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廣角”主要是向學生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并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讓學生學會運用數進行編碼,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的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學會用數進行編碼,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4. 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yǎng)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初步學會表達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三、編排特點
1.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向學生滲透重要的數學思想。
數字編碼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比如郵政編碼、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等,在這些號碼中都蘊含著數字編碼的思想,同時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運用數字或者符號來描述事物,可以比較簡潔、準確地表示出事物蘊含的客觀規(guī)律,也便于我們分類查詢和統(tǒng)計。
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我們都是通過生活中的事例向學生滲透數字編碼思想。比如教材首先從老師點名的情境引入,說明我們可以用數字編碼來區(qū)分班上的每個學生。接下來,例1和例2通過郵政編碼和身份證號碼等生活實例讓學生體會數字編碼在生活中的應用,初步了解郵政編碼的結構與含義,了解身份證號碼中蘊含的一些簡單信息和編碼的含義,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還有練習中的習題都是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
2.在實踐中體會數字編碼的應用。
在學生初步了解數字編碼的思想后,例3和例4讓學生通過兩個實踐活動來運用數字或字母進行編碼,加深對數字編碼思想的理解。例3是讓學生給學校的每一個學生編一個學號,例4是讓學生給班里或學校圖書角的書籍編一個書號,和例3相比,更復雜一些,是用符號和數字的組合進行編碼。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進一步來體會數字編碼在生活中的應用。
具體編排
標 題
具體內容
例1~例2
通過實例讓學生體會數字編碼在生活中的應用,初步了解編碼的結構與含義,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
例3、例4
通過實踐活動來運用數字或字母進行編碼,加深對數字編碼思想的理解。
情境圖
教材首先由學生非常熟悉的老師點名的生活情境來引入,說明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
教學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讓學生探討用編號的方法來區(qū)分班上的學生。這部分內容也可以結合后面的例1來教學,教師課前可以讓學生先收集一些由數字組成的號碼,如車牌號、郵政編碼、電話號碼等,然后在班上交流和匯報,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通過多媒體課件再來展示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這些數字編碼現象引出,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欲望。
例1
例1是通過了解郵政編碼的結構和含義來初步體會數字編碼的方法,同時通過郵政編碼在信件傳遞中的功能初步體會數字編碼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我們知道郵政編碼是代表投送郵件的郵局的一種專用代號,也是這個局(所)投送范圍內的居民與單位的通信代號。教材這里呈現了一個標準信封的正面,并向同學們介紹了郵政編碼的結構:郵政編碼由6位阿拉伯數字組成,如448268。它的前兩位數表示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如44表示湖北省;第三位數表示郵區(qū)代號,如448表示湖北省荊門郵區(qū);第四位數表示縣(市)的編號,如4482代表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郵局;后兩位代表郵件投遞局(所),所以448268表示的就是──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五里郵電支局的投遞局。后,介紹郵政編碼作為我們國家的郵政代號在信件傳遞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結合例1后面的做一做,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調查、收集一些郵政編碼,如學校所在地的郵政編碼、父母單位所在地的郵政編碼、爺爺奶奶住址所在地的郵政編碼等。并要求學生設法了解郵政編碼的結構與含義,如向郵局工作人員或郵遞員咨詢、查閱郵政編碼書籍等。讓學生在調查的基礎上展開討論,老師再結合教材給出的郵政編碼的結構圖具體說明它的組成,也就是每個數字代表的含義。然后再讓學生結合某個郵政編碼給出它的組成,在小組中相互說一說。
例2
例2是通過了解身份證號碼中蘊含的一些簡單信息和編碼的含義進一步體會數字編碼的方法,進一步體會數字編碼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材首先從身份證在生活中實際應用的情境來引入,接下來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討論身份證號碼的組成。教材在這里舉例給出了一些簡單的信息。實際上,身份證號碼是由18位數字組成:前6位為行政區(qū)劃代碼,第7至14位為出生日期碼,第15至17位為順序碼,第18位為校驗碼。
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調查一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身份證號碼并了解身份證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學生匯報完后,教師在此基礎上補充介紹身份證號碼中蘊含的其他信息和含義,注意這里不要求學生掌握每個數字所代表的含義以及編排方法,有些學生不易理解的(比如校驗碼)讓學生知道就可以了。然后再讓學生就某個身份證號碼說一說號碼中的數字代表的含義,并結合后面“做一做”的第2題來完成這個練習。
后,還可以讓學生根據了解的身份證號碼的結構試著給自己編一個身份證號碼,再與戶口簿上的身份證號碼對照一下,進一步體會身份證號碼蘊含的信息和編排方法,初步學會編碼,為后面的實踐活動打下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