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考網(wǎng)能力訓(xùn)練頻道為大家整理的諸子百家名言名言名句,供大家閱讀參考。
墨子名言選粹
★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簡而成也,譽(yù)不可巧(偽詐)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載)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愛,強(qiáng)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 ★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節(jié)儉則昌,*佚則亡。
★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
★力,形之所以奮也。圓,一中同長也。
孟子
聞過則喜,聞善則拜①。
出自《孟子·公孫丑上》!睹献印酚擅献蛹捌涞茏铀,現(xiàn)存七篇。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國(現(xiàn)在山東省鄒縣)人。是孔子之后的儒學(xué)大師。①這句話原文為:“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公孫丑下》。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出自《孟子·離婁上》。
大人①者,不失其赤子之心②者也。
出自《孟子·離婁下》。①[大人]有德行的人。 ②[赤子之心]嬰兒天真純潔善良的心地。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離婁下》。
學(xué)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①而已矣。
出自《孟子·告子上》。①[放心]指喪失了的“善心”。“求其放心”的意思是把喪失的善良之心找回來。
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盡心上》。
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恒也。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圣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qiáng)其骨。恒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也。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歟?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shù)窮,不若守中。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芮(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輿?故能成其私。
五色使人目盲,馳騁田獵使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是以圣人之治也,為腹而不為目,故去彼而取此。
曲則全,枉則正;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執(zhí)一以為天下牧。不自視,故章;不自見,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全者,幾語哉?誠全歸之。
善行者無轍跡,善言者無瑕謫,善數(shù)者不用籌策,善閉者無關(guān)龠而不可啟也,善結(jié)者無纆約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無棄人,物無棄財,是謂襲明。故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也。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乎,大迷。是謂妙要。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恒德不離。恒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復(fù)歸于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復(fù)歸于無極。樸散則為器,圣人用則為官長。夫大制無割。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之者敗之,執(zhí)之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熱或吹,或強(qiáng)或挫,或培或墮。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以上《道經(jīng)》
不出于戶,以知天下。不窺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彌遠(yuǎn)者,其知彌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弗為而成。
圣人恒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為天下渾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能,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盜賊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樸。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邦缺缺。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兼(廉)而不劌,直而不紲,光而不眺(耀)。
墨子名言選粹
★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簡而成也,譽(yù)不可巧(偽詐)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載)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愛,強(qiáng)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 ★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節(jié)儉則昌,*佚則亡。
★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
★力,形之所以奮也。圓,一中同長也。
孟子
聞過則喜,聞善則拜①。
出自《孟子·公孫丑上》!睹献印酚擅献蛹捌涞茏铀,現(xiàn)存七篇。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國(現(xiàn)在山東省鄒縣)人。是孔子之后的儒學(xué)大師。①這句話原文為:“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公孫丑下》。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出自《孟子·離婁上》。
大人①者,不失其赤子之心②者也。
出自《孟子·離婁下》。①[大人]有德行的人。 ②[赤子之心]嬰兒天真純潔善良的心地。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離婁下》。
學(xué)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①而已矣。
出自《孟子·告子上》。①[放心]指喪失了的“善心”。“求其放心”的意思是把喪失的善良之心找回來。
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盡心上》。
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恒也。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圣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qiáng)其骨。恒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也。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歟?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shù)窮,不若守中。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芮(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輿?故能成其私。
五色使人目盲,馳騁田獵使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是以圣人之治也,為腹而不為目,故去彼而取此。
曲則全,枉則正;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執(zhí)一以為天下牧。不自視,故章;不自見,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全者,幾語哉?誠全歸之。
善行者無轍跡,善言者無瑕謫,善數(shù)者不用籌策,善閉者無關(guān)龠而不可啟也,善結(jié)者無纆約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無棄人,物無棄財,是謂襲明。故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也。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乎,大迷。是謂妙要。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恒德不離。恒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復(fù)歸于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復(fù)歸于無極。樸散則為器,圣人用則為官長。夫大制無割。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之者敗之,執(zhí)之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熱或吹,或強(qiáng)或挫,或培或墮。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以上《道經(jīng)》
不出于戶,以知天下。不窺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彌遠(yuǎn)者,其知彌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弗為而成。
圣人恒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為天下渾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能,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盜賊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樸。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邦缺缺。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兼(廉)而不劌,直而不紲,光而不眺(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