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要適時添加輔食
對于嬰兒來說,母乳是最理想的食品,可當嬰兒長到4~6個月后,水分占90%的母乳,營養(yǎng)已經(jīng)跟不上嬰兒的生長發(fā)育需要了(注意,不是老人家說的沒有營養(yǎng),只是有些元素不足了而已,有本質(zhì)區(qū)別噠),必須加入更稠、營養(yǎng)價值更高的食物,才能滿足嬰兒生長需要。
另外,由于造血所需,嬰兒本身的鐵、銅等營養(yǎng)元素也不足,容易發(fā)生貧血。貧血嬰兒會出現(xiàn)臉色發(fā)青、肌肉沒彈性、情緒不好等癥狀,這也是營養(yǎng)不足的表現(xiàn)。因此,4~6個月的嬰兒,需要開始添加輔食。
有部分媽媽因為知道母乳好,就一直純母乳到寶寶一歲甚至更大,不添加任何輔食,雖然母乳足夠填飽寶寶肚子這件事很值得自豪,但這樣也是不正確的做法。
過晚添加輔食的情況更居多數(shù)。過晚對寶寶的不利影響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6方面:
1“生長曲線”往下掉
我國嬰兒自出生至6個月,“生長曲線”的走勢并不比發(fā)達國家的嬰兒低,達到甚至超過國際標準?稍陔S后的6個月,“生長曲線”就降至國際標準以下了,這種現(xiàn)象與添加輔食過晚或不合理有關(guān)。
0~1歲正值生長發(fā)育的第一高峰期,營養(yǎng)跟不上,寶寶的身高潛能不能充分發(fā)揮,就可能“丟失”幾個厘米。
2“腦細胞數(shù)”難達標
嬰兒漸漸長大,只靠乳類提供的營養(yǎng)已經(jīng)不夠了,這就需要在乳類之外添加“營養(yǎng)密度”更高的輔食。
腦細胞數(shù)量的增多,需要足夠的營養(yǎng)做保證。從出生至1歲左右,是腦細胞增生的關(guān)鍵期,過了這個關(guān)鍵期,再補充營養(yǎng)也難使腦細胞的數(shù)量達標。
3“嬰兒貧血”笑容少
嬰兒的大腦正值發(fā)育之中,所需要的氧氣占了全身需氧量的一半。血液中的紅細胞是運送氧氣的“船”,打造“船”需要“鐵”。
經(jīng)過4個月的消耗,胎兒期的“儲存鐵”用完了,而乳類含的鐵太少,如每1000毫升母乳只有1毫克的鐵。嬰兒每天需要10毫克鐵,這就需要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才能預防缺鐵性貧血。
過晚添加輔食,嬰兒貧血,大腦缺氧,不僅讓寶寶“智商”減分,“情商”也減分。寶寶煩躁不安,整天眼淚汪汪。
4“不會咀嚼”嘴不巧
吸吮是“本能”,咀嚼是“本事”,這都需要鍛煉。
嘴巴的功能,一是吃飯,二是說話。吃耐嚼的食物,才能逐漸使嘴巴的功能得到完善。
咀嚼肌有力,并且收縮、放松自如,唇、舌、齒配合默契,下頜上、下、左、右運動適度,不僅是“吃”的基本功,也是“發(fā)音吐字”的基本功。
漏嘴巴、口齒不靈等現(xiàn)象,都和沒有正正經(jīng)經(jīng)添加輔食有關(guān)。另外,“牙不嚼不長”。咀嚼可以促使乳牙正常萌出,有牙和沒牙在吃和發(fā)音吐字上可大不一樣。
5“挑食偏食”口味刁
添加輔食可以使寶寶逐漸接受雜食,促成口味的改變、食物硬度的改變、口腔運動難度的改變,這樣寶寶斷奶后不會挑食偏食。
口味形成在兒時。如果在味覺發(fā)育的關(guān)鍵期,即出生后的后半年,不給寶寶以多種多樣的味覺刺激,斷奶后,寶寶的口味會很刁,這個不吃,那個不咽。
6“戀乳危機”逃不掉
平時沒正正經(jīng)經(jīng)給寶寶添加輔食,轉(zhuǎn)眼間該給寶寶斷母乳了,就來個“急剎車”,如媽媽往*上抹黃連、辣椒水、龍膽紫,要不就出去躲幾天,指望著把寶寶的奶癮嚇回去,或?qū)殞殹梆嚥粨袷场本桶涯虜嗔,這是非常不可取的方法。
突然沒奶吃了,寶寶在心理上受到的打擊非常大,不僅白天哭鬧,晚上夜驚,還可能滋生怪僻,聊以自慰,陷入“戀乳危機”之中。
如果能適時添加輔食,情況就不一樣了。五顏六色、形狀多樣、味道各異的輔食,使寶寶的口味從單一到多樣,豐富了感知覺,順帶習慣了勺、杯、碗等餐具,爸爸媽媽同時有機會享受一下哺嬰的樂趣,寶寶自然而然也淡化了“戀母、戀乳”心理。這樣到了1歲半左右,寶寶可以接受自然離乳、輕松斷奶了。
二、各個時間段的輔食添加有何講究
添加輔食有一定的順序,4個月后、6個月前可添加蔬菜汁及果汁,以及米粉;漸進到糊狀(果泥、菜泥、米煳、蛋黃等),這些食品適應后,在約7至10個月大后,包括各種肉類,肉松豆腐等都可以吃。
添加的量,以漸漸增加為原則。慢慢的可以將一餐、兩餐完全以輔食代替。下面是按階段劃分的輔食添加原則:
4-6個月的輔食添加
一般來說,寶寶從4-6個月就可以開始接觸輔食咯~而添加輔食的目的,是為了訓練寶寶吞咽固體食物和咀嚼的能力,同時為日后斷奶做準備。
提醒媽咪們,1歲以前還是以母乳或適合的配方奶為主食,輔食為輔!如果寶寶厭奶的情況很嚴重,再視情況考慮,要不要增加輔食的喂食比例哦!
4-6月寶寶的輔食
1嬰兒營養(yǎng)米粉
原料:1匙米粉,溫水。
做法:1匙米粉加入3-4匙溫水,靜置后,用筷子按照順時針方向調(diào)成糊狀。
2米湯
原料:硒米。
做法:將鍋內(nèi)水燒開后,放入淘洗干凈的200g大米,煮開后再用文火煮成爛粥,取上層米湯即可食用。
米湯一直以來,都是老人家比較推崇的一個東東,硒米含有的營養(yǎng)也是挺豐富的。但是1歲內(nèi)寶寶不適宜吃,可能會有消化問題。另外有人說米湯含砷量很高,5歲前孩子都不宜吃;也有人說米湯含微量砷對健康無影響。各方意見有爭議。
3蛋黃粉
原料:雞蛋一個。
做法:新鮮雞蛋一個,將雞蛋洗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水開后中火煮5-7分鐘,剝雞蛋殼,取出雞蛋黃,研磨成粉。然后用水沖泡調(diào)成糊狀哺喂。
對于進食及發(fā)育良好的寶寶來說,可以在8個月后添加雞蛋黃,而雞蛋清要等到1歲后才能添加。對于明確蛋黃過敏的寶寶,停止食用雞蛋黃,至少6個月后才能再次添加。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孩子,更要嚴格地將添加雞蛋黃的時間控制在8個月以后,這樣可減少過敏發(fā)生的可能性。
4青菜泥
原料:青菜。
做法:將適量青菜葉洗凈,加入沸水內(nèi)煮約1-2分鐘后,取出菜葉用粉碎機粉碎,或在銅絲網(wǎng)上研磨,濾出菜泥。
5蘋果胡蘿卜汁
原料:胡蘿卜1個,蘋果半個。
做法:將胡蘿卜、蘋果削皮洗凈后切成丁,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煮,約10分鐘可煮爛。用清潔的紗布過濾取汁即可。
6-8個月的輔食添加
從初期的粥、果泥,到了7-8個月、9-10個月,我們可以陸續(xù)讓寶寶接觸更多不同類型的輔食了。像是面條、雞湯、魚類等是不錯的選擇哦!
6-8月寶寶的輔食
1排骨胡蘿卜泥
原料:胡蘿卜1小段,豬骨適量。
做法:排骨洗凈,與胡蘿卜同煮。待湯汁濃厚、胡蘿卜酥爛時撈出豬骨和雜質(zhì),用勺子將胡蘿卜碾碎即可。
2雞汁土豆泥
原料:土雞一只,土豆1/4個,姜適量。
做法:將土雞洗凈斬塊,入沸水中焯一下,慢火熬湯,取部分湯汁冷凍。土豆洗凈去皮上鍋蒸熟,取出研成泥。取雞湯2勺,稍煮,澆到土豆泥中即可。
3冬瓜肉末面條
原料:冬瓜,熟肉末,面條,適量高湯。
做法:冬瓜洗凈去皮切塊,在沸水中煮熟后切成小塊備用。將面條置于沸水中,煮至熟爛后取出,用勺攪成短面條。將熟肉末、冬瓜塊及爛面條,加入高湯大火煮開,小火燜煮至面條爛熟即可。
4清蒸鱈魚
原料:鱈魚肉,蔥、姜少量。
做法:將鱈魚洗凈放盤中。蔥、姜切細絲置魚身上,入鍋蒸熟即可。
各種肉泥在這個階段都可以陸續(xù)地加上了。
8-12月寶寶的輔食
1小米山藥粥
原料:鮮山藥,小米。
做法:將山藥洗凈搗碎,與小米同煮為粥。
2八寶粥
原料:糯米,紅棗、紅豆、桂圓肉、蓮子、花生、核桃各適量。
做法:將原料洗凈后同入電飯煲內(nèi)熬煮成粥即可。
3蝦蓉小餛飩
原料:大明蝦,小餛飩皮,小蔥,紫菜。
做法:取明蝦仁用刀拍碎,揀出蝦腸,剁碎,淋入麻油少許,攪成泥蓉。用筷子挑指蓋大小的蝦蓉包進餛飩皮中,入鍋煮熟,撒上小蔥末和紫菜。
4豆腐鯽魚湯
原料:豆腐,鯽魚,火腿,蔥、姜末少許。
做法:將鯽魚洗凈,鍋中放入食用油燒至7成熱,放入魚稍煎一下,加清水煮沸后加入豆腐,再煮10-15分鐘,待湯色乳白時,撒上蔥末即可。
5三鮮蛋羹
原料:雞蛋,蝦仁,蘑菇,精肉末,蔥、蒜適量。
做法:蘑菇洗凈切成丁,蝦仁切丁。起油鍋,加入蔥蒜煸香,放入三丁,炒熟。雞蛋打入碗中,和清水調(diào)勻,放入鍋中蒸熱,將炒好的三丁倒入攪勻,再繼續(xù)蒸5-8分鐘即可。
12個月以上的輔食添加
沒錯!12個月后的小寶貝能吃的食物又更加多元化咯!較有口感的軟飯和意大利面都可以試試了。
三、輔食添加注意事項
輔食添加10原則
“適口、適量、適應”這三項輔食添加技藝,具體說來,就是輔食添加一定要遵循由少到多,由單一到多樣,由泥狀—糊狀—固體狀遞進的原則。下面10項輔食添加原則是給家長的友善提醒:
1、添加初期一次只喂一種新食物,以便判別此種食物是否能被寶寶接受。若寶寶產(chǎn)生不良反應,如過敏,您能很容易找出寶寶不適應的元素或成分所在。
2、輔食的分量應由少到多,由稀到濃。先從濃度低的液體食物開始添加,再慢慢改為泥狀,最后是固體食物。
3、遵照進度給予寶寶各類食物,以免寶寶身體負擔過大,引起消化不良。
4、的喂養(yǎng)方式,是將食物裝在碗中或杯內(nèi),用湯匙一口一口地慢慢喂,訓練寶寶開始適應大人的飲食方式。當寶寶具有穩(wěn)定的抓握力之后,可以練習他自己拿湯匙。
5、可以把嬰兒營養(yǎng)米粉、含鐵米粉作為添加的第一種輔食。切勿把米粉直接加入奶瓶中讓寶寶吸食,應調(diào)成糊狀,用湯匙喂給寶寶吃。
6、每次喂一種新食物后,必須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有無異,F(xiàn)象,如腹瀉、嘔吐、皮膚出疹子或潮紅等。若寶寶在三至五天內(nèi)沒有發(fā)生上述不良反應,可以讓他再嘗試其他新食物;若有任何異常反應,應該立即停止喂寶寶吃這種食物,并帶他去看醫(yī)生。
7、選在寶寶喝奶之前喂他輔食,這樣他不會因為已吃飽而拒吃輔食。
8、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避免過度喂食。
9、喂完輔食,注意給寶寶補充水分。
10、每個寶寶的氣質(zhì)不同,有些個性較溫和,吃東西速度慢,寶爸媽千萬不要責罵催促,只要想辦法讓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吃”這件事上就可以了。
輔食添加常見5大問題
1、時間過早
寶寶最早添加輔食時間為滿4個月,也就是第5個月,不過這只是對于那些母乳不足、混合喂養(yǎng)的寶寶來說。
滿4個月可以考慮少量添加一些米粉,而且米粉要調(diào)成稀糊狀。如果是純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且母乳還夠吃,暫時不要給寶寶添加輔食,待寶寶滿6個月再添加是最恰當?shù),這時寶寶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具備了吃輔食的條件。
2、順序不對
寶寶吃輔食出現(xiàn)不舒服,有可能是有些食物添加的順序不對。例如一位媽媽,給寶寶剛添加米粉,幾乎同時添加了胡蘿卜,寶寶有拉肚子現(xiàn)象,所以媽媽馬上停止了胡蘿卜。還有的媽媽著急給寶寶添加蛋黃,寶寶的第一種輔食就是蛋黃加小米湯,這樣也是不對的。
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先添加嬰兒營養(yǎng)米粉,等寶寶適應后再添加果泥或菜泥,然后是蛋黃、肉泥、肝泥等。
每次只添加一種,連續(xù)5天寶寶沒有出現(xiàn)不適,第6天可以添加另一種。一天可以喂2次輔食,也就是一天可以吃2種輔食,量要少,即使寶寶愛吃也不要吃太多。
3、種類混亂
初期給寶寶添加輔食,不要太雜亂,比如混合果泥、混合菜泥等都是要等寶寶基本適應輔食后再考慮的。
有的米粉里面加蘋果、香蕉等水果,這樣的輔食家長覺得口感不錯,營養(yǎng)豐富,不過不適合作為寶寶最初的輔食。
開始吃輔食,寶寶處于嘗試階段,目的是讓寶寶品嘗接受奶以外的食物,同時也是營養(yǎng)的需要。添加輔食是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不需要著急。
4、吃得過多
有的媽媽發(fā)現(xiàn),寶寶前幾天很愛吃的食物,最近兩天不愛吃了或者干脆看到小勺子小碗等就不開心。
這時媽媽要回想是不是給寶寶吃多了某種輔食,寶寶腸胃不適所以不愿再吃。
這種情況下,媽媽不要強迫寶寶吃,而是緩幾天再嘗試給寶寶吃,強迫只會讓寶寶對輔食更抗拒。如果摸一下寶寶肚子比較硬,可以給寶寶按摩肚子,幫助其腸道蠕動。方法是: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每次15分鐘,一天2-3次。小兒推拿點擊閱讀家庭小兒推拿的9個穴位減少寶寶患病痛苦并促進康復和家庭小兒穴位推拿實用解說,輔治寶寶鼻塞、感冒、咳嗽、驚風、腹脹等常見。ǜ窖ㄎ粓D)。
5、調(diào)味品不當
很多家長給寶寶做碎面、面糊時會加入鹽,覺得這樣味道好,寶寶也愛吃。這樣做并不可取,因為寶寶還小,腎臟功能較弱,不管鹽的劑量多少,多余的鈉都會給寶寶腎臟帶來負擔。
1歲以內(nèi)的寶寶不用添加任何鹽、味精等調(diào)味品。1歲后也需要少加或使用寶寶專用的調(diào)味品。
寶寶輔食添加禁忌
1不能放鹽
有時候父母可能會品嘗小寶寶的食物,如果覺得沒什么味道,可能會在食物里添加鹽。
千萬要記住,一定不要在1歲以內(nèi)嬰兒的食物里加鹽。父母要知道已滿1歲的孩子每天鹽的攝入量僅僅只有一克。鹽對于非常小的孩子來說非常的危險!絕對不要添加額外的鹽到嬰兒的食品當中。推薦點擊閱讀:因為吃鹽,愚昧媽媽親手斷送了8個月寶寶的生命
也不要讓嬰兒吃鹽分太多的食物,比如不能讓嬰兒吃橄欖油,還有不能讓嬰兒吃薯片。
父母在給嬰兒準備食物時,要注意食物的鹽分含量等級。很多罐裝食物,比如豆子,它們保存在有鹽分的水中,在煮熟前,要把豆子清洗,把過多的鹽分清洗掉。
2不要添加蜂蜜
蜂蜜對于成年人來說可能是健康的食物,但是蜂蜜里含有肉毒桿菌孢子,這種物質(zhì)對嬰兒有潛在的危險。
嬰兒還不能夠消化肉毒桿菌孢子。所以在嬰兒沒滿1歲前,不要在嬰兒的食物中添加蜂蜜。
3不要加白糖
雖然糖吃起來味道不錯,但是精煉糖并不是我們飲食中的必備品,因為事實上精煉糖是不健康的食物。給嬰兒吃糖并不是明智的選擇。絕對不要在嬰兒食物中添加糖。
如果你想讓嬰兒的食物吃起來更加甜美,可以加點果汁,或者把嬰兒的食物同甜食混合。
4不要添加花生
讓嬰兒吃花生可能導致嬰兒過敏。另外嬰兒吃花生還可能有其他的風險。因為花生和哮喘、濕疹等有關(guān)聯(lián)。
除非孩子1歲了,不然不要給孩子吃花生。另外父母如果執(zhí)意要給孩子吃花生,那么在孩子2歲后可以給孩子吃花生醬而不是花生,以避免孩子窒息。孩子2歲后免疫力和消化系統(tǒng)都發(fā)育很好了,這個時候可以試著吃花生。
5不要給孩子吃生雞蛋
生雞蛋里有沙門氏細菌,所以不要給嬰兒和小孩子吃生雞蛋。也不要給嬰兒吃自制的蛋黃醬或沒熟透的雞蛋。
如果你要給嬰兒吃雞蛋,一定要確保雞蛋已經(jīng)熟透。
6不要添加高維A的食品
因為維生素A過量可能導致中毒。不管是植物類、水果類、蔬菜類還是動物類的食物多數(shù)會包含維生素A,只要不食用過量就好!
據(jù)研究,嬰幼兒服用維生素A,如一次劑量超過30萬國際單位時(每克普通魚肝油含維生素A850國際單位;每克濃魚肝油含維生素A5-6.5萬國際單位),會引起急性中毒。每天服用5萬-10萬國際單位,連續(xù)服用6個月左右,即可發(fā)生慢性中毒。
四、寶寶不吃輔食怎么辦
其實寶寶不是不喜歡媽媽制作的食物,更不是嫌媽媽手藝不好,而是可能有以下原因造成寶寶排斥媽媽做的輔食:
輔食不夠軟爛、不夠泥
一開始吃輔食的寶寶通常比較喜歡吃完全沒有顆粒的食物,因為他們沒有牙齒,牙齦也不夠堅硬,因此無法將顆粒(細小顆粒也一樣)咀嚼得很爛,吞咽時便會有異物感,而這種異物感容易造成他們的不適,因此就會想把食物往外吐出。
幾次之后, 只要看到媽媽拿著碗或裝著輔食的容器,自然就撇頭,連吃都不想吃就直接拒絕。所以輔食的制作一開始時一定要打得很泥(很細)、很軟爛(入口即化),這樣大多數(shù)的孩子接受度也會較高。
輔食太稀、太稠
每個孩子對輔食稠、稀度的喜好都不同,有的孩子會因為一開始的食物泥太稀了而不喜歡,有的孩子因為太稠較難吞咽會有嘔吐狀。
所以,建議媽媽們在制作時,先把食物泥做得稠一點,然后在喂食時也同時幫孩子調(diào)配喜歡的濃稠度(拿點母乳或是開水在旁邊慢慢一點一點地加入),之后就可以大概抓住孩子的喜好,也比較能掌握。
太早食用粥品
若給未滿1歲的寶寶吃米湯或稀飯等離乳食物,他們的身體無法有效率地將這些食物轉(zhuǎn)變成可利用的能量源(糖分),這是由于寶寶體內(nèi)消化谷物的酵素尚未完整的緣故。所以未完全消化的谷類會在消化器中發(fā)酵,引起消化問題。
因此,熟米煮成的粥無法與水完全融合,反而會傷害孩子的腸胃,引起消化上的問題,孩子會莫名哭鬧不安,而聰明的孩子幾次后發(fā)現(xiàn)不適的原因便會主動拒絕這樣的食物。
所以孩子其實是會知道什么樣的食物適合自己、什么樣的食物他們無法消化,這時孩子會本能地拒絕。
太早給予米餅零食,甚至大人食物
很多爸媽總覺淂寶寶好可憐,食物除了奶還是奶,便想要讓寶寶的生活多一點食物,于是就在寶寶被宣告可以開始吃輔食時,買了嬰幼兒的米餅等小零食給寶寶。
但是米餅對剛開始吃輔食的孩子真的好嗎?米餅會不會影響孩子一開始食用輔食泥的意愿呢?大家可以思考看看。
除了米餅,還常聽到一些媽媽抱怨爸爸給不到10個月的孩子吃大人的食物,譬如:薯片、可樂、綠茶、糖果……聽到的時候真的很心疼,為什么這些孩子的腸胃與身體要受到這樣的折磨。
這些孩子這么小就接觸了這些高防腐劑、高色素、高人工添加物的食物,那他們對平淡的食物泥當然興趣全無,不管媽媽的手藝有多好、食材有多營養(yǎng)、香味有多誘人,孩子就是不愛,所以一定要注意。
對于嬰兒來說,母乳是最理想的食品,可當嬰兒長到4~6個月后,水分占90%的母乳,營養(yǎng)已經(jīng)跟不上嬰兒的生長發(fā)育需要了(注意,不是老人家說的沒有營養(yǎng),只是有些元素不足了而已,有本質(zhì)區(qū)別噠),必須加入更稠、營養(yǎng)價值更高的食物,才能滿足嬰兒生長需要。
另外,由于造血所需,嬰兒本身的鐵、銅等營養(yǎng)元素也不足,容易發(fā)生貧血。貧血嬰兒會出現(xiàn)臉色發(fā)青、肌肉沒彈性、情緒不好等癥狀,這也是營養(yǎng)不足的表現(xiàn)。因此,4~6個月的嬰兒,需要開始添加輔食。
有部分媽媽因為知道母乳好,就一直純母乳到寶寶一歲甚至更大,不添加任何輔食,雖然母乳足夠填飽寶寶肚子這件事很值得自豪,但這樣也是不正確的做法。
過晚添加輔食的情況更居多數(shù)。過晚對寶寶的不利影響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6方面:
1“生長曲線”往下掉
我國嬰兒自出生至6個月,“生長曲線”的走勢并不比發(fā)達國家的嬰兒低,達到甚至超過國際標準?稍陔S后的6個月,“生長曲線”就降至國際標準以下了,這種現(xiàn)象與添加輔食過晚或不合理有關(guān)。
0~1歲正值生長發(fā)育的第一高峰期,營養(yǎng)跟不上,寶寶的身高潛能不能充分發(fā)揮,就可能“丟失”幾個厘米。
2“腦細胞數(shù)”難達標
嬰兒漸漸長大,只靠乳類提供的營養(yǎng)已經(jīng)不夠了,這就需要在乳類之外添加“營養(yǎng)密度”更高的輔食。
腦細胞數(shù)量的增多,需要足夠的營養(yǎng)做保證。從出生至1歲左右,是腦細胞增生的關(guān)鍵期,過了這個關(guān)鍵期,再補充營養(yǎng)也難使腦細胞的數(shù)量達標。
3“嬰兒貧血”笑容少
嬰兒的大腦正值發(fā)育之中,所需要的氧氣占了全身需氧量的一半。血液中的紅細胞是運送氧氣的“船”,打造“船”需要“鐵”。
經(jīng)過4個月的消耗,胎兒期的“儲存鐵”用完了,而乳類含的鐵太少,如每1000毫升母乳只有1毫克的鐵。嬰兒每天需要10毫克鐵,這就需要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才能預防缺鐵性貧血。
過晚添加輔食,嬰兒貧血,大腦缺氧,不僅讓寶寶“智商”減分,“情商”也減分。寶寶煩躁不安,整天眼淚汪汪。
4“不會咀嚼”嘴不巧
吸吮是“本能”,咀嚼是“本事”,這都需要鍛煉。
嘴巴的功能,一是吃飯,二是說話。吃耐嚼的食物,才能逐漸使嘴巴的功能得到完善。
咀嚼肌有力,并且收縮、放松自如,唇、舌、齒配合默契,下頜上、下、左、右運動適度,不僅是“吃”的基本功,也是“發(fā)音吐字”的基本功。
漏嘴巴、口齒不靈等現(xiàn)象,都和沒有正正經(jīng)經(jīng)添加輔食有關(guān)。另外,“牙不嚼不長”。咀嚼可以促使乳牙正常萌出,有牙和沒牙在吃和發(fā)音吐字上可大不一樣。
5“挑食偏食”口味刁
添加輔食可以使寶寶逐漸接受雜食,促成口味的改變、食物硬度的改變、口腔運動難度的改變,這樣寶寶斷奶后不會挑食偏食。
口味形成在兒時。如果在味覺發(fā)育的關(guān)鍵期,即出生后的后半年,不給寶寶以多種多樣的味覺刺激,斷奶后,寶寶的口味會很刁,這個不吃,那個不咽。
6“戀乳危機”逃不掉
平時沒正正經(jīng)經(jīng)給寶寶添加輔食,轉(zhuǎn)眼間該給寶寶斷母乳了,就來個“急剎車”,如媽媽往*上抹黃連、辣椒水、龍膽紫,要不就出去躲幾天,指望著把寶寶的奶癮嚇回去,或?qū)殞殹梆嚥粨袷场本桶涯虜嗔,這是非常不可取的方法。
突然沒奶吃了,寶寶在心理上受到的打擊非常大,不僅白天哭鬧,晚上夜驚,還可能滋生怪僻,聊以自慰,陷入“戀乳危機”之中。
如果能適時添加輔食,情況就不一樣了。五顏六色、形狀多樣、味道各異的輔食,使寶寶的口味從單一到多樣,豐富了感知覺,順帶習慣了勺、杯、碗等餐具,爸爸媽媽同時有機會享受一下哺嬰的樂趣,寶寶自然而然也淡化了“戀母、戀乳”心理。這樣到了1歲半左右,寶寶可以接受自然離乳、輕松斷奶了。
二、各個時間段的輔食添加有何講究
添加輔食有一定的順序,4個月后、6個月前可添加蔬菜汁及果汁,以及米粉;漸進到糊狀(果泥、菜泥、米煳、蛋黃等),這些食品適應后,在約7至10個月大后,包括各種肉類,肉松豆腐等都可以吃。
添加的量,以漸漸增加為原則。慢慢的可以將一餐、兩餐完全以輔食代替。下面是按階段劃分的輔食添加原則:
4-6個月的輔食添加
一般來說,寶寶從4-6個月就可以開始接觸輔食咯~而添加輔食的目的,是為了訓練寶寶吞咽固體食物和咀嚼的能力,同時為日后斷奶做準備。
提醒媽咪們,1歲以前還是以母乳或適合的配方奶為主食,輔食為輔!如果寶寶厭奶的情況很嚴重,再視情況考慮,要不要增加輔食的喂食比例哦!
4-6月寶寶的輔食
1嬰兒營養(yǎng)米粉
原料:1匙米粉,溫水。
做法:1匙米粉加入3-4匙溫水,靜置后,用筷子按照順時針方向調(diào)成糊狀。
2米湯
原料:硒米。
做法:將鍋內(nèi)水燒開后,放入淘洗干凈的200g大米,煮開后再用文火煮成爛粥,取上層米湯即可食用。
米湯一直以來,都是老人家比較推崇的一個東東,硒米含有的營養(yǎng)也是挺豐富的。但是1歲內(nèi)寶寶不適宜吃,可能會有消化問題。另外有人說米湯含砷量很高,5歲前孩子都不宜吃;也有人說米湯含微量砷對健康無影響。各方意見有爭議。
3蛋黃粉
原料:雞蛋一個。
做法:新鮮雞蛋一個,將雞蛋洗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水開后中火煮5-7分鐘,剝雞蛋殼,取出雞蛋黃,研磨成粉。然后用水沖泡調(diào)成糊狀哺喂。
對于進食及發(fā)育良好的寶寶來說,可以在8個月后添加雞蛋黃,而雞蛋清要等到1歲后才能添加。對于明確蛋黃過敏的寶寶,停止食用雞蛋黃,至少6個月后才能再次添加。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孩子,更要嚴格地將添加雞蛋黃的時間控制在8個月以后,這樣可減少過敏發(fā)生的可能性。
4青菜泥
原料:青菜。
做法:將適量青菜葉洗凈,加入沸水內(nèi)煮約1-2分鐘后,取出菜葉用粉碎機粉碎,或在銅絲網(wǎng)上研磨,濾出菜泥。
5蘋果胡蘿卜汁
原料:胡蘿卜1個,蘋果半個。
做法:將胡蘿卜、蘋果削皮洗凈后切成丁,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清水煮,約10分鐘可煮爛。用清潔的紗布過濾取汁即可。
6-8個月的輔食添加
從初期的粥、果泥,到了7-8個月、9-10個月,我們可以陸續(xù)讓寶寶接觸更多不同類型的輔食了。像是面條、雞湯、魚類等是不錯的選擇哦!
6-8月寶寶的輔食
1排骨胡蘿卜泥
原料:胡蘿卜1小段,豬骨適量。
做法:排骨洗凈,與胡蘿卜同煮。待湯汁濃厚、胡蘿卜酥爛時撈出豬骨和雜質(zhì),用勺子將胡蘿卜碾碎即可。
2雞汁土豆泥
原料:土雞一只,土豆1/4個,姜適量。
做法:將土雞洗凈斬塊,入沸水中焯一下,慢火熬湯,取部分湯汁冷凍。土豆洗凈去皮上鍋蒸熟,取出研成泥。取雞湯2勺,稍煮,澆到土豆泥中即可。
3冬瓜肉末面條
原料:冬瓜,熟肉末,面條,適量高湯。
做法:冬瓜洗凈去皮切塊,在沸水中煮熟后切成小塊備用。將面條置于沸水中,煮至熟爛后取出,用勺攪成短面條。將熟肉末、冬瓜塊及爛面條,加入高湯大火煮開,小火燜煮至面條爛熟即可。
4清蒸鱈魚
原料:鱈魚肉,蔥、姜少量。
做法:將鱈魚洗凈放盤中。蔥、姜切細絲置魚身上,入鍋蒸熟即可。
各種肉泥在這個階段都可以陸續(xù)地加上了。
8-12月寶寶的輔食
1小米山藥粥
原料:鮮山藥,小米。
做法:將山藥洗凈搗碎,與小米同煮為粥。
2八寶粥
原料:糯米,紅棗、紅豆、桂圓肉、蓮子、花生、核桃各適量。
做法:將原料洗凈后同入電飯煲內(nèi)熬煮成粥即可。
3蝦蓉小餛飩
原料:大明蝦,小餛飩皮,小蔥,紫菜。
做法:取明蝦仁用刀拍碎,揀出蝦腸,剁碎,淋入麻油少許,攪成泥蓉。用筷子挑指蓋大小的蝦蓉包進餛飩皮中,入鍋煮熟,撒上小蔥末和紫菜。
4豆腐鯽魚湯
原料:豆腐,鯽魚,火腿,蔥、姜末少許。
做法:將鯽魚洗凈,鍋中放入食用油燒至7成熱,放入魚稍煎一下,加清水煮沸后加入豆腐,再煮10-15分鐘,待湯色乳白時,撒上蔥末即可。
5三鮮蛋羹
原料:雞蛋,蝦仁,蘑菇,精肉末,蔥、蒜適量。
做法:蘑菇洗凈切成丁,蝦仁切丁。起油鍋,加入蔥蒜煸香,放入三丁,炒熟。雞蛋打入碗中,和清水調(diào)勻,放入鍋中蒸熱,將炒好的三丁倒入攪勻,再繼續(xù)蒸5-8分鐘即可。
12個月以上的輔食添加
沒錯!12個月后的小寶貝能吃的食物又更加多元化咯!較有口感的軟飯和意大利面都可以試試了。
三、輔食添加注意事項
輔食添加10原則
“適口、適量、適應”這三項輔食添加技藝,具體說來,就是輔食添加一定要遵循由少到多,由單一到多樣,由泥狀—糊狀—固體狀遞進的原則。下面10項輔食添加原則是給家長的友善提醒:
1、添加初期一次只喂一種新食物,以便判別此種食物是否能被寶寶接受。若寶寶產(chǎn)生不良反應,如過敏,您能很容易找出寶寶不適應的元素或成分所在。
2、輔食的分量應由少到多,由稀到濃。先從濃度低的液體食物開始添加,再慢慢改為泥狀,最后是固體食物。
3、遵照進度給予寶寶各類食物,以免寶寶身體負擔過大,引起消化不良。
4、的喂養(yǎng)方式,是將食物裝在碗中或杯內(nèi),用湯匙一口一口地慢慢喂,訓練寶寶開始適應大人的飲食方式。當寶寶具有穩(wěn)定的抓握力之后,可以練習他自己拿湯匙。
5、可以把嬰兒營養(yǎng)米粉、含鐵米粉作為添加的第一種輔食。切勿把米粉直接加入奶瓶中讓寶寶吸食,應調(diào)成糊狀,用湯匙喂給寶寶吃。
6、每次喂一種新食物后,必須注意寶寶的糞便及皮膚有無異,F(xiàn)象,如腹瀉、嘔吐、皮膚出疹子或潮紅等。若寶寶在三至五天內(nèi)沒有發(fā)生上述不良反應,可以讓他再嘗試其他新食物;若有任何異常反應,應該立即停止喂寶寶吃這種食物,并帶他去看醫(yī)生。
7、選在寶寶喝奶之前喂他輔食,這樣他不會因為已吃飽而拒吃輔食。
8、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避免過度喂食。
9、喂完輔食,注意給寶寶補充水分。
10、每個寶寶的氣質(zhì)不同,有些個性較溫和,吃東西速度慢,寶爸媽千萬不要責罵催促,只要想辦法讓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吃”這件事上就可以了。
輔食添加常見5大問題
1、時間過早
寶寶最早添加輔食時間為滿4個月,也就是第5個月,不過這只是對于那些母乳不足、混合喂養(yǎng)的寶寶來說。
滿4個月可以考慮少量添加一些米粉,而且米粉要調(diào)成稀糊狀。如果是純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且母乳還夠吃,暫時不要給寶寶添加輔食,待寶寶滿6個月再添加是最恰當?shù),這時寶寶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具備了吃輔食的條件。
2、順序不對
寶寶吃輔食出現(xiàn)不舒服,有可能是有些食物添加的順序不對。例如一位媽媽,給寶寶剛添加米粉,幾乎同時添加了胡蘿卜,寶寶有拉肚子現(xiàn)象,所以媽媽馬上停止了胡蘿卜。還有的媽媽著急給寶寶添加蛋黃,寶寶的第一種輔食就是蛋黃加小米湯,這樣也是不對的。
正確的順序應該是先添加嬰兒營養(yǎng)米粉,等寶寶適應后再添加果泥或菜泥,然后是蛋黃、肉泥、肝泥等。
每次只添加一種,連續(xù)5天寶寶沒有出現(xiàn)不適,第6天可以添加另一種。一天可以喂2次輔食,也就是一天可以吃2種輔食,量要少,即使寶寶愛吃也不要吃太多。
3、種類混亂
初期給寶寶添加輔食,不要太雜亂,比如混合果泥、混合菜泥等都是要等寶寶基本適應輔食后再考慮的。
有的米粉里面加蘋果、香蕉等水果,這樣的輔食家長覺得口感不錯,營養(yǎng)豐富,不過不適合作為寶寶最初的輔食。
開始吃輔食,寶寶處于嘗試階段,目的是讓寶寶品嘗接受奶以外的食物,同時也是營養(yǎng)的需要。添加輔食是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不需要著急。
4、吃得過多
有的媽媽發(fā)現(xiàn),寶寶前幾天很愛吃的食物,最近兩天不愛吃了或者干脆看到小勺子小碗等就不開心。
這時媽媽要回想是不是給寶寶吃多了某種輔食,寶寶腸胃不適所以不愿再吃。
這種情況下,媽媽不要強迫寶寶吃,而是緩幾天再嘗試給寶寶吃,強迫只會讓寶寶對輔食更抗拒。如果摸一下寶寶肚子比較硬,可以給寶寶按摩肚子,幫助其腸道蠕動。方法是: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每次15分鐘,一天2-3次。小兒推拿點擊閱讀家庭小兒推拿的9個穴位減少寶寶患病痛苦并促進康復和家庭小兒穴位推拿實用解說,輔治寶寶鼻塞、感冒、咳嗽、驚風、腹脹等常見。ǜ窖ㄎ粓D)。
5、調(diào)味品不當
很多家長給寶寶做碎面、面糊時會加入鹽,覺得這樣味道好,寶寶也愛吃。這樣做并不可取,因為寶寶還小,腎臟功能較弱,不管鹽的劑量多少,多余的鈉都會給寶寶腎臟帶來負擔。
1歲以內(nèi)的寶寶不用添加任何鹽、味精等調(diào)味品。1歲后也需要少加或使用寶寶專用的調(diào)味品。
寶寶輔食添加禁忌
1不能放鹽
有時候父母可能會品嘗小寶寶的食物,如果覺得沒什么味道,可能會在食物里添加鹽。
千萬要記住,一定不要在1歲以內(nèi)嬰兒的食物里加鹽。父母要知道已滿1歲的孩子每天鹽的攝入量僅僅只有一克。鹽對于非常小的孩子來說非常的危險!絕對不要添加額外的鹽到嬰兒的食品當中。推薦點擊閱讀:因為吃鹽,愚昧媽媽親手斷送了8個月寶寶的生命
也不要讓嬰兒吃鹽分太多的食物,比如不能讓嬰兒吃橄欖油,還有不能讓嬰兒吃薯片。
父母在給嬰兒準備食物時,要注意食物的鹽分含量等級。很多罐裝食物,比如豆子,它們保存在有鹽分的水中,在煮熟前,要把豆子清洗,把過多的鹽分清洗掉。
2不要添加蜂蜜
蜂蜜對于成年人來說可能是健康的食物,但是蜂蜜里含有肉毒桿菌孢子,這種物質(zhì)對嬰兒有潛在的危險。
嬰兒還不能夠消化肉毒桿菌孢子。所以在嬰兒沒滿1歲前,不要在嬰兒的食物中添加蜂蜜。
3不要加白糖
雖然糖吃起來味道不錯,但是精煉糖并不是我們飲食中的必備品,因為事實上精煉糖是不健康的食物。給嬰兒吃糖并不是明智的選擇。絕對不要在嬰兒食物中添加糖。
如果你想讓嬰兒的食物吃起來更加甜美,可以加點果汁,或者把嬰兒的食物同甜食混合。
4不要添加花生
讓嬰兒吃花生可能導致嬰兒過敏。另外嬰兒吃花生還可能有其他的風險。因為花生和哮喘、濕疹等有關(guān)聯(lián)。
除非孩子1歲了,不然不要給孩子吃花生。另外父母如果執(zhí)意要給孩子吃花生,那么在孩子2歲后可以給孩子吃花生醬而不是花生,以避免孩子窒息。孩子2歲后免疫力和消化系統(tǒng)都發(fā)育很好了,這個時候可以試著吃花生。
5不要給孩子吃生雞蛋
生雞蛋里有沙門氏細菌,所以不要給嬰兒和小孩子吃生雞蛋。也不要給嬰兒吃自制的蛋黃醬或沒熟透的雞蛋。
如果你要給嬰兒吃雞蛋,一定要確保雞蛋已經(jīng)熟透。
6不要添加高維A的食品
因為維生素A過量可能導致中毒。不管是植物類、水果類、蔬菜類還是動物類的食物多數(shù)會包含維生素A,只要不食用過量就好!
據(jù)研究,嬰幼兒服用維生素A,如一次劑量超過30萬國際單位時(每克普通魚肝油含維生素A850國際單位;每克濃魚肝油含維生素A5-6.5萬國際單位),會引起急性中毒。每天服用5萬-10萬國際單位,連續(xù)服用6個月左右,即可發(fā)生慢性中毒。
四、寶寶不吃輔食怎么辦
其實寶寶不是不喜歡媽媽制作的食物,更不是嫌媽媽手藝不好,而是可能有以下原因造成寶寶排斥媽媽做的輔食:
輔食不夠軟爛、不夠泥
一開始吃輔食的寶寶通常比較喜歡吃完全沒有顆粒的食物,因為他們沒有牙齒,牙齦也不夠堅硬,因此無法將顆粒(細小顆粒也一樣)咀嚼得很爛,吞咽時便會有異物感,而這種異物感容易造成他們的不適,因此就會想把食物往外吐出。
幾次之后, 只要看到媽媽拿著碗或裝著輔食的容器,自然就撇頭,連吃都不想吃就直接拒絕。所以輔食的制作一開始時一定要打得很泥(很細)、很軟爛(入口即化),這樣大多數(shù)的孩子接受度也會較高。
輔食太稀、太稠
每個孩子對輔食稠、稀度的喜好都不同,有的孩子會因為一開始的食物泥太稀了而不喜歡,有的孩子因為太稠較難吞咽會有嘔吐狀。
所以,建議媽媽們在制作時,先把食物泥做得稠一點,然后在喂食時也同時幫孩子調(diào)配喜歡的濃稠度(拿點母乳或是開水在旁邊慢慢一點一點地加入),之后就可以大概抓住孩子的喜好,也比較能掌握。
太早食用粥品
若給未滿1歲的寶寶吃米湯或稀飯等離乳食物,他們的身體無法有效率地將這些食物轉(zhuǎn)變成可利用的能量源(糖分),這是由于寶寶體內(nèi)消化谷物的酵素尚未完整的緣故。所以未完全消化的谷類會在消化器中發(fā)酵,引起消化問題。
因此,熟米煮成的粥無法與水完全融合,反而會傷害孩子的腸胃,引起消化上的問題,孩子會莫名哭鬧不安,而聰明的孩子幾次后發(fā)現(xiàn)不適的原因便會主動拒絕這樣的食物。
所以孩子其實是會知道什么樣的食物適合自己、什么樣的食物他們無法消化,這時孩子會本能地拒絕。
太早給予米餅零食,甚至大人食物
很多爸媽總覺淂寶寶好可憐,食物除了奶還是奶,便想要讓寶寶的生活多一點食物,于是就在寶寶被宣告可以開始吃輔食時,買了嬰幼兒的米餅等小零食給寶寶。
但是米餅對剛開始吃輔食的孩子真的好嗎?米餅會不會影響孩子一開始食用輔食泥的意愿呢?大家可以思考看看。
除了米餅,還常聽到一些媽媽抱怨爸爸給不到10個月的孩子吃大人的食物,譬如:薯片、可樂、綠茶、糖果……聽到的時候真的很心疼,為什么這些孩子的腸胃與身體要受到這樣的折磨。
這些孩子這么小就接觸了這些高防腐劑、高色素、高人工添加物的食物,那他們對平淡的食物泥當然興趣全無,不管媽媽的手藝有多好、食材有多營養(yǎng)、香味有多誘人,孩子就是不愛,所以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