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范例
活動實錄:
中飯時間到了,孩子們自然地吃起來,一個個就像小惡狼,吃得香噴噴,我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是有些小朋友卻不愛吃蔬菜,只是喝湯吃葷菜,于是我們二位老師發(fā)動我們渾身的解數(shù),不停地講解吃蔬菜的好處,而且不斷地鼓勵他們,效果還不錯,大部分都吃光了。只有嘉和一個人就是不吃蔬菜,而葷菜是吃個不停,米飯喝個精光,怎樣哄也不管用。
案例分析:
此刻的孩子生活條件優(yōu)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飯不定時定量,而家長們在孩子吃方面片面追求高營養(yǎng),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久而久之使孩子構成了不良的飲食習慣。中班幼兒理解力還較差、膽子小,就像嘉和小朋友。所以,如果一味的說教,易導致幼兒失去學習的興趣,有些幼兒還會故意違背。因此,我采取了故事、游戲與說教結(jié)合的形式,使幼兒初步了解進餐的重要性和一些簡單的進餐方法及挑食的壞處。為了讓幼兒在進餐時更自覺,我讓他們互相競爭、互相學習,激發(fā)和提高用心性,能天天愉快地吃完自我的一份飯菜。
措施:
1、鼓勵孩子做餐前服務
孩子天生就對餐前的準備工作感興趣,我們能夠利用他們好奇、好動的天性,讓他們幫忙擺桌椅、端菜、分碗勺,甚至在家做菜時讓他們幫忙拿佐料等,應對自我參與勞動所得的成果,孩子自然會很開胃。
2、避免進食前的劇烈運動
3、制造進餐時的和諧氛圍
不管是什么原因,切忌在孩子進餐時恐嚇、責罵或以其他方式懲罰孩子,因為恐懼、擔憂、憤怒等負面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食欲。我們應善于營造就餐時的快樂氣氛,使孩子情緒愉快,樂于進食。
4、給孩子用心的暗示
吃飯時,我們要表現(xiàn)出對食物極大的興趣,能夠邊吃邊贊:“真好吃!”“我們都喜歡吃。”孩子得到用心的暗示后會主動地模仿。
5、為孩子樹立效仿的榜樣
孩子喜歡得到別人的稱贊,能夠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稱贊不挑食的孩子,從而使孩子因羨慕而用心地效仿。
2.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范例
觀察目標:觀察幼兒如何玩娃娃家
觀察時間:
起始時間:10:10
結(jié)束時間:10:20
記錄內(nèi)容:
早晨的區(qū)域活動時間,區(qū)域就“娃娃家”人又是多!“我要做媽媽,我要做媽媽”!周蔡彥說“那我要做爸爸”左xx小朋友擠了進來!澳俏覀円黄鹚蛯殞毶蠈W吧”兩個“小爸媽”高高興興的牽著他們的寶貝去上學啦!“你不要忘記做飯你今天當奶奶啦!周蔡彥對著旁邊的陳心怡小朋友說。
不一會兒爸爸媽媽帶著寶寶從幼兒園回來啦,“來來來,你看奶奶做了什么好吃的給你”奶奶急急忙忙的端出來好多好吃的,“寶寶你看這是香蕉,黃色的香蕉,這個是葡萄,葡萄是紫色的噢,還有葡萄也是圓圓的,你要多吃水果和蔬菜,這樣會對身體好”周蔡彥小媽媽對著她的寶寶溫柔的說了起來。“你要乖乖吃飯哦,吃完飯我?guī)闳ビ螛穲@玩”左xx小爸爸對著寶寶說。
分析評價:
小班的寶寶們熟悉不過的就是角色游戲,將孩子們的生活搬進游戲啦,今天我看到孩子們在游戲中儼然就是一位“爸爸媽媽”在游戲中能正確的區(qū)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能學著去照顧別人。
支持策略:
娃娃家是一個充滿了溫暖,一個生活化的區(qū)域,里面投放的材料也應是孩子所熟悉的生活中的東西,我發(fā)現(xiàn)我們教學活動中的所涉及的一些生活性的東西添放到區(qū)域活動中能讓孩子更好地認識與學習,這比在課堂中反復練習來的更加的有用。所以以后我還會將更多生活化的東西搬進游戲,將游戲中好的東西進入課堂,讓生活更游戲化,讓游戲更生活化。
3.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范例
觀察地點:小班教室
觀察對象:石xx
觀察目的:通過觀察分析來了解幼兒不愿吃飯的原因,并用合適的方式來鼓勵幼兒吃飯,養(yǎng)成良好的吃飯習慣。
觀察實錄:小班幼兒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幼兒園生活,很多方面都慢慢的適應了,但是在吃飯方面我們班的幼兒還是需要加強。石xx小朋友在我們班上是吃飯還可以的,但是近發(fā)現(xiàn)他吃飯時很愛發(fā)呆,還時不時地告訴我:"老師,我不想吃了。"每次問他原因,他都不說。,無意見聽到他說飯?zhí)嗔,他吃不完。了解這個情況后,我告訴他:"以后吃飯你能吃多少就盡量吃多少,但是不能騙老師,老師給你盛多少飯老師是知道你能吃完這些的,知道嗎?""我知道了。"現(xiàn)在他吃飯都會給我看碗里還有多少飯,每次表揚他后,都會很快的吃完。
分析措施:
1、不愛吃飯的原因可能是遇到自己不愛吃的菜,或者不是很餓,甚至是覺得碗里的飯?zhí)啵幸环N膽怯的心理。
2、針對這一情況我鼓勵他吃飯,同時也會經(jīng)常在他座位附近看著他吃飯。
觀察效果:
幼兒是需要經(jīng)常鼓勵的,這樣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是很棒的。近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他吃飯時發(fā)呆的次數(shù)少了,盡管吃的很慢,但還是很有進步了。
4.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范例
觀察實錄:
睿睿在室內(nèi)練習做操的時候,非常認鎮(zhèn),眼睛總是看著老師做動作,跟著音樂反復的練習。有時方向不對,在老師的指導下很快就改正過來了。孩子是在非常正常的情況下學習,情緒穩(wěn)定。集體出操時,我做了動員,強調(diào)我們是中班哥哥姐姐,動作一定要橫平豎直,要到位,耳朵聽著音樂,方向要正確,并強調(diào),如果誰表現(xiàn)的不好,回來后老師讓他自己在班里表演。音樂響起時,我發(fā)現(xiàn)家朗臉色泛白,眼睛不住的四下里觀看,表現(xiàn)得非常緊張。在班里時能挺胸抬頭,到了外面反而腰也塌了,胳膊也太不起來了,動作稀松了很多。
觀察分析:
睿睿是一個非常內(nèi)秀的孩子,平時說話都細聲細氣的,膽子比較小。家朗在以前沒有得到在公眾表現(xiàn)的訓練,也許孩子出外活動的機會少或是與別人主動交流的機會少。造成了幼兒膽小內(nèi)向的性格。
教育措施:
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我們及時地和家長通過家園聯(lián)系冊進行了溝通。平時上課的時候,我也注意對他的提問,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5.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范例
觀察實錄:
玩賽車時,邱xx、林xx、陳xx一組,他們來到慣性車區(qū),玩起了賽車,倫玩了一輛紫色車,他把車放在鋪有地毯的車道上看車的速度,然后又把車放在什么也沒鋪的車道上看車速,接著他拿起了紙記了起來。在交流分享活動時,倫把自己的記錄紙給伙伴們看,伙伴們一看,都說看懂了,黃偉把車子畫在綠色顏色筆畫的車道上的,伙伴們一看就知道是地毯了,伙伴們還猜畫有五角星的那輛車是速度快的那輛,倫聽了直點頭。
觀察分析:
圖形,符號的表達記錄是孩子的表達表現(xiàn)形式之一。因為不認字和不會寫字,孩子需要用圖形和符號來表現(xiàn)自己心中的愿望和想法。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天生就具備符號表達能力。在圖形符號記錄的表達形式中老師應該以孩子為本,充分相信每個孩子表現(xiàn)的獨特和成功,承認每個孩子的特點。
教育措施:
這種表征手段將伴隨孩子學前期的學習。在記錄方式上,就需要老師及時捕捉到孩子的閃光點進行肯定,并創(chuàng)設一定的環(huán)境為這閃光點的發(fā)展做鋪墊和推動作用,這樣孩子的記錄能力就會往個性化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