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三年級上冊滬教版語文教案
《望廬山瀑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詩句,了解古詩內容,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2、學會詩中的生字新詞。
3、背誦這首古詩。
教學方法:啟發(fā)式、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式導入:
1、請同學們背一首你喜歡的古詩給大家聽。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望廬山瀑布》。
二、檢查預習:
1、學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2、李白是怎樣描寫廬山瀑布的?
3、出示圖片,老師也來做一回詩人,請同學們告訴我,應該站在哪兒來給大家吟誦這首詩呢?("望""遙"說明詩人是站在遠處觀察瀑布的。)
通過老師的吟誦,廬山瀑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學生自學:
1、出示自學提綱:
。1)說說每句詩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聯(lián)系詩句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生、遙、川、疑、飛。
(2)有感情地朗讀一下這首詩。
。3)通過自學,你又產(chǎn)生了什么問題?
2、學生自學。
3、四人小組交流學習所得。
四、師生共同學詩:
。ㄒ唬┱埻瑢W們自由讀詩,交流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學生談到哪句,交流哪句)
日照香爐生紫煙:
。1)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2)詩中哪個詞是"升起"的意思?
。3)"紅日、高山、紫霧"詩人用寥寥幾個字,就把我們帶入了如詩如畫的境界,你能把它讀得那么美嗎?
。4)學生有感情到朗讀。
遙看瀑布掛前川:
。1)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2)理解:川,河流。
。3)指導朗讀:讀出瀑布的氣勢。
飛流直下三千尺:
。1)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2)學生體會"飛流""直下"。
。3)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疑是銀河落九天:
。1)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2)重點理解:疑,體會李白詩的風格。
。3)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二)學生質疑:
1、"生"為什么不用"升"?
。1)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2)生,產(chǎn)生而后升起。
2、"掛",誰能把瀑布掛在山川前面?
。1)學生交流。
。2)老師引導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神奇,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指導朗讀。
。1)此時,你就是大詩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這樣的景象:萬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瀑布飛騰奔涌,傾瀉直下,你想怎樣吟誦這首詩?(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習慣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動作,有感情地讀詩。)
。2)配樂朗讀。
五、學習李白的另一首詩〈秋浦歌〉。
六、拓展延伸。
。ㄒ唬⿲W生匯報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其它詩。(學生自備投影片,把詩中的內容講給大家聽。)
。ǘ┱埬氵x擇你喜歡的一首詩背下了。
七、作業(yè):
1、預習《絕句》,了解杜甫的有關情況,并搜集杜甫的詩。
2、選擇作業(yè)
。1)把今天學到的詩寫在讀書筆記上。
。2)請你用一段文字描述廬山瀑布的美麗景色。
【篇二】小學三年級上冊滬教版語文教案
《巧取報酬》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引導學生認清“酬”和“舔”的字形,辨析形近字“嫌、歉”,借助字典了解“報酬”的意思。
2、通過圍繞課題質疑,通讀課文釋疑,了解課文內容。
3、在閱讀感悟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人物對話;引導學生借助板書說說畢加索的辦法巧在何處,體會畢加索的智慧。
4、在熟知內容的基礎上,能以畢加索的口吻復述他巧取報酬的經(jīng)過。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理解“報酬”的意思。出示詞語:報酬(提醒學生注意“酬”是翹舌音)
。1)注意讀準這個翹舌音,讀詞!俺辍笔且粋生字,它部首是“酉”字部(出示,學生跟讀)
。2)借助字典理解詞義。
師:“報酬”在字典里的意思就是——因付出勞動應該取得的錢或物。(出示,引讀)
2、引出課題
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個關于聰明人巧妙地獲得因付出勞動應該取得的錢或物的事,題目就是——(引讀出示課題:巧取報酬)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師:要想讀懂課文,首先要了解故事的內容,說說課文講了什么事。為了說清楚,我們可以圍繞課題提一些問題。
。ㄕl向誰巧取報酬為什么要巧取報酬怎么樣巧取報酬)
(1)學生質疑,教師歸納板書:誰?為什么?怎么樣?
。2)解決疑問一。
師:昨天大家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一定知道了故事講的是——畢加索(出示)
向一位——貴婦人(出示)巧取報酬
師:畢加索可是有名的大畫家,請你讀好他的名字。
貴婦人就是地位和身份很高貴的婦女,一起讀好這個詞。
2、快速讀文,圈劃語句,了解內容。
師:那么,畢加索為什么要巧取報酬,他又是怎樣巧取報酬的呢?請大家?guī)е@兩個問題快速讀課文,找到能幫你解決問題的語句多讀幾遍,然后試著連起來說一說故事的內容。
。1)讀文劃句。
。2)指名說故事內容。(可以請2位同學)
。3)朗讀課文主要內容,辨析形近字“嫌、歉”。
師:你們已基本講清了課文的內容,老師也將課文的內容寫成了一段話,請你自己讀一讀,特別要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
出示:
一位貴婦人請畢加索為她畫像。貴婦人嫌畢加索沒有把她畫得苗條,就借口自己的小狗不認識畫像中的人而拒付報酬。畢加索靈機一動,將奶油涂在畫像上,又把小狗抱到畫像前。小狗不停地舔貴婦人的臉,畢加索便說小狗認出了她。貴婦人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只好付給畢加索畫像的報酬。(生字要翻紅)
。ㄗ宰x—指名讀)
師:你讀得真不錯,讀準了生字的字音。而且,你很仔細,讀準了“嫌”(出示)這個字,沒有和課文中這個字混淆(出示“歉”字)。讓我們一起讀字連詞,注意區(qū)分這兩個字。(讀詞:嫌棄,抱歉)
引讀:課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貴婦人……貴婦人……畢加索靈機一動,想出了好辦法……
三、精讀課文,深入感受畢加索的智慧
1、再讀主要內容,引出故事中另一個重要角色“狗”。
師:剛才我們通過讀一讀,說一說,知道了貴婦人要——拒絕付出(出示)報酬,所以,畢加索要——(移動)巧取因付出勞動應該取得的錢或物。請大家再讀讀這段話,想一想他們都是利用誰來達到拒付和巧取的目的的?
交流出示板書:狗
2、默讀課文,了解拒付與巧取的相關內容。
師:貴婦人是怎么利用狗拒付報酬,畢加索又是怎么利用狗巧取報酬的,請
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到有關的小節(jié)。自己再讀一讀。
3、學習第2節(jié),了解“拒付”。
。1)指名交流,出示第2節(jié)。
(2)自讀第2節(jié),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一邊讀一邊想,貴婦人明明是來取畫的,可是她為什么又不肯付錢取畫呢?
。ㄖ该涣骱蟀训2句句子變紅。)
。3)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象,了解貴婦人拒付報酬的原因。
師:請你聯(lián)系下文想一想,這位身份高貴的貴婦人,不想付錢,她會怎么想呢?
出示:(貴婦人看著畫像,心想——)(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4)小結引讀第2節(jié),了解貴婦人拒付報酬的方法。
引讀:原本自己長得很肥胖,卻嫌人家沒有把她畫苗條(出示卡片),真是無理取鬧?墒钱斆婢芙^不付錢,又有失自己貴婦人的身份,她便利用小狗拒付報酬。于是,她把畫像……,對小狗說……小狗對著畫像……。貴婦人說……說完,……
指導讀好貴婦人說的話。
師:想想,貴婦人說這段話,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呢?
。ㄗ宰x、指名讀、)
小結:原來,貴婦人利用愛犬對著畫像上的她——吠叫不止(出示)拒付報酬。那么,為什么小狗對著畫像吠叫不止,貴婦人就可以拒付報酬呢?(盡量讓學生說)
。ü分挥袑χ吧瞬艜徒胁恢梗涂梢哉f小狗不認識畫像中的她了,便借口說畢加索畫得不像,以此來拒付報酬。)
師:狗對著畫像叫個不停,所以她就說小狗——認不出她了。
。ò鍟翰徽J)以此來——拒付報酬。
4、學習4-9節(jié),了解“巧取”。
過渡:面對找借口拒付報酬的貴婦人,畢加索是怎么做的,誰來讀一讀你找到的相關內容?
。1)出示:3-9節(jié)。細讀,找出重點。
師:請再快速地讀讀這幾節(jié),想想哪幾節(jié)是直接描寫畢加索用狗來巧取報酬的?
(根據(jù)學生交流,將6、7、8三節(jié)變紅)
。2)引讀6、7、8節(jié)。
師:畢加索追上貴婦人后,彬彬有禮地對她說……然后,他抱起小狗,走到畫像跟前放下。小狗非但……還……。畢加索微笑著說……引讀過程中將三句關鍵的句子變藍)
。3)小組討論,體會“巧”
師:請四人小組再讀這三句話,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畢加索巧取報酬巧在何處?
。4)根據(jù)學生交流適時板書:一聲不叫、舔、認(書寫“舔”字時,提醒學生關注字形)
(5)請學生借助板書的提示,完整地說一說巧在何處。
。6)小結:
師:既然貴婦人說小狗不認識她的畫像,畢加索就采用的巧妙計策讓小狗認識它。于是他借口小狗的視力……留住了貴婦人,接著利用小狗非但……還……,說小狗……,令貴婦人……,只好……。這就是聰明的畢加索運用的巧妙計策——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板書)。
。7)朗讀對話,進一步體會“巧”
師:畢加索用計之巧妙還體現(xiàn)在他說話時的語氣中。請同桌讀讀他們的對話,注意根據(jù)提示語讀出語氣。(請2對同桌)
師:畢加索明明是生氣的,可是他還彬彬有禮地對貴婦人說話,從而不傷和氣地取回了他應得的報酬。
(8)圍繞“驚訝”展開想象。
師:畢加索的聰明、智慧,后令貴婦人——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她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此時,她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5、再讀主要內容,加深感受。
師:讓我們再一起讀一讀這段話,再次感受一下畢加索那聰明的智慧吧。
四、語言實踐
畢加索運用了巧妙的方法,取得了報酬。此時,他心里真是很高興,他遇到他的朋友們,會怎樣把這件事情告訴他們呢?
【篇三】小學三年級上冊滬教版語文教案
《瑞雪》第一課時
一、分段。
1、課文共分幾段?
2、歸納段意:
第一段:第一節(jié)至第二節(jié),“下雪”時的景象。
第二段:第三節(jié)描寫雪后的景象。
第三段:第四節(jié)至第五節(jié),寫人們看到大雪的喜悅心情。
二、正音。
1、(念準字音)齊念:瑞rui(瑞雪)……
2、個別念、小組念、困難生念。
3、強調“一”的變調:一幅一派
三、理解字意。(培養(yǎng)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
要求:
1、看懂一個,在生字表里打“√”。
2、A組同學上講臺接受老師輔導。B、C組找小伙伴討論。
3、C組同學匯報學習情況,解釋每個字的意思。
四、作業(yè)。
生字,連詞帶拼音抄2遍,課文讀3遍。
第二課時
一、揭題
“瑞”是什么意思?(吉祥)這是一場吉祥的雪,是一場給人們帶來喜悅的雪。
二、定向,并指導自學。
1、分組自學
。1)A1組學第一段,找出描寫風、雪的詞語,說說意思。
。2)A2組學第二段,找出描寫雪景的句子,有表情地讀讀。
。3)B組思考為什么把這場雪叫“瑞雪”?體會人們的喜悅心情。
。4)C組思考瑞雪給了我們什么?
2、教師輔導A組及個別指導B、C組的同學。
三、交流、討論。
師:描寫雪的第一個詞語是什么?
生:大片大片。(板書)
師:還有呢?(紛紛揚揚,白蒙蒙)(板書)
這里有一幅下雪前的圖畫。
師:請哪位同學來畫一畫大片大片,紛紛揚揚的雪。
。ㄖ该嫞┻叜嬤吢鋵嵲~語:
“大片大片”形容雪的什么?(大)
“紛紛揚揚”說明雪——(多、亂、緊、密)
“霎時間”——一會兒時間山、川、田、野、村莊,會籠罩在……之中,畫還來不及畫呢!
。▋缮^續(xù)畫)
師:霎時間籠罩了——生接:山川、田野、村莊?磮D“大片大片、紛紛揚揚、飄落”有沒有畫出來?
那么多的詞語,其實是圍繞著一個字在寫雪的,寫雪的什么?(寫在書上“大”)
大片大片、紛紛揚揚、霎時間、籠罩、整整一夜都在寫雪的——(齊)大。(板書)
這場雪是一場大雪,讀讀第一段是不是在寫雪的大?
生:不是,寫風大。
師:風怎么樣?(大)“凜冽的寒風”——
生(接):呼呼地刮了一個下午。
師:“風大”跟“雪大”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要寫風大?
生:“風大”和“雪大”密切聯(lián)系,風大雪也大,雖然在寫風,也是在寫雪大。
師:課文第一、二兩節(jié)你們學得很好,第三節(jié)是課文的第二段,你也能用一個字,寫出來嗎?(寫好的給老師看)
想想為什么寫這個字?
師:寫出了雪的什么呀!’
生:“美”、“景”。
師:“景”也對,“美”把雪景的特點寫出來了。
“美”在哪兒?(找出來)
生:茫茫田野里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銀裝。
師:“茫茫……白”為什么美?“巍巍!b”為什么美?
生:……寫出了這場雪的壯麗。
師:你再說說這雪后景色怎么美?
生:“一輪紅日升……分外耀眼”就像毛主席詩詞中所說的紅裝素裹。
師:毛主席詩詞寫的是北國風光,這里也是北國風光。(生:分外妖嬈)書上是什么?(分外耀眼)
生:好一派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
生:好一幅瑞雪豐年的喜人圖畫。
師:緊緊扣住喜人圖畫(出示圖)
四、朗讀指導。
師:茫茫田野——(生接)一片雪白巍巍群山——(生接)遍身銀裝這山是壯麗的,杭州的xx山我們說它是(秀麗的)。
。畛鰵馄牵┖靡慌伞ㄉ樱
配樂朗讀:師生對念(第三節(jié))
美不美?再來。
師:喜從哪兒來?把這句話劃出來。喜是因為——?齊讀
“今冬……來年……”
插入練習:寫簡單的答案。
1、“今冬麥蓋三層被”是什么句?
2、這句話中哪個字是比喻雪的?
3、“蓋三層被”對麥子起什么作用?
4、來年是哪一年?
5、“枕著饅頭睡”比喻什么?
6、“今年……來年……”這兩句是什么關系?
、弑扔。
、诒弧
、垡蚬。(因為……所以……人們稱這場雪是瑞雪)
下了一場瑞雪,老農高興得眉開眼笑,體會一下怎么高興?
。蕚浜螅┲该硌堇限r。
評價:表情是不是眉開眼笑?
師:(范念,指導)節(jié)奏可快一點,再念。
五、小結。
師:明天就是立冬,假如明天下雪,你怎么樣?
生:擲雪球、維雪人。
生:欣賞北國風光。
六、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
2、選做題:瑞雪給了我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