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四邊形》知識點
【正方形】概念: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是正方形。
特點:有4個直角,4條邊相等。(正方形既是長方形,也是菱形)
周長: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長方形】
概念: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長方形。
特點:長方形有兩條長,兩條寬,四個直角,對邊相等。
周長: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平行四邊形】
概念:兩組對邊互相平行的四邊形,它的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相等。(正方形、長方形數(shù)屬于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特點:①對邊相等、對角相等。②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
周長: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兩條邊的邊長相加×2
【梯形】
概念:有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
特點:只有一組對邊平行。
周長:上底+下底+兩腰長度
【等腰梯形】
概念:兩條腰相等的梯形,它的兩個底角相等,是軸對稱圖形,有一條對稱軸。
特點:有一組對邊平行且兩腰等長。
周長:上底+下底+兩腰長度
【菱形】
概念: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行是菱形。
特點:①四條邊都相等②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③一條對角線分別平分一組對角
周長:兩條不同的邊長相加×2
【每個四邊形都有哪些聯(lián)系】
1、正方形既是長方形,也是菱形。
2、正方形、長方形數(shù)屬于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3、正方形還是特殊的長方形。
【篇二】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四邊形》教案
一、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35頁。
二、教學目標:
1、能從各種圖形中區(qū)分出四邊形,認識四邊形的特征。
2、通過對四邊形進行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征有所了解,特別是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通過實踐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準備水彩筆一支。四人小組:一袋四邊形的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嗎?你喜歡什么體育運動?
2、光明小學校園里,同學們也正在進行各種活動,我們一起去看看。(課件出示主題圖)
(1)仔細觀察,在這美麗的校園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圖形?(先自己找一找,再同桌交流)
。2)交流匯報,學生可能找到的圖形有:(指名回答,課件單一閃動)
3、導入課題。
在美麗的校園里有許多的圖形,像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梯形(同時閃動這些圖形)這些都是平面圖形,都叫四邊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四邊形。
板書:四邊形的認識。
4、初步感知:你認為怎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ǘ┨剿鹘涣、概括特征。
1、動手操作。
。1)涂一涂(讓學生感知面)
同學們,數(shù)學書第35也有許多的圖形,你能從中找出四邊形嗎?并涂上你自己喜歡的顏色。比一比,看誰涂得又快又好看。
。2)涂完后,同桌交流,說說理由。
。3)集體反饋,為什么這些是四邊形,而那些卻不是?
2、討論,概括四邊形的特征。
。1)仔細觀察一下,這些四邊形有什么特點?(先小組,再反饋)
。2)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板書。
3、判斷四邊形。
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判斷一下他們是四邊形嗎?(集體用手勢判斷,并說明理由)如果不是,你能把他變成四邊形嗎?(課件演示)
4、我們知道了四邊形的特征,你能說說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是四邊形?
。ㄈ﹦邮植僮,獲取新知。
1、分一分:每一小組一信封,內(nèi)有六種圖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不規(guī)則四邊形和梯形。
。1)活動建議:小組合作,給這些四邊形分分類,組長把分的結果記錄在學習卡上,并說說你們?yōu)槭裁催@樣分?(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交流分法時,把長方形、正方形分為一類的分法后出現(xiàn))
(2)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分法:
、侔唇欠郑洪L方形、正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菱形、平行四邊形、不規(guī)則四邊形、梯形(沒有直角)。
、诎催叿郑洪L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兩組對邊相等),梯形、不規(guī)則四邊形(兩組對邊不相等),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正方形、菱形(四邊相等),不規(guī)則四邊形、梯形(四邊都不相等)。
、郯磳欠郑洪L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對角相等),不規(guī)則四邊形、梯形(對角不相等)。
(3)在學生分的過程中,一步一步解決一些基本的四邊形的特征。(對邊的引導:上下為一組對邊,左右為另一組對邊)
2、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我們來看把長方形、正方形分成一類的這種分法:
。1)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的四邊形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小組內(nèi)說一說,可以借助三角板和直尺。
(2)小組匯報,得出結論。(在黑板上貼出正方形和長方形)
。3)我們請電腦博士來演示一下。
。4)長方形和正方形同其他的四邊形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邊形。
。ㄋ模C動)拓展應用。
1、誰來幫幫我。
。1)是一個()形,也是一個()邊形。
(2)是()邊形,有()角,其中有()個直角。
。3)圖中有()個四邊形。
2、自己拿出一個四邊形,剪去一個角后,它會變成什么形狀,請你動手試一試。
。ㄎ澹┱n堂總結。
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認識了四邊形。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篇三】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四邊形》教學反思
《四邊形》一課是一節(jié)概念課,同時這又是一節(jié)操作性很強的課,學生通過操作能進一步理解、鞏固概念。這一教學內(nèi)容教材是這樣安排的:一、通過學生已有的知識,以及比較的過程,讓學生從眾多的圖形中區(qū)分出四邊形,并感悟到四邊形有四條直直的邊和四個角。
二、讓學生通過觀察、量一量、畫一畫、比一比等數(shù)學活動把四邊形進行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性有所了解。
在這節(jié)課中,我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有:
1、關注生活經(jīng)驗,提供感性材料。
學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和數(shù)學中的“空間與圖形”有關,生活經(jīng)驗是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學生在生活中已經(jīng)接觸過很多圖形,對四邊形也不陌生。因此,本節(jié)課以學生熟悉的校園場景為教學素材,目的就是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豐富他們對圖形特別是四邊形的感性認識,并從整體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四邊形。既使學生感覺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使他們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濃厚興趣和親切感。
2、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集體智慧。
小組合作的優(yōu)點之一就是學生之間能互相啟發(fā),從不同的角度來解決問題。在認識了四邊形后,我安排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小組討論,讓他們將圖形分分類。在這里,學生的思維被充分的展開了,出現(xiàn)了許多情況:有根據(jù)角分的、有根據(jù)邊分的、有根據(jù)是否是對稱圖形分的、還有根據(jù)對邊是否相等來分的。尤其是有根據(jù)是否是對稱圖形分的情況,學生能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進行聯(lián)系,這雖然是一位同學的想法,卻給了更多同學一啟示。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還培養(yǎng)了說的能力和聽的能力,一舉多得。
針對課堂上學生的實際反應,我覺得存在著以下幾點不足,需要自己不斷努力:
1、在這次教學中,前面幾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去獲取知識,但是在分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發(fā)表自己看法的空間,過多地牽制了學生的思維,使得有幾種不錯的分類方法沒能在課堂上得到展示。
2、面對學生的生成,課堂的應對能力還不強。整節(jié)課學生的交流、發(fā)言都比較積極,可是在分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了學生與教師一對一的'局面。當學生的分類方法正是我所期望時,似乎這個學生只是和我在交流,是不是學生之間也相互聽懂了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整堂課下來,大的感受是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對四邊形的已有認知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是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四邊形的,學生對分、畫、拼四邊形都非常有興趣,學習的興趣非常濃厚。但是“四邊形的分類”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處理還不夠理想,學生能直觀的進行分類,但用語言表達分類的標準比較困難,在幾次的教學中,學生都說的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