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金色的草地》知識點
一、生詞草地、窗前、蒲公英、謝廖沙、一本正經、茸毛、假裝、打哈欠、尋開心、揪掉、引人注目、釣魚、返回、傍晚、走近、觀察、花瓣、合攏、手掌、黃色、隨意
二、近反義詞
近:許多——眾多 仔細————細心 觀察——查看 喜愛——疼愛
反:假裝————-真實 合攏——-張開 傍晚——-黎明 開心————-傷心 返回——-出發(fā)
三、短語
一本正經地喊、吹茸毛、朝我臉上吹、走近草地、隨意揪掉、手掌張開(合攏)、花瓣合攏(張開)、仔細觀察、攥拳頭、開心的日子
四、同音字
注:注意、注目 住:停住 查:調查、查看 察:觀察
進:走進、進去 近:接近 返:返回、往返 反:反方向
五、量詞
一片草地 一朵小花 一種花
六、成語:含有數字的成語
一本正經、千千萬萬、兩全其美、三言兩語、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六神無主、七上八下、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金色的草地》教案
教學目標: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認識蒲公英一天的變化。
2、認識本課15個生字,包括10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3、學會善于觀察事物,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蒲公英的資料生詞卡片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提出問題 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草地是什么顏色的?你見過其他顏色的草地嗎?
2、出示課題:金色的草地
看到課題想到了什么?(生: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帶著你心中的疑問來讀課文,并找出不認識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組自學,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小組長帶領組員商量準備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
2、教師指導提出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可概括為四讀:
一讀:掃讀(掃除障礙讀)。小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中的字音讀準,把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做上記號,查字典解決。
二讀:連讀。小組內成員分自然段連讀課文,讀通課文,檢查字的讀音。
三讀:想讀。小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
四讀:選讀。選擇你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3、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4、檢查自學情況
。1)(板書生字)在自學生字時,你有哪些困難?(在字音、字型、字義等方面的困難)
在自學生字時,你還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訴同學們?
師生共同解決困難,教師相機指導理解"開心、一本正經、揪掉、合攏",可讓學生做一做相應的動作,重點理解"合攏"。
重點指導學生區(qū)別“近和進”、“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并說說哪些內容比較吸引你的注意。通過讀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檢查學生課前搜集有關蒲公英的資料,先讓他們說一說,然后對照課文的描寫和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進行比較、觀察,蒲公英是什么樣子的?花是什么顏色的?有什么不同之處。
教師簡單介紹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黃棕色,葉根生,花為頭狀花序。
(4)本課生字較多,要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記憶。要指導讀準字音,如“蒲、傍”,識字要與詞語的學習結合。
。5)完成“語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顧?偨Y
引導學生。總結本課學了哪些知識,并帶領學生復習一下重點的內容。
注釋:通過學生自學,既加深了印象,同時在介紹的過程中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反復聯系,加深印象擴大學生接受知識的面積。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整體感知
1、讀過課文之后,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見過的蒲公英的樣子講給同學聽聽。
出示蒲公英的圖片(蒲公英開放,學生描述。)
二、品味課文,體會感情
1、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從讀課文中你體會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課文中的話來說)
3、“我”和弟弟為什么那么開心。
先用課文中的話說說,再自己說說。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這個游戲?
我們來看后面的課文
5、指導學生讀課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發(fā)現?有了新發(fā)現后“我們”有什么變化?指導(學生完成語文天地中“圖示蒲公英的變化”)
7、“我們”為什么不再隨意揪它?
引導:喜愛金色的草地→
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隨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沒有發(fā)現蒲公英的變化,后果會怎樣?
三、思考交流
1、指導學生再讀課文
2、說說自己是如何觀察喜愛的花草的?引導學生明白善于觀察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3、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顏色的詞語,填到語文天地中
四、課后延伸
請學生用剛學會的觀察方法觀察自己喜愛的事物
第三課時
一、課始三分鐘:
1、小組內說顏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2、集體交流。
二、課堂補白,積累運用。
風的顏色
風有顏色/有著變幻多端的顏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裝扮成美麗的畫冊。/春天的風是綠色的,/染綠嫩草/染綠樹葉/染綠山崗和原野。/夏天的風是藍色的,/淺藍的林帶,/深藍的湖澤,/藍風送走太陽的炎熱。/秋天的風是金色的,/金風迎來收獲的季節(jié),收獲遍地的金子。/收獲滿意喜悅。/冬天的風是白色的,/白風揚起鵝毛大雪,/美麗的白天鵝啊。/多么可愛多么純潔。/風有顏色,有著變化多端的顏色,/要是沒有風,/就沒有這五彩繽紛的世界。
三、小組討論
1、風真有那么多顏色嗎?
2、要是沒有風的話……
四、文海沖浪
仔細觀察生活中的色彩,仿寫一首詩歌。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金色的草地》教學反思
《金色的草地》一文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臉上吹蒲公英種子時的情形,情節(jié)真實生動,課文描寫孩子的天真調皮惟妙惟肖,使人禁不住會心微笑,美麗的草地和蒲公英給兄弟倆帶來了很大的快樂,而且課文也講明白了草地變顏色的原因。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因此,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就不能僅停留在“草地玩耍游戲”和“蒲公英的變色”上,要聯系生活實際在更廣闊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學習本篇課文。要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進入情景并用自己的語言解釋這一現象,效果會更好。
這一課雖然是語文課,但是也包含著科學知識,那就是晝夜交替對植物的影響,晝夜不斷的`交替出現,光照和溫度也相應的發(fā)生變化,植物為了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也會調整自身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