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級# #九年級上冊物理期中考試內容#】學習時集中精力,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是節(jié)省學習時間和提高學習效率的最為基本的方法。©無憂考網(wǎng)搜集的《九年級上冊物理期中考試內容》,希望對同學們有幫助。
1.九年級上冊物理期中考試內容
比熱容
1.實驗:用兩相同的電加熱器給M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熱,它們在相同的時間里吸收的熱量是相同的?梢钥吹剑1)在通電相同的時間里,煤油的溫度升高得高。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到相同的溫度,則應給水的加熱的時間要長一些。
2.結論:質量相同(如:1kg,也叫單位質量)的不同的物質在溫度升高的度數(shù)相同時(如:大家都升高1°C時),吸收的熱量是不同的。物理上,把物質的這一種特性叫比熱容。
3.比熱容定義:單位質量的某一種物質的溫度升高(降低)1°C時吸收(放出)的熱量
a.單位:J/(kg°C)讀作:L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b.符號:C如:C水=4.2×103J/(kg°C)
c.意義:1kg 水在溫度升高(降低)1°C時,吸收(放出)的熱量為4.2×103J
d.比熱表:
1)水的比熱要記住。水的比熱很大。
2)水和冰的比熱不一樣,說明:同一物質,在不同的狀態(tài)下的比熱一般不同。
3)液體的比熱比固體的比熱大。金屬的比熱都較小。
e.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不受溫度、質量和物體的形狀的影響,但要受物態(tài)的影響。
f.練習:關于比熱容,下列廉潔正確的是:
A.比熱容大的物體吸收的熱量多。
B.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熱容在的吸收的熱量多。
C.比熱容的單位為J/kg.
D.一桶水的比熱容大于一杯水的比熱容。
4.熱量的計算:熱量的計算公式:Q吸=cm△t其中:c為該物質的比熱容單位一定用J/(kg°C)。M為物體的質量,單位一定用kg.△t為物體升高的溫度,單位一定用°C.△t=(t高溫-t低溫)同樣,這個公式,可以應用于放出熱量時的計算。只是要把“Q吸”改為“Q放”即:Q放=cm△t,其中△t=(t高溫-t低溫)
5.公式變形:c=Q吸/m△tm=Q吸/c△t△t=Q吸/cm
Q放=cm△tQ吸=cm△t這兩個公式只適用于物態(tài)沒有發(fā)生變化時。
6.理解公式:c=Q吸/m△t
這個公式只是利用已知物體的質量、吸收(放出)的熱量、變化的溫度時計算物體的比熱。一定不要認為:C與Q成正比,與m和△t成反比。因為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對一個確定的物質而言,它的比熱是一定的,它不隨物體的溫度、形狀、體積、位置的改變而改變,跟物體的質量、溫度變化量、和吸收(放出)熱量的多少無關。
7.計算:
1)一盆水有25kg,它從25°C升高到了29°C,則這盆水吸收了多少J的熱量?
2)一個500g的鋁鍋內盛有5kg的水,它們從100°C降低到了25°C,則這鍋水共放出了多少J的熱量?
3)一杯500g20的冷水與杯300g80的熱水混合后的溫度是多少?是否是冷水上升高的溫度就一定等于熱水降低的溫度呢?而冷水吸收的熱量是否等于熱水放出的熱量呢?
4)冰的比熱容為2.1×103J/(kg°C),使100g從–25升高到–5需要吸收多少熱量?
8.因為C水>C砂石,所以,它們放出或吸收相同的熱量后的溫度是不相同的,它們放出相同的熱量后,由于水的比熱大,水溫度將高于砂石的溫度。它們吸收相同的熱量后,由于砂石的比熱小,因而,砂石的溫度將高于水的溫度。因此,農民常在較冷的夜間往田里加水,而在第二天早上時,便把水放掉。就是利用水的比熱大的特性,為禾苗保暖的。而不致于凍死。工業(yè)上,也常用水的比熱大的這一特性,用水來作冷卻劑。
2.九年級上冊物理期中考試內容
電功和電功率
1.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
2.電功的單位:國際的單位: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單位有: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3.測量電功的工具:電能表(電度表)
4.電功計算公式:W=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計算電功時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電路;②計算時單位要統(tǒng)一;③已知任意的三個量都可以求出第四個量。6.計算電功還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Q=It(Q是電量);
7.電功率(P):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單位有:瓦特(國際);常用單位有:千瓦
8.計算電功率公式:P=W/t=UI(式中單位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
9.利用計算時單位要統(tǒng)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則P的單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時、t用小時,則P的單位是千瓦。
10.計算電功率還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11.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
12.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13.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14.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當U>U0時,則P>P0;燈很亮,易燒壞。
當U 當U=U0時,則P=P0;正常發(fā)光。 (同一個電阻或燈炮,接在不同的電壓下使用,則有;如:當實際電壓是額定電壓的一半時,則實際功率就是額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額定電壓是220伏,額定功率是100瓦的燈泡如果接在110伏的電路中,則實際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單位Q→焦;I→安(A);R→歐(Ω);t→秒。) 17.當電流通過導體做的功(電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電熱),則有W=Q,可用電功公式來計算Q(如電熱器,電阻就是這樣的。) 3.九年級上冊物理期中考試內容
能量與做功部分常見知識運用
1、做功
物理學中規(guī)定: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機械功(簡稱“做功”)
2、做功的兩個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3、功的計算方法:
定義: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公式:功=力×距離,即W=F·s
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功W的單位:!っ(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義:1N的力,使物體力的方向上通過1m的距離所做的功為1J。
即:1J=1N×1m=1N·m
注意:在運算過程中,力F的單位:牛(N);距離s的單位:米(m);
溫度
1、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單位:
、賴H單位制中采用熱力學溫度。
、诔S脝挝皇菙z氏度(℃)規(guī)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
③換算關系T=t+273K
4.九年級上冊物理期中考試內容
機械能
1.一個物體能夠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能量)。
2.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3.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4.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5.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6.物體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
7.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
8.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9.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tǒng)稱。(機械能=動能+勢能)單位是:焦耳
10.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
11.自然界中可供人類大量利用的機械能有風能和水能。
內能
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
2.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能就越大。
3.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4.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5.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
6.物體吸收熱量,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能增大;
物體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能減小。
7.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8.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
9.比熱(c):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
10.比熱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體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就相同。
11.比熱的單位是:J/(kg?℃),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12.水的比熱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耳。
13.熱量的計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t0是初始溫度;t是后來的溫度。
、赒放=cm(t0-t)=cm△t降
熱機和熱值
1.熱值(q):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熱值。單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燒放出熱量計算:Q放=qm;(Q放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熱值,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單位是:千克)
3.利用內能可以加熱,也可以做功。
4.內燃機可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它們一個工作循環(huán)由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對外做功1次,活塞往復2次,曲軸轉2周。
5.熱機的效率: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熱機的效率。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6.在熱機的各種損失中,廢氣帶走的能量最多,設法利用廢氣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5.九年級上冊物理期中考試內容
簡單電路
1.電源:能提供持續(xù)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2.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fā)電機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3.有持續(xù)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閉合電路。
4.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堿、鹽的水溶液等。
5.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6.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7.電路有三種狀態(tài):(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2)斷路:斷開的電路叫斷路;(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8.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9.串聯(lián):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lián)。(電路中任意一處斷開,電路中都沒有電流通過)
10.并聯(lián):把電路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并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中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電流
1.電流的大小用電流強度(簡稱電流)表示。
2.電流I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安培(A);常用單位是:毫安(mA)、微安(μA)。1A=103mA=106μA。
3.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guī)則是:①電流表要串聯(lián)在電路中;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jīng)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4.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電壓
1.電壓(U):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電壓U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伏特(V);常用單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測量電壓的儀表是:電壓表,它的使用規(guī)則是:①電壓表要并聯(lián)在電路中;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4.實驗室中常用的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5.熟記的電壓值:
①1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jié)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對人體安全的電壓是:不高于36伏;⑤工業(yè)電壓380伏。
電阻
1.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如果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那么電阻就越大,而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2.電阻(R)的單位:國際單位:歐姆(Ω);常用的單位有:兆歐(MΩ)、千歐(KΩ)。
1兆歐=103千歐;1千歐=103歐。
3.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電阻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
4.變阻器:(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
(1)滑動變阻器:
、僭恚焊淖兘尤腚娐分须娮杈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谧饔茫和ㄟ^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③銘牌:如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2A”表示的意義是:阻值是50Ω,允許通過的電流是2A。
、苷_使用:A.應串聯(lián)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通電前應把阻值調至的地方。
(2)電阻箱:是能夠表示出電阻值的變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