夜色中,鞭炮的亮點顯得分外明顯。這亮點一直在往上溜,我把竿子伸得更長了。啪的一聲,鞭炮炸到了竿子和鞭炮連接的地方,鞭炮立即掉了下去。炸了一會兒后,鞭炮滅了。
我摸摸額頭,啊,嚇出了一頭冷汗。
過了一會兒,又有鞭炮噼里啪啦地響起來;天空中,朵朵煙花綻開了,那么美麗。你看那個,黃色的“花心”,綠色和紅色交替的花瓣;東邊的那個,多像一串燈籠啊,悠悠地上了高空,最后消失了;瞧那個,像不像一條魚?
嗬,小年可真有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