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上說,毅力屬于意志的范疇,作為意志的一種基本品質。第一,毅力是在克服困難的心里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第二,克服困難又是為著實現(xiàn)一定的目的。所以說毅力為磚,成功是房。
戰(zhàn)夷陵先主得仇人,燒連營陸遜大敗蜀
三國鼎立時代,漢昭烈帝劉備突然大舉進攻東吳,原因無非是一強國二雪恨,求勝心切,銳氣正盛。在蜀國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劉備就匆忙發(fā)兵了。半年后,陸伯言智計燒連營,昭烈帝意氣折三軍。又半年后,劉備殞命白帝城。追根朔源只是沒毅力遵循割據(jù)一方,蓄勢而發(fā)的策略。孔明有言在先: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
宋文帝不惠卵擊石,魏太武笑看喜劇生
南北朝時期,南朝的宋文帝劉義隆放棄了廿年來修生養(yǎng)性,養(yǎng)精蓄銳的理性政策,竟一時異想天開,揚言收復河山,此時他的對手北魏政權的太武帝拓跋燾已經(jīng)一統(tǒng)北方,國力實現(xiàn)了質的飛躍,此次征討無異于以卵擊石。后人有詩為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梢娦〔蝗虅t亂大謀,無毅力之人,何其可悲!
追憶往昔風流人物,沉思今朝輝煌時代
毛澤東當年堅決不迷信陳獨秀,在革命的關鍵時刻堅信真理;鄧小平曾今果斷反對“兩個凡是”,在國家的重要時期改革開放;伽利略畢生堅持真理對立封建,在比薩的斜塔上面見證奇跡;哥白尼生前從不相信“地球中心”,在人類的黑暗年代信奉日心說。若沒有他們的堅持,我可不曉得我們究竟會出生在怎樣一個社會環(huán)境中,怎樣一個思想形態(tài)中!
可見失敗是成功之母,毅力是成功之父。斯大林說:“偉大的目的產(chǎn)生偉大的毅力!备郀柣f:“哪怕是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生活一再昭示,人皆可以有毅力,毅力與克服困難相伴終身!敝Z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說:“我經(jīng)常不分日夜地把自己關在實驗室里,有人以為我很苦,其實這只是我興趣所在,我感到其樂無窮”的事情,自然有毅力干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