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教師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精選集
停課不停學,商丘市一高全體教師不僅積極開展線上教學活動,并且努力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新冠疫情雖然推遲了同學們返校報到的腳步,卻不能阻止他們求知的渴望,更不能阻擋教師們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步伐,教師們的學習沒有止,思考沒有停。
20xx年2月27日下午14:00,北師大出版社和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編寫組采用線上形式舉辦2020春季高中英語教材培訓。商丘市一高英語教研組提前宣傳,認真安排并及時組織全體教師進行線上學習,九十余位教師師認真觀看學習并積極發(fā)表個人感想及學習心得,大家可謂是受益匪淺,頗有感觸。
此次培訓旨在幫助廣大教師在教學中落實新課標理念,用好教材,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實現學科育人目標。培訓由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博士生導師王薔教授(外語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所所長、國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全國外語教師教育與發(fā)展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錢小芳副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基礎教育一分社王琦主編先后進行。
首先,王薔教授基于“在主題意義探究中,促進學生‘得意與得語’協同發(fā)展”這一話題,對教師在新課程教學中的實際教學情況進行了闡述,并就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困惑,對“得意”與“得語”之間相互制約的關系及新課程的語言知識教學內容進行了探究。王教授將新課程的語言知識教學內容運用不同板塊梳理得相當透徹,探究深入,邏輯清晰,使大家收獲滿滿。
那么,如何做到既“得意”又“得語”呢?王教授通過展示兩個“得意與得語協同發(fā)展”的教學設計實例,給教師們進行了生動詳細的示范。后總結得出,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們應不斷運用“小步子循環(huán)”的方式,對于知識進行不斷的完善,給予學生充分全面的反饋,讓學生們充分進行內化,從而實現“得意”與“得語”協調發(fā)展。
之后,錢小芳副教授根據“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依托文本分析,做好新教材教學設計”進行了觀點的分享。同樣,理論聯系實際,錢副教授對于日常教學中,文本分析與教學設計中所出現的問題及其可能原因進行了解釋說明,并利用相應的教學案例提供了文本分析過程中相應的對策,語言詼諧幽默,培訓氛圍非;钴S。
第三節(jié)培訓,王琦主編對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優(yōu)化課堂提問,提升教學實效”這一問題,帶領大家深入探究,對于十個課堂提問所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了羅列與舉例說明,這些問題貼近教學,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批判精神,例如:教師所提問的問題間缺乏邏輯關聯,問題缺少循序漸進,忽略問題的對象和問題的目的,常常為了實現自己預定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步驟,灌輸式提問,等等......這些問題不禁讓聽課的教師都開始反思并更加重視個人的課堂提問技巧與能力。
后,王主編根據課堂提問所存在的十個問題提出了九點改進措施,這九點措施從小到大,細致全面,讓我們深刻認識到英語教學不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的一味灌輸英語語言知識,而是要做的以學生為中心,真正的想學生所想,得學生所得。
在認真觀看學習了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線上培訓課程后,教研組全體教師激烈討論,不論是對于如何更好地開展英語教學,依托文本分析,做好課堂設計,還是如何有效的進行課堂提問,優(yōu)化提問效果都提出了諸多看法與建議。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實施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應以德育為魂、能力為重、基礎為先、創(chuàng)新為上,更要以學生為主,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篇二】教師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精選集
作為一名青年高中英語教師,教學中總會面臨許多挑戰(zhàn),會面對很多新問題,從教以來,在各位前輩的指引下慢慢成長,在不斷的學習中期盼有更多的學習機會,終于趕上了北師大英語教材的春季培訓會。通過這次的學習,加深了我對高中英語教學的認識,并發(fā)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下面是我此次學習的心得體會:
培訓由王薔,錢小芳和王琦教授圍繞英語基礎教育展開培訓講解。王薔教授關于促進學生“得意與得語”協同發(fā)展的話題進行講解,王教授首先提到了新課程教師的教學困惑,也正是我在日常教學中思考的問題,現在很少有學校能實現真正的小班教學,在大班教學情況下,如何有效進行課文主題討論?如何照顧基礎薄弱,詞匯量不夠,理解課文有困難的學生?語言學習和意義探究能否兼得?語言知識該以什么形式講解,才能讓學生更容易學習需要的應用?針對這些問題在教學中有多種實踐方法,比如自學并預習課文,課堂直接進行意義探究,或者教師講解和學生操練相結合學習詞法和語法知識,以及先教詞匯再學習課文意義。這些困惑和教學實踐引導著我思考和探索適合自己并高效的教學方式方法。
王教授指出在英語教學中好能融合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學生在學習頭疼的語法的時候,應選擇“形式——意義——使用”三維動態(tài)語法觀,要結合語境去理解和運用,語法形式的選擇取決于具體語境中所表達的語用意義,引導學生在現有詞匯的基礎上準確恰當得體地運用語言,因此需要設計不同類型的學習實踐活動。
聽了此次培訓后,我會更多督促自己學習,思考,摸索,實踐,總結,邁出教學舒適區(qū),不斷探索更高效的教學方法,力爭使學生感受到語言魅力的同時,又能掌握語言知識,并準確地加以運用!
【篇三】教師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精選集
2020年2月27日,我參加了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線上培訓課程。帶著問題,滿懷期待的認真聆聽了以下幾位資深教師關于英語教材的分析。首先是王薔老師的《在主題意義探究中,促進學生“得意與得語”協同發(fā)展》;接下來是錢小芳老師的《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依托文本分析,做好新教材教學設計》;后是王琦老師的《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優(yōu)化課堂提問策略,提升教學實效》,也是讓我印象為深刻的一部分。整節(jié)課下來全神貫注,聽的津津有味,讓我受益匪淺,更給我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課堂提問是常用的課堂教學方式,也是教師獲得教學反饋的重要手段。提高提問的質量,可以提升教學效果,也可以鍛煉學生用英語回答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從而終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有效的課堂提問應具有組織性、可操作性,并能充分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但是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總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不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比如:
1、問題指向不明確,存在歧義,學生不明白需要回答什么;
2、問題不直接,句子表達啰嗦;
3、封閉型問題、不需要學生思維參與的問題、Yes/No問題比例較大;
4、問題太大,在沒有前面的鋪墊性問題的情況下,問題突兀,學生不具備回答問題的知識儲備;
5、拋出幾個問題,分散了學生注意力;
6、問題間缺乏邏輯關系,問題缺少循序漸進;
7、為了實現教學目的自問自答;
8、忽略問題的對象和問題的目的,常常為了實現自己預定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步驟,灌輸式提問;
9、提問不能反映文本的核心或關鍵內容,或者學生不明白需要獲取什么信息;
10、提問的目的不明確,不能為后面的教學活動做好層次和邏輯的鋪墊。
王琦老師針對課堂提問所出現的問題的分析,非常切合教學實際,可謂一針見血;當回想自己在過去一學期課堂教學過程中,關于課堂提問,尤其是公開課所面臨的問題時,我好像找到了答案。有時候我總時和同事抱怨“這個班的學生真差勁,這么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這節(jié)公開課學生回答問題一點都不積極,搞得像是我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又或者“是不是我這節(jié)課設計的不夠有趣味性,學生沒什么興趣,所以才這幅狀態(tài)?”諸如此類的抱怨或有病亂投醫(yī)。
今天聽了王琦老師的講解,我恍然大悟,原來是我課堂提問的策略出現了問題,以至于讓課堂時效大打折扣。針對自己在課堂提問中所出現的問題,我覺得接下來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首先,備課時做好文本分析,也就是教材分析,特別是理清文本邏輯,導向形成結構化知識;提問問題循序漸進,抽絲剝繭,給學生一個理解、分析、回答的過程;其次,要做好學情分析。分析學生,提問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水平、思維水平,做到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不要教師自己想當然的去提問,好提問之前,每個問題教師自己先嘗試回答,或教師之間可以相互問一下,又或者在課堂實踐中,不斷從學生的回答中反思問題的設計是否合理,這樣對于解決教學過程的問題會有很大的幫助;再次,在提問的過程中,應抱有解決問題的心態(tài),通過提問,與學生進行真實交流,而不是只想聽到正確答案的心態(tài)。在公開課中,尤其要注意改進,讓具有某種“表演”意味的課堂更加真實,更加貼近教學的實質,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后,在提問時可以采用澄清、追問、轉問、拆解、懸置的方法提升問題的有效性。也就是說,當問題一時得不到解決時,我們可以采用迂回,遞進,懸置的方法,運用簡單的詞匯和語言,直接表述問題,殊途同歸,以達到終解決問題的目的。
今天的培訓,對于初出茅廬的我來說,真的是一場精神盛宴,讓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感恩,感謝!接下來要更加努力,加油!
【篇四】教師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精選集
通過本次培訓,我學到了全面的安全知識,對校園安全工作的開展有了更深的認識。
針對培訓內容,利用短暫的培訓,我認真聽課和做筆記,通過整個培訓,深刻理解、領悟校園安全對整個社會,對學校教育的重要意義。自身對校園安全思想認識得到進一步提高。對安全培訓的意義,自己也有全方位領悟。我深刻理解到認真做好校園安全培訓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
學校安全,無小事;安全責任,重泰山。通過學習培訓感觸深的一點是學校的安全管理:關鍵在前期的預防工作,而在前期的預防工作中,除了物防、技防、人防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有效的安全教育。而三防相對于學生的安全教育還相對容易,而對學生有效的安全教育不甚容易。這也是我今后在學校安全工作中重點需要思考的問題。
作為一個幼兒園教師,我再審視了自己的工作性質,從事幼教工作多年,幼兒的安全事故看到和聽到的不少,幼兒園每次開會,不厭其煩的強調也是幼兒安全問題。而在幼兒園發(fā)生多的就幼兒人身傷害事故諸如:走失、摔傷、燙傷、抓傷、打傷、咬傷等等。
如出現這些事故時,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必須要展現出一種專業(yè)的關愛,即能用有如父母一般的心思來愛孩子,因為愛而產生責任感,因為責任感而小心謹慎地注意和關心任何和孩子安全相關的事物,用心周到地處理孩子的問題。這樣的幼兒教師,出于一種專業(yè)的關愛,對幼兒的操心和牽掛是主動的,由于發(fā)自內心的主動,所以處處能防范于未然,孩子的安全于是更有保障。也正是處處掛慮著孩子,所以幼兒教師在帶班中是不可能無憂無慮,自自在在的,我個人的感受就是,從教時間越長,膽子越小。膽子小不是壞事,它促使我能時刻對于可能發(fā)生的危險狀況有所警惕并預先加以防范,始終把幼兒安全放在首位。
作為幼兒教師要了解的是幼兒意外傷害發(fā)生的一些要素是哪些,才能有針對性地加以防范。作為一名有責任心的幼兒教師,應該是充分地了解幼兒意外產生的一些相關知識,在保證幼兒安全的情況下,仍能提供給他們大的游戲學習空間,而不是以安全為借口而限制孩子。我們應該給孩子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努力提供各種玩具材料以滿足幼兒的探索需求,但我們也應以一顆專業(yè)的關愛之心,不斷觀察孩子的能力和發(fā)展,以判斷其是否能夠進行安全的游戲。
要加強幼兒的安全教育。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不要忽視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因為對幼兒再多的保護措施,如果幼兒不能自我警惕也難以避免發(fā)生意外。不要因為幼兒小而不進行安全教育,在幼兒園中進行安全教育是一種滲透式的教育,如在游戲中建立一些安全規(guī)則,在操作中學會正確使用各種工具的方法等,教師適時的指導能使幼兒慢慢地建立安全的行為方式。
愿所有的家長、幼兒園和幼兒教師共同努力,正確認識和對待幼兒園安全問題,用專業(yè)的關愛和不懈的安全教育,來大限度地保護孩子稚嫩的身體不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