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模板
活動目標:
1、正確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知道它們的外形特征。
2、學習嵌板與相應卡片的配對。
3、發(fā)展幼兒的視覺與觸覺。
活動準備:
正方形與長方形的嵌板、實心圖形卡片、粗線條與細線條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對兄弟,請你們仔細看一看(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嵌板)。
二、幼兒觀察、操作學具,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1、操作、感知,認識正方形與長方形。提問:
。1)這對兄弟長得一樣嗎?
。2)它們哪里不一樣?
。3)那它們有一樣的地方嗎?
。4)師總結:這個四條邊一樣長的方形叫做正方形。這個兩組對邊一樣長的方形叫做長方形。
2、三段式教學法教授正方形與長方形:
。1)師:這是正方形(長方形)。
。2)師:這是正方形還是長方形。
。3)師:這是什么?
三、嵌板與卡片的配對。
1、教師出示卡片,展示教具。
師:今天正方形和長方形兩兄弟還帶來了它們的照片,你們想看看嗎?
。1)(出示實心圖卡片)
師:你們看這張照片是誰的。浚ǜ鶕(jù)幼兒的回答擺放卡片,檢驗是否正確。然后請幼兒擺放另一張卡片)
。2)(出示粗線條卡片)
師:我這里還有兩張卡片,和剛才的有點不一樣,你們來幫幫忙,看看它到底是誰的。(請幼兒嘗試擺放)
(3)(出示細線條卡片,請幼兒嘗試擺放)師:你怎么知道照片是長方形(正方形)的呢?
2、幼兒操作嵌板與卡片的配對。教師個別指導。
師:小朋友們,桌子上有很多方形兄弟倆的照片,你們想不想去把那些照片發(fā)給它們。
2.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模板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線條畫的手法表現(xiàn)美麗的鳥,并突出鳥的不同特征。
2、通過欣賞各種鳥,教師的示范講解,嘗試運用各種簡單的線條和圖案裝飾鳥。
3、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象大膽創(chuàng)作,發(fā)展幼兒的初步的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1、范畫,勾線筆,白紙。
2、幼兒已認識過各種各樣的鳥。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主題。
1、復習已經(jīng)認識的鳥。提問:你認識那些鳥?為什么?這些鳥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教師小結:這些鳥都有共同的特征,都有尖尖的嘴巴,翅膀和尾巴,貓頭鷹的眼睛大大的,老鷹的翅膀大大的,鸚鵡的嘴巴尖尖的,還會說話哩,真有趣。
2、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小客人。(出示范畫)這是一只鳥媽媽,它的鳥寶寶不見了,我們來幫幫它,好不好?那我們來看看它和以前我們見過的、畫過的小鳥有什么不同?
二、學習鳥的畫法。
1、引導幼兒觀察范畫,認識各種點、線、面。
教師:鳥媽媽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樣的花紋。點(線、面)還可以怎樣畫?讓幼兒在黑板上畫出來。
2、嘗試用線條來裝飾鳥。
引導幼兒討論,你準備畫一條什么樣的鳥?用什么線條來裝飾?
3、教師提繪畫要求。
教師:現(xiàn)在該輪到小朋友大顯身手了,我們一起來畫鳥寶寶。我們畫小鳥的時候啊,先畫小鳥的頭(圓圓的腦袋)再畫小鳥的嘴巴,小鳥的身體可以畫半圓型,也可以畫橢圓型。然后我們再畫小鳥的翅膀和尾巴,后,我們用各種線條和圖案來裝飾。注意:裝飾的時候:頭、嘴巴、身體、翅膀和尾巴都要裝飾到。
4、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啟發(fā)幼兒用不同的花紋裝飾鳥,安靜作畫,不影響別人,注意坐姿。
三、展示幼兒的作品,觀賞評析作品。
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幫助鳥媽媽找回了鳥寶寶,并且鳥寶寶身上的花紋都非常漂亮,鳥媽媽謝謝你們了,現(xiàn)在我來當鳥媽媽,小朋友來當鳥寶寶,我們一起飛出去做游戲吧。
3.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模板
活動目標:
1.能用普通話較清楚、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并發(fā)準“穿、說、桌、少”等翹舌音。
2.學習通過圖標記憶詩歌內(nèi)容。
3.增強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樹立自信心。
活動準備:
1.圖標:爸爸、媽媽、奶奶、我、衣服、小腳、桌子、掃帚、花、灑水壺等。
2.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錄像,利用談話導入活動。
播放錄像(錄像中小朋友在掃地、自己洗手等)。
請幾名幼兒談談看到錄像中的小朋友做了哪些事情。
師:錄像中,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師:這個小朋友和你們一樣大。他的爸爸、媽媽、奶奶總說他還小,什么事都不讓他做,這個小朋友可不高興了,有一天他對爸爸、媽媽、奶奶說了一段話。
2.教師邊有表情地朗誦詩歌邊演示圖標。
師:詩歌里,小朋友對媽媽說了些什么?
師:詩歌里,小朋友對爸爸說了些什么?
師:詩歌里,小朋友對奶奶說了些什么?
師:小朋友長大了,就怎么樣了?對!“現(xiàn)在我呀長大了,會做的事兒真不少!
3.幼兒邊看圖標演示邊學念詩歌。
幼兒看圖標,集體學習整首詩歌。
請幾名幼兒念詩歌,教師提醒幼兒注重表情和節(jié)奏。
教師幫助幼兒發(fā)準“穿、說、桌、少”等翹舌音。
4.幼兒分兩組,用普通話有節(jié)奏、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一組念上一句,另一組接念下一句。
兩組換順序,再次朗誦詩歌。
5.教師小結。
鼓勵幼兒在家中和幼兒園里,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模板
活動目標:
1.在游戲過程中嘗試和同伴商量與配合,探索與同伴合作的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一定的集體意識,并充分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報紙若干、編織帶若干、地形圖、長繩兩條、鉆圈4個、平衡木4個
活動過程:
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做幾個有趣的游戲,你們想不想做?這些游戲都需要你和朋友一起互相配合、互相合作的。
游戲一、踩報紙
1.向幼兒立交待游戲規(guī)則:請你們每4個好朋友組成一個小組,每一組有一張報紙,聽到老師說“開始”,你們就趕快把報紙對折,然后4個人一起站在報紙上,比一比哪一組快,聽清楚了嗎?
。ㄓ變旱谕嬗螒,教師觀察孩子的表現(xiàn),及時表揚孩子想出的好辦法。)
2.請孩子們說說剛才是怎么和朋友合作的,用了什么好辦法?
3.第二次玩游戲,提醒幼兒當報紙越折越小時,動腦筋想想好辦法如何讓4個人的小腳都踩上去。
游戲二、闖關
1.向幼兒交待第地個游戲的名稱和規(guī)則:這次我們一起再來玩一個更精彩的游戲——闖關游戲。這個游戲怎么做呢?先要2個好朋友把靠近的兩條腿用編織帶綁在一起,(出示地形圖)跨過小河、鉆過山洞、走過小橋,然后再一起走回來。想想怎樣和好朋友一起闖關,需要大家怎樣?
2.請幼兒與老師一起合作布置場地。
3.請幼兒和好朋友一起試試怎樣闖關。(教師觀察指導孩子)
4.請幼兒說說怎樣和好朋友一起過關,用了什么好辦法?
5.將幼兒分成紅黃兩隊各站一邊,進行接力賽(2次)。第結束后,請小朋友說說怎么會贏(輸)的。
6.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合作玩了這么多游戲,玩得高興嗎?為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和朋友合作玩真快樂!”
5.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模板
【活動目標】
1、學習表現(xiàn)粗細、方向及排列方式不同的直線。
2、通過欣賞圖片、肢體動作的表現(xiàn),感受直線的特點以及它們疏密、交叉、平行等不同的組合方式。
3、嘗試用設計好的瓷磚裝飾娃娃家的房子,感受集體共同創(chuàng)作后的成就感。
4、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干凈。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生活中用線條裝飾的物體或圖片,有用線條裝飾的經(jīng)驗。
2、粗細、疏密等不同特點線條裝飾的圖片多幅。
3、泡沫板組合、拼搭制作的半成品房子。
4、幼兒繪畫用的長方形背景紙(淡紅、淡綠、淡藍、淡咖啡、淡黃、淡紫等)。
5、水粉顏料(大紅、深綠、深藍、深咖啡、橙、深紫等),粗細不一的水粉筆。
6、每位幼兒穿一件有線條的衣服或褲子。
【活動過程】
1、幼兒用身體表現(xiàn)直線,感受直線的伸展和張力。
師:找一找我們的活動室里哪兒有直線呢?你會用身體表現(xiàn)直線嗎?像直線站得直直的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2、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欣賞直線不同的排列方式。
(1)觀察圖片,找找粗細不同的直線,欣賞其不同的排列方式。
師:請你們仔細看看,這些線條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你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2)教師小結:這些圖片上的線條都是直線。這些直線有的粗,有的細,有的排得密密的,有的相互間隔,有的垂直交錯……這些粗細不同、排列方式各異的線條帶給我們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3)每三位幼兒在集體中合作排列,表現(xiàn)疏密的感覺。
師:剛才我們看到有的線條緊緊地靠在一起、密密的,有的線條和朋友分開了、松松的,誰愿意和你的朋友上來試一試?
3、游戲:找一找衣服上的線條。
請幼兒結伴找一找并說一說自己衣服、褲子上的線條是什么樣子的,又是怎么組合的。
4、幼兒探索用水粉筆表現(xiàn)粗細不同的線條及其不同的排列方式。
(1)教師出示兩支粗細不同的水粉筆,師幼探索如何用這些筆表現(xiàn)粗細不同的線條。
(2)教師示范用這兩支筆畫出粗細不同的線條。
要點提示:教師示范時重點強調(diào):線條要從紙的一條邊畫到另一條邊。
5、教師情境導入,交代要求,幼兒創(chuàng)作。
師:這座娃娃家房子的外墻上還沒有貼瓷磚,今天我們就用粗細不同的直線、不同的排列方式來給它設計漂亮的外墻瓷磚吧。
6、展示幼兒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6.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模板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和分辨輕重聲音,想象會是誰的腳步聲。
2.模仿幾種小動物走路的姿勢,用身體運動的不同及不同的踏踏聲表現(xiàn)動物。
3.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二、活動準備
1.熟悉幾種表現(xiàn)不同動物走路的樂曲。
2.大象、小兔、小熊、小鳥、小鹿走路的音樂磁帶和"找朋友"的音樂磁帶。
3.將動物的頭飾分散掛在室外場地。
三、活動過程
1.引發(fā)去秋天樹林尋找小動物的興趣森林里真熱鬧,小動物們要在森林里開運動會,誰來了?大家一起去找一找?
2.聽音樂猜猜誰來了,做模仿動作找小動物。
3.聽音樂猜猜誰在森林里,就模仿誰的動作,并尋找小動物頭飾。
4.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模仿各種動物的走路姿勢。知道大象、小熊走路的聲音很重、很響;小雞、小鳥的走路聲音很輕、很弱;小兔、小鹿的走路聲不重不輕,不響不弱真正好。
5.玩游戲"找朋友"?幼兒模仿自己喜歡的動物動作找朋友?引導幼兒能用身體動作正確的反映不同動物走路姿勢的帶來的聲響。
四、活動建議
將音樂放在晨練中,繼續(xù)模仿動物走路時發(fā)出的聲響?教師要注意提醒幼兒控制自己的小腳,使其發(fā)出輕重不同的聲音。
7.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模板
活動目標:
1、在講講議議中,了解牙齒生病的原因與保護的重要性。
2、討論保護牙齒的方法,養(yǎng)成愛護口腔衛(wèi)生的好習慣。重點
和難點了解牙齒生病的原因與保護的重要性。學會簡單的保護牙齒的方法。
活動準備: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基本流程:
圖片導入、引出話題——觀看課件,了解齲齒產(chǎn)生的原因——結合自身經(jīng)驗,感受齲齒帶來的危害——回顧總結,掌握正確刷牙的方法。
活動環(huán)節(jié):教師組織行為幼兒預設行為設計意圖(列舉)
一、觀看圖片,引出話題。
1、出示圖片:小朋友手捂腮很痛苦的樣子,教師:明明怎么啦?(幼兒討論、猜測)
2、過渡:到底什么原因呢?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幼兒1:牙齒疼。
幼兒2:頭疼。
幼兒3:嘴巴疼。
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取材,激發(fā)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抓一個“引”字。
二、觀看課件,了解牙齒生病的原因及其危害。
1、看動畫片講述故事《小紅臉和小藍臉》。
提問:
。1)明明怎么啦?(明明的牙齒生病了)你怎么知道牙齒生病了?
。2)小紅臉和小藍臉在牙齒上干什么?
小結:原來有小紅臉和小藍臉呆過的牙齒上會留下黑色的洞洞,也叫蛀牙。
2、幼兒互相觀察同伴牙齒,找找蛀牙。
3、引導幼兒談談有蛀牙的感受。
提問:那小朋友們有了蛀牙感覺怎么樣?
幼兒討論、交流,并請小朋友學一學牙齒疼的樣子。
教師小結:牙齒如果生病了,就會影響我們吃東西;而且有時還會牙疼得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說話也不清楚,牙齒也變得不好看了,都是黑黑的,還會影響到以后的換牙。
幼兒1:因為明明睡覺前還吃餅干。
幼兒2:因為他不刷牙。
幼兒3:因為小紅臉和小藍臉在明明的牙齒上鉆了個洞。
幼兒之間互相觀察牙齒,看看有沒有牙齒變黃、有齲洞的現(xiàn)象。
幼兒1:會牙齒疼得很厲害。
幼兒2:很不舒服。
幼兒3:要去看醫(yī)生。
幼兒模仿各種牙齒疼的狀態(tài),甚至有個別幼兒會模仿就醫(yī)時狀態(tài)。
本環(huán)節(jié)借助電教手段,加上形象、擬人化的解說、讓幼兒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為護牙做認識上的準備。
從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幼兒談感受,印象更為深刻。
8.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模板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看看的過程中,了解烏龜?shù)耐庑翁卣,大膽畫出烏龜?/p>
2、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zhì)。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重難點:
了解烏龜?shù)耐庑翁卣,大膽畫出烏龜?/p>
活動準備:
1、PPT;
2、畫紙、記號筆、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猜謎的形式引入。
1、師:今天,王老師給小朋友們說一個謎語,請小朋友們仔細的來聽:穿件硬殼袍,縮頭又縮腦,水面四腳劃,岸上慢慢跑,這是什么?師:原來是一只烏龜。
師:孩子們,你們看烏龜長的什么樣子?
師:小烏龜?shù)纳眢w是什么形狀的?
師:小烏龜?shù)凝敋ど厦嬗惺裁矗?/p>
2、請幾名小朋友到前面畫一畫龜殼上面的圖案。
二、自由創(chuàng)作——有趣的烏龜幼兒創(chuàng)作,通過觀察嘗試繪畫烏龜師: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到海邊上來畫出小烏龜,王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畫紙,彩筆和油畫棒,一會兒請小朋友們畫小烏龜并且給小烏龜穿上漂亮的衣服,想一想小烏龜在海邊還會遇到誰,把你想到的也畫出來好嗎?
三、欣賞交流:說說我的小烏龜師:畫完的小朋友去給老師們講一講你的小烏龜遇到哪些好朋友?
9.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模板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自己家鄉(xiāng)的路的變化,感受自己家鄉(xiāng)的改變,知道自己的家鄉(xiāng)在變得越來越美麗,進一步增強其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在韻律活動中,能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xiàn)使用各種交通工具在不同的路上行駛的感覺。
3、體驗集體活動多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家長提供拍攝到的有關于自己小時候家鄉(xiāng)的道路的舊照片
2、教師拍攝的有關現(xiàn)在家鄉(xiāng)一條條既寬又漂亮的馬路的照片
活動過程:
1、出示舊照片,引起幼兒興趣。
。1)請幼兒看看舊照片里的路是怎樣的?(很窄很小,不平,泥路)
。2)你走過這樣的路嗎?走在這樣的路上的感覺會是怎樣的呢?(請幼兒說說走這樣的路的感覺)你喜歡走這樣的路嗎?為什么?
。3)你會騎小自行車嗎?如果在這樣的路上你騎著你的小自行車會是怎樣呢?(請幼兒來模仿在不平的小路上騎自己的自行車)大家說說騎車的感覺?(教師小結:這樣的路在你們爸爸媽媽小的時候是經(jīng)常走的,因為那時侯我們的家鄉(xiāng)就是只有這樣的路,在這樣的路上騎車很顛簸,很不舒服,而且也騎不快。)
2、出示新的照片,引導幼兒對比,感受過去與現(xiàn)在的道路的不同。
。1)再看看現(xiàn)在新的照片里的路是怎樣的?(又寬又平,路邊還有漂亮的花草樹木)
(2)那你走在這樣的路上是怎樣的感覺呢?你喜歡這樣的路嗎?為什么?
。3)如果你再騎你的自行車在現(xiàn)在新的路上,那會是怎樣呢?(請幼兒來模仿一下)說說自己騎車的感覺。(師幼共同總結在新路上騎車是很舒服的,很平不顛簸,而且騎的也很快,路邊的風景很美,心里會很高興。)
3、請幼兒欣賞音樂,聽出ab兩段音樂的不同。
。1)我們的家鄉(xiāng)正變的越來越美麗,就象家鄉(xiāng)的路一樣,現(xiàn)在變的又寬又漂亮,你們喜歡自己的家鄉(xiāng)嗎?家鄉(xiāng)變的越來越好高興嗎?高興的時候,我們來聽首音樂吧。
。2)聽聽這首音樂有幾段?你是怎么聽出來的?(教師播放音樂)
(3)師幼共同分析樂段,感受音樂a段與b段的不同。
(4)請你跟著音樂來騎你的小自行車吧。試試看,a段音樂象是在怎樣的路上騎車?b段音樂呢?(5)師幼共同確定樂段的動作。請幼兒以速度、身體動作包括臉上的表情來表現(xiàn)在不同的路上騎車的不同感受。
。6)請個別幼兒來表演一下,其余幼兒來做評委,看誰表演的好。一看就知道是在什么樣的路上騎自行車。
。7)全體幼兒再表演一遍,可以模仿別人好看的動作。
4、結束。我們的家鄉(xiāng)真的是越變越美麗,有很多遠方的客人也來我們的家鄉(xiāng)玩,吃羊肉。請你開著車帶他們逛逛我們的家鄉(xiāng)美麗的藏書吧。(聽著音樂開車出活動室)
10.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模板
活動目標:
1、學會做觀察記錄。
2、復習12以內(nèi)的點數(shù)。
3、認讀樹名。
4、通過對園內(nèi)各種樹木的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和了解,使幼兒產(chǎn)生保護樹的渴望,說出為何喜歡它。
5、學會主動關心照顧小樹或大樹。
活動準備:
1、幼兒卡(幼兒姓名、性別、年齡)。
2、課前對園內(nèi)樹木進行觀察,不同樹上都掛有樹牌。
3、彩筆、圖畫紙、鉛筆。
4、小桶。
活動過程:
1、在觀察園內(nèi)不同樹種的情況下,開展自由討論:你看到哪些樹?它是什么樣子的?叫什么名字?提問:用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描述,不同的外形特征,你喜歡什么樹,它是什么樣子。
2、通過老師的提問和討論再次帶幼兒去室外觀察,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從上到下,從樹根到樹冠、樹葉及不同部位的粗細高矮、大小、長短、形狀、顏色等。討論提問:你喜歡哪些樹?為什么喜歡?你如何對待它?
3、領養(yǎng)小樹或大樹活動,讓幼兒把自己的卡片掛到自己喜歡的樹,與大樹擁抱感知粗細,與小樹牽手,給小樹澆水。
4、觀察記錄:用不同的方式記錄所觀察到的樹種(根據(jù)樹葉的不同形狀、高矮、粗細、是否開花);記錄小樹家的踐線圖。
5、讓幼兒說出樹的種類,老師用圖表示出數(shù)量,讓幼兒學習點數(shù)。
6、把自己喜歡的樹畫下來,并畫上它的鄰居,組成一幅完整的圖畫,放在活動室展區(qū)展覽。
7、讓幼兒說出樹木的本領(平衡生態(tài)、凈化空氣、阻隔噪音等作用)。
8、樹木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們?/p>
9、引導幼兒合理、大膽想設,并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假如世界上沒有了樹木會怎么樣?
小結:人類離不開樹木,樹木是我們的好朋友。假如沒有樹木,空氣污染會更厲害;假如沒有樹木,沙塵會讓我們的環(huán)境變得很糟糕;假如沒有樹木,就會有泥石流把房子沖垮......
活動延伸:組織幼兒觀看樹木給人類帶來的種種好處的多媒體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