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三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案范文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一、教學目標:
1、朗讀,讀懂詩句,想象詩中的景象和意境,體會田園風光的美麗。
2、背誦古詩。
二、教學重、難點:
1、朗讀并背誦古詩,理解詩意。
2、想象詩中的景象和意境,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具:課件
四、教學流程:
1、導入。
師:看大屏幕,明確學習內(nèi)容?
生:指名讀詩。
師: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南宋大詩人范成大所寫的一首詩。我們先一起認識作者。
生:讀作者介紹。
師:板書。
師:從這個題目中,你們能讀懂什么?
解題。
2、初讀詩文。
3、指導朗讀。
4、細細品讀感悟,借助圖片理解詩意。
5、詩意簡析。
6、拓展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晝出耕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7、總結:
師:詩歌是語言的精華,其凝練的語言、深遠的意境,滋養(yǎng)了無數(shù)炎黃子孫。因此,古詩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同學們應多學習、多積累,讓它在世界文化的大舞臺上閃爍光茫。
【篇二】三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案范文
《女媧補天》【設計理念】
神話故事淺顯易懂,應設法讓學生浸潤到這種民間文化的氛圍中去,從中感悟、熏陶,置之喜愛。本課設計重在讓學生體驗語言實踐的過程,采用多種方式,緊緊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天塌地裂后的可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抓住典型,讓學生邊想象邊說在水深火熱中人們的處境。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轟隆隆、塌下”等詞語。
2、能正確朗讀全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四字概括。
3、讀出第一自然段韻味,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女媧補天的原因。
【教學重難點】
體會天塌地陷后可怕的場面。
【教學準備】
《女媧補天》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看圖猜神話故事
2、感悟第一段的第一句話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詞語
自由讀。
指明讀。
齊讀。
2、感知全文
天塌地裂
求神降雨
造船救人
找石補天
三、品讀“可怕”
1、說天塌地裂的夜晚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品讀“天哪,太可怕了!”
3、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
抓住大、大窟窿等詞語感悟可怕
4、地被震裂了,出現(xiàn)了一道道深溝。
抓住一道道深溝感悟可怕
5、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
抓住圍困、掙扎等詞語感悟可怕
6、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可怕畫面讀
7、合作朗讀,體會可怕
四、回歸文本,設疑結課
1、根據(jù)板書,回顧全文
2、設疑結課
【篇三】三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案范文
《燕子回家的路》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能理解并運用詞語。
2、能正確、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在分析課文的過程中感知文章人物角色的心理,體會到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懂得人與動物應建立和諧友愛的關系。
教學重點:讓學生感受到文中三個人物對燕子相同而又不同的愛。
第一課時
一、興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燕子嗎?有一個小女孩也特別喜歡小燕子,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她是誰,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
二、隨文識字
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同桌之間相互點評。
教師出示難點字的讀音,學生注音。
個別學生注段朗讀課文,隨文識字。
教師講解生字。
三、理解詞語
自由讀課文,畫出你不理解的詞語。
提出問題。
誰能幫助他。
四、整體感知
誰能用簡潔的話概括一下課文大意?
第二課時
一、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說說文中一共有幾個角色?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逐段理解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從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的窩是什么樣?
什么是“發(fā)現(xiàn)新大陸”?你知道這個典故嗎?
“乳燕”是什么意思?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說說田田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什么問題?
田田是怎樣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的?
田田為什么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
3、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田田想出了什么辦法?
“田田拉住我的手”說明了什么?
4、老師讀第四自然段。
韓奶奶為為什么正站在門口?
搶先一詞說明了什么?
5、指名都第五自然段。
你能用自己的話把田田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嗎?
6、齊讀后一自然段。
什么叫將心比心?
是用誰的心比誰的心?
7、如果你是燕子,你想對這三個人物中的誰說話,想說什么?
三、角色體驗
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提升情感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