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 #六年級小年日記(精選20篇)#】小年,漢語詞語,釋義:1.指民間掃塵、祭灶的日子;2.舊俗從小年這天起至除夕百無禁忌。以下是由®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小年日記(精選20篇),歡迎大家閱讀。
1.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一
今天是農歷臘月廿三,奶奶讓我回家過小年,我剛到院子里,叮當就搖著尾巴跑到我的腳下,我就抱起小叮當一起進到了屋子里,陪它玩了一會!奶奶就叫我吃飯了。
我問奶奶:“奶奶,今天吃什么飯?”奶奶回答說:“今天是臘月廿三,按咱家的風俗應該炕火燒,吃面片!薄鞍!火燒是什么樣子呢?”我問道。奶奶拿出一個火燒讓我看。哦!原來是這個樣子的,我終于知道火燒是什么樣子了。
2.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二
臘月二十三到了,是中國傳統(tǒng)的小年,要吃餃子,吃麻糖。
一大早,爸爸和媽媽帶我去奶奶家過小年,去的時候我們給爺爺和奶奶買了好多好多的吃的,還有鞭炮。
吃過中午飯,我們開始包餃子,奶奶和面搟皮,爸爸和媽媽包餃子,后來,我也和爸爸媽媽一起包餃子,媽媽告訴我包餃子要先拿一個面在手上,再用勺子挖一點餡放到皮的中間,再把兩邊的皮捏到一起。包完餃子,奶奶準備下餃子,在快要下好的時候,爸爸放了鞭炮,聽著鞭炮劈了啪了,才感覺新年越來越近了。
這一天我玩的可開心了!
3.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三
都說過了小年是大年,臘月二十三這天是中國節(jié)日的小年,這天也是很有講究的,老人都說是送灶王爺上天的日子。家家在這一天都開始掃房,也做一些好吃的,而且最主要的還要吃麻糖,粘灶王爺?shù)淖,讓他到天庭說說人間的好事,不說人間的壞事。聽起來是不是很有趣?
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天早上媽媽很早就叫我起床了,也準備把自家的墻壁打掃打掃。于是我和媽媽一人拿把雞毛撣子開始掃房,我也不會掃,看著媽媽干什么我就干什么,還把自己的手給麼破了,真是干點活還要工錢。
到了晚上媽媽回家時也買了一些麻糖而且我們也包了餃子一家人歡歡喜喜的過小年,雖然干活很累,但是我很開心,終于能幫幫媽媽干些家務活了。也希望我們家人在這一年開開心心,身體健健康康的。我們送走了小年,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
4.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四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我們過小年的故事吧!
今天晚上,我和我的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去桃林街的西安餃子館去吃飯的時候,在那里的人可多可多了,然后,我們在哪里等了好長好長時間,我們才吃上餃子。吃完餃子后,我和我的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去我們家院子門口賣炮子的那去賣炮子,我們賣了5元錢的炮子,然后,我們回家放炮子去了,放的炮子可好看了。
。∥蚁矚g過小年!
5.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五
今天是小年,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家家都要放鞭炮慶節(jié)日,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晚上吃過飯后,我們開始祭灶,奶奶端來兩個干凈的盤子,里面放滿了祭灶用的供品,有燒餅,水果,花生。爺爺端來了一碗沙子,拿來香,把香插在沙子里點著。我問爺爺:“這天為什么要祭灶呢?”,爺爺說,我們準備的這些東西是為了送灶王爺上天,讓他在玉皇大帝那里多說我們家的好事。我才知道準備這些東西是有說法的,隨后奶奶又拿來了紙錢燒掉。
周圍鄰居的鞭炮聲噼噼啪啪響個不停,非常熱鬧。這時,爺爺也從樓上拿來煙花,我高興地歡呼起來,迫不及待的點燃香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將香火靠近禮花的芯子,雖然是禮花,但是心里還是很緊張的,我一手捂著耳朵,一手點燃芯子,“呲呲!”芯子被我點燃了!班!”一個禮花彈沖天而起,接著在空中炸開,緊接著,第二個,第三個。哇!太美了!五顏六色的花環(huán)照亮了天空,像天女散花一樣,好看極了,遠處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真沒想到,小年的夜晚是如此豐富多彩。嗬,小年可真有趣啊!
在這一天,我做了許多有趣的事,也讓我懂得了更多的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
6.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六
今天就是小年了,是祭祀灶君的節(jié)日。
小年是春節(jié)前最后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小年因為各地的習俗不同,有的地方是在臘月二十三過,有的地方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習俗有很多,主要是掃塵,祭社等。在我們這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對聯(lián)、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上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shù)淖焐。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
新年后再買一幅新灶神畫像,將灶神請回來。在中間這幾天內,由于沒有灶神的監(jiān)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眾賭博,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為不應該犯的小過錯。
今天我過得十分愉快,我不僅得到了快樂,還了解了許多有關小年的習俗!
7.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七
就要到臘月二十三了,家家都準備好要燃放的鞭炮。買好春聯(lián),準備好年貨,歡天喜地的迎接新的小年的到來。
大街上燈籠高高掛起。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市民們紛紛進入賣場購買自己想要的年貨,到處可見迎接新年的標語。回到家全家人躺在沙發(fā)上看著電視聊著天真的好溫馨!夜幕降臨,天空中的煙花綻放地像花兒一樣,有的像黃色的花心,綠色和紅色的火焰形成交替的花瓣,東邊的那一個像一條黃龍,在天空中飛翔,悠悠的上了高空最后消失了。
過小年祭灶和包餃子已形成了傳統(tǒng)。傳說灶王爺都要上天稟報這家人的善惡,因此送灶時,人們想灶王供奉糖果·清水·料豆、還有一點必須注意民間有一種傳統(tǒng)男不拜月,女不拜灶的習俗。一次祭拜的只有男人,餃子下鍋煮熟,大家吃著自己情人包的餃子真是幸福極了。
跟家里人在一起過年真的很美好,在這個以物質為硬性標準的社會里,家人之間的情感已經是彌足珍貴了。我希望我的家人可以永保安康,不求大富大貴,因為人生一些得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家人在一起的人那種幸福的感覺。
8.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八
小年過去之后才過的是大年,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今年,我是回老家過的小年。
今天一大早,我就起床了。奶奶告訴我:“今天呀,我們過小年!薄靶∧?”我比較疑惑。只過過大年,沒過過小年啊!奶奶說,其實就是打掃打掃罷了。原來是這樣!俏乙瞾韼蛶兔Π!“我高興地說!蹦呛冒!“奶奶說道。
接著,我們大家就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叔叔嬸嬸在擦玻璃;奶奶在掃地;我在抹桌子。我們各自將自己所分到的任務都認認真真地做完了?吹絼倓偸帐巴甑奈葑,干干凈凈的,而且非常亮堂。這時,我又不由得想再次欣賞一下老家的房屋,于是,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院子里面,。】烧婷。高大的樓房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可真雄偉壯觀哪!潔白的墻壁;明亮的玻璃;寬敞的屋子。真是漂亮極了。也是因為這是才剛蓋沒有多長時間的緣故,所以這棟房子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
今天可真是忙碌的一天。但是通過這一次幫忙干活,我又再一次深深地體會到了大人干活的不易,我以后也要多多幫大人們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幫他們減輕一些負擔,使他們不一天到晚忙個不停,因為他們實在是太辛苦了!
9.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九
今天是陰歷六月初一,過小年了。我很好奇:“過年一般都是冬天,為什么這個年是夏天過的呢?”我懷著一顆求知的心情問了問媽媽,媽媽說:“農歷六月初一恰逢我國中原地區(qū)小麥成熟收獲結束后,人們在忙活完了地里的農活之后,享受豐收的喜悅,需要一個節(jié)日來慶祝,來奔走相告。再有就是,古代人迷信,認為上天賜予我們食物,要懂得感恩,所以要祭祀上天,祈福來年的豐收!蔽尹c了點頭明白了。
雖然是小年,我們也好好慶祝了一下。媽媽做了可口美味的紅燒雞塊,麻辣的毛血旺,鮮香的素餃子。就在這時媽媽做了一件可笑的事,是什么呢?請接著往下看。
我們去跆拳道班接弟弟回家,到家時,萬萬沒想到媽媽沒帶鑰匙。就這樣,我們對著門,望眼欲穿!真想趕快回家,吃根冰涼冰涼的雪糕。于是,我們就在玲姨家待了一中午。還好,敏姨一會回來了,我好高興,因為媽媽怕丟鑰匙,就在敏姨家放了一把。我是該夸媽媽還是說媽媽呢?真是健忘的媽媽。
今天真是一個奇妙的一天。
10.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
小年到了,快回家過年啦!過年要有過年的氣氛,從打掃衛(wèi)生開始,全家總動員,都擼起袖子加油干。
忙這個,忙那個!開始我以為我什么都不用做,在家里舒舒服服,輕輕松松地玩,原來爺爺才是一家之主,誤認了一家之主是我,臉不經意地紅了起來!
開始了大掃除,我從收拾桌子開始,呀!真臟,我望著桌上的垃圾,想作首詩,可沒這個能力。桌子剛收拾完,我就坐不住了,又到沙發(fā)上去玩手機,還好阿姨告訴我寒假作業(yè)還沒寫完,我又急匆匆地去寫寒假作業(yè)去了。
中午了,在院子里吃飯。這肉也太咸了吧!望著這盤肉,再看著這碗飯我有點吃不下,后來去家里夾點鴨心才吃下去。
傍晚家里開始過小年了,今年小年,姑姑一家人也來了,我們一家人坐在一桌,開開心心地聊起天來,這一桌子好菜,和中午吃的菜對比一下,呀!想想就這么多的菜,我只管狼吞虎咽,能吃是福,一頓大餐過后,又來了一大堆煙花,可好玩了!
我和弟弟們開心地放著煙花,你爭我搶,放完一根又接著來一根,這小年我過得很開心、快樂,不滿足的就是沒看見我的好朋友。
希望我在這新的一年里學習進步,開開心心,每一天都是滿滿的幸福!
11.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一
依照我國漢族的傳統(tǒng)風俗,陰歷臘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之所以如此稱呼,恐怕是因為再過幾天,作為“大年”的春節(jié)就要來臨了。因此,也可以說“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罷!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過去,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在灶屋(廚房)的鍋臺附近墻壁上供奉灶王爺、灶王奶奶。神龕的兩側還要貼上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寫“上天奏好事”,下聯(lián)寫“下界保平安”或“回宮降吉祥”,橫額是“一家之主”。古人云:“民以食為天”,所以人們把灶王爺恭恭敬敬地奉為一家之主,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祭灶,是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灶王是舊時民間信仰的灶神!痘茨献印镎撚枴份d“炎帝作火,死而為灶!痹钌褡畛鯙槔蠇D形象,主管飲食,后改繪男子或美婦形象,職權由管一家飲食擴大至操全家生死禍福,并隨時記錄人家功過,年底上天向玉皇報告。因此灶王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12.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二
今天,是我們中國的小年。上午爸爸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說:“兒子,今天晚上我和你的媽媽都回去過小年!痹捯魟偮,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因為爸爸媽媽的工作非常忙碌,我們一家人在節(jié)假日很少能吃團圓飯。
爸爸媽媽要回來一起過小年啦,我要把家里的衛(wèi)生打掃干凈,等著爸爸媽媽回來,一想到爸爸媽媽開心的笑臉,我迫不及待地開始干活了。端一盆水,拿起抹布擦窗戶,高的地方踩著板凳擦,擦窗戶是個功夫活,需要慢條斯理地去干,我爭取把窗戶擦得一塵不染,讓媽媽抬起頭就能看見潔凈的藍天白云。擦好窗戶,我拖地、擦門、打掃爸爸媽媽的屋子,誰說男孩子粗心大意,你們看,我干起活來細心著呢!所有活都干完了,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的我坐在沙發(fā)上,透明的玻璃、潔凈的地面、泛著光的桌椅,還有笑瞇瞇的奶奶,原來干家務活這么讓人有成就感。晚上爸爸媽媽回來了,看著家里打掃得這么干凈,一起夸我,眼眶還微微泛紅了呢。我驕傲極了,我能照顧家人啦!我們一家人說啊笑啊吃著飯,吃完飯爸爸還帶著我去泡澡了呢!
這是最開心快樂的小年,我相信大年一定會比小年更快樂、更熱鬧。
13.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三
今天是農歷臘月二十三,俗稱“過小年”。今天是整個春節(jié)慶;顒拥摹安逝拧,是祭祀灶王爺?shù)墓?jié)日。
民間傳說灶王爺是古代神話中的一個神,他是天上的玉皇大帝派到人間的官吏。灶王爺每年小年這天要向玉皇大帝匯報,為了討好灶王爺,在人間就形成了年年祭灶的習俗。
在我們這里的祭灶,就是要打掃房屋。雖說是春節(jié)的彩排,但也是真格的操練。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我就開始和奶奶一起干活。先是把十分雜亂的地方收拾整齊,接著開始擦窗戶,我在外面擦,奶奶在里面擦。我腳站在防盜窗上,一樓有房頂離防盜窗很近,倒不用害怕。很快就讓玻璃干凈的像沒裝窗戶玻璃一樣!最后我們把廚房的灶臺、屋內地面都擦得溜光發(fā)亮。奶奶聽見樓下有收破爛的,趕快喊住了他,把她積攢的飲料瓶、廢報紙、雜物等賣給了他。雖然每次最多也只是一兩塊,但是奶奶從沒有放棄過她節(jié)儉的好習慣。
天漸漸黑了,外面的各種炮響了起來,我也按耐不住了,趕緊約了幾個小朋友一起去了公園。大人們放的煙花,“好漂亮啊!”大地和天空頓時像炸開了鍋似得,沸騰不已。各種各樣的喜慶連成一片,好似響徹云霄的交響樂。我們小孩只能放些小炮仗、小花炮,雖然不太響,但我們依然興致勃勃。夜色漸漸深了,人群慢慢散了,我也戀戀不舍的回家了。
今天雖然只是過小年,但離春節(jié)更近了一步,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學習就像煙花一沖而上,做一個嶄新的我!
14.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四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是慶祝灶神祭祀的日子。這一天,灶神會回到天堂,報告人們的感受。
灶神是玉帝派來掌管天下第一要務——吃喝的。俗話說天下吃的最多,所以灶神是個很重要的神仙,被尊為“一家之主”。他還負責維護和平,觀察人民的感受。年底,他會向玉帝匯報一年中人們的工作、生活和表現(xiàn),訴說這個家庭的喜怒哀樂,讓玉帝決定來年的賞罰。
關于祭灶的民歌和諺語很多,如:“官祭灶二十三個,掃房二十四個,煮豆腐二十五個,蒸饅頭二十六個,殺雞二十七個,殺鴨二十八個,喝喜酒二十九個,餃子三十包”。灶神會“在天堂說好話,在下層世界保持和平”。"祭灶時全家人都會來。"祭灶時,全家團圓。每個人祭灶的時候都要吃一顆芝麻糖,預示著下一年又甜又甜,糖要煮著沾在灶神的嘴上,讓他多為我們美言幾句,我們明年就太平富貴了。
快看!夜幕降臨,鞭炮聲中祭灶活動緩緩拉開帷幕。爸爸先把灶神的舊雕像摘下來,虔誠地用火焚燒,把灶神送上了天堂。他還把新的廚神雕像粘在了神的位置上,并為明年的廚王準備了新衣服。爸爸提供糖果、芝麻糖等。已經準備好了,燒了三根香。我們每個人都默默地許了愿,然后我們每個人都吃了一顆芝麻糖。甜芝麻糖吃進嘴里,芝麻的香味和糖的甜度從嘴里沁人心脾…
這一年的小年,會是甜蜜幸福的,明年我的家庭會是富足的。
15.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五
農歷十二月也叫臘月,臘月二十三也叫小年。據(jù)說這一天灶神會向玉帝報告各家的善惡,讓玉帝賞罰分明。
這一天有很多習俗,比如掃灰塵、剪窗花、貼春聯(lián)……我來告訴你吧!早上,我和父母早早起床。吃完早飯,我們開始“掃地”!我們一起工作,我管理我的書桌和我的“秘密基地”,我父親管理“酒吧”和書柜,我母親管理客廳和房間。爸爸扔掉廢紙,把書收起來;母親把客廳和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窗戶明亮;我整理我的東西。我們花了一整天才最終打掃完房子。吃完飯,我們又開始剪窗花,貼窗花。我們把切好的窗花放在門上,總覺得怪怪的,于是全家一致決定去大潤發(fā)買個“福字”,貼在門上。我們還在門兩邊貼春聯(lián),給人一種幸?鞓返母杏X。
在我外婆的家鄉(xiāng)海寧,——,也有這樣一個習俗:吃“23糯米”,拜“灶神”。據(jù)說在這一天吃糯米會給你帶來健康、豐富的財力和來年的好運。拜廚主是希望廚主保佑我們豐收,好天氣,平安家庭。這一天,奶奶一大早就很忙。她在桌上準備了兩碗糯米飯和“三葷三素”六道菜,預示著“66大成功”。此外,還放了兩盤水果,希望灶神能美美地吃一頓,然后高高興興地上天向玉帝匯報當年的“工作”。
我喜歡這一天,因為這不僅是年輕的一年,也是我父親的生日。
16.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六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農歷小年。
小年也叫“辭灶”。辭的意思是辭別、告別;灶,就是神話傳說中我們每家每戶沒有戶口的“一家之主”——灶王爺。
每年的今天,深入民間工作一年的灶王爺就會拿著他每天都記的隨筆本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匯報工作。當然是匯報他在的那一家一年里的所作所為。
灶王爺每天都會很盡職地記錄著家里發(fā)生的一切事情,比如我今天練琴非常認真,他就會在本子上記下來,在后邊畫上一個笑臉;如果我表現(xiàn)非常好,他還會在本子上畫個大拇指點贊。如果我偷懶不認真,他就會在本子上畫個哭臉。
人們?yōu)榱俗屧钔鯛斣谟竦勖媲岸嗾f好話,討“老天爺”歡心,就會在“辭別”他的這一天做糖瓜吃,好讓灶王爺?shù)淖焐险礉M糖,到了天庭只說家里的好事,這樣就會讓玉帝高興,來年保佑全家身體健康,四季平安,大人多掙錢,小孩學習好。
今天為了送別灶王爺,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又吃了爸爸從老家?guī)Щ貋淼娘溩印?/p>
也不知道現(xiàn)在輪到我們家灶王爺匯報了沒有。吃了我們的糖,不知道有沒有替我們說好話呢?
我今年練琴有了很大的進步,作文也不像原來那么費力了,灶王爺肯定會向玉帝表揚我。不過我回家寫作業(yè)還經常拖拖拉拉,考試的時候還會粗心大意,但愿灶王爺不要跟玉帝講。
x年就要到了,在新的一年里我要改掉自己的不足,好好表現(xiàn),讓灶王爺給我多畫笑臉少畫哭臉!
17.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七
小年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其重要程度僅次于大年。當然了,小年也和端午節(jié)吃棕子、中秋節(jié)吃月餅一樣,也有很多的風俗。
小年那一天,我早早就起了床,想看看到底有哪些風俗。
我先來到廚房,只見媽媽在灶臺上擺了許多供品,供品中還有一盤昨天買回的麻糖。為什么要供麻糖呢?因為在中國人的腦子里,認為每一個灶臺都住著一個灶王爺,到小年這一天,灶王爺要去天上向玉皇大帝做報告,匯報他在這戶人家這一年來所觀察到的事,俗話說:“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人們擺供品是為了讓灶王爺吃了供品以后,能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特意供一盤麻糖,是因為自己一年來,免不了做一些灶王爺看不慣的事情,所以干脆讓他吃些麻糖,把嘴粘住,好話、壞話都別說了。我就想:這灶王爺是多愛吃麻糖啊,居然因為貪吃而在關鍵時刻說不出話來?再說了您這樣因為自己的個人愛好而耽誤了工作,您的領導不批評您嗎?叫我說,撤了您的職,也有可能啊!您老可得小心啊!
到了中午,我去奶奶家吃飯。吃過飯后,我看見奶奶在和泥,和泥的時候還在泥里放了點麥桿,為了讓泥更有粘性,然后用泥把灶臺里里外外重新抹了一遍,這也是小年的習俗之一,主要是為了給灶王爺留下個干凈、整潔、勤快的印象。
在當今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里,有好多傳統(tǒng)習俗被人們省略了,我希望人們重拾以前的傳統(tǒng)習俗,讓我們的中華文化永遠流傳下去。
18.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八
臘月二十三是一個隆重的節(jié)日,在一年中僅次于春節(jié),這就是小年。
早晨剛剛起床,就聽到了一陣“砰砰”的煙花在天空中爆炸的聲音。我爬起了床,經過一番洗漱,趕緊跑到廚房,今天的早餐夠衰,竟然只有大米飯、肉干和咸菜,別人也許這時候都在吃餃子吧!
雖然早餐不行,但我還是將就著吃了,畢竟肚子得先被填飽,才有力氣做其他事!過了十五分鐘,我才從廚房出來,跑到窗子那里看別人放鞭炮。
看著別人的鞭炮在寒風中亂舞著,我也想放鞭炮,但是我們家這回也不知怎么,沒有買鞭炮,所以,我只能在屋子里面看著別人放,這也挺好的。
這時,一束綠色的煙花拖著長長的灰色尾巴,竄上了廣袤的天空,在天空爆炸了,留下了一團灰色的煙霧,隨風飄去,給人留下了一瞬間的美感。
又有一掛鞭炮接著煙花的后塵,劇烈地吼起來,火花四濺,把年的氣息通過自己的燃燒傳遞給眾人,給人快樂的感受。
小年最重要的是什么,對了,就是餃子,雖然我們沒有放鞭炮,但餃子還是要吃的,這是中國人傳統(tǒng)的食物,過年怎么能不吃一頓餃子呢?
時近中午,我們開始包餃子,做餡和面,再把面壓扁,然后開始包,不一會,我們的餃子就出爐了,然后,燒水,把餃子放進鍋里,等著它熟起來,我們就可以吃了。
小年給人帶來了年的氣息,給了我們快樂。同時,我也沒有忘記,我即將長到十三歲了,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健康成長。
19.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十九
今天是農歷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北方的小年,也是我家的小年。
像往常的新年一樣,又是人們準備年貨、清掃房屋,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的日子。我們家也一樣,一大早媽媽就開始打掃房間了,一會兒擦玻璃,一會兒抹桌子,忙的不可開交,我也幫媽媽掃掃地,拖拖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媽媽,將掃把和竹竿用布條綁在一起,這樣稍微一舉就能夠到房頂,沿著房子的一周來回輕掃一遍,積攢在屋頂?shù)幕覊m像是鵝毛細雨般飄落而下,我欣喜地在房間中旋轉跳躍,媽媽卻大聲呵斥我躲開,待房間恢復平靜后,墻壁上留下一道又一道掃帚刮過地痕跡,這應該就是一年的印記吧,我想就像樹木的年輪一般吧。
一到下午,媽媽去買來了柿餅、山楂、大棗,還有香香甜甜的糖果,就等著晚上辭灶了。夜幕降臨時,我和媽媽去廚房,在菜板上擺上了五個嶄新的碗,每個碗里都擺滿了媽媽下午買來的東西,但是有一個碗里的東西比較特別,“咦,這碗米水是干什么的?”我問媽媽!霸钔鯛斒球T著馬上天的!眿寢屨f到,“這個就是喂給馬的!薄芭叮瓉硎沁@樣。 蔽一卮鸬。我看著媽媽點燃了香,插在香爐里,磕過頭之后,我們回到客廳,媽媽告訴我:“等著香燒完,就可以吃灶果了!苯涍^漫長的等待香終于燒完了,我立刻抓起了一顆糖,剝開糖紙,塞進嘴里,又香又甜的汁水灌滿了我的嘴巴。
開心的一天就在快樂的氣氛中結束了!
20.六年級小年日記 篇二十
昨天是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是中國的小年,我在家里過了一個難忘的小年,下面就讓我來給你講講吧!
小年的早上,奶奶一大早就包了好多湯圓,然后燒了一大鍋開水,等水開了就放進包好的湯圓。湯圓在鍋里滾啊滾,終于鼓著圓滾滾的肚皮浮出了水面。奶奶盛了三碗湯圓放在桌子上,又把三雙筷子放在湯圓旁邊。過了好長時間,奶奶又把湯圓和筷子收了起來。我覺得很奇怪就問奶奶:“奶奶,你在干什么?”奶奶說:“我們在過小年,過小年要把湯圓給灶神吃,這樣灶王才會在天神面前替我們說好話。”我說:“為什么灶王在天神面前會替我們人說好話?”奶奶說:“因為每年的農歷十二月二十三,灶王都要到天神那里告訴天神這一年誰做了好事誰干了壞事!痹瓉硎沁@樣啊,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后來爸爸回來了,奶奶又成了幾小碗湯圓給我們吃,細看熟透的湯圓,晶瑩透明,捎帶褐色。白糖隱約可見。我用小勺舀起一個湯圓放進嘴里,輕輕一咬,香噴噴、甜滋滋的餡就流出來了,吃著湯圓,想著奶奶說灶王的事,我問爸爸:“世界上有灶王嗎?”爸爸說:“世上其實沒有什么神仙,這只是人們的一種美好寄托而已,希望來年我們全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蔽尹c點頭。這次的小年真讓我難忘,我不但吃到了香噴噴的湯圓,還知道了過年的一些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