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古代經(jīng)典民間故事文字版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chǎn)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就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jié)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zhǔn)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fā)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xù)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chǎn)。為了紀(jì)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jì)念這個日子。
【篇二】古代經(jīng)典民間故事文字版
古代有個青年叫王天亮,以打柴為生。一天他上山打柴,忽然看見一只老虎,伸著滴血的舌頭,走到他面前,搖頭擺尾似有所求。天亮問:"虎大哥,你若是有病,就把頭點上三點;若不是,把尾擺上三擺。"老虎聽了把頭點了三點。天亮看后又問:"虎大哥,你若是病在嘴里,再把頭點上三點;若不是病在嘴里,把尾擺上三擺。"老虎又把頭點了三點。天亮奇怪地說:"虎大哥,你坐起來讓我看看。"老虎聽罷果真坐了起來。
天亮仔細(xì)往老虎嘴里察看,原來是一根骨刺扎進舌里,舌上腫了個疙瘩,有一只胡桃大,流著膿血。天亮輕輕把手伸進虎口,拔出了那根骨刺。接著他又從衣袋里掏出一個朱紅瓷瓶,倒出一點祖?zhèn)髯灾苿?chuàng)傷靈藥,敷到老虎傷口上。不一會兒,老虎的傷就好了。老虎很感激,對天亮說:"我們拜為兄弟吧!"天亮欣然答應(yīng)。從此,天亮便按照虎大哥的意思,每天到南山湖邊打柴。
那里山清水秀,林茂花繁,百鳥和鳴,猶如仙境一般。
有一次,天亮打完柴依著蒼松坐在青石上休息,忽然發(fā)現(xiàn)前面不遠處有一枚大得出奇的鳥蛋。天亮見了如獲至寶,把蛋揣進懷中,挑著柴喜滋滋地回家去了。
天亮十分珍愛這枚鳥蛋,用棉花把它包得厚厚的,晚上睡覺也放在被窩里緊緊貼在身邊,盼望有朝一日孵出一只大鳥來。
過了不久,果真有一只壯實的小鳥兒"瞅瞅"地破殼而出。天亮母子把它看作掌上明珠,一日三餐,精心飼養(yǎng),百般愛護。
日子一天天過去,鳥兒慢慢生出了金光奪目的羽毛。"啊!"天亮母子驚異地叫道,"原來它是一只美麗的鳳凰啊!"
金鳳凰漸漸長大了,天亮母子卻一天天瘦下去。金鳳凰忽然開口說話了:"媽媽和哥哥為我都瘦了,現(xiàn)在我的翅膀硬了,我要遠飛了。三年后我來報答你們的大恩。"說罷,它淚如雨下,走到院中,振翼長鳴,凌空而去。
金鳳凰棲息在湖邊白雪山紫微蜂上。每年五月初一日出時,百鳥朝鳳,和鳴如樂,響徹云霄,這一盛況很快傳遍四方。
開封府尹之子聽說此事,來找天亮,愿出銀千兩買金鳳凰。天亮不從,公子大怒,嘩啦啦拔出寶劍,指著天亮威逼道:"你若不從,立刻刺死你!"天亮斬釘截鐵地說:"休想!"公子無可奈何,將天亮帶回開封府關(guān)押在死囚牢中。
一晃三年已過,金鳳凰化作一絕世美人來到天亮家中,向老母說明身世和來意。老母欣喜萬分,感嘆不已。天亮不在家,金鳳姑娘就日夜操勞,侍奉老母,體貼入微,極盡孝道。有一天,老虎來探望天亮,當(dāng)聽說天亮被關(guān)在開封死囚牢中時,立即跑到高山頂上,向東吼了三聲,東山來了兩百只猛虎;向西吼了三聲,西山來了兩百只猛虎;向北吼了三聲:北山來了兩百只猛虎;向南吼了三聲,南山來了兩百只猛虎。虎王率領(lǐng)著這八百只猛虎,向開封疾馳而去,吭聲震天撼地,卷起滾滾塵沙。
開封府尹聽說虎群擁來,驚恐萬狀,急令四門緊閉,軍士上城守衛(wèi)。虎王率領(lǐng)八百只猛虎來到開封城下,見四門緊閉,頓時勃然大怒,一個號令,八百只猛虎伏地一聲長吼,縱身躍起,全都跳上城墻,把那守城軍士一個個嚇得癱在地上,面無人色。說也奇怪,這八百只猛虎竟無一去傷害軍士和民眾,一陣風(fēng)都隨著虎王奔向府尹大堂。霎時,大堂里里外外、房上房下都是猛虎。府尹一見,手麻腳軟站立不穩(wěn),跪在地上似篩糠一般。
虎王走上堂來,痛斥府尹道:"你縱子行兇,為何害苦王天亮?身為父母官,不為百姓興利除害,反而禍害一方,要你何用?"府尹聽著,跪在地上連連求饒。虎王命他膝行至獄前,叩首請出恩人王天亮,然后橫掃一尾,將府尹甩出三丈之外,又將府尹之子吞進了肚里。
虎王請王天亮騎上虎背,率領(lǐng)眾虎歸山。王天亮只聽一陣風(fēng)聲怒吼,快如閃電,不覺回到了家里。金鳳姑娘聞知,慌忙出來迎接;⑼跻娝麄兝刹排玻鲪蹮o比,便做媒讓他們結(jié)為美滿夫妻。從此,王天亮一家三口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篇三】古代經(jīng)典民間故事文字版
楚國人和氏有一次在楚山中發(fā)現(xiàn)一塊叫做璞的玉石。他把這塊璞玉拿去奉獻厲王。厲工不懂璞中含有寶玉,所以把玉匠召來進行鑒定。那匠人看了璞后對厲王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聽了這話勃然大怒,他大聲喝道:“好一個膽大包天的賤民,你竟敢以亂石充玉欺騙我!”緊接著他命令刀斧手砍掉了和氏的左腳。和氏忍痛含冤離去。
厲王死了以后,武王繼位。和氏帶著那塊璞進宮去獻武王。武王也找了玉匠鑒定那塊璞。玉匠仍然說它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和氏因此又慘遭與第一次獻璞相同的災(zāi)禍,被武王命人砍掉了右腳。
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繼位。和氏來到楚山腳下,抱著那塊璞痛哭起來。一連三天三夜,和氏把淚水哭干了,又從眼里哭出血來。附近的村民和過路的行人見此情景都感到悲愴。這件事很快被文王知道了。他派人到楚山察看情況。那差官見了和氏以后問道:“天下受砍腳之刑的人很多,為什么唯獨你長期悲痛不已呢?”和氏回答說:“我并不是因為腳被砍斷才這樣悲痛,我痛心的是一塊寶玉被人說成是普通的石頭;一個忠心耿耿的人被說成是騙子。”
文王聽了差官的匯報以后,覺得有驗證和氏的“璞中有玉”之說的必要,所以令玉匠用鑿子把璞的表層敲掉。果然像和氏所說的那樣,里面露出了寶玉。文王又命玉匠把玉石雕琢成璧,并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和氏璧”,用以昭示和氏的膽識與忠貞。
【篇四】古代經(jīng)典民間故事文字版
清明時分,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斷橋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麗畫面。突然,從西湖底悄悄升上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會從水里升出來呢?原來,她們是兩條修煉成了人形的蛇精,雖然如此,但她們并無害人之心,只因羨慕世間的多彩人生,才一個化名叫白素貞,一個化名叫小青,來到西湖邊游玩。
偏偏老天爺忽然發(fā)起脾氣來,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白素貞和小青被淋得無處藏身,正發(fā)愁呢,突然只覺頭頂多了一把傘,轉(zhuǎn)身一看,只見一位溫文爾雅、白凈秀氣的年輕書生撐著傘在為她們遮雨。白素貞和這小書生四目相交,都不約而同地紅了紅臉,相互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說:“多謝!請問客官尊姓大名!蹦切溃骸拔医性S仙,就住在這斷橋邊!卑姿刎懞托∏嘁糙s忙作了自我介紹。從此,他們?nèi)顺3R娒妫姿刎懞驮S仙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不久,他們就結(jié)為夫妻,并開了一間“保和堂”藥店,小日子過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難病癥,而且給窮人看病配藥還分文不收,所以藥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遠近來找白素貞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將白素貞親切地稱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興隆、許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天,他又來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給人治病,不禁心內(nèi)妒火中燒,再定睛一瞧,哎呀!原來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條白蛇變的!
法海雖有點小法術(shù),但他的心術(shù)卻不正?闯隽税啄镒拥纳矸莺螅驼障氩鹕⒃S仙白娘子夫婦、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許仙叫到寺中,對他說:“你娘子是蛇精變的,你快點和她分手吧,不然,她會吃掉你的!”許仙一聽,非常氣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對我的情意比海還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會害我,何況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離棄她呢!法海見許仙不上他的當(dāng),惱羞成怒,便把許仙關(guān)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許仙回來。一天、兩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終于打聽到原來許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給“留”住了,白娘子趕緊帶著小青來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請法海放回許仙。法海見了白娘子,一陣?yán)湫Γf道:“大膽妖蛇,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娘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fēng)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脫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攔在寺門外。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實在斗不過法海,后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娘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峰塔下,把許仙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離金山寺后,數(shù)十載深山練功,最終打敗了法海,將他逼進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從此,她和許仙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離了。
【篇五】古代經(jīng)典民間故事文字版
杜康,有人說他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
黃帝建立部落聯(lián)盟后,經(jīng)過神農(nóng)氏嘗百草,辨五谷,開始耕地種糧食。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chǎn)糧食,杜康很負(fù)責(zé)任。由于土地肥沃,風(fēng)調(diào)雨順,連年豐收,糧食越打越多,那時候由于沒有倉庫,更沒有科學(xué)保管方法,杜康把豐收的糧食堆在山洞里,時間一長,因山洞里潮濕,糧食全霉壞了。黃帝知道這件事,非常生氣,下令把杜康撤職,只讓他當(dāng)糧食保管,并且說,以后如果糧食還有霉壞,就要處死杜康。
杜康由一個負(fù)責(zé)管糧食生產(chǎn)的大臣,一下子降為糧食保管,心里十分難過。但他又想到嫘祖、風(fēng)后、倉頡等臣,都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立下大功,唯獨自己沒有什么功勞,還犯了罪。想到這里,他的怒氣全消了,并且暗自下決心:非把糧食保管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里發(fā)現(xiàn)了一片開闊地,周圍有幾棵大樹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樹干。樹干里邊已空了。杜康靈機一動,他想,如果把糧食裝在樹洞時,也許就不會霉壞了。于是,他把樹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樹,都一一進行了掏空處理。不幾天,就把打下的糧食全部裝進樹洞里了。
誰知,兩年以后,裝在樹洞里的糧食,經(jīng)過風(fēng)吹、日曬、雨淋,慢慢地發(fā)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糧食時,突然發(fā)現(xiàn)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樹周圍躺著幾只山羊、野豬和兔子。開始他以為這些野獸都是死的,走近一看,發(fā)現(xiàn)它們還活著,似乎都是睡大覺。杜康一時弄不清是啥原因,還在納悶,一頭野豬醒了過來。它一見來人,馬上竄進樹林去了。緊接著,山羊、兔子也一只醒來逃走了。杜康上山時沒帶弓箭,所以也沒有追趕。他正準(zhǔn)備往回走,又發(fā)現(xiàn)兩只山羊在裝著糧食的樹洞跟前低頭用舌頭舔著什么。杜康連忙躲到一棵大樹背后觀察,只見兩只山羊舔了一會兒,就搖搖晃晃起來,走不遠都躺倒在地上了。杜康飛快地跑過去把兩只山羊捆起來,然后才詳細(xì)察看山羊剛才用舌頭在樹洞上舔什么。不看則罷,一看可把杜康嚇了一跳。原來裝糧食的樹洞,已裂開一條縫子,里面的水不斷往外滲出,山羊、野豬和兔子就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聞了一下,滲出來的水特別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嘗了一口。味道雖然有些辛辣,但卻特別醇美。他越嘗越想嘗,最后一連喝了幾口。這一喝不要緊,霎時,只覺得天旋地轉(zhuǎn),剛向前走了兩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dāng)他醒來時,只見原來捆綁的兩只山羊已有一只跑掉了,另一只正在掙扎。他翻起身來,只覺得精神飽滿,渾身是勁,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掙扎的那只山羊踩死了。他順手摘下腰間的尖底罐,將樹洞里滲出來的這種味道濃香的水盛了半罐。
回來后,杜康把看到的情況,向其他保管糧食的人講了一遍,又把帶回來的味道濃香的水讓大家品嘗,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有人建議把此事趕快向黃帝報告,有的人卻不同意,理由是杜康過去把糧食霉壞了,被降了職,現(xiàn)在又把糧食裝進樹洞里,變成了水。黃帝如果知道了,不殺他的頭,也會把杜康打個半死。杜康聽后卻不慌不忙地對大伙說:“事到如今,不論是好是壞,都不能瞞著黃帝。”說著,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黃帝了。
黃帝聽完杜康的報告,又仔細(xì)品嘗了他帶來的味道濃香的水,立刻與大臣們商議此事。大臣們一致認(rèn)為這是糧食中的的一種元氣,并非毒水。黃帝沒有責(zé)備杜康,命他繼續(xù)觀察,仔細(xì)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倉頡給這種香味很濃的水取個名字。倉頡隨口道:“此水味香而醇,飲而得神!闭f完便造了一個“酒”字。黃帝和大臣們都認(rèn)為這個名子取得好。
從這以后,我國遠古時候的釀酒事業(yè)開始出現(xiàn)了。后世人為了紀(jì)念杜康,便將他尊為釀酒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