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后情緒波動的三個階段
對于產后的女性來說,情緒波動大是非常常見的,根據嚴重的程度來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主要包括產后1-3天的一來氣,產后3-4天的過渡期、產后一個月的獨立期。不同的階段女性的情緒變化都是不同的,大多數女性都會表現為哭泣、抑郁、脾氣暴躁、失眠等癥狀,如果長期如此女性就可能會患上產后抑郁威脅身體健康,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產后女性情緒波動的三個階段:
1、依賴期
生產后1-3天的時候就屬于產婦的依賴期,這個階段的產婦是非常需要家人和丈夫的關心的,因為孩子的出生家人的關注點都到了孩身上,產婦就會無人關心,進而導致產婦的心理出現落差,情緒就會發(fā)生比較大的波動,莫名流淚、郁悶的情緒就會油然而生。
2、過渡期
產后3-4天就屬于是依賴期到獨立期的過渡期,這個階段產婦就會開始學習如何照顧寶寶,由于小孩子是非常容易哭鬧的,因此就會導致產婦無法得到充足的休息,經歷也會逐漸耗盡,產婦就會出現情緒低落和哭泣的不良情緒。
3、獨立期
在生產后一個月就是產婦的獨立期,產婦能夠自己肚子照顧寶寶,但是因為照顧寶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如果在這個階段產婦沒有得到家人的關心以及幫助的話,就會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再加上激素水平的升高,產婦就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情緒波動。
小提示:
產后女性情緒波動大其實都是正常的,但是長時間處于不良的情緒中低于產婦的心理健康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建議丈夫一定要多關心關心自己的妻子,在產婦情緒不好的時候給予關心和鼓勵,多多理解產婦就能夠幫助其調節(jié)情緒。
2.產后調節(jié)情緒的食物
1、香蕉、瘦肉、堅果類、綠色蔬菜、番茄、酪梨
以上食物富含鉀離子,鉀離子有穩(wěn)定血壓、情緒等作用。香蕉中含有一種稱為生物鹼的物質,可以振奮人的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維生素B6的來源,這些都可幫助大腦制造血清素。
2、新鮮蔬果、葡萄柚、柑橘類、木瓜、香瓜
以上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具有消除緊張、安神、靜心等作用。葡萄柚里高量的維生素C不僅可以維持紅血球的濃度,使身體有抵抗力,而且維生素C也可以抗壓。
3、雞蛋、酵母粉、深綠色蔬菜、牛奶、優(yōu)質肉類、谷類、南瓜子、芝麻
以上食物富含B族維生素。B族維生素是維持神經系統(tǒng)健康,及構成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必需物質。能減輕情緒波動,有效地預防疲勞、食欲不振、抑郁等。
4、深海魚
含有豐富的魚油及Omega-3脂肪酸,海魚中的Omega-3脂肪酸與常用的抗憂郁藥如碳酸鋰有類似作用,能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可以部分緩解緊張的情緒,能明顯舒解抑郁癥狀,包括焦慮、睡眠問題、沮喪等。
5、空心菜、菠菜、豌豆、紅豆
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鎂,鎂具有放松神經等作用。研究人員發(fā)現,缺乏葉酸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導致憂郁情緒,而菠菜是富含葉酸最的食材。
3.產后情緒不好怎么調節(jié)
1、愛哭的媽媽
癥狀:沒有特別悲傷的事,就不自覺地淚流滿面。有時是因為過于疲憊,有時只為了別人的一句無心之言,就會覺得傷心掉淚。
緩解對策:不要勉強自己,要學會克制情緒,可以多想想你可愛的寶寶,或者聽一些輕音樂來緩解情緒。
2、煩躁的媽媽
癥狀:芝麻綠豆的小事都可能成為導火線,莫名其妙地大發(fā)雷霆。這可能是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照顧寶寶的辛勞而引發(fā)的驕躁情緒,丈夫、婆婆,甚至連小嬰兒都有可能會成為吵架對象。
緩解對策:放松情緒,靜觀改變,也許新生活并沒有想像中那么忙碌。先從育兒新生活中忙里偷閑地喘口氣再說吧!
3、憂心忡忡的媽媽
癥狀:第一次當媽媽,第一次接觸小嬰兒,難免會對育兒生活缺乏信心。要知道,這種杞人憂天的狀態(tài)是無法好好擔負起育兒大任的喲!
緩解對策:要知道,小嬰兒的“成長能力”遠遠超乎成人的想像,要相信這份力量,好好品味母子相處的幸福感。
4、自閉的媽媽
癥狀:多了一個小家伙,難免少了一些自由。如果遵循傳統(tǒng)坐月子的觀念,月子期間不能外出散心,更是讓新手媽媽深感壓力。這樣的壓力之下,會讓人覺得自己好比“籠中鳥”,無論如何也快樂不起來。
緩解對策:好好地與家人溝通,或讓丈夫幫忙,將你“保釋”出門,出去走走、散散心定會讓你精神百倍的!
5、愛發(fā)脾氣的媽媽
癥狀:誰都不喜歡“孤軍奮戰(zhàn)”的感覺,忙碌的育兒生活更需要個幫手來分擔。而有些丈夫就是不太會分擔家事或在育兒生活中完全幫不上忙,因此造就了愛發(fā)脾氣的怨婦媽媽。
緩解對策:在發(fā)泄之前,不妨冷靜下來,把自己的辛勞和對丈夫的期待都誠懇地告訴他,通過良好的溝通,或許他會有所改善。
6、無精打采的媽媽
癥狀:剛剛結束“大生產”,又要開始適應新媽媽的生活,雖然知道有一大堆事要做,但卻提不起一點精神來。
緩解對策:不要事事力求完美,敞開心胸、盡力而為就能從過程中體會真正的樂趣。
4.產后情緒自我調節(jié)
第一、焦點轉移
產后大部分壓力來自于工作和家庭,如果的確有著不愉快的生活時間,甚至是棘手的工作,不要總是專注在某一件事情上,給自己更多的空間,讓愉快進駐,管住自己的喜愛,不僅是思維上的轉移,也可以身體力行做一些積極的活動,例如散步等。
第二、主動求助
壓力每天都會有,但是聰明的媽媽會選擇求助,其實主動尋求幫助不僅是對自己情緒的一種抒發(fā),也是給關心自己的人一次機會,要知道愛你的人看見你心情不好,自己也會很難受的。
第三、角色轉換
有了寶寶身上的責任也重了,很多媽咪的無助感甚至于焦躁都是源于對未來的不確定以及對媽媽這個身份的陌生,其實有了寶寶之后,女人才真正的圓滿,此時你依然是父母的愛女,老公的嬌妻,孩子也會給您帶來更多的快樂,當然誰也不能做全職媽媽,適當的也給自己角色轉換,享受下嬌妻愛女的特權。
第四、自我鼓勵法
多一點自我欣賞,每個女人都有著上帝的寵愛,自信的女人最美麗,多看些積極的事物,每天鼓勵下自己。
第五、充實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