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英語復習計劃范文篇一
溫故而知新,復習在整個學習活動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復習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又能查漏補缺,還能在鞏固舊知的基礎上進行擴展和提升。在平時只要一提到復習,就會想到大量的練習題。老師不辭辛勞的出題,學生拼命的做題。但這種復習方式不僅使師生疲憊不堪,效果更是適得其反。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就對英語學習產生了厭煩的情緒。新的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小學階段英語學習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小學階段正處于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小學一年級更處于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一年級的孩子年齡較小,活潑好動,集中注意的時間相對較短。在整個復習過程中,要體現(xiàn)出一個“樂”字。讓學生感受到復習英語時是輕松愉快的,和英語老師在一起是和諧快樂的。使學生在“樂”的引導下,以積極、輕松、愉悅的情緒狀態(tài),主動參與到復習中去,達到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
因此,我覺得一年級英語的復習方式應該采用:邊做游戲邊復習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有趣的游戲中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
牛津英語提倡的是主題式的教學模式,教材的編排也是按照主題來劃分的。因此在復習中,我們也應當開展“主題式復習”。
【需掌握的內容及目標】
內容 目標
詞匯
A. 有關學習用品的單詞:
book、ruler、pencil、rubber、pen、bag、
B.有關數(shù)字的單詞:
one、two、three、four、five、six、
C.有關能力的單詞:
read、draw、write、sing、dance、jump、
D.有關人體的單詞:
face、eye、ear、mouth、nose、
E.有關水果的單詞:
apple、pear、lemon、melon、peach、orange、
F.有關中秋節(jié)的單詞:
autumn、leaf、moon、mooncake、taro、bean、
G.有關家庭成員的單詞:
father、mother、sister、brother、me、
H.有關玩具的單詞:
bicycle、doll、ball、slide、swing、balloon、
能根據(jù)給出的圖片,正確說出這些單詞,語音標準,聲音響亮。在此基礎上,掌握單詞的形,能進行單詞-圖片的配對。
句型
1、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Good morning./afternoon./bye.
2、How old are you? I am … years old.
一年級下冊英語復習計劃范文篇二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期末復習階段,經過一學期得學習,小朋友們的英語水平上了一個臺階,為了使所學內容得到鞏固、強化和發(fā)展,同學需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梳理,加深理解掌握,從而使語言運用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首先,本學期共學習三個單元,recycle2以和26個字母的書寫,通過復習,期望同學能達成以下的學習目標:
1、詞匯:能準確記住本學期課本要求的三會詞和詞組,能聽、說,讀,理解,鼓勵有能力的同學記住盡量多的詞匯。
2、對話:能流利朗讀、鼓勵背誦課文里的let’stalk,并能準確理解對話的情景和主題功能。要求背誦let’sdo、let’schant中的兒歌,有利于協(xié)助小朋友理解詞意和提高興趣。充沛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創(chuàng)設栩栩如生的情景,為同學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每當小朋友們進入角色,勝利地做成一件事,他們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測興趣倍增、信心加強,動機和情意受到了很大地激勵。
3、句型結構:熟練掌握每個單元的主要句型結構,并能在情境中準確運用,并能就句型替換所學單詞。
4、熟練掌握26個字母的書寫,必需要讓小朋友書寫規(guī)范,為以后的拼寫單詞掃除障礙。
其次,復習時小朋友會有浮躁,疲憊的情緒,所以要防止機械式的重復誦讀,反而更要增加有效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比方男生女生對抗賽,積分闖關等,練習形式要多種多樣,手、腦、口、耳、眼、肢、體并用。靜態(tài)、動態(tài)結合,基本功操練與自由練習結合,單項和綜合練習結合。通過大量地實踐,使同學具有良好地語音、語調的基礎,并能用英語表情達意,開展簡單的交流活動,繼續(xù)堅持小朋友們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特別要注意班級里的學困生,使基礎單薄的小朋友能夠將基礎打扎實,基礎已經很好的同學可以有適當拔高。發(fā)揮“一幫一”的優(yōu)勢,另外加強家校聯(lián)合,發(fā)動家長參與復習,確保各個階段的同學通過復習都能夠得到提高。
后,在復習課本之外要加強聽力練習,我計劃重復使用《活動手冊》,要堅持每天訓練聽力的頻度。多聽可以讓小朋友們培養(yǎng)語感,增強語言的運用能力,同時也能檢測所學知識的靈活性。