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一
一提到甘肅,我就會想到鳴沙山、月牙湖、茶卡鹽湖等,但我最喜歡的就是敦煌的莫高窟了。到達景點以后,我看到了它的簡介: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而且規(guī)模巨大,洞窟735個,壁畫45平方米,泥質(zhì)彩塑2415尊,它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內(nèi)容也是最豐富的佛教藝術(shù)之地。莫高窟現(xiàn)在保存非常良好,依然可以上那頂上,它也在1987年就被列入為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了。除了莫高窟、還有山西云岡石窟,洛陽的龍門窟,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的四大石窟。
在敦煌的莫高窟中洞容中都有200多平方米,而最小的也不足1平方米。以第96窟35.6米的彌勒佛坐像為,小則10余厘米。
它的石窟壁畫不僅富麗多彩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佛經(jīng)故事。山川景物,亭臺樓閣等建筑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勞動人民生產(chǎn)的各種場面,是十六國至清代1500多年的歷史,雄偉魄力。
最后請大家不要傷害或刻畫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而要好好的保護我國的文化遺產(chǎn)。
2.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二
南靖土樓,又稱為福建土樓,遍布福建省漳州市的南靖、龍巖、永定、詔安一帶,以歷史悠久、數(shù)量眾多、規(guī)模宏大、造型奇異、風(fēng)格獨特而聞名于世,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qū)建筑”。南靖土樓還有一個別稱——客家土樓。此稱號來源于居住在土樓的客家人?图胰嗽侵性粠h民,因戰(zhàn)亂、饑荒等各種原因被迫南遷,從中原來到這個氣候、土壤都很利于生存的地方,成了這里的客人。漸漸地,這群自稱客人的人,變成了今天的客家人。
土樓的外墻是由黃土沙、小石頭混合建成的,歷經(jīng)了時間的洗禮,它的外墻依然如石頭一般堅硬。在當(dāng)時簡陋的條件下,客家人用自己的智慧建造出宏偉而堅固的“堡壘”來抵御匪徒的侵犯。走進土樓內(nèi)部,可以發(fā)現(xiàn)里面都是由大大小小的木樁構(gòu)成的樓層,古老的木房歷經(jīng)了歲月的打磨,流露出別樣的古韻。
一般的土樓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層是廚房,第二層是倉庫,第三層則是臥室。只有在土樓的最上層才能開窗,為的是防盜賊、火攻和水淹。客家人想盡一切辦法,讓親族在里面安居樂業(yè)。
南靖土樓的主要景點之一——田螺坑土樓群,又稱“四菜一湯”!八牟恕笔撬淖鶊A形的土樓,“一湯”是中間的方土樓。土樓主要是由土、石粉、木頭和瓦建成,墻體有1.2米厚,這可是一個小學(xué)一年級同學(xué)的身高啊!土樓一共有五層,一、二層是沒有窗戶的,三至五層才有窗戶。根據(jù)南方潮濕的氣候特點,客家人將窗戶設(shè)計成了外小里大的喇叭形。每個土樓里還建造了防備失火的水井。從山頂向下看“四菜一湯”,就像一朵綻開的梅花,很是壯觀!
南靖土樓中有一座堪比“比薩斜塔”的樓,它就是號稱“東倒西歪樓”的裕昌樓。裕昌樓樓內(nèi)一、二層的柱子不歪,三到五層的柱子是東倒西歪的。三層的柱子都向右斜,四層的都向左斜,五層的柱子更稀奇:有的向左,有的向右。裕昌樓歷經(jīng)了600多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仍穩(wěn)穩(wěn)地屹立在青山綠水之間。
南靖土樓不僅在中國民居中是非常奇異的,在世界民居中也是獨一無二的,是最神奇而又美麗的古代建筑。
3.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三
當(dāng)代作家余秋雨先生曾經(jīng)說過:“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边@說的就是我國的水利工程,也是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都江堰水利工程。戰(zhàn)國時期,短兵相接,戰(zhàn)亂紛呈,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國盡快統(tǒng)一。恰巧,經(jīng)過商鞅變法改革的秦國,名君賢相輩出,國勢日盛。他們正確認識到巴、蜀在統(tǒng)一中國中的特殊戰(zhàn)略地位,“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并矣”。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戰(zhàn)國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識地理、隱居岷峨的李冰為蜀郡太守。公元前256年,李冰及其子二郎率眾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了人民。該大型水利工程至今仍在灌溉田疇,造福著一代又一代四川人民。其以年代久、無壩引水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穿過伏龍觀,放眼望去,山上樹木郁郁蒼蒼,幾處亭臺樓閣掩映在山林中。碧綠的岷江水像一塊翡翠,微風(fēng)吹過,江面上泛起魚鱗似的波紋。在陽光的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又像撒下了一層碎金。
來到分水亭,只見遠處重巒疊嶂,正前方是岷江出山口。可想而知,岷江水是經(jīng)過了多少曲折才流出山口的。在分水亭左邊也有一條江,干涸的河床里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鵝卵石。突然,左邊的江打開了一個閘門,岷江水蜂擁而至,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飛奔而來。霎時,鵝卵石就被江水吞沒了。
踏上長兩百多米的安瀾索橋,往下看,岷江水翻滾著,奔騰著,如同川劇里的變臉,又似被誰染上了色,從碧綠色變成了土黃色。
走到岷江右岸,登上了秦堰樓,俯瞰都江堰。岷江水在都江堰內(nèi)的流程是個橫臥的英文字母“Y”。中間那塊將岷江分為外江和內(nèi)江的叫“魚嘴分水堤”,從寶瓶口流出的這邊是內(nèi)江,另一條是外江。你還別說,魚嘴分水堤既像一條大魚在向遠處眺望,又像一艘巨輪在岷江上乘風(fēng)破浪。再向?qū)Π锻,對岸山峰連綿起伏,像一條巨龍。
“長龍地上走,銀河天際流;彩虹起深谷,高峽出平湖。”啊,都江堰,你真是太美了!
4.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四
在甘肅省敦煌境內(nèi)鳴沙山1600多米長的陡崖上,密密層層地建造了700多個洞窟,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它是由建筑、繪畫、彩塑組成的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shù)殿堂,是敦煌藝術(shù)的發(fā)源地。敦煌莫高窟保存著2000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fēng)凜凜的天王,有強壯勇猛的力士,還有一尊長達16米的臥佛。那尊臥佛側(cè)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tài)安詳。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讓我們不得不贊嘆古代藝術(shù)工匠高超的技藝。
敦煌石窟藝術(shù)中數(shù)量最多、內(nèi)容最豐富的部分是壁畫,西方學(xué)者稱其是“墻壁上的圖書館”,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這些壁畫畫在洞窟的四面墻壁上、佛龕內(nèi),壁畫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你看那些飛天儀態(tài)萬方,多么美。∮械谋劭婊ɑ@,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琴弦;有的彩帶飄飛,漫天遨游;有的閉目凝視,側(cè)耳傾聽……飛天是由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是多種文化的復(fù)合體。如今,飛天已成為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成為敦煌藝術(shù)的標志。
敦煌莫高窟與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它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宏大、歷史最長久、內(nèi)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和石窟藝術(shù)寶庫。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它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5.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五
頤和園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占地約290公頃,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筑與自然山水巧妙結(jié)合的造園手法著稱于世,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頤和園的建筑風(fēng)格融合了是中國各地建筑風(fēng)格的精華。東部的宮殿區(qū)和內(nèi)廷區(qū)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風(fēng)格,南部的湖泊區(qū)是典型杭州西湖風(fēng)格,萬壽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廟宇風(fēng)格,北部的蘇州街是典型的水鄉(xiāng)風(fēng)格。
頤和園最的景點當(dāng)屬長廊了。長廊位于萬壽山南麓,面向昆侖湖,長700多米,是中國古典園林中最長的游廊。長廊分為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fēng)景,幾千幅畫中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我們都知道圓明園被英法聯(lián)軍燒毀,但你可能不知道如今開放的頤和園也曾多次遭到破壞。清漪園于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1888年重建,改稱為頤和園,用作消夏游樂地。1900年頤和園又不幸遭到“八國聯(lián)軍”的破壞,1902年大體修復(fù)。之后,頤和園又多次遭毀壞,多次被修復(fù),它就如同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見證了它所在時期下中國的成長。
現(xiàn)在,我們在感受頤和園獨特魅力的同時,更應(yīng)該好好保護它!
6.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六
一提起千年古城西安,大家就會想到美麗的驪山、楊貴妃沐浴過的華清池、玄奘主持修建的大雁塔……而我卻更喜歡壯觀的秦始皇兵馬俑。去年暑假,我隨爸爸、媽媽游歷西安,并參觀了我向往已久的秦始皇兵馬俑。
兵馬俑是什么呢?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類別之一,是用陶土做成的兵、馬形狀的殉葬品。
一進展廳,我一下子就被一號坑的景象驚呆了,只見一排一排整整齊齊的兵馬俑,擺出一副嚴陣以待的架勢。我腦海里立馬閃現(xiàn)出了電視劇里兩軍對陣、廝殺、混戰(zhàn)的場面……我估算了一下,這里有超過6000個兵馬俑。走近細看,這些兵馬俑和真人一樣高大,模樣各不相同,個個栩栩如生。
二號坑雖然不如一號坑大、兵俑數(shù)量多,但布局像八卦陣一樣復(fù)雜,兵種也更加齊全。這里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zhàn)車80余輛及大量金屬兵器。其中的一輛銅車馬,像是當(dāng)年三軍統(tǒng)帥親臨前線指揮作戰(zhàn)時使用的,被稱為“青銅之冠”。銅車馬通體施以彩繪,有云紋、幾何紋等圖案,紅、綠、藍、紫等色彩豐富艷麗,其制作工藝令人驚嘆不已。
三號坑呈“凹”形,面積不大,像是供統(tǒng)帥和軍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指揮部,讓人佇立良久,浮想聯(lián)翩。
據(jù)解說員介紹,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中國的古代軍事博物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這可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jié)晶啊!
看完兵馬俑,我對古老的中華文明肅然起敬,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想,這些記憶和感動將永遠留在我心間,激勵我為民族復(fù)興而努力。
7.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七
小時候,就常聽媽媽講起《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我也因此知道在我們的神州大地上,有一個世界奇跡——萬里長城!今年暑假,我終于有機會一覽北京八達嶺長城的雄姿。天還蒙蒙亮?xí)r,我們就站在了長城腳下。仰頭望去,長城像一條青色長龍,隱隱約約地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登上長城,極目遠眺,長城蜿蜒在山脊之上,又似一條探首天際的巨龍。它仿佛有生命,正在奔騰似的,雄偉而又瀟灑,莊嚴而又矯健。遠望長城內(nèi)外,林木聳翠,青煙籠罩。
長城東起山海關(guān),西至嘉峪關(guān),全長約6300千米,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上的外延部分是兩百多米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瞭望口和射口,在古代供瞭望和射擊使用。城墻的頂上是方形的城臺,那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yīng)。
在古代,長城幫助統(tǒng)治者們一次又一次地抵御了外敵的攻擊。秦朝時就開始修筑長城了。此后,歷代帝王不斷加固,以抵御外族的入侵。據(jù)記載,秦始皇耗費了近百萬的勞動人民修筑長城,在當(dāng)時,他們占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那時沒有任何先進的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且很大一部分城墻都在崇山峻嶺、峭壁深壑之間,修筑起來極其困難。沒有勞動人民的艱苦努力和智慧,怎么可能完成如此宏偉壯觀的工程呢?
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長城“因蜿蜒而影射著古老國度”。是啊,親臨長城,我感受到了它的偉大,更感受到了修筑長城的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
8.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八
廬山地處江西省北部,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盛譽,是中國名山之一。相傳在周朝時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結(jié)廬為舍,由此而得名。“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边@是詩人李白《望廬山瀑布》中的詩句。瀑布是廬山的一大奇觀,廬山的瀑布是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zhí)镀俨己托惴迤俨嫉冉M成的廬山瀑布群。其中三疊泉有“廬山第一奇觀”之稱,泉水由廬山五老峰北崖傾瀉而下,分三疊跌下。其聲萬谷震響,其形似玉龍走潭,十分壯觀。
廬山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廬山有野生植物200多種,首次在廬山發(fā)現(xiàn)或以廬山命名的主要植物約40種。廬山還有著豐富的野生動物和珍稀動物。至今尚知獸類有33種,鳥類171種。廬山之麓的鄱陽湖還有世界的候鳥保護區(qū),珍稀動物金錢豹分布于山麓、山頂。廬山昆蟲有2000余種,其中多珍稀品種和新品種。首次在廬山發(fā)現(xiàn)或以廬山命名的昆蟲有33種。
除了豐富的生物資源外,廬山還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廬山文化內(nèi)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據(jù)相關(guān)記載,有司馬遷、陶淵明、李白、蘇軾、胡適、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留下了4000余首詩詞歌賦。
廬山風(fēng)景優(yōu)美、生物資源豐富、文化價值高,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真是當(dāng)之無愧!
9.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九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蓖瑢W(xué)們,你們知道詩里守護邊疆的防線是什么嗎?對啦,就是長城!它是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長城特別長,總長度有21196.18千米呢,就像一條巨龍穿梭在群山之間,壯觀極了!它的歷史也很久遠,從西周時期就開始修建啦,算起來已經(jīng)有兩千多年。
春秋戰(zhàn)國時,各個國家為了保護自己,紛紛修建城墻。后來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把這些城墻連在一起,這就是早期的萬里長城。到了明朝,又對長城進行大規(guī)模修建,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很多長城段落,都是明朝時留下的,明朝修的長城有8851.8千米,可長啦!
長城的作用可大啦,在古代,它主要用來防御敵人入侵。城墻上有瞭望口和射口,士兵們可以在這兒觀察敵情,還能向敵人射箭。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座烽火臺,遇到緊急情況,士兵們就會在烽火臺上點燃烽火,傳遞消息。
站在長城上,撫摸著古老的城墻,我仿佛看到古代的勞動人民,用肩膀扛著沉重的石塊,一步一步艱難地修筑長城。他們的汗水,一滴一滴地灑在這片土地上,才有了今天的萬里長城。
這就是長城,它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是我們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征。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它,讓更多人領(lǐng)略它的魅力!
10.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十
在我國首都北京,有一座聞名世界的宮殿建筑群,它就是故宮,也叫紫禁城。故宮可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古建筑群之一呢。故宮的建造十分講究。它始建于明朝永樂四年,到永樂十八年基本建成,前后花費了14年時間。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占地面積達72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
走進故宮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宮里最氣派的建筑,金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那朱紅色的柱子又粗又壯,好幾個人才能合抱過來。殿內(nèi)的天花板上,精美的彩畫講述著古老的故事。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比如皇帝登基、大婚、冊立皇后等。
再往后走,就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一座四角攢尖頂?shù)姆叫蔚钐,它比太和殿小一些,像是一位謙遜的“小弟弟”。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會先在這里休息。
保和殿也不甘示弱。保和殿是故宮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屋頂是重檐歇山頂,顯得莊重又大氣。這里是皇帝舉行殿試和宴請王公貴族的地方。
故宮的宮殿建筑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在這條中軸線上,兩邊的建筑對稱分布,就像列隊的士兵一樣整齊。故宮不僅有宏偉的宮殿,還有珍貴的文物,像書畫、陶瓷、金銀器等,每一件都訴說著歷史的故事。
故宮,它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凝固的歷史,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值得我們每個人去了解和保護。
11.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十一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中心,是世界現(xiàn)存規(guī)模、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古建筑群之一。故宮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走進故宮的大門,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故宮的建筑十分壯麗。太和殿是故宮的核心建筑,它建在三層漢白玉臺基上,高35.05米,面闊11間,進深5間,面積約2377平方米。金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殿內(nèi)的金龍和璽彩畫精美絕倫,6根巨大的蟠龍金柱威嚴地矗立著,彰顯著皇家的尊貴與威嚴。
保和殿也別具特色,它是皇帝舉行殿試和宴請王公貴族的地方。這座宮殿的建筑風(fēng)格典雅莊重,殿內(nèi)裝飾華麗。保和殿后的云龍石雕,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重200多噸,上面雕刻著精美的龍云圖案,那栩栩如生的龍仿佛要騰空而起,讓人不禁贊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
故宮的文物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書畫、陶瓷、金銀器等各類珍貴文物琳瑯滿目。這些文物承載著歷史的記憶,見證了朝代的更迭。
故宮不僅是一座建筑瑰寶,更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它吸引著無數(shù)中外游客前來參觀,讓人們領(lǐng)略到中國古代皇家建筑的魅力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我們要好好保護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讓它永遠閃耀光芒。
12.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十二
“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長城,這顆閃耀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的璀璨明珠,自古以來就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堅韌與智慧。長城歷史超悠久啦,從西周就開始修建,算一算有兩千多年歷史!春秋戰(zhàn)國時,各國為了保護自己,紛紛修起了城墻。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把原來各國的長城連起來,就有了最初的萬里長城。
長城特別長,像一條巨龍在崇山峻嶺間蜿蜒盤旋。它東起山海關(guān),西到嘉峪關(guān),全長1.2萬余華里,所以叫萬里長城。長城的城墻又高又厚,平均高度有7到8米,相當(dāng)于兩三間房子那么高,底部寬大概6到7米,能并排走好幾個人呢。
長城有好多烽火臺,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座。古代打仗時,要是有敵人來,士兵們就在烽火臺上點火冒煙,一個接一個傳遞消息,這樣遠方的軍隊就能很快知道有危險啦。
修建長城可不容易,那時沒有現(xiàn)代化的工具,全靠無數(shù)勞動人民用雙手,把一塊塊沉重的石頭和磚頭搬運到山上,再一塊塊砌起來。不知道有多少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才有了今天壯觀的長城。
如今,長城不僅是歷史遺跡,更是舉世聞名的旅游勝地。每年都有好多國內(nèi)外游客來參觀,大家站在長城上,望著那綿延的城墻,仿佛能看到古代戰(zhàn)爭的場面,感受到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長城真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13.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十三
瞧!那一片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的古建筑群,便是聞名遐邇的故宮啦,它以前還叫紫禁城呢。走進故宮的大門,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古代。故宮始建于1406年,到1420年才建成,歷經(jīng)14年的時光打造。它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更是多達九千余間。
沿著中軸線前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太和殿。它是故宮里最壯觀的建筑,金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fā)光,就像給大殿戴上了一頂華麗的皇冠。殿內(nèi)有一座金色的龍椅,上面雕刻著栩栩如生的龍,張牙舞爪,仿佛要騰空飛起。據(jù)說,這里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那場面肯定超級威風(fēng)!
再往后走,便是中和殿。它的規(guī)模比太和殿小一些,四角攢尖頂,就像一個精致的小亭子。這里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休息的地方。保和殿也緊挨著,它在明清時作用可大啦,殿試、宴請王公貴族都在這兒。
故宮的建筑不僅宏偉,還十分精致,紅墻黃瓦,雕梁畫棟,每一處細節(jié)都讓人感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這座古老的宮殿,承載著無數(shù)的歷史故事,就像一本厚厚的史書,等待著我們?nèi)シ_、去探尋。
14.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十四
長城,是中國古代一項偉大的防御工程,也是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長城西起嘉峪關(guān),東至山海關(guān),像一條巨龍橫臥在中華大地,全長約2萬多千米,跨越中國北方多個省市。它最早能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那時候各國為了保護自己,紛紛修建城墻,后來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把這些城墻連接起來,就有了最初的萬里長城。之后,很多朝代又繼續(xù)對長城進行加固和修建,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長城大多是明代修建的。
長城的城墻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寬闊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座烽火臺。烽火臺是古代用來傳遞軍情的,一旦有敵人入侵,士兵們就會在烽火臺上點燃烽火,遠處的人看到烽火,就能及時做好防御準備。
修建長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時候沒有現(xiàn)代化的機器,全靠無數(shù)勞動人民用雙手,把一塊塊沉重的石頭和城磚搬運到山上,再一點點砌起來。這需要付出多少艱辛的努力呀!長城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它不僅是一道堅固的防線,更是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征。
1987年,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它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參觀。站在長城上,撫摸著古老的城墻,仿佛能感受到歷史的氣息,讓人不禁對古人的偉大創(chuàng)造肅然起敬。
15.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十五
頤和園位于北京西郊,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萬壽山上的佛香閣、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橋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點。進入頤和園園區(qū),首先看到的是十七孔橋。橋兩邊的欄桿上有500多只石獅子,它們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一,有的威猛雄壯虎視眈眈地盯著前方;有的身材矮小,戲耍著石球,栩栩如生;還有的弓著身體,好像隨時都要捕抓獵物,鮮活而靈動。
往前走,昆明湖的水碧波蕩漾,像一塊綠寶石,閃閃發(fā)光。湖的一側(cè)有一大片美麗的荷花,翠綠的荷葉把湖面點綴得更加美麗。從遠處看,青山綠水和雕梁畫棟渾然一體,我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畫卷之中。
沿著湖邊繼續(xù)走下去。我們便走進了長廊。這個長廊雕梁畫棟。石柱上畫著花鳥魚蟲等,墻壁上、屋頂上畫著梅蘭竹菊等,每幅畫都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整個長廊共有畫作萬余幅,每一幅都令人嘖嘖稱奇。
登上萬壽山,站在山頂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盡收眼底,讓人如癡如醉。
頤和園是古代人民勞動與智慧的結(jié)晶,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榮耀和驕傲!我們在感受頤和園獨特魅力的同時,更應(yīng)該好好保護它!
16.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作文范文 篇十六
一提到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你一定會想到長城、故宮、兵馬俑……而我要介紹的是承德避暑山莊。承德避暑山莊位于承德市區(qū)北部,是我國現(xiàn)存的古典皇家園林。承德避暑山莊依原有的自然地勢而建,因山就水,整體的格局明確。它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寺廟群組成,面積相當(dāng)于頤和園的兩倍。它占地面積564萬平方米,分為宮殿區(qū)、湖泊區(qū)、平原區(qū)、山巒區(qū)四大部分。
避暑山莊在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景色。秋季的避暑山莊是夢幻的,一片片樹葉飄到路邊和湖中,從湖岸眺望遠處的關(guān)帝廟,還能隱約看見乾隆皇帝題寫的御匾“忠義伏魔”。冬天的時候,河面上籠罩著薄薄的霧,在河邊站立,如同在仙境一般。不僅如此,避暑山莊的外圍也十分美觀。避暑山莊周圍有許多廟宇,這些廟宇環(huán)繞在四周,就像眾星捧月般托著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中的湖區(qū)也十分美麗。夜晚時,一輪明月高懸在深藍的夜空,皎潔的月光傾瀉在湖面上,熠熠生輝。山莊內(nèi)萬籟俱寂,時而有幾聲鳥鳴,倒有了一種“鳥鳴山更幽”的意境。
承德避暑山莊的美,美在恢宏的建筑,美在清爽的湖泊,美在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只有身臨其境,方知有人間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