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小蘿卜頭的故事》原文
看守特務又和小蘿卜頭出現(xiàn)在走廊上。小蘿卜頭大概剛下課,他把每天讀的書放在樓欄桿旁,雙手抓住比他還高半頭的樓欄桿,踮起腳,看白公館墻外的群山。
“你說,山那邊是啥地方?”孩子問看守特務。
“磁器口!
“磁器口我去耍過一回!毙√}卜頭又問特務,“不是近處的山,我說的是那邊,白云底下的山那邊!”
“北方!
“啊,爸爸說,我們家在北方!”
小蘿卜頭剛剛轉回頭,要說什么,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著,跑著,直跑到劉思揚靠近的鐵窗附近,不住地揮著小手,叫著:
“喲,你看!”
一只長著光亮的翠綠翅膀的小蟲,越過欄桿,飛到走廊上來。蟲子的頭上,長著一塊美麗的透明的薄殼,像小姑娘披上了蟬翼般紗巾。這蟲子纖細而溫柔,透過薄殼還可以看見它紅珠子似的小眼睛。入春以來,這種蟲子很多,常常撞進鐵窗,陪伴著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氣的人們。
又飛來一只,它們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面前驕傲地爬著。
“喲,多好看的小蟲!”小蘿卜頭尖叫了起來,伸手捉住了一只。當他去捉第二只時,它張開翠綠的翅膀飛走了。小蘿卜頭兩手輕輕捧著那只小蟲子,唯恐傷害了它。劉思揚摸摸口袋,摸出一只偶然帶來的、被特務沒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丟出鐵窗,送給小蘿卜頭。小蘿卜頭打開火柴盒,把蟲子放了進去。他正在關上盒子的時候,突然瞥見那只蟲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動。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蘿卜頭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他把盒子重新打開,輕聲說道:
“飛吧,你飛吧!”
蟲子終于輕輕扇動翅膀,飛起來,緩緩飛出欄桿,一會兒就看不見了。小蘿卜頭高興地拍著手叫:
“飛了,飛了,它坐飛機回家去了!”
回過頭來,小蘿卜頭把火柴盒還給鐵窗里的劉思揚。
“解放了,我們也坐飛機回去!”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小蘿卜頭的故事》教案
教材分析:《小蘿卜頭的故事》通過小蘿卜頭捉蟲子、放蟲子的所思所想,體現(xiàn)了小蘿卜頭固然身陷逆境,但他珍愛生命,渴望自由、對解放后的'生活充滿希望。小蘿卜頭這種善良、樂觀、向上、渴望自由的精神是他人性的閃光點。這也是他短暫人生的超人之處。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2、了解小蘿卜頭雖身陷困境,但是對自由生活有著無限的追求和向往。解析小蘿卜頭對小蟲子“一捉一放”的心理變化。
3、由“驕傲”(例中學)“若有所思”(實踐悟)兩個詞語展開想象,填補課文空白,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重難點:
由“驕傲”、“若有所思”這個詞語展開想象,填補課文空白。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情導入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吃著霉米飯長大,不知糖是什么味兒的小朋友,他就是我們的同齡人——小蘿卜頭。今天就讓我們繼續(xù)關注小蘿卜頭,感受他那不一般的生活!
2、誰來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設計意圖:以情導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回顧課文內(nèi)容,幫助學生梳理課文思路。
二、品讀文章,例中學
1、找學生讀學案第一部分的要求。
2、學生默讀,師巡視并提出默讀要求。
設計意圖;默讀是三年級學生的起始階段,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默讀習慣。
3、匯報展示:
預設:
(1)小蟲子外形的描寫讀中悟,指導朗讀。
。2)小蘿卜頭兩手輕輕捧著那只小蟲子,唯恐傷害了它。(小蘿卜頭動作的描寫,體會小心翼翼。)
。3)入春以來,這種蟲子很多,常常撞進鐵窗,陪伴著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氣的人們。
。ㄊチ俗杂傻娜藗兛吹斤w來的小蟲很親切,小蟲們似乎也很懂事,知道來陪伴這些禁錮已久的人們。)
。4)又飛來一只,他們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面前驕傲地爬著。
抓“驕傲”“并排在一起”兩個詞,體會小蟲子可能在想什么?
小蟲可能在想:我有(),你沒有()。我能(),你不能)。我可以(),你不可以()。
師小結方法:
設計意圖:給學生支架填補課文空白,降低了難度,多樣選擇拓展了學生的想象空間。
三、填補空白,實踐悟
1、小蘿卜頭這么喜歡小蟲,為什么又把它放了呢?
預設:
他正要關上盒子的時候,突然瞥見那只蟲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動。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蘿卜頭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
。▽W生也可用自己的話說)
2、“若有所思”這個詞語展開想象,填補課文空白。
3、學生練寫
4、展現(xiàn)學生作品
5、師小結
設計意圖:體驗情感,由動嘴說到動筆寫,寫作是閱讀知識的鞏固和發(fā)展,這是一個知識遷移的過程。
四、布置作業(yè),遷移用
“小蘿卜頭大概剛下課,他把每天讀的書放在樓欄桿旁,雙手抓住比他還高半頭的樓欄桿,踮起腳,看白公館墻外的群山。”
小蘿卜頭可能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動筆寫一寫。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小蘿卜頭的故事》教學反思
本文篇幅較長,而且文中涉及的歷史離孩子們很遠,因此理解起來有難度,為此,我采用了多種手段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通過教師的導和引,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實現(xiàn)長文短教。 首先讓學生自由讀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在黑板上,用箭頭標明故事的結構圖,指導學生將文章內(nèi)容梳理清楚。然后我抓住幾處能體現(xiàn)主題的重點片斷和詞句,進行反復地讀和發(fā)揮學生的想象,來一步步揭示文章的主題,體會文中的情感。如在引導孩子們感受小蘿卜頭不怕苦時,啟發(fā)想象:他在監(jiān)獄里學習,要吃哪些苦?沒有一個“苦”字,你是怎么感受到苦的?想象雨季來臨小蘿卜頭學習的情境?滴水成冰的冬天又會是怎樣?再如抓住人物的語言想象畫面,指導孩子們讀好“我是一個好孩子,我愛中國共產(chǎn)黨”來感受小蘿卜頭努力學習的形象。通過引導學生與課文真真切切地對話,學生感受到了小蘿卜頭雖然身陷困境,但他善良、樂觀、向上,對自由無限的向往和渴望。但因為受條件制約,沒能讓學生觀看相關影視片斷,沒有輔以聲像資料,情境的營造和對孩子們的情感激發(fā)還欠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